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要:在全球性资源、环境问题的背景下,如何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成为建筑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以一装配式住宅小区为例,对其应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具体措施作出分析,以期为业界提供参考。 关键词:绿色建筑;装配式;住宅建筑 1背景
摘要:在全球性资源、环境问题的背景下,如何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成为建筑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以一装配式住宅小区为例,对其应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具体措施作出分析,以期为业界提供参考。
关键词:绿色建筑;装配式;住宅建筑
1背景
近年来,全球化的资源危机、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人们开始关注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建筑行业作为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之一,正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逐渐被业内推广和运用,建筑如何降低能源的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与破坏,同时又能保障舒适性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问题。
目前,以预制件为基础的装配式建筑具有更低的生产成本、更高效的生产模式、更少的污染等优势[1-2],为绿色建筑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因此装配式建筑如何运用绿色建筑的理念,发挥其独特的优势,是未来建筑行业里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本文以一装配式住宅小区为例,对其应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具体措施作出分析。
2项目概况
肥东县撮镇镇振兴社区集体建设用地租赁住房建设项目,位于肥东县撮镇镇店忠路与新合马路交口,路网间通达性较强,交通便利,现状基地周边环境多为农田和荒地,未来发展周边配套将逐渐完善。项目用地面积为26625.00m2,总建筑面积为73175.39m2,其中住宅建筑面积为54716.03m2,配套公建为2633.59m2,建筑密度为13.12%,容积率为2.15,绿地率为40.06%,规划总户数为599户,场地内由20-24层的住宅组成和西北角一4层商业组成,建筑布局顺应北高南低的地势形态。
3绿色建筑设计措施
3.1工业化建造
该工程住宅采用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体系,外墙采用预制外墙板,内墙采用预制内墙板和煤矸石空心砖,并且按《合肥市装配式建筑装配率计算方法》计算装配率不低于50%。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分为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工厂内将装配式建筑构件进行标准化的成品加工,第二个阶段是在现场进行建筑构件的装配。建筑工业化运用先进的工艺,实现了预制构件的模数化的生产和装配式的建造,有效提高了建筑工程的生产效率、缩短了工期、降低了造价,同时保证了建筑的质量、降低了施工的能耗。
3.2住宅土建装修一体化
该项目住宅为全装修,土建和装修一体化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将土建部分和装修部分作为整体一并考虑,完整地表达设计师的意图。同时一体化的施工在施工阶段既保证了结构的安全又减少了建筑垃圾,准确定位,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另外土建装修一体化也不仅体现在设计和施工上,与传统住宅建筑的精装修模式相比,住户参与一体化也是装配式建筑土建装修一体化的一个特点,装配式建筑的装修模式避免了传统装修模式单一不易变的问题,可根据业主的偏好提供个性化的装修方案,从而满足了不同业主的需求。
3.3围护结构节能设计
在建筑节能方面,建筑的体型系数、朝向、围护结构的形式都会影响居住建筑的节能效果。其中外墙、屋面、外窗的热工性能和不同朝向的窗墙比对建筑节能的影响最为明显[3]。作为装配式住宅,该项目外墙采用挤塑聚苯板为保温芯材的预制外墙板,屋面采用阻燃型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为保温材料,外窗采用Low-E中空玻璃和断热铝合窗框。采取节能措施后与未采取节能措施前相比,建筑围护结构满足节能65%要求,并且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比国家现行相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定的提高幅度达到了5%。
3.4建筑隔声降噪设计
声环境作为绿色居住空间环境的一项指标,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项目的选址、建筑构件的隔声性能、住宅套型的布局和住宅配套设备的噪声均会对住宅室内声环境造成影响。建筑构件的隔声性能是保证室内声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4]。该项目住宅分户楼板采用了石墨聚苯乙烯保温隔声板,使楼板在满足空气声隔声的性能上也同时满足了撞击声隔声的要求。门窗采用6+12+6的中空玻璃,在满足节能的要求的基础上也具有较好的隔声效果。风机房、水泵房在设计时选用低噪声设备,安装减震隔声垫、合理布置排烟管道。配电房等动力设备用房的墙面吊顶做吸声处理,从而降低噪声对环境的影响。
3.5建筑通风设计
通风设计是影响室内空气质量和热湿环境的重要因素[5]。在方案设计时,考虑当地的气候、季节特征等因素,将绿色建筑的理念融合到通风设计中来,可保证室内良好的空气品质,并且在后期也能控制建筑运营能耗。该项目住宅在户型设计上充分考虑到室内的通风,南北通透。并合理设置各个朝向的开窗面积,通风开口面积与房间地板面积的比例达到12%以上,尽可能地依靠室内外风压差,促进室内外的空气流动,保证室内舒适度,同时又节省能源。卫生间和厨房的外窗可开启面积均满足相关规范,有利于室内外空气的交换,提升室内空气品质。
3.6建筑采光照明设计
自然光作为影响室内物理环境品质的因素之一,不仅能够营造丰富多变的室内空间感受,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人工照明,节约能源。该项目在方案设计阶段,对综合层高、层数、朝向、户型布局等方面的因素进行合理的采光设计,充分利用自然光,并在室内装修上选用浅色的饰面,使住宅室内主要功能空间60%面积以上的区域,其采光照度不低于300lx的小时数平均不少于8h/d,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眩光。在人工照明方面,优先选用发光效率高、色温适宜、使用寿命长的照明工具。根据不同空间设置不同照度值,楼梯间、走廊、地下室等公共区域的空间应根据不同功能需求分区采用定时、声控等开关。
3.7雨水径流控制及收集系统
通过有效的雨水收集和再利用的系统,可以从源头控制场地内径流,同时节约水资源。以透水铺装实现雨水的渗透已经成为一个运用较为广泛的方式,在雨天天气,路面积水状况较少,还可减轻排水系统的负荷;地面停车采用植草砖,增加场地雨水渗透力。根据实际雨水用量和排水方案,该项目合理设置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在场地内设置约1000m2的下沉式绿地,实现对径流雨水的净化和调蓄;在用地西南角设置一250m3的雨水收集池,收集的雨水经过过滤、消毒等流程处理过后,供给绿化浇灌、道路冲洗等。该项目通过透水铺装、下沉式绿地等方式合理的规划雨水的排放和利用,使场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75%以上。
建筑工程师论文投稿刊物:《建筑技术》1970年创刊于北京,是中国出版时间早、知名度高、发行量大、覆盖面广的专业科技期刊之一,其内容代表了中国建筑科技发展的先进水平。
4结语
综上所述,绿色建筑技术可以通过多方面的措施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建筑师需结合各个方面的需求,将绿色建筑的理念融合到建筑设计中来,不仅仅是设计的某个阶段,而是贯穿建筑设计、施工、运营整个过程中,充分利用自然光、太阳能、雨水等自然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运用新的建筑技术,降低能耗,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与破坏。作为装配式建筑,其在建设阶段高效的生产方式本身就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将绿色建筑的理念与装配式建筑结合起来,可发挥其优势,步入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使用者创造一个绿色、节能、舒适、环保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王俊,赵基达,胡宗羽.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现状与思考[J].土木工程学报,2016,49(05):1-8.
[2]于景杰,吴俊喜.低碳节能装配式建筑技术研究[J].建筑技术,2013,44(09):792-794.
[3]邸芃,巨斌.寒冷地区装配式建筑外围护结构节能设计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18,45(01):5-8+36.
[4]李庆红,杨晓志,藏小三.基于DB13(J)/T113—2015《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住宅建筑隔声构造设计[J].建筑科学,2017,33(12):172-176.
[5]周文慧,刘东,王康.办公建筑内地板送风和置换通风模式对室内环境质量影响的数值模拟对比研究[J].建筑节能,2012,40(01):10-13.
作者:陈希茜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jzlw/27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