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发表学术论文网文史论文》 疫情期间线下演出向线上探索的思考> 正文

疫情期间线下演出向线上探索的思考

所属分类:文史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21-01-11 10:26

本文摘要:疫情期间,上海木偶剧团共举办5场直播,同时制作多个线上短视频。 拓展线上演出模式本来就是上海木偶剧团发展计划的一部分,现在只是计划提前,探索进程提速。 在线下,木偶剧受众以少年儿童为主。 线上演出可以吸引更多的青年、成年观众,拓宽受众群体,让

  疫情期间,上海木偶剧团共举办5场直播,同时制作多个线上短视频‍‌‍‍‌‍‌‍‍‍‌‍‍‌‍‍‍‌‍‍‌‍‍‍‌‍‍‍‍‌‍‌‍‌‍‌‍‍‌‍‍‍‍‍‍‍‍‍‌‍‍‌‍‍‌‍‌‍‌‍。 拓展线上演出模式本来就是上海木偶剧团发展计划的一部分,现在只是计划提前,探索进程提速‍‌‍‍‌‍‌‍‍‍‌‍‍‌‍‍‍‌‍‍‌‍‍‍‌‍‍‍‍‌‍‌‍‌‍‌‍‍‌‍‍‍‍‍‍‍‍‍‌‍‍‌‍‍‌‍‌‍‌‍。 在线下,木偶剧受众以少年儿童为主‍‌‍‍‌‍‌‍‍‍‌‍‍‌‍‍‍‌‍‍‌‍‍‍‌‍‍‍‍‌‍‌‍‌‍‌‍‍‌‍‍‍‍‍‍‍‍‍‌‍‍‌‍‍‌‍‌‍‌‍。 线上演出可以吸引更多的青年、成年观众,拓宽受众群体,让他们走近木偶,了解木偶,从而喜欢木偶。 另外,线上演出模式给演创团队带来了更加开放的才艺展示平台和激发潜能的动力,也对我们日常的积累转化进行了考验。

线上演出

  抓准观众观看线上演出的心理:放松感,随意性和不连贯性

  线上演出与线下演出模式有极大的不同。 剧场具有天然的仪式感。 就木偶剧而言,家长在演出前从众多的剧目中挑选中意的一部,花钱买票,并专门安排出看剧的时间。 演出当天带孩子进入剧场空间,安静、投入地看完整场演出。 结束后,孩子常会跟家长探讨戏里的角色和情节,并在潜移默化中收获成长。 剧场此时作为一个可以提供心灵交流的场域,使得观众有机会不受外界侵扰聚精会神地观看一场演出,而剧情的流动则为观众洗涤身心,同时提供促进自我或亲友交流的机会。

  戏剧论文:中国戏剧演出市场发展的趋势

  线上演出则具有天然的放松感:一方小小的屏幕,却琳琅满目。 在看一个线上演出时,观众同时面对的还有众多的线上平台、纷繁的社交软件、不同的直播和视频选择。 甚至在看直播的过程中也常常中断:接一个电话,回复一条微信,或者因对内容不感兴趣而离开等。 观众大可以在观看直播时因内容的不出彩、形式的不新颖而跑去看同一时段的其他直播,甚至跑去玩一盘游戏,这都是常有的事。 这就注定了观众在观看线上演出时具有与线下演出截然不同的特点:放松感,随意性和不连贯性。

  而观看直播时,观众的地点和时间与线下演出相比也显得更加随意。 关于线上演出的观看地点,既可以在房间里,也可以在地铁上,甚至在饭桌前……简而言之就是怎么舒服怎么来。 关于观看时间,一项统计显示:12:00-13:00、17:00以后、20:00-21:00是抖音用户活跃度最高的时间段,我们可以看到,基本上是午休或放学下班后的时间。 地点和时间的随意性也加强了线上演出的放松感,人们完成一天劳累的工作,利用碎片化时间观看线上内容,势必想看更让人放松、更有趣、更吸人眼球的内容。

  线上演出内容应以有趣好玩为主,紧跟时尚热点,注重互动交流

  基于观众在观看线上演出时的放松感和随意性,线上演出势必不如剧场演出那么正式和连贯。 因此,这就要求策划者针对线上观众的特点定制相应的内容。 上海木偶剧团经过几场直播和多个短视频实践之后,总结出观众爱看的木偶线上演出的特点为:有趣好玩,紧跟时尚热点,注重互动交流。

  今年5月31日,为了在线上与观众共度一个“不一样的儿童节”,同时庆祝上海木偶剧团自1960年6月1日建团以来的第60个生日,剧团举办了两场直播——下午场是剧团的主场直播,晚上场则是与AI虚拟主播“中国绊爱”合作的联动直播。 从这两场开始,剧团更是把直播作为常态化发展,每半月一次,与观众在线上见面。 在几场直播的实践后,我们也总结了一些经验。

  首先,在直播形式上要吸人眼球。 在下午的主场中,我们把直播间布置成沉浸式剧场,并请来剧团9岁的“头号粉丝”毛茸茸与主持人共同搭档,揭秘木偶的构造、机关的设计等幕后花絮。 探秘幕后无疑是在线下演出难以体验到的,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 而在晚上的联动直播中,海派木偶们走进B站直播间,与虚拟偶像中国绊爱“爱哥”跨次元同屏PK。 古老的木偶与新兴的AI偶像同屏竞技书法、跳舞、唱歌,一个个时尚接地气的节目,一个个吸引B站观众的笑梗和环节,都让观众在弹幕里炸开了花。 形式上的创新有效增加了观众的点击量。

  其次,在节目内容上有趣好玩,紧跟热点。 在直播中小狼卢卡斯戴起墨镜跳起时尚街舞,演绎抖音热曲《我怎么那么好看》; 芭蕾舞女孩变身未来荧光舞者; 大、小象噶羧随着流行high乐惊艳登场; 物件木偶《雨中曲》中大胆启用B站神曲; 布袋木偶小白脸响应国家号召摆起地摊; 《大人国与小人国》的一众兄弟模仿黑人抬棺; 就连最传统优美的红绸小姐姐,也跳起了《大碗宽面》……不同往日在舞台上“一本正经”的面貌,木偶们大胆“秀”了起来,为观众带来别致的时尚互动演出。

  《雨中曲》的演员张溪竹提及自己是B站的忠实用户,在节目编创中,为了更好地贴近B站观众,选择了B站最火的音乐之一《极乐净土》。 另外,她认为通过关注微博热搜话题,关注流行趋势和热点动态等都为线上演出提供了很好的储备和借鉴。 正如上海木偶剧团团长何筱琼分享道:“直播是剧团当前努力探索的一种模式,给剧团带来一种全新的艺术传播形式。 舞台上没有办法呈现的内容和灵感都可以通过线上平台去实现,我们的内容要时髦、好玩、接地气、有热点,更重要的是要传递艺术审美价值,不能流于俗套,在线传递生活化的美。 ”

  再者,在直播中,主播应注意与观众的实时交流与互动。 线下演出以演员的能量跟观众产生情感的互动,使得观众集中注意力; 而线上演出隔着屏幕,演员的能量难以传递,但我们可以通过实时的互动增强与观众的交流,使其更有参与感。 在直播间,主播注意适时回应观众的弹幕,跟观众打招呼,聊天,送福利,甚至根据观众的回馈适当改变演出流程和内容等,都可以有效增强观众的参与度,将观众留在我们的直播间。

  通过单位间跨界合作,资源共享,扩大影响力,实现共赢

  目前市场上的线上演出,基本上以免费为主,适当有偿为辅。 哪怕是世界著名的英国皇家剧院在疫情期间向观众云限时提供NTLive演出录像,也只是提供渠道给观众线上捐款,并不收费。 初期的线上演出,皆以宣传、保留老观众、吸引和扩大新受众为目的,为未来的线下演出铺路。 对于相对小众的木偶艺术来说,通过线上平台的展示,可以吸引更多的观众,尤其是年轻人,让他们走近木偶,领略木偶独特的风采。 因此,如何利用好线上平台扩大影响力,显得尤为重要。

  这是一个跨界的时代,互联网的流行加速打破了各行各业的界限,使得资源得以共享,互取所长。 在线下演出中,演出样式的跨界交融已日渐常见,而在线上演出中,云平台为各行各业提供了一个更便利的跨界融合的机会。 各单位除了在演出内容和形式上进行跨界融合外,平台与平台间的合作更可以达到资源共享,扩大影响力,实现共赢的目的。

  上海木偶剧团与AI虚拟偶像“中国绊爱”的联动直播便是一个例子‍‌‍‍‌‍‌‍‍‍‌‍‍‌‍‍‍‌‍‍‌‍‍‍‌‍‍‍‍‌‍‌‍‌‍‌‍‍‌‍‍‍‍‍‍‍‍‍‌‍‍‌‍‍‌‍‌‍‌‍。 中国绊爱为了实现本土化,瞄准传统文化艺术。 木偶正是一项有着两千多年悠久历史的传统艺术,而它也需要新兴平台扩大观众对木偶艺术的了解。 互为需要使两者达成合作。 在合作中,为了贴近B站的观众,木偶剧团选用了B站流行的音乐和热点元素编排节目,同时启用木偶主持“菲斯比利”与“爱哥(中国绊爱)”全程互动PK,为观众制造讨论的话题。 最终,当晚直播观看量达到了6.8万,这样的合作显然收获了观众的认可和喜爱,实现了双方的共赢。 除了联动直播,剧团还尝试在直播中与共建单位、粉丝等进行连线互动或PK,也可适当扩大受众和影响力。

  木偶转战线上演出模式,以更贴近现代的传播方式,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这样的尝试开始打开年轻人的视野,刷新他们对木偶的认知,进一步扩大海派木偶辐射人群,为跨界尝试带来了更多可能。

  毫无疑问,疫情对整个中国乃至世界演艺产业都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但这也恰恰是修炼艺术内功、拓宽演出模式、提升观众体验的好时机。 危机中往往蕴含着巨大的机遇,作为文艺工作者,我们应积极应对危机,勇于接受新事物,充分利用线上平台的新阵地,探索演出新模式,力求线下与线上演出齐头并进。

  剧场熄灯已半年,线上演出模式的探索还只是开始,没有人知道未来会如何,但我们都在成长的路上。 未来,线下演出和线上直播也应当是相辅相成的。 正如团长何筱琼所说:“我们会打造更多木偶‘网红’,‘破圈’推广,让人看到不一样的偶,也看到不一样的木偶表演。 ”

  作者:纪欣怡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wslw/25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