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发表学术论文网政法论文》 党史期刊论文工党社会主义观三维特性> 正文

党史期刊论文工党社会主义观三维特性

所属分类:政法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16-12-03 16:27

本文摘要:我们对于英国工党社会主义观三维特性的研究,是在整个欧洲社会主义理念的框架之中的。我们丝毫没有否认这三重特性首先是作为欧洲大陆社会主义理念的共性出现的。但是,研究工党理念特性的表现、成因以及影响确实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首先,这是把握英国工党

  我们对于英国工党社会主义观三维特性的研究,是在整个欧洲社会主义理念的框架之中的。我们丝毫没有否认这三重特性首先是作为欧洲大陆社会主义理念的共性出现的。但是,研究工党理念特性的表现、成因以及影响确实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首先,这是把握英国工党意识形态需要的前提和基础。工党的意识形态中,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占有很大的比重,弄清工党社会主义观的三维特性,可以更好地了解工党意识形态的变迁;其次,这对深入研究欧洲民主社会主义的理论也有着重要的帮助。欧洲民主社会主义在不同国家表现出了不同的特性,把握这些特性,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欧洲民主社会主义在不同国家展现出来的不同特色。

党史文苑

  《党史文苑》(半月刊)创刊于1981年,由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江西省中共党史学会主办。自创刊以来,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最初侧重于资料性,后转为学术研究刊物。1997年成功改版,定位为大众化通俗文史类读物,聚焦百年大事,透视风云人物,关注社会热点,融思想性、知识性、史料性、可读性于一体,为广大读者“探秘历史,享受文学,领悟人生”服务,受到广大读者的充分肯定与一致好评,走上了一条有自己特色的办刊之路。

  社会主义思想在英国有着悠久的历程,工党作为英国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实践者,其理念与欧洲大陆的社会民主主义既有共性,也有自身的特性。艾德礼曾经在《工党的展望》中提出了工党社会主义理论的三重属性,即思想来源的多样性、历史的继承性以及目标手段的实用性。事实上,这三重属性也是社会民主主义思想的三种属性。但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善于在普遍性中把握特殊性,在比较的视野中把握工党社会主义理论的特性。

  关键词:

  英国;工党;社会主义;社会民主主义

  英国在世界近现代历史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英国不仅在经济上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实现经济现代化。在政治上,英国也是率先确立了议会制的民主政治,最早产生了现代意义上的政党。不仅如此,英国在社会主义思想发展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1516年,英国首席大法官莫尔发表《乌托邦》,标志着社会主义思想的诞生。欧文对社会主义问题的看法更是深深地影响了欧洲早期社会主义运动。正如恩格斯在《资本论》的序言中反复强调,马克思本人的思想是建立在对英国经济社会状况研究的基础之上的。作为现代修正主义的鼻祖伯恩施坦,虽然极力否认其思想理论与费边社会主义的关系,但是其思想的形成与在英国的经历密不可分。在英国他被英国的开明政治所折服,为在英国普遍存在的罢工演讲、警察近在咫尺而不加干预感到惊奇,而这些在德国是不可能发生的。〔1〕国际马克思主义知名学者麦克莱伦认为,“英国虽然没有广泛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运动,但是却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做出了巨大贡献。”〔2〕二战结束以来,英国工党的关于社会主义的认识和看法对整个欧洲民主社会主义理论的演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甚至于影响到了社会党国际的章程和政策。〔3〕在20世纪90年代,英国工党率先提出“第三条道路”,对欧洲各主要社会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要认识欧洲的民主社会主义思想和理论,就必须深入研究英国工党的社会主义思想。但是,和欧洲大陆的社会民主主义相比,英国工党“根本不是建立在什么理论之上,而且一直保持着明显的反学说和反理论的偏好。”〔4〕试图总结英国工党自身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似乎显得有些困难,但是工党的社会主义理论有着在变迁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着自身的特性,使得其与欧洲大陆的社会主义思想区别开来。其中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比如为什么英国工党自始至终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较弱?为什么工党在早期就坚持渐进的改良路线?为什么工党与工会的关系能够如此之密切,以至于工会能够主导工党的起伏?为什么工党总能够走在理论革新的前列?正如英国工党领袖威尔逊所称“我强调‘英国的’这个词,因为它并非源于大陆的社会主义,而是以一望而知的英国的思想和英国的制度为基础的。”〔5〕这说明,探求社会主义理念的英国特色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英国工党领袖艾德礼在《工党的展望》一书中为我们勾勒出了工党社会主义理论和运动的三重属性,即思想来源的多样性,演进过程中的继承性以及目标手段的实用性。大体来说,艾德礼的这种概括很恰当地表明了工党社会主义理论的特性。

  一、英国工党多元化的思想构成

  虽然从一般意义上讲,思想来源多元化是现代民主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基本特征,正如国内研究民主社会主义的权威殷叙彝先生指出的那样:“在研究民主社会主义的时候必须要牢牢抓住其多元性这个特点,无论是民主社会主义的世界观还是思想来源,都呈现出一种多元的色彩。”〔6〕可是,很少有一个社会民主政党的思想来源像工党这样复杂。工党理论家克罗斯兰认为,追溯工党的理论,追溯到自然法学说、欧文主义、劳动价值论、基督教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费边社会主义等十二种思想传统。甚至在英国工党社会主义思想中,宗教还一度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以至于出现“从社会主义讲坛宣讲的圣经题目,甚至比所有其他党派宣扬的还要多一些。”〔7〕思想构成的多样性首先体现在工党成立初期思想来源的多样性。有学者认为,在英国工党成立的时候,涉及到的主要意识形态有劳工主义、工联主义、自由主义以及费边社会主义。〔8〕尽管有学者认为工党在成立之初的主流意识形态是“劳工主义”,国外有研究者还总结了劳工主义的五个特点:坚信劳工获取的比其付出的要少,注重实现财富的再分配、反对资本主义,但主张在不触动其制度的条件下进行部分改良,维护工会的利益;主张维护劳工的独立地位,但又保持对国家的忠诚。”〔9〕但是很难说英国工党在成立初期的时候就在自觉确立一种主导的思想,更像是一个理论上的拼盘。思想构成的多元性还体现在思想发展过程中的争论性。从英国工党成立以来,在工党内部就产生了三次大的争论。第一次是在麦克唐纳第二次领导工党执政时期,在面对世界性经济危机的时候,麦克唐纳和工会主要代表在削减失业补助金上产生了分歧,导致双方关系彻底破裂,以至于麦克唐纳被开除工党,并最终导致工党执政期的结束。第二次争论是在1951年工党下台以后,以克罗斯兰、盖茨克尔为代表的工党“修正主义”者,基于二战结束以来英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对传统社会主义思想进行反思,提出“生产资料所有制已经不再是决定一个社会本质属性的关键因素了。”〔10〕同时,在党内有以比万为代表的传统左派,比万在工党年会演讲中指出“社会主义就是国有化,国有化就是社会主义。”〔11〕所以比万主张进一步扩大国有化的实施范围,坚信公有制的基本目标。虽然修正主义派没有能够实现对党章第四条关于公有制条款的修订,但是,通过争论,工党已经在理论上进行了反思,逐步实现费边社会主义到民主社会主义的转型。第三次争论是发生在1979年到1983年。经历了1979年大选的失败,工党的左翼和右翼都展开了政策刚领的反思。左翼代表托尼.本以及富特主张继续扩大公有制的范围,实施“更替性的经济发展战略”,而以卡拉汉、希利为代表的右翼认为英国工党要想在大选中获胜,就必须改变其传统的社会主义观念,拉开和工会的距离,改变传统的阶级政治形象。争论的结果以左派控制工党,工党政策全面“左倾”为标志。在1983年,英国工党遭遇了最为严重的一次失败。英国工党内部之间的斗争如此激烈,这在整个欧洲社会民主党内是十分罕见的,无怪乎研究者称“工党很多的时候看起来像两个党。”〔12〕思想构成的多元性还体现在“第三条道路”在内涵上的模糊不清。“第三条道路”作为英国工党在社会主义理论转型上的新成果,从产生以来就引发了讨论和争议。有学者认为“第三条道路”是作为社会民主主义的一种新的转型,从伯恩施坦开始“修正”马克思主义,到德国《哥德斯堡纲领》放弃马克思主义,而第三条道路则是正在告别社会主义,特别是正在告别作为制度替代的社会主义。”〔13〕同时,也有学者认为第三条道路只不过是社会民主主义的“自由主义化”,“第三条道路”不是社会主义和自由主义之间的道路,而是社会主义和欧洲保守主义之间的道路。〔14〕甚至有学者认为,“所谓第三条道路带来的复兴,最多也是工党本身的复兴,社会主义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复兴。”〔15〕事实上,从“第三条道路”以来英国工党执政的理论和实践上看,这个时期英国的社会民主主义,已经进一步抹去了自身的意识形态的色彩,只关注于当下社会问题,新实用主义正在“吞噬”着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16〕而第三条道路后期的英国工党之所以在选举中一直处于下峰,关键在于“第三条道路”没有形成一个连贯的非常清晰的体系。综合以上的观点,我们可以认为,从“第三条道路”的内涵多样性我们也可以看出整个工党社会主义理论在演变过程中的多元化倾向。思想构成多元性的原因根源于组织构成的多元性。工党是由独立工党、社会民主同盟以及费边社等组织合并而成的,每个组织都有着自己的理论基础。社会民主联盟作为英国当时的一个重要的社会主义团体,成立于1881年,接受了部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观点较为激进;费边社成立于1884年,最为著名的领袖就是被称为“四巨头”的萧伯纳、韦伯、华莱士、奥利维尔。费边社会主义的实质在于“把资本主义自由传统的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相结合,从而推动和平渐进、民主宪政以及市政社会主义的道路。”虽然在工党成立之初,费边社会主义的思想没有能够成为主流思想,但是伴随着英国工党的发展,费边社会主义对工党的理论的影响越来越大,以至于被称为“工党的理论库”;成立于1893年的独立工党作为英国成立的第一个社会主义政党组织,曾经引起了恩格斯的高度关注,希望独立工党能够在英国社会主义运动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但是,独立工党也没有完全接受马克思主义,只是一种相对激进的改良主义思想。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作为英国工人运动中的主力军工会,虽然不是一个社会主义团体,但无论是对英国工党实践上的发展,还是理论上的演变,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我们很少看到哪个社会党与工会之间有着如此紧密的联系。这种组织上的多元性在欧洲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历程上也是比较罕见的。工党内部长期存在的左右翼两者之间的争论,这在欧洲各主要社会民主党中也是比较少见的,难怪有学者称工党有时候更像是两个党。组织的多元化意味着工党社会主义思想很难形成一种统一的的理念,更多的时候是一个理论的拼盘,各种理论你方唱罢我登场。这种多元性对工党的影响是深远的,很难有一种思想在工党内部起到主导作用,即使是某种思想在工党内部起到了主导地位也很难持久,工党内部左右翼之间频繁的斗争,与这种思想构成的多元性也是有关联的。

  二、英国工党理论演进的继承性

  理论演进中的继承性不仅仅是英国工党社会主义理论中的特性,同时也是英国政治思想中的一个显著的特点。从英国历史进程来看,在保守中实现渐进变革是英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规律。早在盎格鲁———撒克逊的年代,英国政治思想中就萌发出了限制王权的要求,随着议会在英国政治生活中的权力逐渐扩大,要求限制王权的欲望就逐渐增强,这种思想源头在17世纪的光荣革命中得到继承。即使在光荣革命之后,英国民主政治的推进也是更多依靠各种力量之间的博弈而逐步进行的;发端于英国社会的自由主义,在保守主义者的手中也得到了坚持,事实上,“保守主义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传统主义加上古典的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的实质是自由主义。”〔17〕英国的保守主义往往是和自己发展中的渐进主义联系在一起的,坚持在社会改良中采取一种谨慎、理性的方式。艾德礼在《工党的展望》中,认为“我们国家历史上主要标志就是它的继承性。我们的民族习惯在于我们每往前面迈进一步时,必须寻求一些过去的先例。〔18〕理论演进的渐进性首先体现在对于马克思主义有着很强的排斥感。到了19世纪末,在欧洲大陆的社会民主运动,都已经深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正如霍布斯鲍姆描述的那样,“马克思主义的学说在19世纪得到系统阐述,并日益主宰了大多数新成立的政党。”〔19〕以德国社会民主党为例,该党在成立之初深受拉萨尔主义的影响,但是到了19世纪末期,马克思主义在这个政党的理论中几乎是发挥了主导作用,1891年《爱尔福特纲领》的理论分析部分,却处处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方法。纲领指出“阶级斗争使得现代社会分裂为日益对立的两个阵营,生产资料私有制与有目的的运用和发展生产资料已经变得不相容。”〔20〕但是,在1900年成立的英国工党,从成立以来就很少受到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更多地继承了英国传统社会的宗教伦理、渐进改良的思想。正是由于工党理论演进中的渐进性,以渐进和保守为主要特征的改良主义在英国有着广泛的市场,这与英国历史上政治思想中的保守主义和渐进主义一脉相承。改良主义不同于一般的改良,前者指的是一种意识形态和进行社会革命的方式,后者仅仅指的是一种短期的行为和做法。〔21〕工联主义就是基于英国社会主义运动长期从事改良活动的基础之上而形成的。工联主义在英国的产生,与英国特有的历史环境密切相关。从宪章运动之后,英国的工人运动便很快把目标锁定在经济领域,不再涉及政治领域。分析此中的原因,不应该仅仅归咎于“工人贵族”的产生以及资产阶级的收买,注意到这个时期英国政府在经济上废除了臭名昭著的谷物法,推行自由贸易的政策;在政治上,积极进行议会改革,对工人运动采取宽容态度;尤其重要的是,英国资本主义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工人的生活水平已经有了大大的提升。〔22〕这个时期的状况正如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描述的那样,“从前让工厂主望而生畏的工厂法,现在他们愿意遵守,从前被看成恶魔现行的工联,现在被工厂主当成完全合法的机构受到保护。”〔23〕正是在英国独特的经济社会背景以及政治文化背景下,工联主义在英国得以生根发芽,并逐渐在工党理论演进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英国工党社会主义理论在演变的过程中,每一步的前进都与过去的传统深深地联系在一起。1918年英国工党在党纲中确立了要实现对生产资料所有制进行变革的目标,这个思想来源于费边社会主义理念对所有制问题的重视。费边社会主义者们对资本主义社会大多数有着深刻的批判态度,费边社的代表人物韦伯提出要“坚持对生产资料的集体所有权,从而改造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权。”〔24〕比如说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兴起的“修正主义”思潮,在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上往往强调社会主义的价值,比如说主张社会平等,强调人的尊严与价值,这些可以从英国早期社会主义思想中找到来源。20世纪90年代风靡一时的“第三条道路”,是建立在对“制度取代”的社会主义观进行否定的基础之上的,这种社会主义观立论的基础在于对社会主义的“伦理化”解释,以及对社会主义中“社会因素”的强调。布莱尔曾经说过:“如果有一天社会主义能够被定义成为社会的主义,我们就能够从中获得解放。”〔25〕这种对社会因素的强调以及对伦理社会主义的回归与工党早期社会主义的特征一脉相承。之所以英国工党社会主义理念在演进的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继承性,这要追溯到英国传统的政治文化中去。与欧洲其他国家有着明显的不同,英国是一个典型的内生现代化国家,发展历程是自然而然的,很少受到外力的干涉,而工党的社会主义理念就脱胎于这种经济社会环境,势必也会带有这种特征;在思想文化层面,英国有着浓厚的经验主义哲学传统,恩格斯在《英国状况》中就反复强调英国人在民族特性中完全带有实验的色彩,这也决定了工党的社会主义理念发展过程中很难同过去的东西完全割裂开来。思想理论演进中的继承性,使得工党社会主义理念中的特色更加突出,更加明显。

  三、英国工党目标手段的实用性

  讲究实用,善于根据社会发展不断对自身的理论进行调整,是整个欧洲社会民主主义运动鲜明的特点。纵观整个欧洲社会民主主义的发展历程,除了极个别时期以外,大多数时期实用主义都主导了其发展进程。但是工党在思想理论方面表现出来的实用主义倾向似乎更加明显。对于这种现象,艾德礼指出,在英国社会主义运动开始的时候,英国的社会主义者们就没有给自己制定一个确切的目标,而是尽可能分担了政府的责任,参加了对政府的种种管理。〔26〕法国学者德罗兹认为,工党之所以投身到政治之中,并不是为了确立某种世界观,而是为了实现某些讲求实效的社会改良。〔27〕具体而言,工党理论的实用性体现在无论是对于社会主义目标的设定,还是实现社会主义路径的选择上,都是高度实用主义的。目标的实用性体现在工党从产生以来,就没有提出过激进的要求来进行社会变革。直到1914年之前,社会主义在工人阶级中还没有赢得太多的支持,社会主义在英国得到认可的过程,要远远超过欧洲大陆的主要国家。〔28〕工党所理解的社会主义内涵,与工人阶级的实际利益有着密切的关联,只有当工党的社会主义目标契合工人阶级的实际利益的时候,工党才能接受这样的社会主义。目标的实用性可以追溯到英国的工人运动时期。英国早期的工会运动经历了一个由激进转向保守的过程,特别是宪章运动以及“谷物法”的废除,使得工会领袖把目标仅仅锁定在了经济领域,不再涉足政治领域。于是,一种专注于维护劳工利益的工联主义思潮产生了。当社会民主联盟提出把阶级斗争和生产资料社会化作为目标的时候,遭到了工党执行委员会的一致反对;此后在工党发展历程中,对社会主义目标的设定也是紧紧围绕着现实政治目标的需求而展开的。手段的实用性在于工党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在具体政策实施上可以非常灵活多变。在实现社会主义的手段上,不同于欧洲主要国家的社会主义政党,英国工党从其诞生以来,就是一个以议会和选举为中心的政党。〔29〕在欧洲社会主义运动中形成的多数社会主义政党,都经历了一个相对激进的发展阶段,而工党从成立以来似乎就没有提出过激进的纲领,工党的每一步发展都与议会选举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工党建立以来,就希望在资本主义原有体制的框架下实现社会主义,没有任何的派别或者团体提出要采用暴力革命的途径。即使在议会斗争中,工党的手段也显得更加灵活。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工党可以和自由党结成同盟以扩大自己的影响。在具体执政的策略层面,工党也显示出了高度的灵活性。或许在战后英国政治中形成的两次“政治共识”就是对工党政策灵活性的最好阐释。工党在1945年的大选中获得胜利,在执政之后迅速采纳了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混合经济以及福利国家等手段对英国社会进行改造,而关于这种改造的最初构想甚至是来源于英国的自由党。而这种治理模式后来被西欧各主要国家的社会民主主义政党采用,在威尔逊执政时期又增加了注重科技和教育的内容,卡拉汉执政时期也是在策略上进行微小调整;而在布莱尔执政时期,工党政府在执政策略上对“新自由主义”进行了相当大程度的接纳。工党的理念在一系列问题上与新自由主义的界限越来越不明晰。在对市场的问题上,工党虽然没有完全接受自由的市场,但对于市场作用的强调确实前所未有;在处理与工会的关系上,工党政府逐渐与工会拉开距离,减少工会对自身的影响;在福利国家的建设上,也提出要转变工党过去那种积极福利的政策,强调要依靠个人的努力,创造一种“机会上的公平”。在经历了这种转变之后,工党的社会主义理论越来越“自由主义”化了。过分讲求实用性,给工党带来的影响是双重的。从积极的一方面来看,工党在20世纪60、90年代能够从困境中走出,提出第三条道路并取得长期执政,相比于德国社会民主党来说在执政方面的表现要出色很多。但是,过分讲求实用性对于工党来说,其影响并不完全都是正面的。尤其在以“第三条道路”为代表的理念提出之后,工党是直接受惠于这种理论,获得了执政地位,但是这种“超越”并不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这种出于自身执政地位而不断变动的理论,为工党带来新生的同时也留下了许多隐患。近年来,伴随全球性经济危机的蔓延,欧洲许多国家的社会民主党在大选中纷纷遭遇了失败,其理论也遭遇了挑战。如果说社会主义的出现是作为对资本主义社会危机的一种回应,那么能不能很好应对这种危机也就决定了社会民主主义能不能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生存下去。然而,在资本主义“固有弊病”仍然存在的条件下,社会民主主义就丧失了对资本主义批判的勇气,虽然仍然坚守着对社会主义价值的追求,但是却没有能够提出实现这些价值的具体途径。它接受了新自由主义的经济理论,而在这种经济理论的指导下,根本无法实现社会民主主义的价值性目标,社会民主主义由注重集体利益转向对个人利益的重视。”〔30〕这种身份性的丧失是导致当代社会民主主义运动出于困境之中的一个重要根源,也引起各主要社会民主主义政党的反思。在德国,2007年社会民主党制定的《汉堡纲领》就试图重新申明政党的基本价值,加强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以恢复作为一个左翼政党的身份。在英国,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工党内部的保守力量就发起了一场关于“蓝色工党”问题的讨论,旨在构建一种新的理论摆脱第三条道路之后的困境,以重新赢得选民。”〔31〕从近期来看,这些做法仍然没有使得这些政党走出危机,在2013年举行的德国大选中,以默克尔为首的联盟党获得了42%的选举,而社会民主党仅仅获得了26%的选票,〔32〕而在刚刚结束的英国大选中,尽管工党为大选做出了许多准备,但是保守党仍然以绝对的优势取得了胜利。在选举失败之后,工党的领袖也经历了一个更替,左派代表科尔宾成为工党新的领袖,在他的带领下,工党注定会发生一定的变革。在选举政治中,影响选举结果的因素固然有很多,但是社会民主主义理论本身的危机确实导致了这些政党的失败。社会民主主义能否再次成功实现转型,以获得重生,值得我们拭目以待。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zflw/10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