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发表学术论文网经济论文》 阐述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 经济管理论文> 正文

阐述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 经济管理论文

所属分类:经济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21-10-20 16:38

本文摘要:事业单位是我国社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知识型人才高度聚集的组织,其在我国科技进步、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些年来,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背景下,事业单位的体制改革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这给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背景下,事业单位的体制改革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这给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事业单位是我国社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知识型人才高度聚集的组织,其在我国科技进步、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些年来,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虽然经历了由会计委派制到会计集中核算到国库集中支付等过程,但作为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来说,不能简单地认为账有人记了,钱有人支了,单位弄个跑腿的就行了。多年来计划经济时代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财务管理模式已然成为为了事业单位不断深化改革的主要瓶颈,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创新因此成为很多事业单位管理者不可回避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创新背景阐述

  随着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于既有的财务管理模式进行变革也就是必然之举了,借助于财务管理创新可以为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不断推进创造良好的条件。一个组织的发展离不开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要素资源,财务管理的目的就是要要保证组织能够有效的利用财力资源,实现组织发展物质基础的坚实。财务管理是组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在组织发展既定目标的规范下,对组织的投资、筹资、现金流等进行有效管理的活动的总称。多年来我国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模式比较简单,其收入来源主要是国家拨款,其收入要上交给国家,财务管理模式与市场环境之间的差距不是一星半点。我国事业单位未来的发展方向就是引入更多的市场竞争机制,那些财政全供以及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将会逐步变为自收自支的视野单位,未来国家会逐步减少对于事业单位活动的具体干预,市场经营将成为大部分事业单位的必然趋势。事业单位在不断的改革中遭遇到了很多的新的问题,财务管理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事业单位通过财务管理模式的不断创新,可以确保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与内外环境之间的一个匹配。总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创新具有客观必然性,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确保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顺畅无阻。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还处于一个粗放管理的阶段,本身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存在诸多的问题在,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创新成为了一项必须要推进的工作。

  1.财务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财务管理人员专业素质高低对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影响很大,一个专业素质过硬,职业素养良好的财务管理队伍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创新的基础所在。目前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在专业素质方面还有待提升,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就是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的入口关把关不严,事业单位用人存在很多的不规范之处,这就导致一些与财务管理岗位的胜任特征要求的人员成为工作人员,这些人因为没有财务管理专业方面的知识以及素养等,可能就会在实际工作之中出现差错,不能够很好的胜任工作岗位的要求,更不用说根据财务管理环境来进行财务管理创新。另外一方面就是培训的不到位,事业单位对于财务管理人员没有及时的开展培训,导致员工的知识以及能力得不到及时的更新,在知识折旧空前的时代,培训的滞后使得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受损。

  2.财务管理意识不够科学

  财务管理意识是否正确不仅仅决定了财务管理效果,同时还会对财务管理创新有很大的影响,目前事业单位的管理者以及财务工作者没有一个良好财务管理意识非常普遍,管理者认为财务管理工作的并不重要,没有摆正财务管理工作的位置,财务管理工作因此在很多事业单位都会被边缘化。事业单位管理者对于财务工作的重视不足是有原因的,因为对于和事业单位来说,财务管理工作内容相对简单,财务的收支基本上就是固定不变的,没有太多的复杂性以及变化性可言,这就导致管理者观念层面对于财务管理的重视不足,一旦出现这种错误的观念,就很容易本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处于一个低位徘徊的水平。此外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者也普遍的没有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意识,没有从未来发展的角度来对财务管理工作有一个正确的认知,而是沉浸在琐碎的日常工作中去,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下,缺少对于财务管理工作应有的思考。

  3.财务管理评价环节缺失

  财务管理评价是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财务管理评价的目的在于对资金使用效率的高低进行一个评判,通过评价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预算管理是目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评价的主要方法,预算管理本身并没有什么缺点,但是目前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并没有很好的得到执行,预算编制不科学,零基预算没有得到推广,预算执行形同虚设,每年的预算之间与决算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从评价主体来看,事业单位的评价主体就是上级主管单位,

  4.财务管理会计核算不健全

  (1)固定资产损耗得不到反映。事业单位虽设立了修购基金,但其并不能如实反映固定资产的损耗程度。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一方面难以保证固定资产及时得到更新。另一方面折旧数不能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使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不能反映其净值,从而导致资产和净资产虚增。

  (2)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于应付未付的负债并未反映,对于已付但应由各期分摊的费用一次性的计入了费用支出,影响当期利润。

  (3)对经营性产生的应收款不计提坏账准备金,易于产生虚增利润现象。

  (4)新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收入属于国家所有,应当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办法》重新对资产处置收入作了新的规定。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有关固定资产处置的会计核算已与此不相适应。

  (5)固定资产范围的界定已不能适应发展需要。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话机、沙发、简易木器具等物品的价值越来越低,且这类物品易损坏,如果将其按固定资产核算管理难免牵强,也使得会计核算的工作量加大。

  三、改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

  1.强化事业单位预算管理

  要重视预算管理,按照“综合平衡、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的原则,编制单位内部经费执行预算,加强经费执行实时控制,通过对比分析预算与实际支出,及时预警经费超支,加强对单位经费执行情况的考核,将经费使用、管理情况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范畴。在预算经费执行过程中严格控制限额经费、尽量减少计划外专项经费,从而加强经费管理和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2.建立健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

  (1)实行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实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是解决会计核算存在问题的重要途径,可以有效解决会计核算存在的许多弊端。一是快速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会计核算中心可以从社会上选拔出素质较高的会计人员担任会计,从而在较大程序上改善会计人员素质状况;二是有效改善会计人员的工作环境,有利于让会计人员能在没有羁绊的环境中依法行使会计核算、会计监督的职能;三是有利于加速会计电算化步伐。优化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2)在科目体系中增加行政单位“上级补助收入”及“上缴上级支出”等科目。目前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无法核算上级单位对下级单位的经费补助收入和下级单位上缴上级单位的支出。解决的办法有两个:一是将这类收入和支出融入目前的会计科目体系当中;二是在行政单位会计科目体系中,增加上级补助收入和下级补助支出两个科目,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相对应,这种方法可以清楚地核算和反映行政单位的这类收入和支出。

  3.规范专项资金的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及二级单位按专项项目资金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单位整理归类专项项目资金,如水稻、玉米、小麦、油菜等良种补贴资金就要归为良种补贴资金一类等,并收集整理现有的制度,对没有具体规章制度的,单位就要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如良种补贴资金国家已有《中央财政农作物良种补贴资金管理办法》,该办法对良种补贴资金的补贴范围和方式等各个环节均有明确的规定,因此单位一般就不需要再制定这一类管理制度,而是认真执行。只要规章制度覆盖了整个专项资金,单位就在专项资金的申报、分配、整合、使用等各个环节都有据可依,也确保了专项资金的安全运行。

  4.建立健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

  事业单位应参照企业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设置“预提费用”、“待摊费用”等科目;经营性收入应采用谨慎性原则提取坏账准备金;资产设置应增设“低值易耗品”科目,在批量购进或零星采购单位价值小、易损耗的物品时,采用分次摊销或直接列支;固定资产核算应提取折旧,增设“累计折旧”科目,编制会计报表时,折旧项目作固定资产原值的抵减项目,真实反映单位资产状况。建立与《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相适应的国有资产使用、处置核算制度,并设置相应科目,以适应新形式下对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jjlw/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