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sci论文署名包括第一作者、第二作者、第三作者...通讯作者等,署名的顺序一般代表了不同作者对论文成果的贡献程度。越靠前的名次贡献越大(通讯作者除外),一般情况下在企事业单位当中只有前三名作者和通讯作者,才对评定职称晋级有所帮助。 往往有很多单位只重视第一作
sci论文署名包括“第一作者、第二作者、第三作者...通讯作者”等,署名的顺序一般代表了不同作者对论文成果的贡献程度。越靠前的名次贡献越大(通讯作者除外),一般情况下在企事业单位当中只有前三名作者和通讯作者,才对评定职称晋级有所帮助。
往往有很多单位只重视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其余排名均不认可或认可度不高。那么如果有多个人都对论文成果做出了突出贡献不分上下,那么该如何排名呢?这里就涉及到了一个并列名次的问题“共同第一作者”。
在SCI论文中,会常出现“共同第一作者”的情况,“共同第一作者”可包含1—4名人员,但并不是所有的SCI期刊收稿第一作者都可以有并列情况。有些SCI期刊在投稿须知中会明确一作的署名人数,比如:最多不超过2人、或是不支持共同一作,这种情况下要以期刊要求合理调整论文署名。
如果确实是需要2位及以上作者署名一作,这种情况下只能考虑对一作人数没有要求的期刊进行投稿。而在中文论文中由于学术水平并没有那么高,所以出现“共同第一作者”的情况相对少很多。虽然有的期刊允许多位作者署名一作,但是有些单位在认可一作时也是有要求的,一般来说不管是评职晋升或是奖励,往往只认可署名在第一顺位的一作,其他署名一作的作者会这被当作第二作者、第三作者来对待。
因此这里建议大家为了在评职或是单位考核时获得比较高的认可度或是拿到比较多的加分,最好单独署名第一作者。而且第一作者过多署名,也会降低“第一作者”的价值。第一作者是论文成果的最大贡献者,往往是研究的主要执行人与论文的撰写人,可以看作整个研究的灵魂人物。而在文章署名中,还有一个重要的身份,那就是通讯作者,在作者名字后标注一个“*”通讯作者的含金量在国内是仅次于第一作者的。
上述就是介绍的sci第一作者、共同一作的相关知识,作者可作为参考,更多疑问也可以联系专业人员提供更详细的解答。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gwsci/30922.html
2023-2024JCR影响因子
SCI 论文选刊、投稿、修回全指南
SSCI社会科学期刊投稿资讯
中外文核心期刊介绍与投稿指南
sci和ssci双收录期刊
EI收录的中国期刊
各学科ssci
各学科sci
各学科ahci
EI期刊CPXSourceList
历届cssci核心期刊汇总
历届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CSCD(2023-2024)
中科院分区表2023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历届目录
2023年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目录(自然科学)
2023年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目录(社会科学)
历届北大核心
2023版第十版中文核心目录
2023-2024JCR影响因子
SCI 论文选刊、投稿、修回全指南
SSCI社会科学期刊投稿资讯
中外文核心期刊介绍与投稿指南
sci和ssci双收录期刊
EI收录的中国期刊
各学科ssci
各学科sci
各学科ahci
EI期刊CPXSourceList
历届cssci核心期刊汇总
历届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CSCD(2023-2024)
中科院分区表2023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历届目录
2023年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目录(自然科学)
2023年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目录(社会科学)
历届北大核心
2023版第十版中文核心目录
请填写信息,出书/专利/国内外/中英文/全学科期刊推荐与发表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