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 要 特色小镇是四位一体和三生融合的创新创业平台,其丰富的科技资源具有独特的科学传播价值。特色小镇围绕主题集聚丰富多元要素,构筑沉浸式全息化科学传播情景;贯穿产学研用全流程,满足全程化体系化科学传播需求;融合生产生活生态3方面,瞄准全效化共赢
摘 要 特色小镇是“四位一体”和“三生融合”的创新创业平台,其丰富的科技资源具有独特的科学传播价值。特色小镇围绕主题集聚丰富多元要素,构筑沉浸式全息化科学传播情景;贯穿产学研用全流程,满足全程化体系化科学传播需求;融合生产生活生态3方面,瞄准全效化共赢式科学传播目标。深度发掘各地特色小镇科技资源的科学文化特质,将赋能社会公众,厚植公民科学素质沃土。
关键词 特色小镇;科技资源;科学传播;媒介融合
近年,特色小镇建设因契合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目标,并适应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趋势而备受重视[ 1 - 2 ]。新时代的特色小镇立足产业发展,集聚多元科技资源要素,具备全息化、全程化、全效化媒介融合科学传播优势。深度发掘特色小镇丰富科技资源的科学传播价值,重点倡导科学精神和创新创造思维培养,将为公众科学素质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1 特色小镇的兴起及其科技底蕴
1.1 特色小镇的发源与概念
特色小镇的灵感来自国外,如瑞士的达沃斯(Davos)温泉会展小镇、美国的布兰森(Branson)音乐小镇、法国的格拉斯(Grasse)香水小镇等,一般具有历史悠久、特色鲜明、设施完善、服务规范、产业引领等特点[ 3 ]。2016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发〔2016〕8号),特色小镇建设迅速成为国内热门,在各地全面开展。
我国对特色小镇概念有明确界定。201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发改规划〔2017〕2084号),明确了特色小(城)镇的概念内涵。特色小镇是在几平方公里土地上集聚特色产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相融合、不同于行政建制镇和产业园区的创新创业平台。而特色小城镇是拥有几十平方公里以上土地和一定人口经济规模、特色产业鲜明的行政建制镇。出于便于管理和财政支持等原因,国家层面曾以建制镇作为特色小镇的培养对象,分别于2016年10月、2017年8月公布了两批共403个全国特色小镇。
特色小(城)镇要求产业特色鲜明、要素集聚、宜居宜业、富有活力,立足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机制“新而活”,坚持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四位一体”和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有研究者深刻而简洁地总结:特色小(城)镇建设,产业是根基,绿色是底色,文化是灵魂[4]。
1.2 特色小镇的科技底蕴
作为国内首先发起特色小镇建设的省份,早在2015年4月,浙江省出台了《关于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浙政发〔2015〕8号),重点培育和规划建设100个特色小镇。这些特色小镇聚焦信息经济、环保、健康等支撑浙江省未来发展的七大产业,兼顾茶叶、丝绸等历史经典产业。2016年7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建村〔2016〕147号),培育特色小镇的类型集中在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方面。
可见,无论是全国还是地方层面,特色小镇的培育类型始终坚持现代与传统相互结合、科技与人文相互辉映。作为促进地方产业发展的一种创新形态,科技是特色小镇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对于信息、环保、健康、现代制造等培育类型的特色小镇,科技的主导位置毋庸置疑;而传统经典产业类型的特色小镇,在现代化进程中也不同程度渗透着科技带来的工艺改进和转变。这些发展变化都揭示出特色小镇建设所拥有的深厚科技底蕴。
2 特色小镇的科技资源类型及科学传播价值
通过调研分析40余个各级特色小镇建设或筹建案例,归纳出我国各地特色小镇可以发挥科学教育和文化传播作用的科技资源共有4种类型。
2.1 大科学装置和重大科技工程
大科学装置和重大科技工程是国家科技实力的展示,是大众了解前沿战略性科学的窗口,同时也是蕴含科普资源的天然宝库。一些特色小镇建设依托于大科学装置或重大科技工程,展现前沿科学研究和工程本身的价值和意义,有助于公众了解我国的科技创新实力及其国际地位,获得公众对科技尤其是基础科学更广泛的理解和支持。例如,海南文昌龙楼小镇建有文昌航天发射中心,配套有航天科普乐园和航天科技村等资源;贵州克度镇是天眼(FAST)装置的所在地,还建有平塘国际天文体验馆;浙江海盐县核电小镇依托秦山核电站工程,建有核電科技馆。类似特色小镇不仅拥有尖端的大科学装置或重大科技工程,通常还配备可供大众参观的科技类专题博物馆,占据得天独厚的科学传播优势。
2.2 高新科技产业和双创中心
高新科技产业和双创中心是科技创新的前沿,也是迸发公众创新创造活力的源泉。这类特色小镇产业发展的前景非常广阔,与当前信息社会的智慧生活关系愈加紧密,同时对产业劳动者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贵州省惠水县百鸟河数字小镇的大数据及科创产业特色突出,知名科技企业入驻汇集了大量高新科技资源,同时培育了一批批与产业需求相符的劳动者;安徽六安市裕安区城南镇引入中科曙光六安云计算中心,促进智慧教育、智慧交通、智慧物流等产业发展;江西省萍乡市五陂镇展示海绵产业和理念,打造海绵产业双创中心为主体的创新发展基地;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地理信息小镇以地理信息产业为核心,积极开展测绘与地信主题的科普教育、示范、创建等系列活动;广东汕头市澄海区依托高新技术企业邦宝益智玩具公司建立创客孵化基地及创客体验馆,拓展科普教育、科普产业的规模。类似特色小镇充分发掘机制的“新而活”,从而最大程度激发科技创新的活力,同时为科学普及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3 特色地理环境和绿色生态农业
特色地理环境和绿色生态农业是展示自然与人和谐美的载体,也是生态环保理念的最佳诠释者和传递者。这类特色小镇通常发展旅游产业,向公众传递生态理念,让公众直观感受特殊地形地貌或优美生态环境所带来的震撼,体悟自然与人类的关系。例如,安徽铜陵市郊区大通镇辖区内建有“国家级长江淡水豚自然保护区”,公众可以了解淡水豚物种的保护与繁衍,观察它们的日常喂养;海南省三亚市崖州区创建莲雾小镇,打造成以莲雾为主的诸多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科研、培训、科普教育的热带特色农业小镇。这些拥有特色地理环境或绿色生态农业的小镇,带给公众特殊的亲身体验,必然激发对自然的好奇、热爱和守护。
推荐阅读:《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双月刊)创刊于2000年,是由空军工程大学主办的学术期刊。它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jzlw/19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