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要】在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大背景下,从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的基本点出发,探索现代手工印染人才培养的方法与途径,从而提升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并为其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提供范式。 【关键词】高水平专业群;二维互动;手工印染;
【摘要】在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大背景下,从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的基本点出发,探索现代手工印染人才培养的方法与途径,从而提升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并为其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提供范式。
【关键词】高水平专业群;二维互动;手工印染;人才培养
手工印染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工艺美术种类,中国古代人们将其称为“染缬”。染缬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绞缬、蜡缬、夹缬、灰缬,也就是现代的扎染、蜡染和夹染以及蓝印花布工艺[1]。随着时代的发展,民间手工印染工艺逐渐被现代工业机器大生产所代替。早在1956年,张仃先生在《美术》杂志发表《介绍几种民间工艺》一文中提及:“在机印花布还没有完全代替手工印染之前,这种手工印染自是应该发展的,即使是机印花布完全可以代替手工时,这种印染也非但不会消减,而且将作为一种手工艺被保留下来”[2]。
在当时还没有普及印染工业化的特殊年代,张仃先生率先倡导民间手工印染工艺不断向前发展。然而,在工业印染盛行的今天,手工印染依然成为许多原创服装品牌的工艺首选,以体现品牌产品的文化特质,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企业对手工印染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剧增,高职院校作为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国内服装院校大都开设了手工印染的相关课程,培养现代企业所需的手工印染人才。本文以江阴职业技术学院手工印染人才培养为例,从学院2020年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专业群的建设思路出发,在区域经济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以纺织服装产业为背景,探索手工印染人才培养的路径。
1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产业背景
纺织服装行业一直是江苏省江阴市的传统支柱产业,江阴市又是江苏省著名的“千亿纺织服装产业基地”“首批十大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拥有年产值超千万元的纺织服装及配套服务企业近千家,江阴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列入“中国百佳产业集群”,并被命名为“中国精细纺织产业集群”[3];现有服装、棉织、毛纺织、针织、化纤、印染、棉纺、产品用纺织品行业支撑,形成了从原材料、面料加工到服装生产的完整产业链,涌现出海澜集团、阳光集团等在国内影响力较大的优秀企业。庞大的产业群必然带来对人才的强劲需求,这是江阴职业技术学院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群手工印染人才培养的外部条件。
由服装设计与工艺、服装与服饰设计、现代纺织技术、纺织品检验与贸易四个专业融合组建而成的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群,以服务纺织服装行业发展为基本定位,立足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背景,紧密结合“长三角经济圈”,精准分析与定位区域内纺织服装产业链、产业集群所需技术技能型职业岗位群。专业群分跨纺织服装供应链的上游和下游两端,聚集于纺织、服装、贸易领域,组建了能够与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之间保持动态的耦合匹配,为纺织服装产业创新与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保障与技术支持。
2手工印染人才培养创新路径
紧紧围绕长三角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和经济发展需求,结合当前手工印染人才的职业素养,适时进行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改革,以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复合型人才为重点,积极构建“专业群+学院”协同发展的机制,使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2.1构建“三阶递进、工学结合”的手工印染人才培养机制
依托校内实训基地、纺织服装师生工作室,融团队教学、企业项目于一体,实施以产品设计培养为主目标的“三阶段”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机制。创建“手工印染文创产品研发中心”、通过广泛的市场调研,采集第一手行业信息,分析手工印染岗位需求和人才标准,从而设置相关项目化课程,以“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模式组织教学。承接“订单”,把“真题真做”融入工作室,从而将项目实践过程与要素融入教学全过程。第一阶段是借用专业群通用创意基础平台进行手工印染通用职业能力的培养。每学期至少安排一周以上的课时在手工印染工作室进行基础性实训。通过对手工印染的基础技法学习,掌握相关印染的基本方法。
第二阶段是设计手工印染专项能力的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手工印染专业知识后,选择专业核心训练平台——师生工作室,师生在工作室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来进行教学活动。以手工印染文创产品设计为例,通过项目的实例操作,使学生了解流行趋势到手工印染工艺设计、色彩设计,再到文创产品综合设计的整个过程,一个项目下来,学生对手工印染文创产品设计过程与要素会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研究,同时在老师的指导下参加专业赛事,在项目训练与比赛中提升专业技能。
第三阶段是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学生掌握了手工印染的相关技能之后,在工作室老师的带领与指导下参与企业的真实项目,那么到了这一阶段,学生已经具备独立承接项目知识与能力,一个或几个学生可以成立一个团队完成一个完整项目运作,既训练培养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力,也为后面进入对口企业正式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2实施手工印染“工艺单”教学模式改革
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群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长期积极探索实践“工艺单”教学模式改革,提升专业群建设内涵,让学校教学与企业生产无缝衔接。“工艺单”教学模式是以手工印染企业的一份生产工艺单为主导,通过对专业知识的梳理,把课程项目内容分解成多个“任务”,如工艺单识读、印染面料、染料助剂、染色方法等。“工艺单”教学模式是一个相对简化的生产过程,把学校教学与企业生产接轨,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熟悉了企业生产流程与要素,从而缩短到企业后的磨合期,彰显了职业教育“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特色与优势[4]。
2.3“三制融合”的工作室平台培养
当代高职生工匠精神积极响应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和培养高职生工匠精神号召,以校企共建的手工印染工作室为平台,开展“三制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工作。“三制融合”就是把现代学徒制、导师制、工作室制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融合起来,依托校企合作的工作室平台,实现由导师(企业导师、学校导师)主导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学校和企业联合育人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5]。导师既要指导学生的专业学习,更要负责学生的思想行为教育,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内化自己的品性、学识与技艺。
2.4二维互动、学赛一体“双结合”教育策略
培养手工印染高技能人才根据手工印染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紧紧围绕纺织服装印染产业集群和经济发展需求,以实训基地为平台,以校企合作示范组合项目为依托,采取了“双结合”的系统性教育策略,即:首先是结合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的现代印染企业对新型手工印染人才的需求,从专业群的核心技能出发,设计手工印染工作岗位对应的知识、能力、素质、技能竞赛内容;其次是结合相关技能大赛专业赛项各项项目的知识技能特点,将职业技能竞赛项目融入专业课程体系中,在手工印染人才培养模式上积极改革与实践,为印染产业服务的同时形成可操作、易推广的示范性人才培养模式[6]。
3结论
手工印染作为中国传统的民间技艺,在当代文创与产品设计领域焕发出新的生机,为中国制造烙上鲜明的中国文化符号。职业院校是为企业培养优秀的手工印染人才的主阵地,从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专业群的建设思路出发,优化手工印染人才培养质量与路径是重中之中,通过工学结合、产教融合等途径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水平,从职业素养出发,以工作室为平台,培养当代大学生技术技能与工匠精神。鉴于手工印染技艺与现代产品设计的多元化,因此,在手工印染人才的创新应用培养方面还有进一步的研究空间。
参考文献
[1]王银明.非遗手工印染技艺传承背景下的高职生工匠精神培育路径研究综述[J].轻纺工业与技术,2021(3):131-133.
[2]张仃.介绍几种民间工艺[J].美术,1956(3):58-60.
[3]刘颖,顾长青,汪信,等.江苏产业集群标准化建设探索[J].中国标准化,2012(11):112-115.
[4]李根芹.服装专业“现代班组长”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江阴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国培训,2016(12):234-235.
[5]王银明“.三制融合”在中高职服装类课程衔接中培养工匠精神探析[J].轻纺工业与技术,2020(8):155-157.
作者:王银明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jzlw/28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