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本篇文章是由《 医学检验与临床 》发表的一篇医学检验论文,办的非常成功,极具口碑。在这里,你可以找到最具时事性的文章和最具代表性的各类文章。当然,因为免费和开源,大家都可以学习、借鉴和共同使用,如果你需要专属于个人的原创文章,请点击链接获得
本篇文章是由《医学检验与临床》发表的一篇医学检验论文,办的非常成功,极具口碑。在这里,你可以找到最具时事性的文章和最具代表性的各类文章。当然,因为免费和开源,大家都可以学习、借鉴和共同使用,如果你需要专属于个人的原创文章,请点击链接获得专业文秘写作服务。
摘 要:目的:探讨遗尿汤加猪膀胱治疗小儿遗尿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丙咪嗪加阿托品治疗,实验组给予予遗尿汤加猪膀胱治疗。结果:两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实验组治疗时间和副反应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遗尿汤加猪膀胱治疗小儿遗尿,效果显著,而且治疗时间短,副反应率低,值得临床考虑。
关键词:遗尿汤;猪膀胱;小儿遗尿
遗尿是儿科常见病症,给患儿生活及父母照顾带来很大程度的不便,而且还可能对患儿产生自卑,沮丧等不良心理,因此要引起足够重视。本人在临床实践中,应用自拟“遗尿汤”加猪膀胱一付,治疗小儿遗尿取得较为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06年2月到2010年3月本院收治的遗尿患儿60例。参照《中医儿科学》诊断[1]:常睡中遗尿,数日一次,或每晚皆然,严重者一夜遗尿数次,舌淡苔薄白,脉虚尺弱。男36例,女24例。年龄2—13岁,平均6.3岁。病程1个月—26个月,平均15.7个月。所有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30例。两组在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自主功能排尿训练,对照组给予丙咪嗪加小剂量阿托品治疗。阿托品0.0lmg/kg,丙咪嗪为12.5~25mg,睡前1~2小时口服,每日1次。实验组给予遗尿汤加猪膀胱治疗,遗尿汤基础方组成:益智仁30克,覆盆子15克,桑螵蛸15克,淮山15克,龙骨15克,石菖6克,加减方:气虚者加北芪、党参;肾阳虚加枣肉、故只。将诸药尽量装入猪膀胱内,加水500毫升,用文火煮至120毫升,弃药渣,服汤,膀胱切碎食用。每天一剂,连用14天为一疗程,8至14岁用全量。若2至7岁,则遗尿汤药量减半。
1.3 效果观察和数据处理
痊愈:遗尿现象消失,随诊6个月未复发。有效:遗尿次数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无效:遗尿次数无显著性变化。痊愈率加有效率为总有效率。相关数据采用SPSS11.5软件处理,计数资料卡方检验,计量资料t检验,以p<0.05为统计学差异具有显著性。
2 结果
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两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实验组治疗时间和副反应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遗尿症是指小儿已达到膀胱控制排尿的年龄,仍有排尿后不觉醒,或清醒状态下不自主排尿,而且上述现象持续3个月以上。丙咪嗪可使膀胱容量扩大,对膀胱具有抗胆碱能作用,并可抑制大脑皮层,使患儿容易惊醒而起床排尿。托品作为抗胆碱药,能解除膀胱括约肌和平滑肌痉挛,发挥辅助治疗作用。尿液的生成与排泄,有赖于肾及膀胱发挥各自的职能,肾气充沛,能温养膀胱,促使膀胱气化,则小便正常。又《诸病源侯论·遗尿效》“遗尿者,此由膀胱冷,不能约于水故也” [2]。本病例切合病机,用益智仁、覆盆子、桑螵蛸固肾缩尿,并重用益智仁,温脾暖肾,龙骨收涩,协同缩尿,石菖蒲,宣窍辟浊,现代药理有镇静催眠作用,淮山味道甘美,健脾固肾,小儿乐于服食,党参,北芪,健脾补气,故脾健民安遗止。《幼幼新书》尚有一文字:“羊肚盛水满,线缠两头,煮熟取中水顿服。可治遗尿、尿床” [3]。此说对临床有较高指导意义,由于羊肚市成较难找到,价格较贵,所以改用猪膀胱。本次研究中有1例2006月2月的就诊男性7 岁患儿,因自幼经常遗尿、夜2至3次,虽家长夜间频呼起床,也束手无策,严重时白天小便不禁,诊时精神较差,面色苍白,体瘦,食少便溏,其舌淡,苔薄白,脉虚尺弱。此乃脾胃气虚,诸阳下陷,肾气不固,膀胱失约。采用本方剂治疗后痊愈,随诊三年未见复发。从临床效果来看,两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中药和西药可以达到大致相同的治疗效果,但实验组治疗时间和副反应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这可能是患儿体质较弱,丙咪嗪和阿托品容易引起睡眠不安、胃肠道不适、情绪不稳等不良反应,而且味道较苦,降低了服药依从性,从而造成治疗时间的延长。我们认为,遗尿汤加猪膀胱治疗小儿遗尿,效果显著,而且治疗时间短,副反应率低,值得临床考虑。
参考文献
[1] 江育仁.中医儿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131.
[2] 诸病源侯论.人民卫生出版社 1962:632.
[3] 幼幼新书·遗尿第五.中医古籍出版社1981:642.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yxlw/5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