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发表学术论文网教育论文》 高等教育“金课”建设对公安民警教育训练的借鉴与思考> 正文

高等教育“金课”建设对公安民警教育训练的借鉴与思考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21-12-29 10:38

本文摘要:摘要:金课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有益探索,蕴涵着丰富的教育教学原理。公安民警教育训练借鉴金课建设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借鉴金课建设的经验,公安民警教育训练应当以打造精品培训课程作为教育训练的主要抓手,树立以学员为中心的教育训练理念,充实丰富教育

  摘要:“金课”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有益探索,蕴涵着丰富的教育教学原理。公安民警教育训练借鉴“金课”建设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借鉴“金课”建设的经验,公安民警教育训练应当以“打造精品培训课程”作为教育训练的主要抓手,树立“以学员为中心”的教育训练理念,充实丰富教育训练的内容和形式,创建共享型的教官学员关系格局。

  关键词:“金课”建设;公安民警;教育训练

高等教育

  2020年公安部修订的《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训练条令》(以下简称《条令》)明确规定:“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训练是提高队伍战斗力的根本途径,在队伍建设中居于先导性、基础性和战略性地位。各级公安机关应当加强人民警察训练工作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实战化建设,向训练要素质、要警力、要战斗力”。

  如何充分释放公安民警教育训练工作的潜力效能,使其为公安队伍建设发挥强有力的支撑作用,这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笔者认为,公安民警教育训练固然具有“公安”的属性,应当从公安行业自身视角进行研究探讨,但同时也具有“教育”的属性,还应当注重借鉴教育教学的一般性规律和方法。本文主要结合当前我国高校教育教学中正在开展的“金课”建设,着眼于其中体现的人才培养教育的基本原理,来审视和反思我们当前的公安民警教育训练工作。

  一、高等教育“金课”建设的基本内涵

  (一)“金课”的基本含义

  2018年6月教育部主要领导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第一次提出,对大学生要有效“增负”,要提升大学生的学业挑战度,合理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扩大课程的可选择性,真正把“水课”转变成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1]紧跟着教育部在文件中正式提出“各高校要全面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淘汰‘水课’、打造‘金课’”。①由此,着力推进“金课”建设迅速成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所谓“金课”,可以简单归结为具有“两性一度”的课程。“两性一度”即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

  其一,高阶性,是指知识、能力、素质有机融合,具有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课程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更多的是能力和思维的训练。其二,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课程内容具有前沿性和时代性;二是教学形式体现先进性和互动性,不是满堂灌,不是简单的“我讲你听”;三是学习结果具有探究性和个性化,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而是培养学生去探究,能够把学生的个性特点发挥出来。其三,挑战度,是指课程一定要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和老师一起,跳一跳才能够得着,老师要认真花时间花精力花情感备课讲课,学生课上课下要有较多的学习时间和思考做保障。

  (二)“金课“建设的内涵理解

  “金课”概念看似并不深奥复杂,但对“金课”本身的含义进行进一步挖掘分析,不难发现“金课”建设当中其实蕴涵着丰富的教育教学原理。

  1.着眼于课程育人。“金课”建设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这一宏观性问题,直接落脚于课程这一微观性问题上,凸显课程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教育要“立德树人”,归根结底要靠课程去实现,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支撑性因素,是教师与学生关联互动的基本媒介平台。只有每一门具体的课程真正发挥出了影响力,达到了应有的教学效果,课程形成的合力才有可能推动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2.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人本主义教育理念。以世界著名教育思想家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是当今世界范围内教育领域的主流思想,其强调尊重学生、强调个体差异性、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教育过程、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自由、倡导教师做学习的促进者,等等。[2]“金课”建设不是以“教”为认知出发点,而是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关注学生学习的获得感、满意度,把学生视为教育中的能动主体,而非承受对象,重视课程要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为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提供持续不断的滋养,在这一总体理念原则下,再去设计实施课堂教学活动。这其实正是体现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人本主义教育理念。

  3.强调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并重发展。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两个重要因素。教学必须要不断变革,不成一潭死水,教育才能具有育人的能量和活力。变革就涉及两个因素的改变,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要杜绝陈旧过时,体现时代的温度、社会的热度。“金课”建设中提出的“两性一度”,实际上就同时涉及到了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问题,强调对这两者的质效都要关注,通过两者并重发展,实现高质量课程教学。

  4.重视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成长。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活动中的两个基本主体,是参与课堂教学的两个重要力量。但传统教育观念下往往过于看重教师和学生角色地位的隔阂、差异,无形之中在两者之间形成了种种交流的壁垒。打造“金课”建设,是将教师和学生看作是教学活动中相互依存、互利共赢的友邻型关系,重视两者要以课程教学为共同纽带,进行知识、思想、情感的分享交融,营造一个共同努力、共同成长的良好发展模式。

  二、公安民警教育训练借鉴“金课”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借鉴“金课“建设的必要性

  公安民警教育训练是公安机关队伍建设的根本途径,涉及入警、职级晋升、专项业务等多个事项,是公安机关政工人事管理的重要内容,因此,在组织实施中应当充分体现公安管理的属性色彩,符合警务化管理的基本要求。对此,《条令》也作出了明确规定:“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训练实行警务化管理,坚持严格教育、严格训练、严格管理、严格考核。”但同时应当看到,教育训练也是育警铸魂、涵养队伍的重要手段,是公安机关实现人才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托。

  《条例》也提到,“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训练要坚持贯彻党和国家的干部教育培训方针、政策”。所以,“育警”,应当也是教育训练的应有之义。而从各地公安机关实施教育训练工作的实践来看,还是较为普遍地存在着重“管”轻“育”的现象。一般都是把教育训练当作队伍管理的一项任务,将参训民警视为管理的对象,完全以行政化管理的思维模式运作教训的各个环节,始终强调统一性、服从性,而忽视了教育训练本身“育”的功能,对于如何有效培养人才、激发队伍活力、助益民警自我成长完善方面,下功夫不够,导致教育训练并没有焕发出其应有的生机,实现其应有的功能价值。

  当前社会发展形势对公安工作提出了日益严峻的挑战,对公安民警整体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对公安教育训练工作的效能提出了更大的需求。如何适应这一现实需求,笔者认为,不妨突破传统上的“管警”思维,在如何“育警”上做做文章。在“育”上挖潜,就需要打开思路,开阔视角,触类旁通。随着时代发展、社会变革,如何教育人、如何通过教育培养出所谓的“人才”,正在成为一个日益复杂的问题。高校当下如火如荼开展的“金课”建设,正是探索如何育人达才的有益尝试。

  我国的高等教育经过连年扩招之后,在数量上呈现了明显的增长态势,但在内在质量上也凸现出一些突出问题:很多课程中,教师与学生看似也在一定的教学场域中进行着“教”与“学”,但真正的学习却很少发生,尤其面临当代大学生追求个性、解放自我的特点,以及置于当下网络信息发达、多元纷杂、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传统教育教学的内容、模式、成效受到极大冲击,上好一堂课、一门课实践起来愈发困难,不少课堂教学已基本丧失了教育的引领力、感召力、影响力,学生获得感很低,课程沦落为“水课”,大学教书育人的功能和价值在虚化、弱化,培养人才的主旨目标根本落实不到位。“金课”建设正是着眼于上述现实问题的存在,积极研究探索人才成长和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直面高等教育的困惑,从痛处难点着手,狠准发力,推动高等教育获得内涵式发展,焕发育人达才的生机和活力。

  类比审视,公安民警教育训练何尝不面临着和高等教育相似的境遇。经过历年的发展,民警教育训练在数量、规模、形式种类上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已逐步形成较为成熟的体系和规范,成绩可喜,但同时也面临着现实中的困境和问题,实践成效仍显不足:在职民警参加培训已固化为常态化做法,但大量培训课还是在传统教学套路模式下实施开展,教官“一言堂”式开讲,学员被动地听,讲者和听者只是在各自角色意义上完成任务,“教”与“学”的同频共振基本未发生,课堂氛围枯燥、沉闷,很多学员看似来到了培训中,但形式层面上是在场的,实质层面上是不在场的,能从培训中收获提升的可能性甚微。

  上述现象尤其在入警培训、晋升培训等常规培训中更为突出。而从社会变革的因素考量,公安民警教育训练其实面临着很大的需求和挑战: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人民赋予了公安队伍更多的使命和任务,更高的标准和要求,要真正做到“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需要全体公安民警普遍具备高素养、真本领、硬功夫,需要公安战线上不断涌现出各式各样的行家里手、专家人才,这对民警的教育训练构成了潜在的巨大需求。

  同时随着公安队伍的更新替代,众多的80后、90后正在日益成为各个警种岗位的主力军,很快还将有诸多新世纪出生的00后加入公安大军,这些公安队伍新的有生力量教育基础较好、学历层次较高,具有新时代青年所普遍具有的创新、开放、多元、活跃、自我的特点,这种新的警力构成,对教育训练的传统运作模式也必然产生冲击和影响。基于如此现实,笔者认为当前的公安民警教育训练也不妨像我国高等教育目前正经历的,来一个挤“水”煅“金”的过程,向内涵式发展挺进,着力发现不足,解决质效方面的短板问题,从而最大限度提升培养公安人才的实际效能。

  (二)借鉴“金课“建设的可行性

  公安民警教育训练借鉴高等教育“金课”建设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因为两者看似迥然不同,但若从本质上看,都涉及“教书育人”,同属于教育范畴,从教育教学的一般性原理特点来分析,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都以教育人、培养人为核心使命,且有明确的、特定的人才培养任务和目标;需要依托院校场域,通过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实施教学活动,发挥释放教育的影响,促使受教育人员向所期望的培养方向发生积极变化。

  课程、课堂等环节要素是实施教学活动基本、必要的组成部分,是教育发挥影响的具体着力点,也是支撑育人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因素;施教者和受教者形成紧密关联的基本主体,两方的格局状态是影响教育效果的直接力量。上述这些教育教学领域的共性特点,应当说对两者都是同样适用的。

  因此,“金课”建设虽然是高等教育为破解自身教书育人困境所作出的改革,但其中体现的对教育教学本真规律的回归与探索,对课程设计、教学内容形式、师生地位关系等问题的重新思考,对公安民警教育训练完全具有可借鉴性。我们可以从自身的实际出发,结合这些基本的规律原理,充分挖掘释放教育训练“育”的功能,改进提升教育训练的效果。

  三、公安民警教育训练借鉴“金课”建设的几点建议

  “金课”建设凸显课程育人,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基本理念,强调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并重发展,重视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借鉴参考这些基本原理,公安民警教育训练可以考虑从以下方面进行完善:

  (一)以“打造精品培训课程”作为教育训练的主要抓手

  “金课”建设突出了教育这一宏观问题的效果归根到底取决于课程这一微观问题的解决。公安民警教育训练也是这样。无论组织实施何种类型的教育训练,任务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于培训课程的质量,参训民警直接触碰感受到的、直接影响他们的是培训课程。因此,教育训练工作虽涉及方方面面,但最主要抓手是要有含金量高的精品培训课程,应当结合民警培训课程自身的特点,做好培训课程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建立培训课程的研发、实施、效果评价的全流程管控机制,对每一个培训课程进行从头至尾的跟踪式管理,全面系统掌握课程情况。培训课程虽然基本上是短小的专题形式,但也不应随意施教,应当明确培训课程建设的基本规格标准,例如大纲、教案、讲义、课件、教辅素材等,促进培训课程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另外,还要有培训课程的更新淘汰机制,公安工作的发展和公安队伍建设的需要客观上要求民警培训课程必须时时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这就涉及到课程要有变更、退出、进入的问题,可以建立这些环节运作的具体程序,确保培训课程的顺畅更新。

  (二)树立“以学员为中心”的教育训练理念

  《条令》明确提出要“向训练要素质、要警力、要战斗力”。要实现这一要求,就必须使民警通过培训真正有所学有所获,使教育训练为民警的成长进步提供高能量。为此,教育训练应当学习借鉴“金课”建设“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明确树立“以学员为中心”的理念,始终坚持以民警为本,着眼于民警的素质能力发展。要建立对参训民警学员的学情分析研判机制,包括对培训需求、培训感受、意见建议等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畅通学员的反馈渠道,使培训更好地贴合学员的心声,符合学员的需要。

  在培训课程中要尽量避免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把学员作为接受对象进行知识和技能的固化传授,而要激发求知兴趣,激活头脑思维,锻炼拓展能力,要更多地实施探索性、开放性的培训教学,引导学员找到应对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另外还可以积极尝试在统一施训的基础上按照学员的需求进行个性化施训,比如有的地方已经在教育训练中实行“菜单式”教学改革,由学员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3],这样的做法体现了“以学员为中心”的人才培养理念,值得提倡。

  (三)充实丰富教育训练的内容和形式

  “金课”建设中的“两性一度”,同时涉及到了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质效问题,也符合新时代教学活动发展的趋势要求。教育训练的课程也应当按照两者并重的原则,不断充实丰富,让参训学员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能强烈感受到前沿性和时代感。

  在内容上要以贴近公安实战为导向,紧跟公安工作发展的步伐,聚焦当下的热点难点问题,关注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让学员感到直接解渴;同时在培训课程中还可以结合公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适当融合一些学科发展和学术前沿的理论知识,拓展视野,对学员形成深度滋养;在形式上要充分体现网络化、信息化时代的特点,积极尝试探索线上线下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和方法。高校教学中当前已经广泛探索应用像慕课、SPOC、微课、翻转课堂等课程教学形式,传统课堂的模式模样正在发生巨大变革。但在公安民警教育训练中这些还少有运用。

  虽然教育训练具有公安行业的内部性,不能达到社会高校教学的公共开放程度,但还是可以充分借助网络化、信息化手段,充实培训的课程资源,丰富学员的学习形式,比如,利用慕课为学员提供一些线上课程的拓展补充学习,利用学习通等软件的线上交流功能辅助学员的课程学习,等等。

  总之,按照《条令》要求,“应当加强人民警察训练工作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实战化建设”。要达到人民警察训练工作的“科学化”,就应当积极探索公安教育训练的内在规律,按规律办事,并对现有公安教育培训工作进行改进和完善。这是笔者尝试借鉴“金课”建设经验进行思考的初衷。当然,公安教育训练工作具有相当的复杂性,涉及不同类型、不同层级、不同地域等具体情况,本文中提到的一些建议,尚没有涉及实施当中的具体操作问题。但相信通过借鉴“金课“建设,可以为完善民警教育训练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找到更加可为的新方向。

  参考文献:

  [1]吴岩.建设中国“金课“[J].中国大学教学,2018(12):4-9.

  [2]史影,尹爱青.从马克思到罗杰斯——人本主义教学观探析[J].外国问题研究2017(2):110-116.

  [3]王立恒.新时期民警实战化训练探索与实践——以辽宁公安教育培训中心为例[J].公安教育,2019(10):26-28.

  作者:高雅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jylw/29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