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发表学术论文网医学论文》 临床医学论文费用静脉营养的疗效观察> 正文

临床医学论文费用静脉营养的疗效观察

所属分类:医学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16-01-08 10:54

本文摘要:本篇文章是由《 分子诊断与治疗 》发表的一篇医学论文,(双月刊)创刊于2009年,由中山大学主办。本刊及时报道国内外分子医学新技术、新知识和新进展,集前瞻性、权威性、专业性于一身的学术期刊,是我国第一份以分子诊断与治疗为主要内容的正规科技学术期刊

  本篇文章是由《分子诊断与治疗》发表的一篇医学论文,(双月刊)创刊于2009年,由中山大学主办。本刊及时报道国内外分子医学新技术、新知识和新进展,集前瞻性、权威性、专业性于一身的学术期刊,是我国第一份以分子诊断与治疗为主要内容的正规科技学术期刊,也是我国分子诊断与治疗研究领域工作者的学术园地和交流平台,成为我国分子诊断与治疗研究领域工作者在学术上走向世界的桥梁。

  摘 要:目的:探讨静脉营养(PN)治疗低体重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住院治疗的低体重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葡萄糖、氨基酸、脂肪、维生素、电解质、微量元素等静脉营养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措施。观察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体重均较治疗前改善,但治疗后观察组体重明显重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电解质紊乱1例,低血糖症1例,低蛋白血症1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对照组电解质紊乱8例,低蛋白血症2例,低血糖症1例,高血糖症1例,肾功能损害2例,总发生率为46.67%,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46.6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营养能明显增加患儿的体重,并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临床疗效确切。

  关键词:静脉营养;低体重

  低体重儿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严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和生存质量,且病死率较高[1]。静脉营养(PN)作为一种快速、有效补充低体重儿营养的手段,对于提高危重患儿抢救成活率并改善患儿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静脉营养支持治疗低体重患儿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08年1月~2011年1月被我院收养住院治疗的低体重患儿60例,胎龄29~37周,平均32周,出生体重1 000~1 500 g,平均1 350 g,所有患儿诊断参考低出生体重儿诊断标准确诊[2]。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男10例,女20例;新生儿肺炎5例,新生儿硬肿症5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2例,脐炎1例。对照组男11例,女19例;新生儿肺炎6例,新生儿硬肿症4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1例,先天性心脏病1例。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体重、入院时间、Apgar评分、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均积极治疗原发病。观察组于生后第2天采用部分静脉营养(PPN)治疗,氨基酸起始量0.5~1 g/(kg·d),以后以0.5~1 g/(kg·d) 速度递增,最大用量3 g/(kg·d)。使用时氨基酸溶液配制终浓度<2%,以6.7%凡命为氮源。脂肪乳起始量为0.5 g/(kg·d),以0.5 g/(kg·d)速度递增,最大用量2~3 g/(kg·d),血清胆红素值>170 μmol/L者停用。营养液中葡萄糖浓度<10%,进糖速度6 mg/(kg·min),渐增至12 mg/(kg·min),使用过程中应监测血糖维持血糖<7 mmol/L,全天用量一般为10~13 mg/(kg·d),每天补充电解质,按基础需要量钠2~3.5 mmol/(kg·d),钾2~3 mmol/(kg·d),氯1.8~5.0 mmol/(kg·d),钠:氯=3:2,每天补充微量元素及维生素,制剂用安达美1 ml/(kg·d),维他利匹特1 ml/(kg·d),水乐维他1 ml/(kg·d),液体总量及热卡依胎龄、日龄、体重而异,静脉营养由本科专门护士配制,严格无菌操作,以全营养混合液形式采用周围静脉由输液泵24 h匀速泵入;入院初期大多以全静脉营养(TPN)为主,视患儿胃肠耐受情况逐渐过渡到部分静脉营养(PPN)和完全经口喂养[3]。静脉营养用量调整期间,每天测患儿体重,查电解质、BUN、血糖,每周查1~2次血脂、白蛋白、肝功能,用量稳定后每周查1~2次电解质、BUN、血糖。治疗期间坚持经口喂养,直到经口喂养达到所处日龄的正常热卡需要,此间营养液逐渐减量至停用。营养液平均使用10 d。另外密切观察患儿有无静脉炎、血栓形成。对照组患儿因经口喂养热卡不足,依靠周围静脉输入葡萄糖及电解质以补充营养。部分患儿间断输入血浆,对照组1~2 d监测血糖1次,3~5 d测血生化1次。两组患者均于入院时测体重,以后每天晨间测体重1次,观察体重增长情况,入院后有无并发症产生及疗效评定。

  1.3 疗效评定标准:显效:体重明显增加,保持在每天增加10~30 g;有效:体重增加但未达到上述标准;无效:体重不增或下降。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t和χ2检验等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体重增长比较:观察组7 d内体重每天增长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周内增重较高,分别为(14.2±2.15)g及(8.2±2.92)g(t=5.12,P<0.001)。见表1。

  表1 两组PN时间、7 d体重增长、住院时间、7 d总热卡比较()组别

  3 讨论

  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病死率是足月儿的10倍[4]。对早产低体重儿进行科学有效的静脉营养,是提高其成活率的关键,是减少后遗症、提高生命质量的重要措施。本研究显示静脉营养能明显地增加患儿的体重,并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临床疗效确切,该结论与国内诸多报道一致。低体重儿各种营养物质储备少,全身情况差,吸吮能力弱,胃肠道发育不成熟及新生儿时期各种疾病均可影响其胃肠道功能,多数不能耐受胃肠道喂养或经胃肠道不能满足全部需要;新生儿有胃肠道先天畸形者,较长时间内不能经口喂养,因此必须积极给予静脉营养支持。静脉营养支持可提供充足的能量,满足新生儿生理需要,防止组织分解代谢,内源性能量消耗,从而获得体重增加,促进生长发育,并可提高患儿生存质量,目前已成为低出生体重儿一项重要和不可缺少的支持治疗措施[5]。在营养支持时必须密切监测血糖、注意血糖变化,在血糖异常时及时通过改变液速或糖浓度来调整糖速。静脉营养中的外源性氨基酸、脂肪乳、必需脂肪酸、适量的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对满足患儿机体生长发育和代谢需要都是十分重要的。治疗中笔者严格按照能量及液体需要配置营养液,密切监测,严格无菌操作技术,未出现感染、组织损伤、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代谢紊乱等并发症。总之,低体重儿早期静脉营养支持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值得应用。

  4 参考文献

  [1]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92.

  [2] 罗建设.早产低体重儿的护理进展[J].护理研究,2006,20(1):6.

  [3] 王素青,徐静鸿.静脉营养治疗危重低出生体重儿40例[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8,22(1):58.

  [4] 周忠梅,周燕萍.静脉营养治疗早产低体重儿32例疗效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06,12(12):2365.

  [5] 祝 伟,高 胭.经周围静脉胃肠道外营养治疗危重早产儿30例临床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04,20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yxlw/5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