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 要: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苏联实行了不同的对外经贸政策与体制,但主要特点是一贯的:长期坚持实行对外贸易的国家垄断制,与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一直占主导地位,进出口商品结构类同于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增长速度超过社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 随着向市场经
摘 要: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苏联实行了不同的对外经贸政策与体制,但主要特点是一贯的:长期坚持实行对外贸易的国家垄断制,与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一直占主导地位,进出口商品结构类同于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增长速度超过社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 随着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俄罗斯对外经贸的重要性大大增强,对外经贸政策与体制发生重大的调整与变革,突出表现为:调整对外贸易地区结构,强化与欧盟的合作; 进出口商品结构变化不大,出口更加原材料化; 采取各种政策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取消国家对外贸的垄断,实行全面开放; 强化东移亚太战略; 推进独联体地区经济一体化。 从苏联、俄罗斯对外经贸政策与体制变革的历史进程可以看到,一个国家要发展经济、提高竞争能力,就必须实行改革和开放。
关键词:苏联; 俄罗斯; 对外经贸政策; 对外经贸体制
不论是苏联还是俄罗斯,对外经贸政策都是其对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外经贸体制是整个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 对外经贸政策和体制对对外关系和国内经济都有重要的影响。
经济师评职知识:对外经贸论文什么期刊发表
一、苏联对外经贸政策与体制的变化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苏联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和所处的国际环境以及发展对外经贸关系的指导思想有所不同。 不同阶段的对外经贸政策和体制对整个经济所起的作用也不尽相同。
(一)从十月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
1917年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建立。 不久,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对苏俄发动了军事进攻,实施了经济封锁。 到1920年,外国武装干涉基本结束。 在这期间,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基本没有发展对外经贸关系。 战争结束后,苏俄为了尽快恢复国民经济,与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经贸关系,以便获得资金和技术。 1921年,其对外贸易总额为1.81亿卢布,1925—1926年度增加到11.45亿卢布。 ①这期间,苏联在对外经济合作方面,贯彻列宁加强与西方国家经济合作的思想,除了采用传统的贸易形式外,还采用了以下的经济合作形式。
1.实行租让制。 这一形式的主要内容是,苏维埃政权将一部分矿山、森林、油田、土地或企业,按一定的条件在一定时期内租让给外国资本家,但仍保有财产所有权,而承租者必须按合同的规定,把其所得产品的一部分交给苏维埃国家。 实行租让制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外国资本、先进技术和学习管理经验。
2.创建合营公司。 合营公司是由苏联与外国资本家共同投资建立的公司,苏方的股权要在50%以上。 这些合营公司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从事对外贸易业务的,1925年其外贸额占全苏外贸总额的9%。 ②
3.利用国外贷款。 采用这种形式,主要是为了购买恢复经济所必需的机器设备。 但这一时期,由于西方国家的贷款条件苛刻,直到1925年,苏联才从德国获得了一笔3亿马克的贷款。 ③
4.开展对外科技交流。 主要做法是邀请外国技术专家和技术工人参加苏联的建设,同时也派遣本国大学生、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去国外学习先进科学技术。
总的来说,在此期间,苏联虽采取了不少方法来发展对外经贸关系,但受国际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对外贸易规模十分有限。
从1928年到1941年德国入侵,苏联先后实行了三个五年计划,这也是苏联实现工业化的时期。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28—1932年),苏联利用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经济大危机的时机,从西方国家进口了大批的成套设备,其中机器设备占一半以上。 在“一五”计划结束的1932年,苏联进口的机器设备,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一半,居世界第一位。 这对苏联建立许多新的工业企业、老企业的技术改造与生产技术的进步,都起了重要的作用。
但到“二五”计划时期(1933—1937年),苏联对外经贸规模日趋缩小,1930年苏联对外贸易总额为16.43亿卢布,到1937年即“二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对外贸易总额降为5.24亿卢布。 其对外贸易总额大幅度下降的原因有:一是苏联国内经济有了大的变化,“一五”计划时期建成了大量的工业企业,技术设备的自给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从而减少了进口; 二是“一五”计划时期进口的大量机器设备需要消化; 三是西方国家的经济危机已经过去,它们利用在国际上的垄断地位,对苏联的对外经贸合作采取了不少限制性措施; 四是当时的苏联领导人,把发展对外经贸关系看作是克服经济困难的一种临时性手段,并没有从经济国际化这个战略高度去认识它。 在“三五”计划时期,苏联对外贸易总额继续下降,1939年和1940年分别为2.72亿卢布和4.85亿卢布。 ④
在卫国战争期间(1941—1945年),苏联一般商业性的对外贸易关系基本上已经中断,主要进口与国防工业有关的军需产品。
(二)从二战结束到苏联解体前
这一阶段时间较长。 战后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改变,东欧和亚洲新建立了一批社会主义国家,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之后又出现了不少新独立的发展中国家。 苏联的国际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 在这种大背景下,苏联的对外经贸关系与外贸政策也发生了变化。
战后初期,苏联为了恢复经济,日益重视发展对外经贸关系。 1946—1950年,苏联社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14.2%,而外贸额年均增长率为39.1%。 1948年苏联对外贸易总额为22.79亿卢布,首次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即十月革命前1913年的22.70亿卢布。 在这一时期,苏联不单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经贸关系,还与社会主义国家和一批其他发展中国家建立了不同性质、不同形式的经贸关系。 从地区结构来看,其对外经贸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由西方转向东方。 与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在苏联对外贸易中占有很大的比重,1950年这一比例为81.1%,当年苏联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民族主义国家的贸易额分别占其对外贸易总额的15.0%和3.9%。 发生上述变化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
从客观上来讲,一是二战后苏联与西方国家的政治关系十分复杂,西方国家采取了一些歧视性的政策,如1947年起西方国家对苏联禁运,尤其是巴黎统筹委员会成立,对对苏贸易与贷款实行了限制性措施; 二是苏联的产品结构导致其在国际市场上适应能力差,机电产品缺乏竞争力,只能向社会主义国家与一些发展中国家出口; 三是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地理上与苏联接近,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利于它们进行贸易。
从主观上来讲,主要与斯大林提出的“两个平行的世界市场”理论有关。 斯大林认为:“两个对立阵营的存在所造成的经济结果,就是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市场瓦解了,因而现在就有了两个平行的也是互相对立的世界市场。 ”他进一步指出:“可以满怀信心地说,在这样的工业发展速度下(系指社会主义国家工业发展速度——笔者注),很快就会使得这些国家不仅不需要从资本主义国家输入商品,而且它们自己还会感到必须把自己生产的多余商品输往他国。 ”[1]561,562然而,这种情况并没有出现,在“经互会”解散前的40多年间,其成员国并没有向西方国家大量输出商品。 而且这些国家一直存在商品短缺情况,反而要从西方进口商品,特别是高质量商品。
斯大林逝世后,随着苏联经济的发展,其对外贸易规模有很大提升。 1950—1988年的38年间,苏联对外贸易总额由29.25亿卢布增长到1320亿卢布,增长了44倍,年均增长速度为10.5%,而同期社会总产值的年均增长率为6.65%。 不过,总的来看,苏联的对外经贸政策与体制,在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前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1985年3月11日,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 他上台执政后,力图使苏联经济在发展战略上实现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缩短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技术差距,在充分发展经济的基础上,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与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他主张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改革对外经贸体制,并认为这是发展苏联经济的一项战略性任务和客观的必然趋势。
在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苏联对外经贸体制的改革是实现根本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必然要求。 1987年,戈尔巴乔夫在苏共中央六月全会上说:“在当今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认为自己在经济方面能够与其他国家隔绝。 我国在这方面也不例外。 苏联经济是世界经济的一部分。 各个国家的国际贸易和外汇财政相互关系,以及最新科学技术改造,都不可避免地以某种形式影响我国的经济状况。 ”这次会议通过的《苏联1986年至1990年和至2000年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方针草案》规定,要大大扩大对外经济联系。 他同时强调,对外经贸体制的彻底改革,可成为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强大加速器。 在1990年7月的苏共二十八大上,由于经济形势恶化,戈尔巴乔夫在谈到改善经济状况时指出:“苏联经济的健康化,在不小程度上取决于它纳入国际分工体系的状况。 ”①
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苏联对外经贸政策与体制的变革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的。
1.调整对外政策指导思想,整个外交政策日趋转向“经济化”。 当时,戈尔巴乔夫在对外政策方面提出的基本思想是:尽管当今世界矛盾重重,存在着多种多样的社会经济制度,各国人民在不同时期作出的选择也各不相同,但世界是一个人们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和相互需要的统一整体,而且各国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越来越紧密。 从社会经济角度来讲,这主要由以下因素决定的。 第一,科技革命的迅速发展大大加速了各国经济国际化的发展。 现代科技的进步,一方面促进了生产力的大发展,从而要求世界更加开放,要求各国加强经济联系和合作; 另一方面,又为经济国际化创造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如提供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通信手段,从而使地球大大“缩小”了。
第二,世界各国面临着涉及全人类命运的一系列全球性问题,如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维持生态平衡、消除各种可怕的新老疾病以及世界许多地区广泛存在的饥饿和贫困、开发宇宙和海洋以造福于全人类。 而当今世界,没有一个国家有能力单独解决这些问题。 因此,必须加强国际合作,建立起有效的国际秩序和协调机制。 这些因素有力地推动着各国经济国际化的进程。
戈尔巴乔夫执政期间,苏联在全力推行国内改革的同时,一直积极地调整对外政策。 从发展对外经贸关系的角度看,苏联调整对外政策的主要目的在于:
一是要改变苏联在世界上的形象。 为此,戈尔巴乔夫强调: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可以保留自己的哲学、政治、意识形态观点和自己的生活方式。 而在外交活动中,要实行灵活的政策,要进行理智的妥协。 苏联认识到,只有其形象改变之后,才能创造宽松的国际环境来推动国内改革和经济发展,才能顺利地发展对外经贸关系。
二是在处理国际关系时,强调求同存异,不把意识形态的分歧搬到国际关系中去,承认各国人民有权选择自己的社会发展道路,进而更好地同其他国家发展经贸关系。
三是使对外政策直接为苏联经济国际化服务,拓展苏联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拓宽合作领域,使苏联经济成为世界经济的一部分,冲破过去传统的自我封闭的思想。 ①
十分明显,苏联在发展对外关系方面的指导思想是“国际关系经济化”“国际关系非意识形态化”。 这种更“经济化”的外交政策,无疑是苏联经济国际化的催化剂。
戈尔巴乔夫执政期间,苏联在对外经贸关系问题上提出的设想,还与以下几个因素密切相关:一是不再像过去那样用简单化的方法去看待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是认为随着现代科技革命的迅速开展,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还有很大的余地。 二是认识到,加强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与技术合作,是实现苏联科技进步的一项战略性任务。 对此,苏联科学院院士普里马科夫在分析苏共二十七大与世界经济及国际关系问题时指出:“必须以现实主义的态度注意到资本主义的经济已进入科技革命的新阶段。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加速科技革命的过程已经出现。
这种加速过程的主要领域是微电子学、信息学、新科技的生产、生物工程等。 ”因此,“对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科技革命的研究非常重要”。 ②这就要求,在资本主义经济进入科技革命阶段之际,苏联必须通过经济体制改革,加快新技术的引进与开发,促进科技的发展,使本国科技的进步能跟上世界新科技革命的浪潮。 三是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时,中国与东欧一些国家的改革与开放出现了新的浪潮。 这些国家特别是中国,其对外开放已取得了不少进展。 应该说,这对当时苏联推行开放政策是个促进因素。
2.调整与改革对外经贸政策。 这方面的主要内容有:
第一,逐步打破国家垄断对外贸易的局面,赋予各部门、企业直接进入国外市场的权利。 二战后,苏联对外经贸有了较大发展,同世界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但总体来说,由于长期受外贸垄断制、产品缺乏竞争力与出口结构单一等因素的影响,苏联对外经贸水平远不能与世界经济国际化发展进程相适应。 20世纪80年代初,苏联对外贸易总额在世界外贸总额中的比重一直徘徊在2.6%至4.2%之间,到1988年才增至7.7%。 ③为了取消外贸国家垄断和赋予各部门、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权利,苏联采取的办法是,实行对外贸易管理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则。
1986年8月19日,苏联通过的《关于完善对外经济管理措施的决议》规定:“在保持和发展对外经济活动国家垄断的同时,迫切需要扩大各部、主管部门、联合公司、企业和组织在这个领域的权力和加强它们的责任性,保证它们走向国外市场,加强对发展国际合作和加速采用最新科技成果的兴趣,从而提高对外经济联系的效率。 ”这意味着,苏联在外贸管理权方面,仍然实行垄断原则,目的是使国家有效地控制对外经贸,使国家利益不受损害。 为此,新成立的对外经济委员会(它取代了原来的对外经济联络委员会)的主要职能是:负责全面领导,制订远景计划,监督与协调对外经贸工作,实行归口管理,统一对外,防止政出多门。 与此同时,苏联下放外贸经营权,力图逐步改变外贸部门垄断外贸的局面。 1987年,苏联授权22个部门和77家生产联合公司等企业和组织面向世界市场,直接经营进出口业务。 后来,苏联还赋予各加盟共和国和地区外贸经营权,授权它们开展地方贸易和边境贸易。
第二,注入刺激机制,从多方面增强企业冲向国际市场的内在动力。 从当时苏联采取的一些措施来看,其着力解决的问题有:一是使有外贸经营权的企业具有真正的自主权,就是说,使这些企业的对外经济活动也建立在自主经营、自筹资金和自负盈亏的基础上。 自主经营指外贸企业成为决定对外经济活动的主体,外贸计划由其自身制订; 自筹资金和自负盈亏,是要从根本上改变外贸企业与国家财政的关系。 这些企业的用汇和创汇应紧密结合,企业进口设备等所需外汇应靠自己出口产品所获的外汇来支付。 同时,企业对其对外经济活动的效益和外汇的使用承担全部责任。 企业为了扩大出口商品的生产,如外汇不足,可向银行申请外汇贷款,并用出口商品获得外汇贷款。
一旦发生因完不成出口任务而引起外汇短缺的情况,不能靠国家财政拨款来解决。 二是实行外汇留成制度,以刺激企业出口积极性。 苏联根据出口产品的不同种类,规定不同的外汇留成制度。 三是对一些地区制定特殊的优惠政策,为其走向世界市场创造更方便的条件。 例如,为了促进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更快地发展对外经济联系,规定了一些优惠待遇:这些地区的企业可以利用外汇留成在国外直接购买消费品; 可以利用它们所节约下来的全部材料加工出口; 职工工资由经理和工会酌情决定,而不受一般企业工资制度的限制; 等等。
第三,摆脱传统理论束缚,开拓非传统的对外经济合作形式。 苏联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前的一个较长时期,与西方国家经济联系和合作的形式还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合营企业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发展。 但自20世纪30年代中期开始,苏联与西方国家的经济联系,基本上是通过对外贸易渠道实现的,即主要集中在流通领域。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与长期以来特别是在完成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以后,苏联从理论到实践,都不再允许在国土上出现任何形式的生产资料私有制,更不允许外国资本在国土上出现有关。
在苏联领导人决定停止实施新经济政策时,从这一政策中产生出来的租让制和合营公司自然也就被废止。 戈尔巴乔夫执政后,在分析国内经济停滞原因时,也分析了长期以来苏联对外经贸关系方面存在的保守主义、教条主义对经济发展所产生的消极影响。 他认识到,要使苏联经济走向世界,只靠单一的传统的贸易形式是远远不能适应世界经济形势发展需要的,这只会导致苏联经济继续落后; 要改变这一局面,就必须用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如中国、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国早已采用的一些非传统的对外经济合作形式,如建立合资企业、自由经济区和免税区等。
随着改革的推进,苏联在发展对外经贸关系方面,特别注意从单一的贸易方式转向生产合作方式。 做法是:(1)在同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合作中,苏联明确规定,要“从以贸易为主的联系方式向深层次的生产专业化合作过渡”。 ①在各部门、联合公司和企业一级建立直接的国际生产联系和科技联系,共同解决科研、生产、供货、销售、售后服务等问题。 苏联把这种方式作为重点加以推广。 当时,苏联已有1700多家企业与“经互会”成员国的企业建立了直接联系。 (2)1987年1月,苏联通过决议,决定在苏联境内同外国建立合资企业,以便利用这种方式来发展国际生产合作和开拓新的经济联系形式,并通过这种形式来吸收和利用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工艺和管理方法。
1988年,苏联为了加快建立合资企业,改善国内投资条件,提高合资参与者的兴趣,修改了合资法。 主要内容有:取消了合资企业中外国参与者的比例不得超过49%的规定,规定这个比例由合作者之间的合同来确定; 取消了合资企业管理委员会主席和经理必须由苏方人员担任的规定,规定这些职务可以由外国公民担任,合资企业管委会有权独立决定雇工、解雇、劳动报酬的形式和数量以及对工作人员采取的奖励制度; 对合资企业为发展生产而运进苏联的商品将征收最低的进口税或完全免除关税; 外国伙伴的利润可以汇回本国; 大大简化建立合资企业的手续; 等等。
关于自由经济区的问题,在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的初期,苏联还是持怀疑态度的,在思维观念上也面临着阻力,即更多地认为它具有资本主义复辟的本质属性。 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特别是对中国的经济特区作了多次考察和多方了解之后,苏联对此问题的认识发生了变化。 后来苏联在讨论自由经济区的问题时,把它看作是推动本国经济发展、扩大和密切与西方经济联系的一种重要形式。 从1988年开始,苏联对建立自由经济区的问题已从讨论转入落实,并决定首先建立两个自由经济区,一个是苏芬边境的赛马运河区,另一个是远东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
第四,积极调整对外经贸地区战略。 二战后,苏联在理论及实践中,一直把发展与东欧国家的经贸关系视为战略重点。 但这一地区战略与当时苏联推进经济国际化的方针不相适应。 从“经互会”成员国民用技术水平来看,各国虽在某些领域各有其特点,但总的来说,处在同一水平线上,如果长期主要集中在这些国家范围内进行贸易和经济合作,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低水平的重复,这对提高各国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有着明显的消极作用。 从“经互会”成员国的经贸体制来看,长期实行的是一种“统包统揽”的做法,进出口基本上都由政府统一包下来,这样,竞争机制不起作用。
在这种体制下,“经互会”成员国往往把高质量产品出口到西方以换取自由外汇,互相之间则以低质量产品进行交换。 这种做法必然影响各国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提高。 还应指出的是,“经互会”国家之间的分工,主要是由苏联确定的,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商品交换实际上是苏联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在这些国家的延续,市场经济机制难以起作用,这样就不可能提高这些国家的经济质量和市场经济竞争能力。 由于“经互会”是封闭性的经济集团,因此它阻遏了其成员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割断了世界产业转移的链条,严重影响这些国家对世界科技革命新成果的传导。
为了改变上述情况,戈尔巴乔夫执政后,在调整对外政策的同时,对对外经贸地区战略也作了相应调整。 调整的总趋势是,把战略重点逐步由东欧移向西方。 采取的措施有:(1)调整与东欧国家的经贸关系。 从1986年起,苏联不再增加向东欧国家的燃料和其他原材料的供应,并明确表示今后不能再成为东欧各国廉价能源和原材料的供应国。 另外,在对外贸易体制上,苏联主张在经济核算制的基础上同东欧各国建立部门间、企业间的直接经济联系,自行协商和解决经济合作中的有关问题。 这样做的目的是十分清楚的,即为了使苏联政府尽可能地摆脱对东欧国家“统包统揽”的局面,而让各部门、企业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利益来发展与东欧各国的经贸关系。
(2)积极发展与西欧的经贸关系。 在对外经贸关系调整过程中,苏联把西欧作为发展经贸关系的战略重点。 其出发点是,在西方世界的美、日、西欧三足鼎立中,苏联与美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对抗、紧张局面不可能一下子完全打破,同日本的领土纠纷也难以解决,而同西欧各国则有传统的经济联系,在地理上也是近邻。 因此,西欧可作为苏联同整个西方世界发展经贸关系的前沿阵地。 应该说,戈尔巴乔夫的这一战略举措取得了很大成效,如当时苏联从西德获得了大批贷款,并与西德创办了不少合资企业。
(3)在缓和与美、日政治关系的同时,积极发展经贸关系。 受政治关系的影响,苏美之间的经贸关系一直较为冷淡。 后来,随着苏美关系的缓和,两国贸易额出现了上升的势头。 对日本,苏联积极推行“政经分离”的政策,加快发展经贸关系。 后来,苏日贸易发展较快。 1988年,苏联对日出口额为27.7亿美元,比1987年增长17.8%; 对日进口额达31.1亿美元,比1987年增长22.1%。 (4)以加速开发与开放远东地区为契机,推动苏联与亚太地区国家的经济合作。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在对外关系方面特别重视亚太地区。 这一举措是苏联调整对外经贸地区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推动整个苏联经济国际化的重要一环。 苏联加速开发与开放远东地区,主要是出于三点考虑:一是亚太地区将成为世界经济贸易中心; 二是亚太地区市场容量大; 三是发展苏联远东地区需要吸收亚太地区国家的资金、技术与劳动力。
从以上的简单分析可以看到,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苏联调整对外经贸地区战略的意图是:首先,总的来看,向西方倾斜,目的在于更多地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为苏联今后更好地融入世界市场创造条件; 其次,重点面向西欧,以促进苏联西部地区的发展,以西部来带动东部; 最后,面向亚太地区,以更好地开发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逐步使苏联东部地区成为今后整个苏联经济的坚实基地,也为今后深化发展与亚太地区各国的经贸关系打下基础。
由于在戈尔巴乔夫时期调整了对外经贸地区战略,苏联的对外贸易地区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反映了社会主义国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民族主义国家在苏联对外贸易中的占比变化。 1989年,社会主义国家的比重由1950年的81.1%下降到61.6%,而同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民族主义国家的比重分别由15.0%和3.9%提高到26.2%和12.2%。 尽管社会主义国家所占比重下降了,但仍保持在60%以上。
(三)苏联对外经贸的主要特点
第一,从外贸管理体制来看,虽然戈尔巴乔夫执政后力图打破国家垄断外贸的局面,但总体上看,苏联长期坚持实行对外贸易的国家垄断制。 苏联的对外经贸体制与整个国民经济管理体制一样,实行中央高度集权,以行政管理为主的管理原则。
第二,从对外贸易地区结构来看,20世纪80年代末苏联对外贸易地区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总体上来讲,与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一直占主导地位。
第三,从进出口商品结构来看,类同于发展中国家。 苏联虽然是个工业大国,但机器设备及其他深加工产品在出口中所占的比重不高,在20世纪80年代为15%左右,而燃料、电力和原材料的出口要占一半以上。 1984年,苏联能源出口收入占国家外汇收入的54.4%。 在进口产品中,占第一位的是机器设备。 80年代机器设备占总进口额的40%左右,其次是食品与食品原料,占17%左右。
第四,从战后苏联对外贸易发展情况来看,一个重要特点是对外贸易增长速度超过社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 如1971—1980年,对外贸易总额年均增长15.6%,而社会总产值年均增长5.2%。 苏联外贸一般保持顺差,1946—1988年这40余年间,只有8年出现少量的逆差,而其余的35年均为顺差。
二、俄罗斯对外经贸政策与体制的变革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大部分遗产。 随着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俄罗斯在对外经贸政策与体制方面,有很大的调整与变革。
(一)对外经贸对支撑俄罗斯经济的作用大大提高
俄罗斯独立后的叶利钦时期(1992—1999年),其GDP除了1997年和1999年分别增长0.9%和3.2%之外,其他6年都是负增长。 但在对外商品贸易方面,除1992年、1998年、1999年比上年下降外,其余各年的对外贸易总额均是上升的。 从2000年普京执政开始,对外贸易总额除2009年、2014年、2015年、2016年与2019年出现下降外,其他15年都是增长的。 不过,各年的对外贸易总额相差较大。 到目前为止,俄罗斯对外贸易总额最高的年份是2013年,为8645亿美元,最近的2019年为6720亿美元。 俄罗斯的对外商品贸易受世界经济变化的影响较大,如受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与能源价格下滑的影响,2009年俄罗斯对外贸易总额下降至4952亿美元。
俄罗斯对外贸易总额的增速比GDP的增速要高得多。 如2000—2006年俄罗斯GDP年均增长率在6%—7%之间,而同期对外贸易总额的年均增长率为22.6%。 2007年与2008年俄罗斯对外贸易总额分别增长23.4%和31.9%,而同期GDP分别增长8.1%和5.6%。 显而易见,对外贸易对推动俄罗斯经济起着重要作用。 从出口对俄罗斯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来看,2001年为36.7%,2002年为35.2%,2003年为35%。
据俄罗斯经济分析研究所的估计,1999—2003年对外经济因素保证了俄罗斯每年5.9%的经济增长率,2004年俄罗斯经济增幅的50%得益于国际市场上的高油价。 对外贸易对俄罗斯经济发展的作用还表现在不断增长的外贸顺差。 俄罗斯的外贸顺差从1992年的106亿美元增加到2014年的2109亿美元,增加了近19倍。 1992—2014年,俄罗斯贸易顺差共计20599.89亿美元。 对外贸易对俄罗斯经济发展的作用有:一是使外汇储备大量增加; 二是保证了俄联邦预算的稳定,预算盈余不断增加; 三是提高了偿还外债的能力,从而减轻了俄罗斯的债务负担。 可见,对外贸易的发展对缓解俄罗斯经济的困境有很大的作用。
(二)对外贸易地区结构的变化
在苏东剧变的浪潮中,“经互会”宣告解散,俄罗斯对外贸易的地区结构也因此发生了重大变化。 在俄罗斯的对外贸易对象中,欧盟居首位,其次是独联体国家、亚太地区国家与中东欧国家。 与欧盟的贸易额占俄罗斯外贸总额的比重不仅最大,而且呈不断提高的趋势,由1997年的34.5%提高到2006年的52.7%。
这是因为俄罗斯的出口主要依赖欧盟市场,而欧盟的能源主要靠俄罗斯供应; 另外,中东欧一些国家先后参加了欧盟。 近几年来,俄罗斯与欧盟的贸易额所占比重虽有所下降,但俄欧贸易仍占有重要地位。 与欧盟国家的贸易额在俄罗斯外贸总额中的占比2014年为48.2%,2018年为42.8%。 而俄罗斯与独联体国家的贸易额占比呈明显下降趋势,从1997年的22.2%下降到2014年的12.2%。 2018年俄罗斯与亚太地区国家(包括中国)的贸易额占俄罗斯外贸总额的31%。
(三)进出口商品结构与苏联类同,但出口更加原材料化
从总体来看,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经济结构,因此,其进出口商品结构与苏联类同。
俄罗斯自经济转型以来,其经济结构的调整未能取得明显进展。 就出口商品结构来看,有以下特点:一是原材料化的趋势日益严重,能源等原材料产品在对外出口产品中一直占主要地位,2014年占俄罗斯出口产品的83.2%,2019年能源产品占出口总额的63.3%。 二是机器设备与运输工具类产品出口不断下降,在20世纪最后10年,这类产品出口还占其出口总额的10%左右,但到了21世纪则明显下降,2019年只占出口总额的5.32%。
在分析俄罗斯出口商品结构时,值得一提的是军技产品出口问题。 苏联时期军技产品在其出口中占有重要地位。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在经济转型初期军技产品产量大幅度下滑。 普京执政后,对军事工业采取扶植政策。 俄罗斯不断开发新武器与发展军工综合体,从而推动军技产品出口不断增加。 2019年俄罗斯武器出口额为152亿美元,仅次于美国。 特别要指出的是,近几年来,俄罗斯粮食出口大大增加,2018—2019年度粮食出口量达4330万吨。
俄罗斯进口商品中,机器设备与运输工具类产品一直占主要地位,在20世纪最后10年一般要占进口总额的32%—35%,2019年占43.9%。 另一个大项是化工产品,占19.5%。 食品与农业原料的进口额在2000年以前长期占俄罗斯进口总额的20%以上。 随着俄罗斯经济好转,特别是食品工业、轻工业与农业的发展,这类产品的进口额占进口总额的比重逐步下降。 2019年俄罗斯的食品与农业原料进口额占进口总额的12.24%。
2014年,俄罗斯因乌克兰危机受西方制裁。 此后,俄罗斯全面实施进口替代政策,并把实施该政策作为经济工作的优先方向。 2015年8月4日,俄罗斯成立联邦政府进口替代委员会,时任总理梅德韦杰夫亲任主席,该机构下设民用经济与国防工业委员会。 俄罗斯下决心实施进口替代政策的一个直接目的,是要在工业领域逐步摆脱对西方国家的依赖。 据俄罗斯工业贸易部的数据,截至2014年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发起经济制裁时,俄罗斯约一半的工业部门中,进口产品占同类产品销售总量的50%以上,其中重型机器制造业为70%—80%,制药业为80%—90%,民用飞机制造业为80%,石油天然气设备为60%,农业机器制造业为50%—90%。 根据进口替代计划,到2020年,俄罗斯总体进口依存度将从88%降至40%。
[2]俄罗斯实施进口替代政策的另一个目的是调整经济结构,加强制造业的发展,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这也是俄罗斯推进再工业化与经济现代化的一个手段。 但要指出的是,这个政策的实施将会面临不少困难。 首先,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资金缺乏是个重要的制约因素,此外,创新能力差、缺乏技术力量等因素,也将阻遏进口替代政策的实施。 其次,俄罗斯在短期内很难生产出质量与西方国家相媲美的产品,这使很多企业不愿意放弃从国外采购机器设备等技术产品。 截至2018年,俄罗斯部分工业部门的进口依存度仍高达60%—80%,机床制造业甚至上升到92%—93%。 [2]这说明,进口替代政策在短期内尚不能对俄罗斯进口结构与经济结构的调整产生大的作用。
(四)积极推行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对外经贸政策
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曾就苏联经济如何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提出了一些设想并采取了一些措施。 但直到1992年经济转型开始之后,俄罗斯才真正采取了一些实际行动。 俄罗斯经济转型的目标已不再像戈尔巴乔夫执政后期那样处于争论不休的状态,而是十分明确,即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 这一转型目标与经济全球化、全球经济一体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也就是说,要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参与全球化进程,俄罗斯就必须使其经济适应变化了的世界经济环境,跟上经济全球化的步伐。 因此,改变对外经贸政策就成为俄罗斯经济转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方面,最显著的表现是俄罗斯积极参加各类国际经济组织。
俄罗斯在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对国际经济组织持积极合作的态度。 1992年,俄罗斯加入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除了参加世界性金融组织外,俄罗斯还与一些地区性的国际金融机构,如欧洲复兴开发银行、欧洲投资银行等建立了合作关系。 另外,俄罗斯还与由其主导或创建的地区性国际金融机构进行合作,这些机构有:国际经济合作银行、国际投资银行、独联体跨国银行、黑海贸易与发展银行等。 为了更好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强与世界各经济区域的合作,俄罗斯还参加了八国集团(2014年因乌克兰危机被西方国家暂停成员国地位)、亚大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等国际组织。
与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关系,从一个重要侧面反映了俄罗斯的对外贸易政策。 1990年,苏联成为WTO的前身——关贸总协定的观察员。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观察员地位。 1993年俄罗斯向关贸总协定递交了加入该组织的正式申请。 2006年11月19日,在河内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峰会期间,俄美两国签署了俄罗斯“入世”双边谈判议定书,美国成为俄罗斯达成商品市场准入协议的第56个、完成双边服务市场准入谈判的第27个WTO成员。 经过18年的努力,俄罗斯终于在2011年12月16日跑完了“入世”马拉松,世贸组织第八次部长级会议通过了俄罗斯“入世”协议。 2012年8月22日,俄罗斯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第156个成员,它也是最后一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主要经济体。
(五)改革对外经贸体制
1.取消国家对对外经贸的垄断,实行对外经贸活动自由化
1991年11月15日,俄罗斯通过了《对外经济活动自由化法令》。 该法令明确规定,废除对外贸易中的国家垄断制,放开对外经营活动。 它还规定,凡是在俄罗斯境内注册的企业,不论其属于何种所有制,均有权从事对外经贸活动,包括中介业务。 1992年向市场经济过渡之后,围绕废除国家垄断制与实行对外经贸活动自由化,俄罗斯采取了一些具体措施,主要有:取消对外贸易的各种限制,逐步减少按许可证和配额进出口的商品数量。 从1993年8月1日起,俄联邦通过的《海关税法》生效,对进口商品采用国际上通用的从价税、从量税和综合税,按国际价格课税。 在商品出口方面,俄罗斯也实行取消出口限制的政策。
在对外经贸方面实行以自由化为方向的改革的同时,考虑到保护本国经济的需要,俄罗斯也加强了国家的宏观调控,主要手段是利率和关税。 俄罗斯不断规范关税制度,使其逐步朝着与国际接轨的方向发展。
2.实行全面的开放政策
独立后的俄罗斯,开始用新的思维对待国际经贸关系。 1992年2月,叶利钦在会见驻莫斯科外交使团团长时就说,俄罗斯准备与世界各国、各地区进行广泛合作,实行开放政策。 叶利钦执政后,其对外政策的特点是:推行不受意识形态束缚的外交政策; 推行全方位外交政策(除了俄罗斯独立之初实行“一边倒”的对外政策外),既面向西方,也面向东方,既同北方,也同南方进行广泛合作; 实行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经济优先外交政策,把对外开放定为基本政策。
当然,俄罗斯在与各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经济合作时有不同的侧重点:对美国与西欧,主要是吸引资金与技术,争取获得更多的经济援助; 对独联体国家,主要是通过经济一体化,实现多层次的经济合作,并达到在政治上扩大影响力的目的; 对亚太地区特别是东北亚地区,主要是加强经济合作,这一方面可以推动俄罗斯参与多边合作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另一方面也可以使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适应世界经贸的重点向亚太地区转移的总趋势,同时还能够促进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的开放。
(六)强化东移亚太战略
在分析俄罗斯对外经贸调整问题时,不能不提及俄罗斯的强化东移亚太战略。 俄罗斯清楚地认识到,亚太地区的重要性在不断上升,世界经济与贸易的重点已日趋转向亚太地区,21世纪将是亚太世纪。 俄罗斯必须做好准备,使其东部地区(西伯利亚与远东)适应这一发展趋势。 对俄罗斯来讲,开发与开放东部地区是其重要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俄东部地区的开发,需要大量资金、技术与劳动力,这单靠本国的力量是做不到的。
对此,俄罗斯国内与国际上一些有识之士早就提出,俄东部地区参与国际合作是不可避免的。 特别要指出的是,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不断强化对俄经济制裁的情况下,俄罗斯经济面临严重困难。 在此情况下,俄罗斯更需要加强与中国等亚太国家的经济合作。 不过,不能因为俄罗斯强化东移亚太战略,就此得出其“经济重心东移亚太”的结论。
俄罗斯从来自认为是欧洲国家,它的经济重心一直在欧洲。 不论是在从前的苏联还是在当今的俄罗斯,尽管大部分资源集中在东部地区,但其生产能力的70%—80%都集聚在西部。 目前俄东部地区的GDP仅占全国GDP总量的20%,固定资本仅占全国的15%左右。 从对外经贸关系来说,俄罗斯50%以上的外资来自欧盟,其能源出口重点也在欧盟,进口的机器设备亦主要来自欧盟。 尽管近几年俄力求加强对亚太国家的能源出口,但所占份额依然有限。 俄预计对亚太地区的石油出口额占其石油出口总额的比重将由2008年的8%上升到2030年的22%—25%,天然气则将由2008年的几乎为零增加到2030年的20%。 这些情况说明,把俄强化东移亚太战略说成是俄将经济重心东移到亚太,是不准确的。
(七)推进独联体地区经济一体化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除了开展对外经贸政策的改革,力图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外,还不断对“后苏联空间”尝试启动一体化进程。 苏联解体后,独联体各国领导人的首要任务是处理国内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克服严重的经济困难,巩固政权,建立新的国家机构,发展与西方国家的经贸关系等。 1993年,俄罗斯度过严重的经济转型危机后,开始着手第一个一体化计划。 1995年1月,俄罗斯与白俄罗斯签署了关税同盟协议,之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与塔吉克斯坦也先后加入进来。 这个关税同盟实际上是空有虚名,并没有实际行动。 到了普京执政后的2000年10月10日,俄、白、哈、吉、塔五国在阿斯塔纳签署了欧亚经济共同体协议,该协议在2001年5月31日生效。 后来乌兹别克斯坦加入欧亚经济共同体,亚美尼亚、摩尔多瓦和乌克兰作为观察员参与。 但是,这个一体化组织也同样未能运转起来。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发生后,俄、白、哈商谈建立关税同盟,该同盟于2010年正式运行。 2014年5月,三国签署欧亚经济联盟条约。 根据条约,欧亚经济联盟,或称欧亚联盟,于2015年1月1日起正式启动。 从上述过程可见,俄罗斯实际上一直在着力推动独联体地区一体化进程。 通过建立欧亚联盟,俄罗斯积极推进独联体地区一体化,其主要意图是:从经济上讲,通过建立统一的经济空间,加强经贸合作,克服经济困难; 从地缘政治上讲,力图强化与扩大在独联体地区特别是在中亚地区的影响; 从对外政策上讲,这些国家联合在一起,可更有力地与西方国家在政治方面展开博弈,避免独联体国家在国际社会被边缘化的危险。
2011年10月3日,普京在《消息报》发表了《欧亚新的一体化计划:未来诞生于今日》一文,并以此作为总统竞选的一个政策性文件。 该文谈及欧亚联盟的意义时指出:“欧亚联盟作为大欧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将立足于普遍适用的一体化原则,共享自由、民主和市场规律的统一价值观。 早在2003年,俄罗斯与欧盟就达成了建立共同经济空间、协调经济活动规则(不建立超国家机构)的协议,现在,关税同盟以及今后的欧亚联盟将参与与欧盟的对话。 这样,加入欧亚联盟除了直接的经济利益外,还可使每个成员以更有利的地位更快地融入欧洲。
此外,欧亚联盟和欧盟合作伙伴合理及平衡的经济体系能够为改变整个大陆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态势创造现实条件。 ”可见,俄罗斯在“后苏联空间”建立欧亚联盟这一战略举措的实质,是要把欧洲与亚太地区联系起来,使独联体国家在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实施区域经济一体化; 同时,以俄、白、哈关税同盟为基础,在争取更多的独联体国家参与的情况下,构建横跨欧亚大陆的区域一体化合作机制,力求将经济联盟发展为政治联盟。
欧亚联盟的启动,是推动欧亚一体化的重要步骤,但它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的作用是有限的。 欧亚一体化进程不会很顺利,这是因为各国之间存在不同的认知与利益诉求。 欧亚联盟由俄罗斯主导,这是毫无疑问的。 但俄要起到主导国家的作用,就不能只是做组织协调工作,还必须对欧亚联盟参与国在经济上给予利益。 对经济较为落后的中亚国家来说,加入欧亚联盟自然希望从俄罗斯得到经济实惠。
而问题是,对俄罗斯来讲,其经济本身是个软肋。 近几年来,俄罗斯经济增速大幅度下滑,而且这种下行趋势还会延续较长时期,即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俄罗斯经济将处于低速增长期,不排除在个别年份出现负增长的可能性。 在这种经济情况下,俄罗斯在欧亚联盟中的主导作用将受到制约,而中亚国家亦将对欧亚联盟能给它们带来多大经济利益产生疑虑。 中亚国家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的,一直在大国之间搞平衡外交,大搞实用主义,一旦从欧亚联盟中难以获得其所需的经济利益,就必然会拉近与中国或美国的关系。 从中亚国家本身存在的问题来看,因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各国之间也有不少差异,中亚五国很难形成统一的经济空间。
另外,还应该看到乌克兰问题的影响。 俄罗斯一直十分重视乌克兰参与欧亚一体化进程。 不论从经济还是综合国力来讲,乌克兰都在独联体国家中居第二位。 它的国土面积在欧洲也仅次于俄罗斯,居第二位。 乌克兰是俄罗斯再次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离开了乌克兰,俄罗斯就不再是一个强大的欧亚大国。 正如布热津斯基指出的,“没有乌克兰,俄罗斯不能成为帝国”。 因此,俄罗斯与乌克兰加强经济合作具有头等重要意义,比与中亚国家的合作更具重要性。 乌克兰危机发生后,虽然克里米亚“脱乌入俄”已为既成事实,但这并不意味着危机的结束。 俄与乌及西方国家将就乌克兰今后的走向继续展开剧烈争斗。 在此情况下,乌克兰根本不可能考虑加入俄罗斯主导的欧亚联盟,反而是一心想加入欧盟。 这样,2015年启动的欧亚联盟,也就显得十分弱势。 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看不到俄乌关系改善的前景。
三、结束语——几点思考
从苏联到俄罗斯,在1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随着国内经济政策、体制与国际环境的变化,其对外经贸政策和体制也不断发生变革。 从这个变革过程中,可以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一)走闭关锁国的经济发展道路必然导致经济长期落后
苏联—俄罗斯对外经贸政策与体制的变革,总趋势是日益朝着强化对外经济合作的方向发展。 这也证明,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关起门来孤立地进行发展。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曾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 ”“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 ”[3]276在170多年以后的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相互往来、相互依赖的经济关系大大发展了。 生产的社会化早已超越了国界,迅速向国际化发展,越来越多的商品、资本、劳动力、技术、信息等进入了国际市场。
一国的生产不单单要以世界市场为背景,而且要以国际交流和合作为条件。 发展国际经济关系最普遍的形式——国际贸易,已经成为很多国家发展经济甚至是生存的必要条件。 20世纪50年代,世界出口总额在世界总产值中的占比为5%,而到21世纪初,已超过20%,2018年为22.7%。 如果按进出口总额计算,2018年,它占全球经济总量的46%。 可见,对外贸易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在快速增强。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实践证明,走闭关锁国的经济发展道路是行不通的,它必然导致经济的长期落后。 同样,那种逆经济全球化、逆贸易自由化的政策也是行不通的。
(二)要改革就必须要开放
改革和开放,二者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应同时进行。 改革是开放的条件,开放是改革的外部推动力。 所以,中国自邓小平开启改革开放事业以来,一直是同时强调改革和开放的。 中国的开放是向全世界开放。 二战后,由于受斯大林“两个平行的世界市场”理论的束缚,苏联在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方面主要局限于“经互会”国家范围内。 在这个范围内展开经贸合作,市场机制是不起作用的,产品质量不可能提高,没有竞争能力。
这就是苏东国家发生剧变后,在实行开放时,不仅食品工业、轻纺工业等部门几乎全部被西方国家商品击垮,而且连苏联重点发展的重工业部门的产品,在世界市场上也失去了立足点的原因。 应该说,斯大林提出的“两个平行的世界市场”理论,是苏联对外经贸政策中的一个最大失误。 中国在推动开放时注意摆脱意识形态的影响,一开始就把重点放在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合作上,从这些国家引进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方式。 这也是中国的改革开放能够在短时期内取得巨大成就的一个主要原因。
(三)对外经贸体制改革与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密不可分
本文一开始就指出,对外经贸体制是整个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外经贸政策与体制变革,在很大程度上受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 苏联一直实行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 在对外经贸体制方面,戈尔巴乔夫曾试图打破国家垄断对外贸易的局面,但没有根本解决这个问题。 到俄罗斯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时候,国家垄断外贸的体制才宣告终结。 这也说明,对外经贸体制变革的速度和深度,取决于国内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
(四)提高产品质量与改善经济结构是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条件
要提高在对外经济合作中的竞争力,就必须不断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和改善经济结构。 俄罗斯在这方面的教训应引以为戒。 苏联—俄罗斯有两方面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一是出口产品单一化,长期主要出口能源等原材料产品,受国际市场价格的影响很大,这是其对外贸易水平和国内经济发展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是工业产品特别是机器设备和运输工具类产品质量差,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近几年来,这类产品的出口额占俄罗斯出口总额的5%左右,至于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则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而同时,这类产品又大量依赖进口。 我们在前面提到,俄罗斯约一半的工业部门中,进口产品占同类产品销售总量的50%以上,这使俄罗斯经济发展受制于西方国家。 在这方面,中国也有深刻的教训。 特朗普上台后,在推行贸易保护主义的同时,要求对高新技术产品对华出口采取限制措施,企图掐断中国的产业链,阻遏中国经济的发展。 中国必须强化高新技术的研究,打破西方在一些高新技术产品领域的垄断。
参考文献:
【1】 斯大林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 李建民.普京治下的俄罗斯经济:发展路径与趋势[J].俄罗斯研究,2019(6).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作者:陆南泉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jjlw/25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