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发表学术论文网教育论文》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与策略_《艺术教育》2013年第12期> 正文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与策略_《艺术教育》2013年第12期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14-02-09 17:31

本文摘要:注:本文摘自《艺术教育》2013年第12期,作者:李嵬 杂志信息: 《艺术教育》由中华人民共艺术教育和国文化部主管,国内刊号:CN11-1188/J,国际刊号:ISSN1002-8900 投稿须知: 1、来稿以4000字左右或倍增为宜。请在正文前附论文摘要和关键词。摘要应能客观

  注:本文摘自《艺术教育》2013年第12期,作者:李嵬
  杂志信息:《艺术教育》由中华人民共艺术教育和国文化部主管,国内刊号:CN11-1188/J,国际刊号:ISSN1002-8900
  投稿须知:1、来稿以4000字左右或倍增为宜。请在正文前附论文摘要和关键词。摘要应能客观反映论文主要内容,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自含性。摘要中有数据、有结论,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可以独立使用。以第三人称书写,不用“本文”、“作者”等,不分段。关键词是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具有实际含义的词或词组,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
  2、来稿如系基金资助项目的文章,请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和项目编号。
  3、论文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专项基金或属攻关项目,应脚注于文题页左下方。
  4、请对文章第一作者的出生年份、性别、民族、籍贯、职称、学位等作出介绍,并附详细通讯地址及电话号码,以便联系。
  5、本刊对来稿有文字修改权,如不同意修改或删节,请来稿声明。
  6、本刊的稿件处理时限为3-5天,来稿必复。稿件确认刊载后,作者需按通知数额支付审定出版费用,费用可由作者单位从课题基、科研费或其他费用中支付,稿件刊登后,赠当期杂志。
  摘要:文章以西华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为例,从中窥视高师音乐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寻找现实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矛盾,通过思考与实践,探寻符合高师音乐教育基本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高师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今年是西华师范大学(以下简称西华师大)音乐学院建院20周年。学院通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在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领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与成果。笔者试图从音乐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出发,结合西华师大音乐学院多年来开展教学改革的实践经验,深入探讨今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途径与趋势,为教学创新和教学改革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促进高师音乐教育可持续性发展。
  一、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高师音乐教育以培养具有较高学科教学能力的基础音乐教育师资为目标。因此,对学生的要求不仅仅是会演唱几首歌曲或演奏几首器乐曲等基本的专业能力,而是能以系统而科学的方法开展基础音乐教育。因此,高师音乐教育改革需要努力探索有时代精神以及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方法,结合多样的教学模式,实施多样化和差异化教学,进而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学改革与发展。
  二、现实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矛盾
  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的基础音乐教育中,相关职能部门已经意识到传统的基础音乐教育的大纲与人才培养模式已不再适应社会与教育的发展,所以出台了一系列的“新课标”来实现中小学音乐教育的与时俱进。但高师音乐教育却没有享受到如此待遇,依然采用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时代的发展已经严重脱节,甚至可以说是矛盾重重,主要表现在:
  (一)过分要求演奏演唱技巧而忽视教学综合能力的矛盾
  高师音乐专业学生应具有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与能力。这里所说的全面发展不仅代表演唱或者演奏能力,还代表着教学基本技能和艺术实践知识。高师音乐教育人才就业主要面向的是中小学校,因此,毕业生拥有较高的专业演奏或演唱能力,而缺乏教学基本技能,是不符合高师音乐教育培养目标的。
  (二)缺乏舞台表演经验与艺术实践活动匮乏的矛盾
  不论是高师音乐专业还是专业院校的学生,都必须通过长期的艺术实践提高舞台表演经验和舞台表演能力,但现实情况是高师院校的艺术实践活动由于场地、课程安排和受重视程度等因素,远远没有专业艺术院校开展得频繁,甚至有的高师院校一学期都没有给学生艺术实践的机会。
  (三)高师音乐教育单一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多样化的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
  单一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确能够达到过去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所要求的“一专”,但需要“一专”能力的时代已经过去,“多能化”“多样化”的人才,才能满足现代社会多元化需求。这就要求高师院校在培养专才(学术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的同时,也要注重通才(通识性人才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四)课程设置与社会实际要求不符的矛盾
  高师院校的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不太合理,专业面大而空,缺乏师范专业的针对性,与专业艺术院校的课程设置存在雷同,缺乏特色。
  以上列举的几点虽然不能代表现实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部矛盾,但基本突出了亟待解决的几大矛盾。
  三、改变高师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与策略
  (一)转变高师音乐教育传统观念,积极树立新的人才培养观
  1.观念的转变需与高师音乐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相符合
  专业的艺术院校是以培养音乐表演、理论及创作的专业人才为目的的,而高师院校的音乐教育专业则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音乐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中小学音乐教师为目的。一部分高师院校沿袭了专业艺术院校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及课程设置,过分关注对学生弹、唱等专业基础能力的训练,严重忽视了学生“师范”素质的培养,造成培养目标与教学观念的错位。
  2.观念的转变需与教育改革对人才标准的总体要求相匹配
  新世纪中国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高师音乐教育承担着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基础音乐教育人才的重任,而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否能够真正承担起这样一个重任,成为高师音乐教育成败的关键。教师的知识结构是否合理,是否有着较强的教学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决定着他们所要培养的下一代人才素质的优劣。因此,应当转变教师的传统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让学生在教师高超的教学能力、现代的教学理念和深厚的人格魅力中接受教育,使高师音乐教育真正成为培养合格基础音乐教师的摇篮。
  3.观念的转变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要相适应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作为教育形态的学校是工业革命亦社会发展的产物,其变革也会受到社会需求和社会变化的影响。从现实的角度来看,新世纪将是科技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其遍布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以,新世纪需要的是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以在校期间修满了多少学分,取得了怎样的高分来判断学生能力的方式已经不可取了,因为这种方式不能全面考察人才的专业能力、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这些新世纪高等教育的新法则同样适用于高师音乐专业学生,如果他们不站在新知识领域的前沿,回避时展带来的教育变革,而死守着自己的专业知识,将会游离于这个新时代之外,也将毫无出路可言。所以,高师音乐教育的改革需要打破传统思想的禁锢,着眼于科学文化和社会经济领域的大环境,抛弃过时的人才培养观,构建与时俱进的人才培养观。
  (二)教学方式、课程设置及艺术实践等面临全方位的变革
  1.增设与科技前沿相关的课程
  西华师大音乐学院早在2005年就引进了日本罗兰系列的数码钢琴设备,满足学院开设即兴伴奏课程的需要,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也得到了提升,关键是大幅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学院在2012年组建了计算机音乐实验室,开设了计算机音乐理论和作品创作课程,使枯燥的理论课与学生们乐于接受的计算机及音响相结合,教学效果突出;2013年还增设了多媒体视听实验室,开设了现代音乐视听等课程,并将音乐欣赏等课程移到设备先进的视听实验室进行,全方位调动起学生的感官,课堂气氛变得异常活跃。
  2.教学方式需要调整
  传统的高师音乐教育,声乐和器乐课一定是一对一的个别课,而视唱练耳及即兴伴奏等课程都是几十甚至上百人同时上的集体课。西华师大音乐学院打破了传统高师音乐教育的模式,声乐和器乐课程的教学均采取个别课和小组课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每个月四节课,前三节以个别课形式开展,努力达到因材施教的教学目的,第四次则采取小组课形式,让学生互相观摩,相互学习,在比较学习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视唱练耳、即兴伴奏等课程采取按程度分班,实行小班教学(20人以下)和差异化教学,结合优胜劣汰的激励性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3.艺术实践应摆在重要地位
  高师院校应定期开展各种形式的文艺演出或音乐会,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艺术表现能力、积累演出经验,让学生的专业学习达到学有所用、学有所成的目的。西华师大音乐学院通过广泛的校内实践和社会实践,积累舞台经验,提高学生的舞台表现力。在校内每月定期循环开展声乐、钢琴、器乐和舞蹈专场实践音乐会,以班级为单位的年级月末音乐会,钢琴伴奏音乐会及五项师范技能大赛,等等。校外则通过学院实践艺术团的平台,广泛参与各项演出活动,如参加“嘉陵江合唱艺术节”“心连心艺术团”“南部升钟湖国际钓鱼节”等演出项目,既提高了学生的社会艺术实践能力,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还扩大了音乐学院的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一举多得。
  4.重视综合类课程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不仅要重视专业能力的培养,还要加强具有普遍和实用意义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课程的学习,增强高师音乐专业学生的反应及创造力。因此,音乐专业学生应较好地掌握数学、外语、传播学、统计学等方面的知识,培养真正的复合型人才,促进高师音乐教育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新世纪基础音乐教育的快速发展给高师音乐教育带来了众多的挑战,但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作为高师音乐教育行业中的一员,我们应不断更新音乐教育观念,努力探索,不断深化教学方式及课程体系等教育改革,与时俱进,探寻科学的高师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使高师音乐教育人才与新时代的社会要求相匹配,力争在未来激烈的人才竞争中找到正确的定位,立于不败之地。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jylw/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