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内容摘要:《大雷雨》是俄罗斯著名剧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雷雨》是我国著名剧作家曹禺的成名之作。两部剧作发生的时代背景、内容、人物性格各不相同,但在雷雨的基本主题上却有许多相似之处。这些相似点在两部剧各自女主人公卡捷琳娜与蘩漪身
内容摘要:《大雷雨》是俄罗斯著名剧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雷雨》是我国著名剧作家曹禺的成名之作。两部剧作发生的时代背景、内容、人物性格各不相同,但在“雷雨”的基本主题上却有许多相似之处。这些相似点在两部剧各自女主人公卡捷琳娜与蘩漪身上表现得尤为显著。文章运用平行研究的方法,以卡捷琳娜和蘩漪的悲剧命运为线索,对这两部戏剧的主题从性格与命运、压迫与反抗、婚姻与情爱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解读。
关键词:《大雷雨》《雷雨》主题女性
《大雷雨》和《雷雨》虽然故事发生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内容情节和人物性格也各有差别,但它们在“雷雨”的基本主题上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1],这些相似之处在两部剧各自女主人公卡捷琳娜与蘩漪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她们几乎具备了“雷雨”的所有特点[2],可以说,她们是剧中“雷雨”形象的典型代表。文章主要以卡捷琳娜和蘩漪的悲剧命运为线索,分析其主题[3]。
一.背景
《大雷雨》[4]创作于1859年,是俄国剧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代表作品之一。1921年,耿济之将其翻译成中文《雷雨》,1937年更名为《大雷雨》,在上海演出。《雷雨》[5]创作于1932年,是我国著名剧作家曹禺先生的成名之作。这两部剧作一出,就分别在俄国和中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并且流传至今。两部同名戏剧的创作时间相差73年,其创作背景和作者的个人经历并不相同,但他们所刻画的女性形象,却有着饱满的性格特点,值得我们思考和探讨。本文采用平行研究的方法,探讨两部戏剧的主题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异同。
二.性格与命运的主题
“文学是人学”,人的命运,始终是文学艺术关注的焦点。性格决定着人们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会影响到人的行为方式,进而决定着每个人人生道路的方向。在《雷雨》中,“命运”的主题无处不在。周萍与蘩漪、同母异父妹妹之间的情爱纠葛,母亲侍萍30多年前被侮辱、被压迫、被伤害的悲惨经历,30多年后在女儿四凤身上重演,这可谓是重蹈覆辙。鲁大海,是周朴园遗弃的亲生儿子,长大后,他带领工人罢工,反抗自己的父亲。
在《大雷雨》中,性格和命运的主题同样突出,美丽天真的卡捷琳娜嫁给一个缺乏个性,没有想过过独立生活的丈夫,而且还有一个冷酷自私的婆婆。当她遇到爱情时,原本可以享受爱情的滋润,却在无比的失望和绝望中投身于伏尔加河。看似正义、有情有爱的鲍里斯只敢秘密地和卡捷琳娜见面约会,却不敢站出来大胆地承认自己的爱情,最后落荒而逃。
无能的丈夫虽然爱着妻子,但他完全不明白妻子真正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蘩漪爱恨鲜明的突出个性,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有自己的想法,敢于自己做决定,即使成为封建婚姻的受害者,蘩漪仍然敢于突破封建礼教,大胆追求自己的爱情。如果说蘩漪的性格是叛逆而狂野的,就像花园里盛开的带刺玫瑰,那么卡捷琳娜的性格是活泼率直的,就像羞涩的百合。
其实卡捷琳娜的“奸情”并没有被发现,婆婆和丈夫根本没有注意到她的变化,但她无视小姑子的极力劝说,在大雷雨来临时公开承认自己的行为,这些都是由卡捷琳娜率直的性格所决定的。蘩漪无法摆脱压抑的家庭生活,在绝望中,她盲目地把对周萍的爱当成救命稻草,希望把自己从苦难中解救出来。当遭到周萍“抛弃”后,她从绝望变为疯狂。她的报复行为是对那个“最圆满、最有秩序”的封建王国的一次毁灭性的破坏,当然,她的报复动机也一定包含着爱情至上和利己主义的因素。
与蘩漪的盲目执着相反,卡捷琳娜的性格是自然而真实的,她一切都按着天性去做,流露出内心的真实情感,没有矫揉造作。她活在自己幻想的世界里,把别人都想象的和自己一样,从不认为世界上会有欺骗、恶意和黑暗。在新家庭令人窒息氛围中,强行将她束缚起来,使得她的理想和希望不断破灭。但卡捷琳娜知道,她一定会为了真实的自我而受尽苦难,但她仍然不动摇,不屈服。
蘩漪是资产阶级的新女性,虽是旧式女人,但却“受过一点新式教育”,她的新思想和旧习惯交织在一起,这直接影响到她思想的双重性,导致了她产生极端行为。蘩漪矛盾又极其复杂的性格特点,也在卡捷琳娜身上得到淋漓尽致地体现。在俄国农奴制度废除之前,无论是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都对人的控制非常严厉,甚至在精神层面上对人的压迫、扼杀现象也极其严重。虽然卡捷琳娜小时候成长在一个相对轻松和谐、没有限制的的家庭环境中,但她成长的社会大环境里的宗教信仰意识和伦理道德观念影响和浸润了她的心灵。一方面,她渴望自由的爱情,自由生活的权利,另一方面,宗教偏见阻碍了她积极的反抗。
三.压迫与反抗的主题
在《雷雨》和《大雷雨》中,蘩漪和卡捷琳娜这两位相似的女性,她们柔弱而平静的外表之下是坚韧而倔强的反叛个性,虽然她们生活在两个国家不同的社会时期,但她们都是黑暗宗法制度的受害者,也是残酷专制家庭的受害者,又是勇敢无畏的叛逆者。《雷雨》中的蘩漪,她是一个受过新教育的、年轻漂亮的女性,她不仅感情丰富,而且对人性有着深刻的思考。但是自从她以封建婚姻的形式嫁给周朴园,身处在周公馆这个牢笼里,让她感到无比的压抑和愤懑,失去了自由也失去了自我。
她的丈夫周朴园是一个封建家庭的资本家大家长。他习惯于把自己的意识强加给家里的每一个人,他根本不考虑对方的感受,整天忙于“事业”,完全忘记了家中还有等待他的妻子。即使回到家里,他也对蘩漪视而不见,甚至出于各种原因有意无意地折磨她。在过去的很多年里,蘩漪对这样毫无生机的家庭生活彻底失望了,为了生命更有意义的延续,她想重新找回自我。因此,当爱情出现在她生活中的时候,她表现出强烈的反抗,开始挑战周朴园的权威、反抗旧制度。最后,蘩漪更加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绝望的处境。
《大雷雨》中的卡捷琳娜,拥有少女时代美好生活的回忆,有着对爱情的无限憧憬,她在婆婆的专横压制和丈夫的懦弱无能下闷得只想逃走,她不顾社会的谴责爱上了鲍里斯,却从不后悔,虽然她的内心偶尔也会有担心和恐惧,但这并不能阻止美好爱情带给她的坚强力量和勇气。最终,卡捷琳娜的情人鲍里斯选择怯懦地离开,这使她对现实生活彻底绝望,选择投身伏尔加河,这就把她的反叛和对抗表现得淋漓尽致。
四.婚姻与情爱的主题
《雷雨》和《大雷雨》都是以爱情为主线的戏剧,叙说女子的悲剧爱情故事。两部作品均深刻地反映了各自的时代背景,强烈而有力地批判了封建婚姻制度,歌颂了为争取自由平等的爱情而不惜牺牲自我的年轻女性形象。虽然女主人公卡捷琳娜和蘩漪是两个不幸的异国姐妹:一个是接受封建道德教育、受“五四”思想影响的新女性,另一个是在自由环境中成长但却陷入封建婚姻和宗法制度桎梏中的女性。
她们都生活在新旧制度交替的动荡社会环境中,都选择以“婚外恋”的形式来追求自己平等自由的爱情,使自己的感情得到释放,但在追求理想中纯洁、甜蜜、美好的爱情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最后,两个本应自由享受生活、享受爱情滋润的女性成为了爱情束缚下的牺牲品:卡捷琳娜投身伏尔加河死亡,蘩漪精神错乱失常。
总之,这两部作品在主题和寓意方面,可以说是不谋而合。虽然它们是由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作家创作的,但都是通过女主人公的悲剧命运传达出“雷雨”的原始力量。蘩漪和卡捷琳娜都生活在压抑和痛苦的环境中,都把自己生活的希望以爱情的形式寄托在“另一个人”身上。
戏剧论文范例:夏衍戏剧中的电影化元素研究
希望破灭后,她们都以极其激烈的方式进行反抗。这一主题的相似性是与两部作品创作的社会历史背景有关,无论是19世纪50年代末的俄国,还是20世纪初的中国,都充斥着尖锐的阶级矛盾和冲突,随时可能爆发。可以说,是客观历史的相似性使得两部作品的主题相似。然后由于两部作品不同的文化背景,即俄国深厚的基督教文化熏陶和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这两部作品的相似主题在具体表现上有所不同:卡捷琳娜的反抗带着虔诚的忏悔,让人同情;而蘩漪的反抗则充满了复仇的气息,令人震惊。可以说,《大雷雨》和《雷雨》在创作主题上虽有相似,但又有各自不同的风格。这也体现了奥斯特洛夫斯基和曹禺深谙各自民族文化的创作特色。
参考文献:
[1]杨晓笛.试析《大雷雨》与《雷雨》的主题寓意[J].俄语学习,2011年01期.
[2]马薇《.雷雨》和《大雷雨》中女主人公的"雷雨"性格[D].合肥:安徽大学,2012.5:7-9.
[3]武娟.中俄戏剧《雷雨》和《大雷雨》的主题学比较[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7.
[4]亚·奥斯特洛夫斯基戏剧选[M].人民文学出版社,[苏]奥斯特洛夫斯基(Островский,А·Н·)著,1987.
[5]曹禺.曹禺戏剧集:雷雨[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
作者:薛曼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wslw/27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