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发表学术论文网经济论文》 我国财税政策在企业自主创新中的问题和建议> 正文

我国财税政策在企业自主创新中的问题和建议

所属分类:经济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18-09-28 15:59

本文摘要:这篇财税工程师论文发表了我国财税政策在企业自主创新中的问题和建议,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企业的自主创新在各国之间的竞争中日益重要,因此激励企业进行有效自主创新,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成为当今我国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政府通过合理的财政支出

  这篇财税工程师论文发表了我国财税政策在企业自主创新中的问题和建议,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企业的自主创新在各国之间的竞争中日益重要,因此激励企业进行有效自主创新,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成为当今我国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政府通过合理的财政支出,税收等优惠手段促进我国财税政策自主创新

  关键词:财税工程师论文,自主创新;财政政策;税收政策

山西财税

  引言

  企业自主创新具有外部性、不确定性、风险性以及信息不对称性等特征,容易产生的“市场失灵”问题,尤其是外部性、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致使企业不能完全依附市场完成创新。这些特性使得政府以税收手段加以引导和干预企业自主创新活动成为必要和可能。财税政策在激励企业自主创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财税政策对企业自主创新具有引导作用,提升企业的创新积极性;

  第二,积极的财税政策能有效的帮助企业缺乏科研经费中渡过难关,降低企业的风险,减轻企业的后顾之忧;第三,合理的财税政策可以降低企业成本、增加收益;第四,财税政策可以促进企业科技研发成果的扩散。所以合理有效的运用财税政策可以帮助增加效用,合理的财税政策在激励企业自主创新中起到很大作用,帮助企业提升创造良好环境。

  一、我国财税政策在激励企业自主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不适应我国发展的财税政策,自主创新的基础设施供应不足,我国财政科技研发支出较小,税收减免幅度小,相关立法尚未形成等,因此政府的作用不容忽视。

  (一)财政政策方面

  1.财政对R&D经费支出总量不足,结构单一。如表1所示,美国从2007年到2016年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几乎维持不变,在2.5%-2.7%之间随时间推移缓慢上升,而日本R&D经费支出很高,从2007年以来就没有低于3%。2013年达到最高为3.47%。可见美国和日本对于财政支出的重视程度非常大,重视投资和发展。

  相比来说近几年,我国的财政支出总量增加的也非常快,如表2,在2016年R&D经费支出总量达到10298亿元。在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来说从2012年不足1.5%到12年接近2%的比重,虽然上升速度很快,但是总体比例仍然比不上美国和日本,科技支出总量仍有上升空间。

  2. 基础研究支出在总量中比重过低。基础研究是创新的源泉,是推动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动力。我国家R&D经费支出占当年财政支出的比重在4%左右,基础研究比重过低在5%左右且成下降趋势,而大多数国家已经达到20%。基础研究投资耗时耗力耗资,所以很多企业不愿意在这方面增加投资。

  3.投资方式单一。我国的R&D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和企业,企业的投资日益增加,已经达到6420.6亿元,在科技创新的各个部门中,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成为主要的研发部门,多数经费来源均为企业,已达73.2%。相比来说,政府的R&D经费支出却有下降。

  4.人力资源不足。我国R&D人员总量很高,位居世界第一。但是平均到每1万个劳动力中R&D人员仅仅为33人,人数远低于发达国家。政府应增大财政支出吸引R&D人员,支持研发人员在中小企业发展,引进外国高新科技人员。

  (二)税收政策方面

  1.稅收优惠鼓励创新。我国税收优惠制度主要在成果转化和科技研发阶段,偏重于大企业并且已经创新出来的高新技术和成果。很多企业在研发初期不能得到税收优惠,艰难维持,到了后期成果转化走向市场往往又过了优惠期。

  2.税制结构不合理。我国的税收制度是流转税和所得税为主的双重税率,总的来说还是流转税为主。流转税在起初设计时就没有考虑企业对于自主创新的激励政策,增大企业自主创新的壁垒。增值税能使科技企业加重负担。无形资产在新兴科技企业中占有很大比例,但是增值税没有能对无形资产抵扣的条款。

  3.我国政策存在漏洞。科研人员的收入不能得到个人所得税的税收优惠。我国税法鲜有对R&D人员的税收激励政策,科研人员不能得到激励会降低创新积极性,降低成果产生。

  二、国外对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财税政策的借鉴

  在发达国家中,日本和美国的成功可以成为我国借鉴的典型案例:

  (一)美国在宪法中也最早出现知识产权政策和相关保护政策。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技对美国的贡献显著,主要表现在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两方面上。

  首先,对于财政政策来说,1.在研发支出方面:早在20世纪50年代,R&D来自于政府支出就已经达到50%以上。1959年最高,达到56.8%。随后再随企业逐步发展成熟降低。2.在产学研发方面:企业、政府、大学三方参与,使大学成为创新的主产地,配合政府的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促使产品从企业流向市场。3.在人力资本投入方面:美国政府对教育的支出一直保持在很高的比例上,是世界上最大的教育投资国。4.政府设立基金和补贴。5.增大专项采购,支持科技企业的发展,增强国力。

  其次,对于税收政策来说,1.企业研发的税收减免。美国规定企业科研投资超过几年平均值即可享受 25% 的所得税抵免;企业投资创新技术设备也可抵免高达10%;企业委托大学科研,研发费用的65%可直接从所得税中抵免,新增研发费用的 20%可直接冲减应税所得额,若企业无盈利,可向前追溯3-5年。2.企业研发设备仪器也受到优惠,3年完成加速折旧。3.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进行优惠,税收不超过10%。

  (二)日本支持科研支出的财税政策。首先,财政方面依然是财政补贴和财政支出。1.高度重视研发。日本在20世纪40年代R&D支出占GDP 0.3%左右,但在2002就已达3.2%持续很多年不变。2.在研发方面,80年代就已经产生了一系列成熟的研发机构和市场的渠道。

  其次,在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税收方面。日本与美国的企业创新相比,它的研发资金有65%都用与研发,在《促进基础技术开发税制》和《关于加强中小企业技术基础的税制》法中都有所体现。企业购买科研设备和技术免税7%,企业研发支出超过15%的可以直接抵免,中小企业科研免税6%,如发生亏损,那么企业应确定的减免税款和R&D费用扣除额,可往会追溯5年,往后顺延10年。

  三、我国激励企业自主创新财税政策的建议

  在财税政策方面,我国仍存在着诸多不足,我国应该不断推新财税政策保证自主创新积极性,税收减免和补贴,为我国科技带动经济进步增添动力。

  首先,在财政政策方面:1.加大政府R&D经费支出。2.合理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基础投资的总量。3.改善单一投资方式。根据不同科技活动的不同特征,分别使用过贴息、有偿使用、以奖代补、风险投资等多种方式,为中小企业提供补助,使企业创新发展。4. 政府增强对R&D人员的扶持,保证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促进本国自主创新应对外来企业技术人员在本国工作给予相应扶持。5.健全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绩效考评制度,帮助企业自主创新程序化、规范化。

  其次,在税收政策方面:1.转变税收优惠重点。我国应该转变税收优惠的重点,把税收优惠的重点放在激励研发上,通过企业申请专利的数量和申报的项目给予研发税收优惠和扶持。2.增大稅收优惠力度,转变税收方式。多采用一些间接优惠方式,如技术开发基金、提取准备金等,加大诸如加速折旧、投资抵免等的税收优惠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推动企业技术革新。3.对中小企业实施更具针对性的税收优惠政策。税收优惠政策不仅仅局限于某一行业的企业或某一区域的企业。进而弥补中小企业资源和财务方面劣势的情况。4.提高R&D人员税收优惠。

  综上,政府财税政策对企业自主创新至关重要。尽管我国已经出台了一些相关法规和政策,但相比创新型国家仍然不足。我国应进一步完善财税政策,增加政府扶持力度;在税收政策方面,加大税收减免力度,保护知识产权,合理资源配置,有效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动力。

  参考文献:

  [1]冯之俊.完善自主创新中的政府职能[J].中国科技投资,2007,(03):4-6.

  [2]国务院.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02 年)》[J].中国科技产业,2006,(03):77-77.

  [3]国务院.《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配套政策出台[J].新材料产业,2006,(03):6-13.

  [4]连燕华.技术创新政策过程探讨[J].科学管理研究,1999,(03):1-4.

  [5]冯昭奎.日本经济[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3-114.

  [6]冯昭奎.21 世纪的日本:战略的贫困[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247-251.

  [7]曼昆.经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43-144.

  [8]曲顺兰,路春城.自主创新与财税政策效应[J].税务研究,2007,(01):17-20.

  [9]徐亮,张宗益,龙勇,周旭.竞合战略勾技术创新绩效的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09,(01): 87-96.

  [10]徐博.促进我国自主科技创新的财税政策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63-64.

  推荐阅读:《山西财税》(月刊)创刊于1980年,由山西省财政厅;山西省地方税务局;山西省财政学会主办。财经刊物。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jjlw/17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