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发表学术论文网期刊知识》 独弦琴在地方高校音乐专业的教育传承研究> 正文

独弦琴在地方高校音乐专业的教育传承研究

所属分类:期刊知识 阅读次 时间:2021-09-03 12:02

本文摘要:【摘 要】随着国家对民间艺术重视程度的提升及多元音乐文化教育理念的深入,独弦琴作为地方民族特色乐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并进入地方高校,但相对于弹奏技能等音乐本体而言,其深厚的历史与相关民俗等文化层面的传承尚未得到重视。 在音乐技能得到有效传

  【摘 要】随着国家对民间艺术重视程度的提升及多元音乐文化教育理念的深入,独弦琴作为地方民族特色乐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并进入地方高校,但相对于弹奏技能等音乐本体而言,其深厚的历史与相关民俗等文化层面的传承尚未得到重视‍‌‍‍‌‍‌‍‍‍‌‍‍‌‍‍‍‌‍‍‌‍‍‍‌‍‍‍‍‌‍‌‍‌‍‌‍‍‌‍‍‍‍‍‍‍‍‍‌‍‍‌‍‍‌‍‌‍‌‍。 在音乐技能得到有效传承与发展的基础上,应重视其历史源流、生态环境、民俗风情等“整体文化”的传承。 通过在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开设相关课程,以多元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为途径,力求对独弦琴文化进行更完整的传承保护。

  【关键词】独弦琴; 地方高校; 音乐文化; 教育传承

高校音乐教育

  独弦琴是中国古老的弹弦乐器,曾为宫廷乐器,以一弦弹奏而得名,现主要在我国广西防城港京族地区及邻国越南流传,曾因琴音小、琴曲少、传承区域与传承方式局限等原因濒临失传。 改革开放以来,在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独弦琴得到了一定的传承,但很少有学者把研究重点放在学校,特别是高校音乐专业的教学研究与实践。 高等院校音乐专业主要培养音乐表演与音乐教育人才,如若地方高校能利用地缘优势将独弦琴引入课堂,让音乐专业学生掌握独弦琴的演奏与教学,对于今后独弦琴在更广阔的区域、更广泛的群体中传播、传承意义重大。

  音乐教学论文多元文化在高校音乐教育应用

  一、独弦琴在学校的教育传承现状

  21世纪以来,随着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的深入,独具特色的独弦琴作为地域性教学资源进入地方校园。 主要通过广西防城港京族地区及南宁市部分中小学、少数高校在音乐类课程中融入独弦琴、在校园内组建独弦琴表演团队等形式进行教育与传承,并取得一定的成果。

  但在壮族为主的广西地区,流传于京族地区的独弦琴得到的关注不够。 就目前校内传承现状来说,其教学区域局限,且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较为单一,主要是对弹唱技能等音乐本体层面的内容进行教育传承,而独弦琴背后的“文化”传承尚未得到重视。 作为中国古老的、具有跨国音乐价值的、京族独具特色的乐器,独弦琴所蕴含的社会历史、民俗文化是深厚且独具一格的,在其音乐技能传承取得一定成效的基础上,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呈现独弦琴的“整体文化”并进行传承值得深思。

  二、独弦琴在地方高校音乐专业的教育传承意义及可行性

  我国高校音乐专业对学生技能的培养主要集中在声乐、西洋乐和少数汉族民乐等方面,这就导致了民族器乐,特别是优秀的少数民族器乐教学的欠缺。 独弦琴作为地域性资源运用到教学中,是地方院校实现教学创新、形成教学特色、打造教学品牌的途径。 广西众多高校已开展地方民族音乐进课堂的实践,在各院校已有“主打”特色音乐课程的基础上,应进一步追求教学种类的多样。 从乐器学的角度来说,在教学中融入独弦琴,不仅是对中国古老弦乐器的拾遗,更为边境民族音乐的传承、少数民族乐器的教学与理论研究、乐器学的学科发展贡献了绵薄之力。

  地方高校在少数民族音乐人才的培养方面有绝对的地缘优势,使独弦琴的研究及教育传承实践成为可能。 独弦琴至今仍在广西京族三岛地区广为流传,其所依托的生态环境及其制作工艺等得到了较好的保留,为高校师生在研究与教学的过程中进行实地调查提供了有利的环境。 随着学术界对独弦琴关注度的提升,关于独弦琴的研究成果日益增多,研究角度广泛,研究内容丰富,为独弦琴在地方高校音乐专业的教育传承提供了更多的理论参考。

  三、独弦琴在地方高校音乐专业的教育传承策略思考

  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下,我国各地区高校音乐专业相继将地方优秀的民族音乐纳入课堂。 但多元音乐文化教育,不应只是音乐对象的多元,更应是音乐背后的历史源流、民俗文化等内容的多元、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多元,以此促使学生不仅会弹奏、会表演,且能科研、能教学。

  (一)教学为主,实践为辅的教育传承模式

  针对不同高校不同的教学环境与教学资源,笔者认为可以采用“广”与“专”相结合的课程模式,在音乐专业中进行独弦琴的教育传承。 “广”是面向所有学生,在《民族民间音乐》、《音乐欣赏》、《中国音乐史》等音乐理论类“大课”的相关章节中运用网络与多媒体设备通过图文视频介绍独弦琴,虽只是小篇幅地介绍独弦琴,但受众面广,可让所有参课学生在短时间内了解独弦琴。 “专”即开设独弦琴演奏课等专门课程进行教学,借助特色课程,培养独弦琴演奏人才。

  音乐专业课程教学不能止步于课堂,尤其是技能类课程,必须通过多次舞台实践巩固音乐技能,锻炼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同时,推动地方特色乐器参加校内外各类演出与竞赛,在进行教学实践的同时也是对地方文化的展示宣传。 采风实践活动是学生走出课堂,近距离接触音乐文化必不可少的途径,独弦琴广泛流传于京族民间,并依托于京族民俗活动,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实地采风活动,直观地感受与体验独弦琴文化是很有必要的。 此外,鼓励学生通过科学研究与创业实训等形式进一步了解、研究独弦琴,指导学生发挥专业优势,进行独弦琴的理论研究与音乐培训、乐器销售等创业实训,这样不仅是对地方民族乐器的传承,更为学生在专业上进一步深造以及未来创业就业提供了实践平台。

  (二)独弦琴课程的构建

  开设独弦琴课程是独弦琴在地方高校音乐专业中进行教育传承最重要的途径。 在课程体系中,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技术进行独弦琴音乐技能、相关文化、表演实践等多元内容的教学,力求对独弦琴进行更完整、更长久的传承。

  1.“音文合一”的教学观

  我国高校音乐专业器乐类课程教学重技艺轻文化已是不争的事实,表现为教学过程中偏向于弹奏技巧、表演等音乐本体的教学,而忽略音乐的艺术性以及文化内涵。 众多学生专业技能非常优秀,可一旦涉及相关的学术研究就无从下手,甚至存在认知误区。

  少数民族乐器和中国汉族传统乐器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特殊的“民俗性”,少数民族乐器依托于民族的社会活动,体现的不仅仅是乐器、乐曲等音乐特性,更包含着民族的社会历史文化,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该忽略这些文化。 因此,关于独弦琴课程的构建,首先要树立“音文合一”的教育观,在以弹奏技能等音乐本体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不能忽略独弦琴的历史源流、相关民俗、发展变迁等“整体文化”的教育传承。

  2.因地制宜的教学资料

  每个学校有不同的教学理念、教学资源与教学设备,开设地方特色音乐课程需要根据所在的教学地区有针对性地准备最适合的教学资料。 主要包括教学大纲、教材等。

  教学大纲决定着教学模式的走向,目前高校音乐专业技能类课程的教学大纲基本是以演奏内容、技巧为参照设定的,音乐背后的种种文化被忽视。 对于蕴含着深厚民族文化的独弦琴,所设定的课程教学大纲应重视乐器的文化语境。 在教材上,国内关于独弦琴教学的资料有陈坤鹏编著的《独弦琴教程》,以及部分演奏者、研究者关于演奏技巧的研究论文,对于独弦琴教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但传统的独弦琴主要为“口传心授”,加上每个演奏者的演奏习惯不同,导致独弦琴的演奏技法、谱例记号等尚未形成统一,且目前关于独弦琴教学的理论成果,主要集中在弹奏技法与曲目练习上,缺少音乐文化内容。 因此,需要任课教师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科研、采风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编写教材。

  3.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线上线下结合开展教学。 线下课堂中面对面教授是乐器教学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主要通过教师现场讲解、弹奏演示以及学生模仿的形式进行。 在线下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线上教学指导,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通过视频、图文等形式进一步了解独弦琴,弥补线下课堂时间不足的缺陷,进一步拓宽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

  合理运用文献法、田野调查法等方法培养学生自主研究的能力。 指导学生查阅独弦琴相关理论成果,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独弦琴历史发展的同时,锻炼学生收集、整理、归纳资料及学术思考的能力。 利用采风课程、师生科研项目调研等契机,以及京族哈节等民俗活动仍得到较好保留等有利条件,带领学生进行独弦琴田野调查,深入观察独弦琴在民间的生存面貌,真实感受独弦琴背后深厚的文化积淀与鲜活的音乐魅力。

  4.多元的教学内容

  改变传统器乐教学单纯以技能为主的形式,突出乐器背后的文化知识的教授,同时注重独弦琴教学法的融入,为独弦琴更完整、更长久的传承奠定基础。

  (1)音乐本体的教学

  乐器教学,最主要的就是弹奏技能的教学,但教学过程不能只是单纯的模仿弹奏,应在了解乐器琴体构造及其改良变迁、发声原理、演奏法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去学习‍‌‍‍‌‍‌‍‍‍‌‍‍‌‍‍‍‌‍‍‌‍‍‍‌‍‍‍‍‌‍‌‍‌‍‌‍‍‌‍‍‍‍‍‍‍‍‍‌‍‍‌‍‍‌‍‌‍‌‍。

  在长久的发展过程中,独弦琴的形制及其制作工艺不断被改良优化,但整体皆由竹制或木制琴身、摇杆、弦轴、挑棒(或指套)等构成,目前主要分为原声与电声两种类型。 传统的原声独弦琴声音淳朴,但音量小、余音短,经过改良后的电声独弦琴音量能大能小,余音悠长,进一步展现出独弦琴悠扬飘逸的韵味。 独弦琴是乐器中极少有的全泛音弹奏弹弦乐器,通过右手拨动琴弦的泛音位置发声,左手推拉摇杆控制音准,音准控制难度较大。 在教学初期,右手准确且力度适宜地弹出清亮的泛音,左手拉摇出准确的音准与柔美的音色是最重要也是最难的演奏技巧,需要教师面对面示范,及时对学生的演奏进行指导,并结合练习曲、乐曲,长期反复练习。

  在音乐作品的赏析与教学上,以《穿针引线》《摇网床》《渔家四季歌》《高山流水》等传统曲目作为基础教学曲目,让学生把握原汁原味的京族音乐曲调。 同时,教授《心弦》、《京岛渔歌》等新创作品,让学生感受传统音乐元素与当代音乐元素的碰撞。 此外,挑选脍炙人口的声乐作品、流行歌曲进行编配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相关文化的融入

  所有的乐器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需要考虑将其最为独特、最不可忽略的部分进行呈现。 对于独弦琴文化,笔者认为其历史源流、所依托的民俗节庆及传承情况是不应被忽视的。

  第一,独弦琴的历史源流。 关于独弦琴的起源,在学界虽存在着争议,如中国宫廷起源、越南起源、京族起源之说。 但独弦琴在我国古代早有流传是不争的事实,《拾遗记》载:“师延……在轩辕之世,为司乐之官。 及殷时,总修三皇五帝之乐,拊一弦琴则地祇皆升”; 《新唐书》记载:“独弦匏琴,以斑竹为之,不加饰,刻木为虺首,张弦无轸,以弦系顶。 ”这些古籍所描述的乐器的形制、演奏特点等都与当代京族独弦琴十分相似,不可否认独弦琴早在中国古代就有流传。 强调独弦琴的历史源流,帮助部分学生走出认为独弦琴只在越南流传等知识误区,引导学生加强对于“我”文化的了解,培养文化认同感,增强文化自信。

  第二,独弦琴依存的生活环境。 独弦琴独特的音乐曲调、音乐内容、制作工艺均依托于独特的生存环境。 独弦琴主要流传于京族地区,其位于广西与越南接壤的沿海一带,人民以捕鱼为业。 与海洋相关的生产生活孕育着与海洋有关的艺术文化,独弦琴音乐飘逸、悠远、缠绵,是京族海岛文化的形象代表,众多独弦琴曲目都与海有关,如《摇网床》、《赶海》、《渔家四季歌》等等。 独弦琴制作以竹木为主,得益于地处亚热带气候的海岛广泛生产竹木。 独弦琴的琴体、音乐风格、音乐内容都与其所处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依托于京族的社会实践,同时也是京族社会文化的载体。

  第三,独弦琴相关民俗节庆。 独弦琴之所以能在京族地区广泛流传,与其依托的哈节等民俗节日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传统的哈节主要举行祭神、祭祖宗教仪式以及唱哈、听哈等活动,在这些民俗活动中总会伴随着音乐,独弦琴就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乐器。 通过对独弦琴所依托的民俗节日、民族风情等进行介绍,让学生了解民俗活动与音乐之间的紧密联系,把握民间乐器的“民俗性”。

  第四,独弦琴的传承情况。 独弦琴在中国古代宫廷乐队中曾有一席之地,因自身的缺陷,逐渐被其他乐器所代替而流落民间,在京族地区流传。 但传统的“不外传”、“传男不传女”的习俗令其面临传承危机。 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家及地方政府对于少数民族乐器重视程度的提升,人们的思想观念开始转变,独弦琴的传承发展受到关注,并在2010年入选国家“非遗”项目,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进一步关注与传承保护。 近年来,其更是被地方大中小学引入课堂进行传承。 但在当下,独弦琴的传承区域、传承内容仍存在一定的局限。 让学生了解独弦琴的传承发展概况,进一步加深对独弦琴的了解,培养学生对独弦琴等民族乐器的传承使命感尤为必要。

  (3)教学法的融入与实践

  大多数民间音乐的教育传承受到政策、经费、师资的限制,不能够长时间、稳定地进行,若能够通过高校音乐师范生,形成“高校——音乐师范生——中小学”这样的传承链进行教育传承,对持久地在学校进行独弦琴等民间音乐文化的教育传承会发挥重要作用。 因此,在学生较好地掌握独弦琴演奏与相关文化知识后,可融入独弦琴教学法,培养学生教授独弦琴的能力,为今后在教学岗位上继续传承独弦琴奠定基础。

  四、结语

  独弦琴作为地方优秀的民族乐器进入地方高校音乐专业,丰富了地方高校音乐专业课堂,促使教学内容日益实现多元化,注重音乐本体、历史源流、民俗民风、发展变迁等多方面的内容。 目前,独弦琴进入高校音乐专业进行教育传承仍处在探索阶段,不可避免地存在很多问题,如师资不足、教学资源不统一、新创曲目少等等,解决这些问题不是短期内就能实现的,不仅需要地方高校教师的教学与实践,更需要政府的支持、学者的研究、作曲家的创作等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中央民族学院少数民族文学艺术研究所.中国少数民族乐器志[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1986.

  [2]杨秀昭,等.广西少数民族乐器考[M].桂林:漓江出版社,1989.03.

  [3]高敏编.广西少数民族特色乐器与民俗[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0.07.

  [4]王放恒.多元文化背景下音乐教育与发展[J].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7.

  [5]格尔兹.文化的解释[M].纳日碧力戈,郭于华,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6]项阳.中国音乐教育史研究中礼乐文化缺失的思考[J].中国音乐,2012,(1).

  作者:农伟培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wenda/28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