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发表学术论文网政法论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 正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

所属分类:政法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20-06-04 11:10

本文摘要:【摘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职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使命,本文分析了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政教育工作具有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塑造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等现实意义,同时从在校园内营造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良好氛围,加强教育者队伍建设

  【摘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职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使命,本文分析了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政教育工作具有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塑造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等现实意义,同时从在校园内营造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良好氛围,加强教育者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者的素养,创新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教育方法,搭建网络思政教育平台这4个方面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职;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

  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高职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使命,高职院校必须要充分了解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做好高职思政教育之间的关系,把握好传统文化在高职思政教育的重要地位,将传统文化教育充分融入思政教育过程中去‍‌‍‍‌‍‌‍‍‍‌‍‍‌‍‍‍‌‍‍‌‍‍‍‌‍‍‍‍‌‍‌‍‌‍‌‍‍‌‍‍‍‍‍‍‍‍‍‌‍‍‌‍‍‌‍‌‍‌‍。这为新时代高职思政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目标任务,同时也创造了新的机遇挑战。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兼容并包,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道德情操、价值观念、审美品格、艺术情趣和科学智慧等,是在历史长河中创造、传承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具有丰富的内涵。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从聚焦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几个问题开展。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政教育的意义

  (一)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中华五千年悠久历史中提炼出来的优秀传统文化,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提供了宝贵的精神食粮,青年学生人文素养的高低不仅决定了学生的个人发展,还和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复兴息息相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发图强的精神,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节,这些都应当是指引当代青年前进的明灯。然而在当前高职学生中,有知识没文化却成为了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下,高职学生对于重视专业知识的积累和实践能力的提升,片面认为传统文化对于自身发展可有可无。因此,将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中,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二)塑造学生正确的世界观

  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容易被不良思想侵蚀。当前开放的环境下,多种思潮的涌入,在给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急功近利的思想蔓延、责任感缺失等问题也渐渐涌现出来,“不择手段者得利,老实规矩者吃亏”事件屡屡发生,这些都不利于学生的发展。部分缺乏辨别是非能力的学生,不再承认吃苦耐劳、诚实守信等传统美德,而寄希望于走一些所谓的“捷径”获取“成功”。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里蕴含了很多问题的解决方法。举例来说,仁爱思想是传统价值观的核心,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这五者即恭、宽、信、敏、惠。这里面所体现的恭敬、宽容、诚信等思想在几千年来代代传承,这些思想能潜移默化地解决当前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三)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爱国的优良传统,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很多作品中蕴含了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屈原的《离骚》、杜甫的《三吏三别》、岳飞的《满江红》等耳熟能详的作品中所表达出的爱国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抗击倭寇的戚继光、以身报国的邓世昌,这些为国家尊严奋不顾身的民族大义,宁死不屈的傲然正气,激励着仁人志士在国家民族危难时刻挺身而出。也正是由于这些爱国志士的付出,才有了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谱写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不朽诗歌。高职学生只有充分了解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深入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时期,牢固树立爱国情怀,继承和发扬爱国精神,为国家民族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政教育路径研究

  (一)在校园内营造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良好氛围

  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能够体现出学校的办学目标和育人理念,要将传统文化和高职思政教育相结合,就要在校园内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高职院校要从校园文化建设出发,结合高职院校专业特色,在校园建筑、道路、景观的设计和命名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厦门大学有一条涂鸦隧道是很多人去厦门旅游的打卡景点之一,有较高的知名度。高职院校可以借鉴这种方式,发挥艺术专业以及由绘画特长学生的优势,利用校园内特色建筑外墙或者教学楼墙壁,打造传统文化长廊,打造校园“网红”景点。校园文化有形式多样的宣传载体,有橱窗、板报、LED屏、条幅等传统的宣传阵地,同时可以创造性利用教学楼的台阶、校园内的石球、电梯轿厢等,实现最优的宣传效果,将传统文化内涵根植于学生内心。

  中华传统节日积淀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凝聚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达出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和审美情趣。然而每年“圣诞节”等西方节日,校园里节日氛围浓厚,学生互赠“平安果”蔚然成风,端午、中秋、重阳甚至元旦等中国传统节日反而无法吸引学生的关注,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高职院校未能注重传统节日的宣传引导。高职院校可以以中华传统节日为契机,有针对性地对传统节日进行创新性的呈现,将传统节日融入校园文化,将传统美德在校园发扬光大。

  (二)加强教育者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者的素养

  要将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政教育中去,教育者应当要起到言传身教的正面引导作用,也可以说,教育者素养高低直接决定了教学效果。传统文化不仅是高职学生所必须深入学习的内容,也是高职院校教师需要不断学习的重点。在调查中发现,很多高职院校教师自身对于传统文化知识的认识不足,因此,结合传统文化融合思政教育工作的具体目标来看,建设一支业务熟练、知识渊博的师资队伍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要提升教育者的责任感,教育者只有充分汲取传统文化中的养分,具备高尚的品格和良好的道德修养,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各方面起到表率作用,才能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真正为学生传道授业。其次,高职院校要用传统文化武装教育者的头脑。发挥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不能仅仅靠思政教师,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高职院校应当分批次、分层次、多渠道组织思政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等和学生进行面对面教育的教师参加传统文化知识培训,要求教师们自己先学深、学透,才能利用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原理、方法来解决学生遇到的理论和实践困难,为全员育人打下坚实的基础,真正将传统文化有机融入思政教育中。

  (三)创新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教育方法

  早在春秋时期管仲就提出“以人为本”的观点,两千年前孔子就提出的“因材施教”的理念,孟子提出的“人皆可为尧舜”,这些依然是高职院校应当秉承的核心理念。然而,在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高职院校依然没有能摆脱填鸭式教学方式,因此创新教育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开设传统文化通识课程。当前单纯理论知识的讲授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将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中去,不应当是对于传统文化的泛泛而谈或者理论知识的讲授,应当深入到传统文化具体内容中去。高职院校可以从本校思政教育现状出发,结合地方传统、行业、专业特色以及自身优势,编制“接地气”的校本教材。通过开设茶道、书法、国画、戏曲等相关课程,让学生在领略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同时,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其次,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内容。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在专业课的讲授中可以和传统文化知识相结合,利用传统文化帮助同学们理解所学专业知识。同时在授课过程中名人典故,培养学生自强不息、发奋图强的精神,这也契合国家对于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再次,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功能。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政教育中,不应当只是纸上谈兵,还应当付诸具体实践中去,要结合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堂教学相比,实践教学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传统文化中的非遗为例,南京有多达145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其中绝大多数并不为人所熟悉‍‌‍‍‌‍‌‍‍‍‌‍‍‌‍‍‍‌‍‍‌‍‍‍‌‍‍‍‍‌‍‌‍‌‍‌‍‍‌‍‍‍‍‍‍‍‍‍‌‍‍‌‍‍‌‍‌‍‌‍。高职院校可以邀请非遗传承人进校园,讲述非遗背后的故事。让同学们走近非遗,面对面的制作非遗产品,感受文化的魅力,了解非遗的文化内涵。当前高职院校社团众多,也不乏传统文化相关社团如国学社、汉服社等等,要充分发挥社团对于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作用,可以开展以古诗词、乐曲、传统节日、民俗等主题的活动,定期举办寓教于乐的活动,吸引学生的关注度。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不再是晦涩难懂的咬文嚼字,让传统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深入每个学生的内心深处,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四)搭建网络思政教育平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网络成为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当前高职学生主力军已经是“00后”,他们思维活跃,愿意接触新兴事物。与此同时,他们思想还不成熟,正确的价值观尚未完成形成,在面对网络世界铺天盖地良莠不齐的文化时,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侵蚀。高职院校要充分做好教育引导工作,搭建传统文化网络传播平台,因势利导,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被誉为“2017第一网红”的李子柒,以中华民族的美食文化为主线,根据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时令节气、传统节日、民风民俗确定选题,其作品中传达出来的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曾被共青团中央官方微博等众多主流媒体转发表扬,微博粉丝数逾2000万。网络调查显示,超过六成的网友认为李子柒的爆红推动了传统文化的传播。这也说明当代青年人关注中华传统文化,愿意了解走近文化,但是由于接收知识渠道单一,当出现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方式时,学生的关注度较高。

  高职院校可以利用学生感兴趣的网络传播方式,如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定期推动传统文化知识讲解、文章,利用直播平台开设传统文化知识讲座,通过短视频平台发布蕴含传统文化的作品,还可以鼓励学生发现身边的传统文化元素,并以文字、图片或者视频的方式投稿,一旦采纳可以算一定的实践学分。利用VR等工具制作在线博物馆、民俗馆,使学生足不出户就可以穿梭千年感受传统文化。还可以通过小游戏的方式,将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游戏相结合,将一个个富含传统文化精华的典故、哲理生动的展示在学生的眼前,带领学生穿越历史,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将传统文化创新的方式展示出来,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生机与活力,激发学生不断探索的热情。

  政工师论文范文: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语言研究

  参考文献:

  [1]林玲.当前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现状及原因分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7):16-19.

  [2]薛俊武,冯艳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6,32(01):120-123.

  [3]花艳,吴晓培,张绣宇.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J].化工职业教育,2019(12):98-103.

  [4]林森,徐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探索[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4):112-114.

  作者:张洁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zflw/23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