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这篇金融保险论文发表了当前金融保险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原因分析,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水平是影响我国金融保险事业发展的基础因素。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应当从环境和行业发展的大环境入手,结合自身和身边的现实问题,对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薄弱环节重点强化。
这篇金融保险论文发表了当前金融保险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原因分析,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水平是影响我国金融保险事业发展的基础因素。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应当从环境和行业发展的大环境入手,结合自身和身边的现实问题,对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薄弱环节重点强化。
[关键词] 金融保险论文,人才培养模式,职业能力,就业能力
近年来,无论是普通高等教育还是职业教育都在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社会输送了大批金融保险专业人才,有力推动了我国社会金融保险行业的发展。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升级,市场对金融保险需求的不断变化,行业发展对人才质量也出现了新的需求。新需求与新改革应是相互对应的,为此我国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也应当积极突破传统桎梏,开辟新的天地。
一、当前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薄弱环节
近十年来,我国金融保险行业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状态,金融保险行业快速发展过程中也一直被各种问题纠缠干扰,但是详细分析这些问题的根源,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就是人才队伍素质不高。我国金融保险行业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水平普遍达不到要求,金融保险行业可谓求贤若渴。在这种需求推动下,我国高校和高职院校纷纷开设金融保险专业。就高职教育来说,2010年有18所院校开设了金融保险专业,而到了2013 年,已经有180所高职院校开设金融保险专业,其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结舌。同时,也正是由于这样的快速发展,使得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能在短时间内积累起相关经验,做好相关的教学资源准备,其薄弱之处在持续发展过程中不断显露出来。
(一)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理念挥之不去
纵观我国当前的金融保险专业课程设置状况,理论课程比例大于实践课程的现象较为突出。即使有的院校明确规定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必须各占50%,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总之,教师总是按照既定的教学思维按部就班地开展自己的教学。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思维一直影响着当前的人才培养工作。这是我国传统教学中一种比较明显的理念倾向,学生大多数的时间都被安排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课。他们来到学校就是要读书,因此学校给他们设置了详细步骤和流程让他们“读书”。但是,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正在出现新的变化,人才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处理具体问题的能力成为影响他们就业质量的关键,而非知识储备。但是教学理念现状显然还没有转变到与市场需求的契合当中来,这种现象在发展历程较短的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培养中尤其明显。
(二)与地方经济发展实际不对称
据我国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在当前开设金融保险专业的180所高等院校中有15所教育部直属院校,其他165所均为地方高校。可见地方高校是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培养的主力军。但是地方高校的金融保险专业人才与地方经济发展实际状况又难以对应。该专业毕业生难以达到地方金融保险人才需求标准,进入工作环境之后仍然需要很长一段适应期。这些地方高校一般将人才培养目标与大型金融企业、保险企业的人才需求联系起来,并且紧盯国家热门行业,如证券、银行、投资等。这种教学目标决定了高校或者高职院校在金融专业课程设置中大而空,一些金融学原理、经济学原理类的课程比例较大。这些基础理论课程虽然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但是地方经济发展主要是要求人才具备具体的岗位胜任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金融保险专业提供的理论型人才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很难找到用武之地。
(三)培养方案目标不明确
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没有对培养目标作出具体明确的设置。通常高校都在人才培养目标中提出,培养适合社会金融保险行业发展需求的高级人才。但是社会金融保险行业发展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或者对人才的哪种能力和素质有具体需求,这些深入具体的问题没有在教学目标中体现出来。因此目标定位是相对模糊的,目标定位不具体直接导致了整个人才培养模式没有明确的方向性。课程设置中到底如何安排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比例,实践课程当中又如何选择实习单位和岗位等问题都得不到完整的解决。因此培养方案目标不明确成为影响当前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诸多薄弱环节,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既有宏观环境方面的,又有微观层面的,具体而言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
传统教学模式主张“大而全”的知识储备,认为学生唯有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才能应对各种实践难题。因此在课程设置中吸收了很多与金融保险专业有直接关系和间接关联的课程,例如公共课程就包含国际金融、证券投资、统计学、市场营销学、会计学等等。专业课程有保险理论与实务、人身保险实务、财产保险实务、保险营销、保险法等等,此外还有很多关于保险精算、保险中介之类的选修课。一名保险专业学生在学成毕业之后一共要完成29門课程的考试学习任务。事实上,对于一名合格的金融保险专业从业人员来说,知识越丰富当然越有利于开展工作,但是对于一名学生来说,繁杂的课程设置反而淡化了金融保险的核心知识内容。学生在这些名目繁杂的课程当中无所适从,最终影响了他们专业能力的训练和提升。传统的“大而全”的教学理念虽然力求打造完美的保险人才,但是最终造成了培养目标不明确的弊端。
(二)区域经济及文化差异性的影响
我国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无法与地方经济发展相对应,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还要追溯到区域经济文化差异性。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由来已久,各地文化差异更是源远流长。这些差异性是导致地方金融保险事业发展不平衡的关键因素。但是我国教育体制却是相对统一和稳定的,地方高校一般在行政上与地方政府对接,而在业务上却与上一级教育主管部门对接。这种教学特点使得地方高校受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影响较大,例如专业申报审批、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等。而地方经济发展对地方高校唯一的影响就是就业需求。但是就业率只是影响地方高校发展的一个方面,而不是全部。总之,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与教育体制的统一性导致了当前的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发展实际不对应的状况
(三)院校自身因素的影响
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主要是受院校自身因素的影响。从培养目标的产生方式来看,它需要高校或者高职院校深入企业实际,了解市场对人才的具体需求,并且与兄弟院校进行广泛交流讨论。这首先要求院校要“走出去”,才能将真实的人才需求“请进来”。但是目前高校中开设金融保险专业大多是源于国家相关部门公布的人才需求计划和金融保险事业发展调查报告等宏观数据,缺少对当地金融保险行业的具体了解。因而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过程中就出现了定位不清的现象。
三、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设想
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培养应当随着我国产业经济发展趋势的演进而不断探求新的道路。培养模式应当以社会需求为基本出发点,不断突破传统,在继承精华的基础上吸收新理念、新技术,具体而言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应突出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新時期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应当具备三方面能力,即基础能力、核心能力和拓展能力。作为一名金融保险从业人员首先应当具备岗位基础能力,如计算机操作、办公软件使用等。核心能力包括保险营销、会计核算、保险法律知识、金融工具的使用等。拓展能力培养则突出用科学方法分析判断消费市场需求和发展动向等问题。这三方面能力的培养分别结合具体的课程设置来完成,同时这些课程设置又要根据院校对社会需求的调查了解来完成。同时,除了能力培养还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例如思想政治素质、心理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等等,这些也是影响人才质量的重要方面,并且随着金融保险行业的不断发展,综合素质在人才竞争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另外,就目前我国金融保险事业的发展趋势来看,人才的创新能力成为行业发展关注的重点领域之一。企业创新是生存之道,又是一个综合系统,它不仅要依托企业专门创新部门,同时还来源于员工日常工作中的各种细节。因此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也是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突出专业重点课程
压缩基础理论课程,减少理论性较强或对数学运用能力要求较高的课程,拓展涉及学生核心能力提升的重点课程。专业重点课程的设置应当涵盖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术知识和专业拓展知识三方面的知识储备。其中专业基础知识是学生学习和实践的基础,也是教学中的重点之一,只有具备扎实的基础才能在技术知识的学习和实践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时基础知识的学习对学生未来职业生涯也具有深远影响,例如金融保险基础理论、产品行销及团队管理理论等都有利于他们在今后金融保险行业的发展。涉及专业技术知识的课程包括《人身保险理论与实务》《财产保险理论与实务》《保险营销》和《商业银行经营理论与实务》等,这些课程应当设为教学重点,必要时可制定跨学期教学计划。专业技术知识也是学生知识结构中实用性最强的知识,是塑造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根本,在教学中务必处理好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关系,使学生获得实实在在的核心技术能力。另外,专业拓展知识对学生未来发展影响重大,例如行业法律法规、人际交往技巧等都对保险人才的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因此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应当将专业拓展知识也列为人才培养的重点内容之一。
(三)关注企业现实需求
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应立足于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我国设置金融保险专业的院校大部分分布在地方,这些高校熟悉当地经济发展环境,具有便利的渠道和充沛的资源了解地方金融保险事业发展状况。因此,他们的人才培养工作也最有可能推动地方金融保险事业的发展。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过程中,应当联系地方经济发展实际。加强对本地经济发展状况和金融保险行业发展特点的调查了解。深入开展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学校与金融保险企业之间的深度交流互动,培养高质量人才。同时,关注企业对人才的现实需求,以企业需求为重要参考制定教学目标。推动专业共建或实训基地共建,院校发挥自己的科研优势和人才优势,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另外,在校企合作中还应当打造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解决教师队伍实践教学能力不足的问题。总之,联系地方经济发展实际,以本地企业现实需求为基本出发点,制定清晰的、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培养中的战略基点。
(四)政校企协同培养金融保险专业人才
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必须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道路,校企合作已经成为培养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最有效模式,各高职院校都在进行积极的探索与实践。高职金融保险专业必须强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办学活力,实现行业企业与专业建设的互相促进,在区域经济社会与高等职业教育和谐发展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索与实践。金融保险专业应与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并在订单培养、工学交替、课程开发、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师资培训、技术交流、社会服务、顶岗实习、学生就业等方面进行合作,共同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我国金融保险事业的发展需要高质量的人才供应作为基础。人才培养模式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金融保险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为此,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应当从环境和行业发展的大环境入手,结合自身和身边的现实问题,对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薄弱环节进行重点强化。
参考文献
[1]王艳蓉,王瑞梅.浅议高职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1).
[2]陈喜梅.基于地方经济发展的金融保险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11,(06).
[3]许闲,侯旭华.保险人才培养:高校保险院系的定位与定轨[J].上海保险,2013,(05).
[4]任泽华.保险人才供给与需求[J].中国保险,2012,(06).
[5]王弘颖.中国保险业的发展与保险人才的培养[J].新东方,2013,(07).
推荐阅读:《当代金融研究》将以“一流的学术团队、一流的管理团队、一流的文章、一流的媒体”等为目标,力争在3—5年内把《当代金融研究》打造成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一流金融类财经媒体。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jjlw/17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