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 要:千百年来,美育展现着其独特的教育意义,随着双减政策推行,美育在社会中的地位再次凸显。从历史逻辑看,中西方各个时期,美育呈现一定的萌芽与发展;从理论逻辑看,与时俱进推动马克思主义美育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育有机结合;从实践逻辑看,从个人塑就到社会需
摘 要:千百年来,美育展现着其独特的教育意义,随着“双减”政策推行,美育在社会中的地位再次凸显。从历史逻辑看,中西方各个时期,美育呈现一定的萌芽与发展;从理论逻辑看,与时俱进推动马克思主义美育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育有机结合;从实践逻辑看,从“个人塑就”到“社会需要”,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三大逻辑既体现了美育的历史渊源,又彰显了时代品格,更昭示着未来航向。
关键词:“双减”;美育;三重逻辑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 下 简 称《意见》,内容简称“双减”)。《意见》指出,“双减”的主要任务是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强化配套治理等。学生的课业压力过重,势必会对他们造成一定的心理负担,甚至会阻碍其完善的人格发展,而美育则能以其独特的教育 意 义 破 解 这 一 局 面。美 育 蕴 含 的 历 史 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辩证统一于时代新人的培养过程中。
一、历史逻辑:美育在古代中西方国家的萌芽与发展
席勒在《美育书简》中首次提出“美育”理论,但在古代的中西方国家,已经能清晰地看到美育实践的萌芽。无论是中国古代先贤提出的“礼教”和“乐教”,还是古希腊学者从人本主义思想出发提出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与“和谐教育”,都能显现美育自古以来就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古代虽然没有形成系统的美育理论和方法,但美育的思想萌芽对各个时代的稳定和发展都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在“双减”政策之下,美育的历史意义再一次被唤醒。
(一)修身:中国古代“乐教”所向 在中国古代,美育思想初步显现于先秦和春秋战国时期。虽然当时没有直接冠美育之名,但从今天来审视,就是我们中华美育的最早渊源。
1.修身为内圣:以礼促仁,以乐促仁。先秦时期,以儒家为代表的诸子百家尤其强调人格的培养。孔子主张“仁”,即仁爱之心。换言之,孔子强调的“仁”就是人的内在道德。这一内在道德的养成需要外在培育。因此在当时的教育内容中,明确要求学习“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其中的“礼”“乐”就是最基本的人格修养之道,也是美育在儒家思想中的最早萌芽。“礼”包括吉礼、嘉礼、宾礼、军礼和凶礼,今天看来,我们可以统一将这“五礼”称为仪式。仪式讲究 规 范 和 美 观,或 者 说,好 的 仪 式 让 人 心 情 舒畅,更或者说,仪式是人们情感的寄托。外在的仪式是与内 在 的 涵 义 相 呼 应 的,礼 的 本 质 是“仁”。由此可见,礼教是净化人心灵的一种手段,也是自我修养、人格塑造的重要环节。礼教的根本目的是修身,以致于成为内在的人格高尚的君子———内圣。“乐”即音乐、诗歌、舞蹈等艺术形式。乐教不仅仅指音乐、诗歌、舞蹈等技艺教育,更多地体现在和礼 教 相 辅 相 成 的 教 化 作 用 之 上。孔 子 提 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的育人主张,认为乐教对于人的成长成才具有终极促进作用。孔子也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 而 不 仁,如乐何?”(《论语·阳货》)就是说,作为人却不仁,怎么去对待礼呢?又怎么来对待乐呢?孔子把礼乐制度的维系归结为德行是否仁的问题上,提出乐应该符合礼和仁的原则。由此,乐教是修身的外在途径,其目的无非也是内在道德水平的提高。
2.修身为外王:以乐化民,以乐驱俗。孟子在孔子“礼教”“乐教”的基础之上,从另外一个角度即从“人性”出发,提出“性本善”的观点,强调“仁、义、礼、智”,主张将道德的完善和乐教的实施结合在一起,强调情感体验。荀子主张“性恶论”,在荀子的教育思想中,非常重视后天的礼乐道德教育。他认为当时社会已泛滥的“夷俗邪音”对社会是极为不利的,应该给予礼乐教化。对于这种现象,荀子从 王 者 治 世 的 目 的 出 发,提 出:“修 宪 命,审 诗商,禁淫声,以时顺修,使夷俗邪音不敢乱雅,太师之事也。”(《乐论》)他认为,人们应该普遍接受乐教,如此修养身心,进行情感熏陶、心灵升华,成为能够用王者之道来奉献社会的人。人人都胸怀天下,天下必保人人太平。美育思想和中国悠久的历史一样,历久弥新,在新时代 焕 发 出 新 的 光 彩。“双 减”政 策 要 求 社会、学校、家长给孩子更多时间和机会参加户外活动、艺术活动和劳动,美育被重视理所应当,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奏响的时代号角。美育地位的提升,也与古代美育的本质、特点及意义息息相关、一脉相承,都是个人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正心:古希腊“心教”所向 中国古代礼教和乐教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个人的内在修养上,向内发散,用内在影响外在。相较于此,古希腊美育思想则萌芽于“和谐”,主张外在社会的和谐美,向外扩展,用外在影响内在,让公民“正心”,从而稳固社会。
1.心灵教 育:发 现“自 我 美”。古 希 腊 时 期 是各大思想集大成的时期,当今不少思想理论都源于此,美育也不例外。美育思想最早散见于毕达哥拉斯学派。他们认为,“数”是万物之源,而数的和谐就是万物之美。在这之后,美育思想进一步形成于古希腊“三贤”,他们或从人本身出发,或从自然环境出发、或从和谐社会出发去考察美和美育。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该如何去认识呢?首先就要认识自身的美好,全方位认识自己的外在特征和内在灵魂,要关注自己的心灵。苏格拉底曾批判哲学家阿那克萨戈拉不用心灵,求助于气、以太、水和其他稀奇古怪的东西。关注心灵也就是关注内心的道德养成,即是说,认识自己的最终目的是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苏格拉底将知识与美德紧密联系在一起,认为达到真善美的统一才是人的最高追求。自我美达到之后,再去促进社会的和谐,这和中国古代的修身有异曲同工之妙。
2.艺术教 育:发 现“自 然 美”。和 苏 格 拉 底 不同的 是,柏拉图的思想大多体现在论著里,比 如《理想国》《文艺对话集》等等。柏拉图认为,“具有健全性格的人受到适当教育会变成更好的人,胜过他们的祖宗,使他们的后裔更好。”[1]不难看出,这种适当的教育是指唤醒人心灵的教育,他强调通过感受自然美来净化心灵,强调艺术教育。他说:“我们应该寻找一些有本领的艺术家,把自然的优美描绘出来,使人们不知不觉地从小就培养起 对 于 美 的 爱 好,并且培养起融美于心灵的习惯。”[2]柏拉图试图通过艺术教育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他也是西方第一位提出用艺术教育作为手段来熏陶学生心灵的教育家。从柏拉图的美育思想可以看出,他是想通过外在环境之美来塑造人的内在涵养,这和西方自古以来由外促内的思想是息息相关的。
3.和谐教育:发现“和谐美”。在教育中,和谐教育一直备受关注。在古希腊,大多学者的思想都带有浓烈的和谐教育基因。亚里士多德是和谐教育的阶段性成就者。他是柏拉图得意的弟子,集博大的知识于一身,被恩格斯称为“最博学的人物。”[3]亚里士多德在汇集前人的思想之后,提 出了善和美的统一。首先,这种统一体现在思维和存在的和谐,即知行合一;其次,体现在社会和人际的和谐,人的道德和社会的发展要同向同行,社会在 不 断 进 步,人的道德也要符合社会的需要。社会和谐之后反过来促进人心灵的升华,达到“正心”的目的,进而促进社会长治久安。古代西方的美育思想除了启蒙于古希腊时期之外,在后来的文艺复兴时期也大有显现。由此可见,“双减”政策之下,美育地位的提升是人类历史发 展 的 必 然,是 古 今 结 合、古 为 今 用 的 必 然 趋势,是人的和谐、社会和谐的必要选择。
二、理论逻辑:从马克思“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到新时代“以美育人”“双减”政策下美育地位确证除了历史根基之外,亦不能忽略其理论原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美育在马克思主义理论 中 缘 起 于 培 养“自 由 而 全 面 发 展”的人,如今,“以美育人”是时代所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不同时代焕发出不同的光彩,其中,美育理论从未缺席,美育培养时代新人的命题从未过时。
(一)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美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最初写作中,罕见系统阐述美育的理论,而是从马克思关于人的存在、人的本质、人的发展的理论显现美育的萌芽。
1.美感:感性素质的培养。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批判在他之前的一切唯物主义,批判他们只是从客体或者直观的形式人的活动,并非从主体出发、从感性理解[4]54。此时,马克思就已经提出了“现实”“感性”“实践”等引人深思的问题了。今天来看,美育包括美感教育,美感就是感性的一种表现,所以马克思从一开始就注重感性教育,美育理论的萌芽也由此产生。此后,马克思强调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从人的存在出发,探讨人的本质,提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人的全面发展要求一个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才是社会想要培养的人才。如何成为自由而全面发展 的 人?马 克 思 说:“不仅通过思维,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5]这里的“全部感觉”就强调了感性教育的重要性。当 前,社 会 中 有 一 部 分 人,将 天 籁 之音、良辰美景视若无物,他们不欣赏自然风光,也不在乎名胜古迹,单纯地为了生活而生活,甚至成了社会的机器,这些归根结底就是感性素质低下。新时代需要全面发展的人。因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感性素质的培养应当高度重视,而不能一味在乎课业成绩。
2.劳动:劳 动 产 生 美 并 创 造 美。除 了 外 在 培养感性素质之外,个人的内生动力对成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至关重要。首先,劳动产生美。劳动是激 发 内 生 动 力 的根本。恩格斯曾说,劳动能引起肌肉、韧 带、骨 骼的发育和健全,并能够展现出灵巧性,人的手就是其中 的 代 表,能用其灵巧性绘画、雕 刻 和 创 造 音乐[6]。就是说,人们在劳动时锻炼身心,身心健康之后,人的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达到统一,美感从身心和谐统一中产生。其次,劳动创造美。马克思认为,要让劳动成为自由自觉的活动,要在劳动实践中去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美分为外在美和内在美。外 在 美包括山川的秀丽、江河的宽广、平原的广袤、建筑的壮阔、春夏的更迭、秋冬的恣意等等,这些看似是规律使然的美好,其实都需要我们拥有一双慧眼去发现和欣赏,甚至在此基础之上去创造更多美好。
若没有自身的审美素养,外在美便不能称为美;若没有人们的实践劳动,自然之物仅能成为自然之物,便不能成为外在美好之物。内在美是个体由于心灵纯洁、道德高尚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魅力。个体心灵是否纯洁,道德是否高尚,必须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劳动实践就是必不可少的手段。除此之外,我们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认识,也必须通过实践,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的本 质 是 实 践 的”[4]58。劳 动 实 践 是 美 育 的 主要渠道,是外在美和内在美和谐发展必不可少的环节。
(二)以美育人:美育在新时代的理论逻辑,“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7]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当下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精神生活丰裕 成 为 了 人 们 新 的 追 求。对 美 好 生 活 的 需要,首先应该明确什么是美好生活,感性素质低的人是无法体验美好生活的。所以美育在新时代彰显出了新的价值,一个人要德、智、体、美、劳各方面达到全面发展,美育发挥着枢纽作用。
1.四方协合:以美育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以美助劳。美育是德智体各育的‘综合中 介’[8]。新时代的教育应该具有新时代的特色,教育要培养敢于立大志、明大德、担大任、成大才的时代新人。其中的大德之道,就在于人格正、心灵美,“美育与人格养成是双向关系”[9],美育可以促进人格完善,塑造美好心灵。美育特殊的教化方法,在于滋润心田,铸就精神世界,对人心灵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从时代需要来说,倡导加强青少年美育教育,以美育德,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除此之外,强调全民美育,他认为,虽然青少年是美育问题的主体,但应该广泛关注全社会的美育,形成全民美育的优良氛围,号召全民提升美育素养、提高审美能力、促使道德高尚、促进人格健全。
美育除了 能 够 助 力 德 育 之 外,还 对 智 育、体育、劳动教育有促进作用。首先,美育与智育的融合能促进情理交融,以美益智,以美启智,智育的目的是求“真”,而求“美”既是求“真”出发点更是落脚点。其 次,美 育 促 进 体 育 的 发 展 体 现 在“健美”上。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们的体育锻炼欲望越来越少,但美育促使人们心灵完善之后,会促使人们对身体健康美和身体线条美产生追求,因此,美育对健康体魄的养成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最 后,马 克 思 在《1844年 经 济 学 哲 学手稿》中提出:“劳动创造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劳动最美丽。”反之,美育对劳动教育也具有反作用。一方面体现在美化劳动环境和过程上,能增强劳动的愉悦体验和美的感受,减轻负担;另一方面体现在完美的劳动成果上,美育有利于促进劳动主体向完美主义者转变,从而提高劳动质量,减少劳动次品,达到有益的劳动效果。
2.三位一体:家 庭 美 育、学 校 美 育、社 会 美 育协同育人。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整体性的特点,中国特色 社 会 主 义 继 承 了 马 克 思 主 义 的 这 一 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对美育的论述中同样也体现出了整体性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美育环境三位一体的建设上,他站在新的历史高度给家庭、学校、社会美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家庭美育是基础。一个人生来就受到家庭教育,家庭环境和谐、美育氛围浓厚、道德水平高尚会潜移默化影响家庭成员,尤其是对孩子具有重要的启蒙作用。反之,家庭的美育氛围低下,美育就会在其他培养环境中面临更大的压力和挫折。如何提高家庭的美育氛围呢?首先就要求家长提高自身的审美素养和审美能力,其次需要发挥同辈群体的带动作用,最后需要个人培养美育兴趣,这里的美育兴趣的主要组成部分就是对艺术的兴趣,包括音乐、美术、舞蹈等等。其次,学校美育是核心。学校教育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是唤醒人灵魂的活动[10]。
在学校教育中,美育的教育方式最能唤醒人的灵魂。学校美育在整个美育环境中,处于核心地位,要保证学校美育发挥核心作用,就要求美育工作者提高审美素养和能力,要求美化校园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要求学校适当开设美育课程、更多地发挥课程美育的作用,让美育课程和课程美育协同发挥育人作用。最后,社会美育是助力。习近平总书记认为,价值观只有真正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且人们能够在其实践活动中感受和领悟其真正的精神价值,那么这样的价值观才能够在实践中起到真正的推 动 和 促 进 作 用[11]。社 会 教 育 对 人 的 成长具有助推作用,是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美育的开展必须发挥政府工作者的引导作用,必须重视社区美育的作用,必须净化美育市场环境。总之,“双减”政策的颁布,给家庭美 育、学 校美育、社会美育都带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美育作为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渠道和方式,任重道远。
三、实践逻辑:从个人塑就到社会需要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物质 生 活 水平不断提高,温饱问题已经解决,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成了人们的普遍追求。人们对自身的要求不断提高,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升,从现实和实践来看,美育地位的确证,有其重要的实践逻辑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丰富的内 涵,概 括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需要的人才,他们的价值观 一 定 要 符 合 这 些 基 本 要 求。从 国 家 层 面看,文明和谐是美育的最高追求,任何一种教育,除了培养人本身之外,最不能忽视的就是政治功能,美育也不 例 外。从社会 层 面 看,将 自 由、平 等和公正升华,其实也是对美的追求,美育的社会目的正在于此。从个人层面看,四个维度的要求想要实现,美育是必不可少的渠道。因此,美育地位的确证是国家文明、社会安定、个人发展的内在要求。总而言之,“双减”政策是对教育规律的回归,而美育是 顺 应 教 育 规 律 发 挥 教 育 作 用 的 重 要 途径。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应该将美育作为推动教育现代化、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行动指南,应在“双减”政策之下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更好发挥美育的时代价值。
参考文献:
[1]张焕廷.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518.
[2]柏 拉 图.文 艺 对 话 集 [M].北 京:人 民 教 育 出 版 社,1963:101.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卷[M].北 京:人 民 出 版 社,2016:59.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卷[M].北 京:人 民 出 版 社,2012.
[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 京:人 民 出 版社,2018:142.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卷[M].北 京:人 民 出 版 社,2012:375.
[7]做好美育工作弘扬中华美育精神 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 都 健 康 成 长 [N].人 民 日 报,2018-08-31(01).
[8]王敏,曾繁仁.高校大美育体系的现代化建构[J].中 国高等教育,2017(7):7-10.
[9]金昕.当代高校美育新探 [M].北 京:商 务 印 书 馆,2013:68-70.
选自期刊《黄冈师范学院学报》第42卷第4期
作者信息:季爱民,邹丽芬(武汉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jylw/30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