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粤剧源自南戏,历史可追溯至明朝中叶。长期以来积淀了丰富的剧目。坐拥丰富遗产的粤剧人却一直秉承发展创新的艺术理念,兼容并蓄,从未停止过改革和创新的脚步。作为深圳市粤剧团培养的代表性粤剧人才,冯刚毅的艺术探索也是如此,且走在了创新的前列,他是
粤剧源自南戏,历史可追溯至明朝中叶。长期以来积淀了丰富的剧目。坐拥丰富遗产的粤剧人却一直秉承发展创新的艺术理念,兼容并蓄,从未停止过改革和创新的脚步。作为深圳市粤剧团培养的代表性粤剧人才,冯刚毅的艺术探索也是如此,且走在了创新的前列,他是粤剧的首位“梅花奖”,也是“二度梅”的粤剧演员第一人。
他不但善演传统剧目,更是从年轻时代就把创意融入新戏,而且在古装戏、现代戏中均有精彩呈现,不少剧目已经成为剧团经典且得到年轻一辈的传承。有的剧目还被其他大剧种移植,显示出旺盛而持久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戏剧方向论文范文:中国戏剧演出市场发展的趋势
伴随着中国各地的演出剧场设施越来越完善,演出市场越来越活跃,戏剧巡回演出将成为演出机构(剧院、剧团、民营演出公司、演出中介公司)所选择的重要演出运营模式。高品质戏剧作品走进院线剧场将创造出双赢乃至多赢的经营局面:剧院团开发了全国演出市场,知名艺术家的作品得到更为广泛的认知,院线剧场获得优良的节目,针对大制作的国外引进剧目可以分摊演出成本,演出营销产生院线互动效益。
《鸳鸯泪洒莫愁湖》是冯刚毅1979年时演出的成名作,时隔40年后的今天,在深圳戏院举行的冯刚毅粤剧艺术专场中,他以72岁高龄再度演绎该剧中年轻多情的公子徐澄,给观众带来的不仅仅是宝刀不老的惊喜,更有老戏骨级艺术家的巨大的表演艺术魅力震撼全场。
他浑身上下都是戏,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能准确清晰、突出强烈地传递出人物的年龄、心理和特征,表演活灵活现,富有情趣。其精湛的表演是“演戏即演细”这句梨园谚语最好的注脚。徐澄面对母亲时的撒娇、顽皮;初见莫愁时的喜悦和纯真;面对教书先生的又怕又不情愿……冯刚毅把一位“贾宝玉”式的大男孩演绎得惟妙惟肖。大戏剧家洪深曾说过:“会演戏的演人物,不会演戏就是演戏。
”可以说,冯刚毅对徐澄这个人物细腻生动的塑造,达到了令这个人物呼之欲出的艺术与真实高度结合的境界。综观冯刚毅的艺术创作,他守正创新、勇立潮头。对粤剧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不墨守成规、广采博收。首先是他的声腔和表演的驾驭度广。
他的唱腔在早年学习何非凡“凡腔”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之后,能根据时代的审美和自身的优势,又吸收了新马师曾的高音区的清丽、罗家宝“虾腔”的低音区的洪亮,但他的唱腔并非一味地响亮,而是跌宕起伏、抑扬顿挫,这又与他借鉴陈笑风“风腔”的细腻婉转,对声腔的多变的细致处理有很大的关系,使得他的声腔高低自如、丰富饱满,自然流畅而又不乏精致细腻;冯刚毅在表演上能文能武,是难得的粤剧文武生。除了擅演才子佳人的文戏,他还曾将粤剧南派武功硬桥、硬马、双照镜、铲台、铲椅、打手桥等技艺献于舞台。
其次,冯刚毅为传统保留剧目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主要体现在他对红楼剧目的重新演绎。说到红楼剧目,粤剧有其独特之处。比如《情僧偷到潇湘馆》,该剧以小说《红楼梦》为蓝本,但情节完全是原创,讲述已入佛门的贾宝玉回到潇湘馆悼念黛玉的故事,这和其他红楼剧目紧密依托原著的改编完全不同。这出戏虽由老艺术家何非凡首创,但是经过粤剧著名编剧、作曲家陈冠卿的改编有了冯刚毅自己的特色,冯刚毅潜心研究粤剧名家何非凡的唱腔,将宝玉虽为槛外人却又至情至性的性格演绎得更加丝丝入扣。
另外一出是《宝玉与晴雯》,该剧是陈冠卿为冯刚毅改编的第二部戏。冯刚毅在此剧中的表演和唱腔则更表现了他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才能。该剧在汲取之前创作经验和继承学习前辈艺术家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塑造了一个复杂立体的宝玉形象,尤其是在唱腔上有所突破,非常注意节奏的变化起伏。如《祭芙蓉》这段核心唱腔真挚感人、韵味醇厚,成为粤剧的经典唱段。再次,冯刚毅勇于拓展剧目题材、突破行当,为粤剧塑造现代性的审美品格。
冯刚毅的创新不仅限于古典题材,在现代戏领域亦有突出成就。粤剧虽有编演现代戏的传统,但像冯刚毅这样秉持锐意革新、大刀阔斧的创作理念的艺术家并不多。《风雪夜归人》《情系中英街》《驼歌的旗》等现代戏作品都是在他艺术臻于成熟时期创作的,尤以《驼哥的旗》最具颠覆性和创新性。《驼哥的旗》讲述底层小人物在抗战的大背景下艰难生存和逐渐觉醒的过程,和以往粤剧改编老戏“翻箱底”和移植其他剧种剧目的“改头换面”式的创新不同,它为粤剧的现代化推进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花好自有蝴蝶来,该剧的成功引来了青岛京剧院的改编。
对于一出新创的现代戏能有这样的影响力和市场效应实属难能可贵。驼哥是一个外表丑陋,性格胆小还有些油滑的小人物,这是他能在日寇、伪军、游击队三种势力下生存的前提。但是他善良、宽容和不断的自我追求又给了这个人物另外一个维度。冯刚毅抛弃以往俊朗潇洒的小生扮相,以驼背、光脚、锅盖头示人,并以丑行应工,这在粤剧舞台上非常罕见,也是他的首次尝试。
该剧的突出特点是以喜剧面貌表达严肃、残酷的抗战题材,为此,他不仅借鉴前辈马师曾开创的粤剧喜剧传统,还充分借鉴川剧文丑的表演特色,同时将文生唱腔融入丑行,展现出人物亦庄亦谐和渺小与伟大并存的多侧面。虽然说一部戏的成功是集体创造的结果,但是由于冯刚毅的极富个性化的表演赋予了这个人物文学性和时代性。
因此,冯刚毅在《驼哥的旗》中的艺术成就,就不仅仅是行当突破的技术层面上的,而是在对剧目整体现代意识的全方位的渗透,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比起其他粤剧团,深圳市粤剧团在创新方面走在了前列。这也是改革开放率先给予了深圳这个改革前沿城市带来的先机。从冯刚毅从艺50多年的人生道路中,可以折射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
实际上冯刚毅的舞台生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经历了高峰到低谷又到巅峰的跌宕起伏的过程。在他第一次荣获梅花奖之后,那是20世纪90年代,当时戏曲举步维艰,为生活所迫,他改行去做了出租司机,但正是因为司机的生活让他更加体会到自己离不开粤剧舞台,更加珍惜领导对他的培养和广大粤剧观众对他的期望,一种从心底对艺术的热爱和使命感让他重返粤剧舞台。
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深圳市粤剧团锐意改革,绝路逢生,再创辉煌,21世纪上演的《驼哥的旗》轰动剧坛,不仅让冯刚毅荣获了“二度梅”,剧目和主创人员也都囊括国家级的奖项。冯刚毅和他的深圳市粤剧团多年所走过的道路真实地印证了改革开放的足迹。如今已经退休的冯刚毅仍活跃于舞台,保持着旺盛的创作与演出热情,他多年坚守舞台的执着为深圳市的粤剧事业赢得各项荣誉,自己也成为新一代粤剧人学习的前辈名师。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wslw/21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