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发表学术论文网文史论文》 论刘禹锡诗歌对贬谪地异族文化的书写> 正文

论刘禹锡诗歌对贬谪地异族文化的书写

所属分类:文史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21-03-04 10:33

本文摘要:摘 要:刘禹锡自永贞革新失败后,先后在朗州、连州、夔州等偏远地方任职多年。 每到一处,他都积极融入当地文化,主动了解风土人情,以平等包容的心态对待辖区的少数民族百姓,热情而客观地歌咏他们独特的风俗习惯。 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研究多民族文化的第一

  摘 要:刘禹锡自“永贞革新”失败后,先后在朗州、连州、夔州等偏远地方任职多年‍‌‍‍‌‍‌‍‍‍‌‍‍‌‍‍‍‌‍‍‌‍‍‍‌‍‍‍‍‌‍‌‍‌‍‌‍‍‌‍‍‍‍‍‍‍‍‍‌‍‍‌‍‍‌‍‌‍‌‍。 每到一处,他都积极融入当地文化,主动了解风土人情,以平等包容的心态对待辖区的少数民族百姓,热情而客观地歌咏他们独特的风俗习惯。 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研究多民族文化的第一手资料,展示了他超迈时人的平等客观的民族观念。

  关键词:刘禹锡; 贬谪之地; 异族文化

诗歌文化

  刘禹锡是中唐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与柳宗元交好并齐名,史称“刘柳”。 他晚年在洛阳与白居易等交游赋诗,对吟唱和,并称“刘白”。 他的诗作内容丰富,题材广泛,被白居易誉为“诗豪”。 刘禹锡进士及第后,入节度使杜佑幕府; 杜佑入朝为相,遂迁监察御史。

  诗歌论文范例:浅谈现代诗歌意象的视觉化表达

  贞元末,他成为太子侍读王叔文政治集团的核心人物。 唐顺宗实行“永贞革新”,不久失败,刘禹锡贬朗州司马,居朗州近十年。 元和十年(815),他奉召回京,再出为连州刺史,在连州近五年; 其后,又外任夔州、和州刺史。 刘禹锡沉浮于宦海,屡次遭遇贬谪,他总结自己的仕宦经历是“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在长期的远谪生涯中,刘禹锡饶有兴趣地记叙了当地少数民族富有特色的文化生活,不仅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研究多民族文化的第一手资料,也展示了他平等客观的民族观念。

  作者:兰 翠

  一、对朗州异族文化的书写

  刘禹锡所贬朗州治所在武陵(今湖南常德市),这里多民族杂居:除了汉族,还有苗、彝、壮、侗、瑶、白、黎、畲等多个少数民族。 《旧唐书·刘禹锡传》载:“叔文败,坐贬连州刺史。 在道,贬朗州司马。 地居西南夷,土风僻陋,举目殊俗,无可与言者。 ”刘禹锡从当时政治核心人物之一骤然贬为偏远州郡的司马,失意之情自然在所难免,何况他所要面对的是举目异俗、语言不通、风土人情迥异于中原的“西南夷”。 但是,他并没有消极地自怨自艾,而是主动了解当地文化渊源与风土人情,积极地融入他们的生活。 他在《武陵书怀五十韵》并引中说:“按《天官书》,武陵当翼轸之分,其在春秋及战国时,皆楚地,后为秦惠王所并,置黔中郡。 汉兴,更名曰武陵,东徙于今治所。 ……永贞元年,余始以尚书外郎出补连山守,道贬为是郡司马,至则以方志所载而质诸其人民。 顾山川风物皆骚人所赋,乃具所闻见而成是诗,因自述其出处之所以然。 故用书怀为目云。 ”刘禹锡一到朗州,就依据《史记·天官书》中记载的方志资料,考察朗州的历史沿革、名称更迭等,得知朗州属楚地、在春秋战国时为黔中郡、汉代更名称武陵等信息。 他根据文献资料所载询问求证于当地百姓,将自己的所闻所见写成诗篇。 可见,刘禹锡十分重视朗州的历史与文化。 其诗写道:

  西汉开支郡,南朝号戚藩。 四封当列宿,百雉俯清沅。 高岸朝霞合,惊湍激箭奔。 积阴春暗度,将霁雾先昏。 俗尚东皇祀,谣传义帝冤。 桃花迷隐迹,楝叶慰忠魂。 户算资渔猎,乡豪恃子孙。 照山畬火动,踏月俚歌喧。 拥楫舟为市,连甍竹覆轩。 披沙金粟见,拾羽翠翘翻。 茗折苍溪秀,蘋生枉渚暄。 禽惊格磔起,鱼戏噞喁繁。 沈约台榭故,李衡墟落存。 湘灵悲鼓瑟,泉客泣酬恩。 露变蒹葭浦,星悬橘柚村。 虎咆空野震,鼍作满川浑。 邻里皆迁客,儿童习左言。 炎天无冽井,霜月见芳荪。

  诗中交错记叙朗州从西汉到齐梁的历史古迹及风土物产。 这里的古迹有汉代的“李衡墟落”,齐梁时的“沈约台榭”; 自然风光突出的,有“高岸朝霞”“惊湍激箭”、蒹葭浦、桃花源; 气候则是炎热无寒,即便是霜月冬天也可见香荪芳草; 物产有苍溪茗、金沙、翠羽、橘柚、野虎、川鼍等; 百姓靠渔猎交税,他们以舟船为市,屋舍连甍,竹覆轩车,畬田火种,踏月而歌,俗信东皇太一。 刘禹锡以比较全面客观的记述,为我们展示了朗州的历史人文特点。 大约创作于同时的《晚岁登武陵城顾望水陆怅然有作》,也描绘了朗州的风俗图景:

  星象承乌翼,蛮陬想犬牙‍‌‍‍‌‍‌‍‍‍‌‍‍‌‍‍‍‌‍‍‌‍‍‍‌‍‍‍‍‌‍‌‍‌‍‌‍‍‌‍‍‍‍‍‍‍‍‍‌‍‍‌‍‍‌‍‌‍‌‍。 俚人祠竹节,仙洞闭桃花。 城基历汉魏,江源自賨巴。 华表廖王墓,菜地黄琼家。 霜轻菊秀晚,石浅水纹斜。 樵音绕故垒,汲路明寒沙。 凊风稍改叶,卢橘始含葩。 野桥鸣驿骑,丛祠发迥笳。 跳鳞避举网,倦鸟寄行楂。 路尘高出树,山火远连霞。 夕曛转赤岸,浮霭起苍葭。 轧轧渡溪桨,连连赴林鸦。

  这首诗歌与前一首类似,综述了朗州的地理形势、历史人物、气候物产以及生活习俗。 其中的“俚人祠竹节”,记载了当地少数民族的祭祀传统。 俚人,原是生活在广西及越南北部等地的一个族群,后来多泛指西南民族。 《隋书·地理志下》称俚人质直尚信:“自岭已南二十余郡,大率土地下湿,皆多瘴厉,人尤夭折。 ……其俚人则质直尚信,诸蛮则勇敢自立,皆重贿轻死,唯富为雄。 巢居崖处,尽力农事。 刻木以为符契,言誓则至死不改。 ”“祠竹节”则采用了夜郎竹王神的传说:“夜郎者,初有女子浣于遯水,有三节大竹流入足间,闻其中有号声,剖竹视之,得一男儿,归而养之。 及长,有才武,自立为夜郎侯,以竹为姓。 武帝元鼎六年,平南夷,为牂柯郡,夜郎侯迎降,天子赐其王印绶。 后遂杀之。 夷獠咸以竹王非血气所生,甚重之,求为立后。 牂柯太守吴霸以闻,天子乃封其三子为侯。 死,配食其父。 今夜郎县有竹王三郎神是也。 ” 这些悠远的神话传说,加上神秘的桃花仙境、寒风中依然含葩的卢橘、乡野林间神祠中传出的笳声,都让朗州这座始建于汉魏的小城充满独特的夷俗风采。

  如果说,刘禹锡上述诗作是全景式地描述朗州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与民俗的话,那么,以下作品则属于对他们生活习俗的局部特写。 如《蛮子歌》写道:

  蛮语钩辀音,蛮衣斑斓布。 熏狸掘沙鼠,时节祠盘瓠。 忽逢乘马客,恍若惊麇顾。 腰斧上高山,意行无旧路。

  此诗形象地再现了朗州少数民族日常生活的具体情态。 他们说话的声音听起来像鹧鸪鸟鸣叫一般,衣着五彩斑斓的艳丽服饰,有捕捉野狸和沙鼠的娴熟技巧,见到官吏则犹如惊獐一样的胆怯。 再如《阳山庙观赛神》说:

  汉家都尉旧征蛮,血食如今配此山。 曲盖幽深苍桧下,洞箫愁绝翠屏间。 荆巫脉脉传神语,野老娑娑起醉颜。 日落风生庙门外,几人连蹋竹歌还?

  刘禹锡在此诗题下注曰:“梁松南征至此,遂为其神,在朗州。 ”梁松为后汉光武帝驸马都尉,建武年间武陵五溪蛮叛乱,曾率军征此。 此诗即记述当地祭祀酬神的场景。 朗州巫风盛行,刘禹锡在《楚望赋》序中曰:“予既谪于武陵,其地故郢之裔邑,与夜郎诸夷错杂。 系乎天者,阴伏阳骄是已。 系乎人者,风巫气窳是已。 ”《旧唐书·刘禹锡传》也记载:“禹锡在朗州十年,唯以文章吟咏,陶冶情性。 蛮俗好巫,每淫祠鼓舞,必歌俚辞。 禹锡或从事于其间,乃依骚人之作,为新辞以教巫祝。 故武陵溪洞间夷歌,率多禹锡之辞也。 ”“蛮俗好巫”是朗州最大的人文特色。 巫祝在祭神活动中往往既歌且舞,刘禹锡《阳山庙观赛神》即是这种祭神场景的再现。 伴随着哀怨的洞箫之乐,在曲盖苍桧掩映之下显得深奥幽邃的阳山庙里,荆巫脉脉地传递着神灵的旨意,野老们则如痴如醉地娑娑起舞‍‌‍‍‌‍‌‍‍‍‌‍‍‌‍‍‍‌‍‍‌‍‍‍‌‍‍‍‍‌‍‌‍‌‍‌‍‍‌‍‍‍‍‍‍‍‍‍‌‍‍‌‍‍‌‍‌‍‌‍。 酬神活动一直持续到日落,人们才踏歌而还。

  刘禹锡为朗州司马九年多。 尽管也曾有过“邅回过荆楚,流落感凉温”的政治失落感,但他并未消沉,而是把更多的热情投入到对朗州文化的记录与咏叹中,尤其是对夷俗饶有兴致的客观描写,为后代留下了真实而珍贵的异俗文化资料。

  二、对连州异族文化的书写

  刘禹锡与连州似乎十分有缘。 唐顺宗永贞元年(805),他初贬连州刺史,中途改贬朗州司马。 这次虽与连州擦肩而过,但是十年后再度出任连州刺史。 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刘禹锡奉召自朗州回京,五月再出为播州(今贵州遵义)刺史。 因播州路途遥远,环境更加恶劣,刘禹锡携年迈母亲赴任不便,柳宗元遂请求朝廷以自己被贬之柳州与刘禹锡之贬播州交换。 这份友情打动了主政者,刘禹锡因此改贬为连州刺史。 至元和十四年(819)冬丁母忧北归,他在连州近五年时间。

  刘禹锡在连州时期,与在朗州时一样深入民间,积极地融入当地的生活。 即便是语言不通,他也努力地去适应环境。 如他在《插田歌》中描绘道:“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 齐唱田中歌,嘤伫如竹枝。 但闻怨响音,不辨俚语词。 时时一大笑,此必相嘲嗤。 水平苗漠漠,烟火生墟落。 黄犬往复还,赤鸡鸣且啄。 ” 这首诗歌除了对连州城郊外生机盎然景象的刻画外,最引人瞩目的是描绘了百姓在田地中插秧劳作的场景。 这里不仅有披着绿蓑衣的农父,还有身着白纻裙的农妇,他们一边插秧一边歌唱,田野中充满着一派祥和之气。 刘禹锡虽然听不懂他们歌唱的内容,但根据男女对唱的大笑表情,推断他们大概是在相互嘲谑。 这种对当地语言的自我揣度,显示出他积极主动地接近百姓、想尽快融入他们生活的主观努力。

  作为连州地方的最高官员,刘禹锡对连州的风物与民情都有详细地了解与体察。 连州位于今广东省的中北部,北部与湖南交界。 他在《连州刺史厅壁记》中说:“此郡于天文与荆州同星分,田壤制与番禺相犬牙,观民风与长沙同祖习,故尝隶三府,中而别合,乃今最久而安,得人统也。 ”并称美连州“信荒服之善部,而炎裔之凉地也。 ”刘禹锡对连州的群山情有独钟,认为这里“山秀而高”,“郡从岭,州从山,而县从其郡。 邑东之望曰顺山,由顺以降,无名而相歆者以万数,回环郁绕,迭高争秀,西北朝拱于九疑。 ”他还说“剡中若问连州事,惟有千山画不如”; 并写下了大量赞美当地自然风光的诗篇,如《海阳湖别浩初师》并引、《海阳十咏》中的《吏隐亭》《切云亭》《云英潭》《玄览亭》《裴溪》《飞练瀑》《蒙池》《棼丝瀑》《双溪》《月窟》等。

  除了对连州自然地理的描绘,刘禹锡还特别钟情于对当地少数民族风情的书写。 连州辖境内有瑶族、壮族、畲族等多个少数民族,其中以瑶族为主。 刘禹锡的这些诗作,记载了当时连州各民族百姓和睦相处的融合状态,体现了他平等的民族观念。 如其《连州腊日观莫徭猎西山》:

  海天杀气薄,蛮军步伍嚣。 林红叶尽变,原黑草如烧。 围合繁钲息,禽兴大旆摇。 张罗依道口,嗾犬上山腰。 猜鹰虑奋迅,惊鹿时跼跳。 瘴云四面起,腊雪半空消。 箭头余鹄血,鞍傍见雉翘。 日暮还城邑,金笳发丽谯。

  诗题中的莫徭,是我国南部南岭山区一带的少数民族。 《隋书·地理志下》记载:“长沙郡又杂有夷蜒,名曰莫徭,自云其先祖有功,常免徭役,故以为名。 其男子但著白布裈衫,更无巾裤; 其女子青布衫、班布裙,通无鞋屩。 婚嫁用铁钴? 为聘财。 武陵、巴陵、零陵、桂阳、澧阳、衡山、熙平皆同焉。 其丧葬之节,颇同于诸左云。 ” 莫徭族名称的来历或得之于其祖先可以免除徭役,主要分布于今湖南、广东及广西一带。 熙平即连州,隋大业初改连州置,辖境相当于今广东连州市、阳山县及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连南瑶族自治县等地‍‌‍‍‌‍‌‍‍‍‌‍‍‌‍‍‍‌‍‍‌‍‍‍‌‍‍‍‍‌‍‌‍‌‍‌‍‍‌‍‍‍‍‍‍‍‍‍‌‍‍‌‍‍‌‍‌‍‌‍。

  此诗记述了刘禹锡在连州参与的莫徭族腊日狩猎活动。 腊日即阴历十二月八日,时值冬季,正是狩猎的最好季节。 为了更好地获取猎物,莫徭族猎人们先把原野烧焦,他们整顿好队伍,敲锣打鼓,高举旗帜,开始了狩猎活动。 随着围合、张罗等环节的部署,加上猎犬、猎鹰的配合,很快就收获了惊鹿、鹄鸟、野鸡等猎物,傍晚当城门望楼上的金笳吹响的时候,他们则满载而归。 此诗详细记录了莫徭族狩猎的全部过程,其中既有宏大的整体场面渲染,也有围猎时细节的具体刻画,表现出了莫徭族猎人们勤劳、智慧、勇武的特点,诗篇中充满着作者的赞许之情。 刘禹锡记载莫徭族生活的还有《莫徭歌》:

  莫徭自生长,名字无符籍。 市易杂鲛人,婚姻通木客。 星居占泉眼,火种开山脊。 夜渡千仞溪,含沙不能射。

  此诗比较全面地概括了莫徭族的风俗习惯,他们不需要缴税,所以也无户籍记录。 他们占泉散居,刀耕火种,在市场上与滨海之人交易,与山林之民通婚,最神奇的是,当地水溪中含沙射影的蜮害都奈何不了他们。 刘禹锡以平等的心态看待莫徭百姓的日常生活风习,因此对他们不受官府约束,以及能对抗水湿环境中的虫害甚至有些羡慕。 此诗中自由自在的莫徭人,呈现了中唐时期南方少数民族的生存状态,尤其是他们无需缴税的待遇,也反映了唐朝对待他们的优遇政策。

  刘禹锡对连州这片土地充满深情,曾表示说:“几度欲归去,回眸情更深。 ”他对当地少数民族百姓生活风情的记录,多以纪实的笔触予以客观描写,显示了他不带偏见的民族观念。

  三、对夔州异族文化的书写

  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刘禹锡出任夔州刺史。 夔州于唐武德二年(618)由信州改名,“仍置总管,管夔、硖、施、业、浦、涪、渝、谷、南、智、务、黔、克、思、巫、平十九州”; “在京师南二千四百四十三里,至东都二千一百七十五里”。 夔州治所在今重庆市奉节东,是巴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 刘禹锡在夔州时期,一如既往地关心当地少数民族的民生,热情歌咏他们独特的生活风习。 如其《畬田行》详细地记载了巴人火耕的劳作过程:

  何处好畬田? 团团缦山腹。 钻龟得雨卦,上山烧卧木。 惊麏走且顾,群雉声咿喔。 红焰远成霞,轻煤飞入郭。 风引上高岑,猎猎度青林。 青林望靡靡,赤光低复起。 照潭出老蛟,爆竹惊山鬼。 夜色不见山,孤明星汉间。 如星复如月,俱逐晓风灭。 本从敲石光,遂至烘天热。 下种暖灰中,乘阳坼牙孽。 苍苍一雨后,苕颖如云发。 巴人拱手吟,耕耨不关心。 由来得地势,径寸有余阴。

  畬田即烧山种田,这是南方山区古老的耕种方式之一。 诗歌开头用自问自答的方式点明畬田的具体场所,即那些没有沟垄区划的缦田。 畬田虽然看似是一种“耕耨不关心”任其自然的耕种方式,但是却并非随意的行为。 巴人首先要把山上的草木砍斫晾干,再用龟甲占卜,得到下雨的卦象后才“上山烧卧木”。 然后趁着草木的暖灰下种,幼芽乘着阳气开始萌生,等到一场雨过,禾苗就可以茁壮成长。 刘禹锡诗中对巴人放火烧耕场面做了十分详细地渲染,其中惊麏、群雉、老蛟、山鬼在火光中的情态,既有写实也有夸张。 整个畬田的过程,由原本敲石取火的星星一点,到风助火焰漫燃青林,映红整个天空,直至夜晚,余火又如星月闪现。 如此细致的刻画,若非亲临其境不能如此详尽。

  刘禹锡在夔州期间对巴人风习民俗的关注还体现于他学习巴地民歌而仿作的一系列《竹枝词》作品。 他的《竹枝词九首》并引介绍其创作缘由说:

  四方之歌,异音而同乐。 岁正月,余来建平,里中儿联歌《竹枝》,吹短笛击鼓以赴节。 歌者扬袂睢舞,以曲多为贤。 聆其音,中黄钟之羽。 其卒章激讦如吴声,虽伧儜不可分,而含思宛转,有《淇澳》之艳。 昔屈原居沅湘间,其民迎神词多鄙陋,乃为作《九歌》,到于今荆楚鼓舞之。 故余亦作《竹枝词》九篇,俾善歌者飏之,附于末,后之聆巴歈,知变风之自焉。

  刘禹锡自述他到夔州后看到当地人们载歌载舞对唱《竹枝词》的情景,虽然听不懂歌词的意思,但是其婉转的音韵令他陶醉‍‌‍‍‌‍‌‍‍‍‌‍‍‌‍‍‍‌‍‍‌‍‍‍‌‍‍‍‍‌‍‌‍‌‍‌‍‍‌‍‍‍‍‍‍‍‍‍‌‍‍‌‍‍‌‍‌‍‌‍。 于是他继承屈原作《九歌》的传统,创作了九篇《竹枝词》,让善歌者传唱。 在其《竹枝词二首》其二中,他又总结了“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的巴人文化特点。

  刘禹锡不仅模仿巴人俚曲创作了大量《竹枝词》,他还能亲自歌唱。 白居易《忆梦得》记载,他聆听过刘禹锡歌唱《竹枝词》,其诗下自注曰:“梦得能唱《竹枝》,听者愁绝。 ” 由此可见,刘禹锡对巴地民歌怀有肯定与喜爱之情。 这种感情,通过刘禹锡《竹枝词》中歌咏的内容亦可得见一斑。

  首先,刘禹锡赞美了巴地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 如《竹枝词九首》其一:“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其三:“江上朱楼新雨晴,瀼西春水縠文生。 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 ”其九:“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 《竹枝词二首》其一:“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还有晴。 ”春天生机盎然的青草,朱楼雨晴后的清爽,山头层层叠叠的桃李花以及依依杨柳之下的青青江水,刘禹锡笔下的夔州山水时时处处都透着怡人的清新。

  其次,刘禹锡能以客观平视的眼光表现巴人的日常生活风情。 如《竹枝词九首》其五:“两岸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 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青来。 ”在山花盛开的日子里,百姓家家酿制的春酒盛满银杯,年轻女子们则结伴到永安宫外去踏青。 其九:“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畬。 ”在山上层层桃李花的掩映中,是巴人充满烟火气的日常生活:背水的爱美妇女佩戴着银手镯和金首饰,上山烧畬的男子则挎着长刀戴着短笠。 巫山峡水孕育的巴地文化,在刘禹锡的笔下呈现出的别样风韵,不再是其他北方人眼中那种“巴山昼昏黑,妖雾毒濛濛”“瘴塞巴山哭鸟悲,红妆少妇敛啼眉”的恐怖样貌。

  对于大多数来自北方的士人而言,常常会不自觉地用中原文化的标准来审视南方异族文化,在其作品叙述中出现或居高临下的俯视或对比差异的讶异,从而对其表现出排斥甚至是贬低的心态。 相比较而言,刘禹锡对其贬谪之地夷俗文化的客观描写,就显示出一种民族平等的心态。 对少数民族文化习俗能够做到如此客观理性地反映,除了因为刘禹锡是一个时刻关注民生的仁爱之士外,主要缘于他能以豁达的胸怀,正确看待不同民族文化差异的平等观念。

  刘禹锡与饶州刺史元藇讨论理政问题时就指出:“盖丰荒异政,系乎时也。 夷夏殊法,牵乎俗也。 因时在乎善相,因俗在乎便安。 不知法敛重轻之道,虽岁有顺成,犹水旱也。 不知日用乐成之义,虽俗方阜安,犹荡析也。 ”“夷夏殊法”就是主张要认识到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而区别对待。 能够不受中原汉文化标准影响而理性地去对待夷俗文化,这对于“家本儒素,业在艺文” 的士人而言,是难能可贵的开放平等胸怀。

  为实现四海一家的大一统愿望,刘禹锡曾向唐德宗进言:“陛下镜历代无益之端,修大君文德之教,遂得北狄深藏,五城晏闭,百蛮向化,四海无虞。 ” 他建议朝廷以历代民族冲突为镜鉴,对少数民族“修大君文德之教”,从而实现“百蛮向化,四海无虞”的和平局面。 在《夔州谢上表》中,他又祝愿唐穆宗泽被华夷:“三统交泰,百神降祥。 浃于华夷,尽致仁寿。 ”

  刘禹锡理想的民族关系是实现“王正会夷夏,月朔盛旗幡”的太平兴盛景象。 他也始终躬身践行着这一理想。 因此,他主张对不时骚扰边境的异族“存信、施惠”,“以愧其心”:“岁通玉帛,待以客礼,昭宣圣德。 择奉谊之臣,恢拓皇威; 选谨边之将,积粟塞下。 坐甲关中,以逸待劳,以高御下。 ”

  在夔州,他热情地为善歌者仿作巴人歌谣:“惟有九歌词数首,里中留与赛蛮神。 ”他还替新罗使者奏请药籍《贞元广利方》,认为:新罗“以其久称藩附,素混车书。 航海献琛,既已通于华礼; 释疴蠲疠,岂独隔于外区? 正当四海为家,冀睹十全之效。 ”《贞元广利方》为唐德宗所撰,“搜方技之秘要,拯生灵之夭瘥”。 新罗贺正使因此想带一份回国。 刘禹锡此状就是希望朝廷能满足新罗使者的请求,让新罗百姓也能共同分享这部药籍的益处。

  要之,在长期的贬谪生涯中,刘禹锡不论身在何处,都能以平等包容的心态对待管辖区域的少数民族百姓,热情而客观地歌咏他们独特的风俗习惯。 这种书写态度,也恰恰体现了他对民族平等理想的践行。 这些诗作,不仅为后世下了丰富的真实可靠的南方异族文化资料,也彰显了他豁达的胸怀和超迈时人的民族平等理念‍‌‍‍‌‍‌‍‍‍‌‍‍‌‍‍‍‌‍‍‌‍‍‍‌‍‍‍‍‌‍‌‍‌‍‌‍‍‌‍‍‍‍‍‍‍‍‍‌‍‍‌‍‍‌‍‌‍‌‍。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wslw/26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