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要: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也改变了思政课的教学模式。 新媒体新技术的运用,已经成为思政课创新的重要选择。 问题导向与全员互动深度融合,是新媒体新技术条件下思政课创新的必然要求。 思政课创新必须充分运用新媒体
摘要: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也改变了思政课的教学模式。 新媒体新技术的运用,已经成为思政课创新的重要选择。 问题导向与全员互动深度融合,是新媒体新技术条件下思政课创新的必然要求。 思政课创新必须充分运用新媒体新技术,课前发现真问题,课上实现全员互动,课后对互动数据挖掘分析,实现问题导向与全员互动深度融合。
关键词:问题导向 全员互动 新媒体新技术
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注重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创新网络教学形式”; 同时强调“课堂教学方法创新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加强生师互动,注重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 [1]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要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注重启发性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 ”[2]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为新时代思政课创新提供了内容遵循。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强调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为新时代思政课创新提供了形式遵循。 探索在思政课教学中如何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实现问题导向与全员互动深度融合,旨在回应新时代对思政课创新的呼唤。
一、内在规定
1.问题导向
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的理论属性,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特征,也是思政课创新的本质要求。 “什么叫问题? 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3]。 思政课教学视角下的问题导向,就是以强烈的问题意识贯穿思政课教学的全过程,由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实现从教材体系到教学体系的转化,实现灌输性与启发性的统一、主导性与主体性的统一。
思政课教学视角下的问题导向包括以下几个基本的规定性:问题是思政课教学的逻辑起点,思政课教学要从发现、提出问题开始,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问题、当代中国及世界发展的重大历史和现实问题、青年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思想实际问题; 问题是思政课教学的中介载体,思政课教学的过程就是对问题的关照与回应,注重探究、反思、批判性的主体性理解过程和学习方式; 问题是思政课教学的价值目标,思政课教学旨在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去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全员互动
习近平同志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座谈会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坚持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 只有互动教学才能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辩证统一、有机融合,从而真正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 全员互动,就是借助新媒体新技术,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精准组织整个教学流程,有效实现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互动。 思政课教学视角的全员互动包括以下几项内容:以新技术(可以实现实时传播)为基础,包括移动互联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云计算技术等; 借助新媒体(受众可以广泛深入参与),比如PC电脑端、各种手机智慧课堂App; 在教师与全体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同时、实时、深入的互动。
3.问题导向与全员互动的深度融合
问题导向与全员互动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目标与手段的关系; 只有二者深度融合,才能相得益彰。 问题,必须是在全员互动的基础上提炼的真问题,即思政课教学内容中的问题除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问题外,还应该包括在教学开始前通过全员互动采集到的学生关切的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的重大历史和现实问题、青年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思想实际问题。 互动,必须是为了解决真问题而进行的全员互动,即发生在师—生、生—生之间的实时灵活深入交流的课堂互动。
二、思政课创新的要求
1.思政课的课程性质
思政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一,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和根本要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我们党的领袖都是坚持问题导向的大师。 马克思提出:“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 ”[4]马克思主义正是在勇于直面问题、破解时代问题中产生和发展的。 正是在发现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斗争、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危机等时代问题的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从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立场出发,回答了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群众如何实现解放的时代之问,创造性地提出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规律,为广大无产阶级谋幸福、求解放提供了科学理论支撑。
第二,坚持问题导向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强大动力,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特色。 习近平同志强调:“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 ”[5]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是在深刻认识和把握国内国际新形势、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行动指南。
第三,坚持问题导向是提升思政课亲和力和针对性的必然选择。 作为铸魂育人的关键课程,思政课的目标是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思政课教育对象特点
2018年秋季开始,“00后”正式进入大学校园。 相对于“80后”“90后”,“00后”有着完全不同的性格特点和成长方式。
第一,“00后”大学生接收信息的方式要求思政课实行全员互动。 “00后”大学生被称为“数媒土著”,他们是在移动互联网技术高度普及、微博微信QQ等社交软件广泛使用的条件下成长起来的,他们的生活方式、娱乐方式、社交方式无不体现出移动互联网一代的特点,新媒体新技术已经成为他们接收信息、学习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思政课无法脱离新媒体新技术、固守传统教学模式一枝独秀、独善其身,只有充分利用新媒体新技术才能焕发无限生机活力。
第二,“00后”大学生的主体性意识要求思政课实行全员互动。 “00后”大学生主体性意识很强,不喜欢被动学习,喜欢独立思考与价值判断; 不喜欢被动接受,喜欢通过自媒体表达自己的观点。 因此,思政课只有坚持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开展全员互动,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与表达的机会,才能更好地对话与交流。
第三,新媒体新技术条件下的信息传播特点要求思政课全员互动。 在新媒体新技术时代,信息的传播方式扁平化,学生接收信息的内容是广泛的、多元的; 同时,知识体系尚不完整、价值观念尚未形成的年轻大学生往往很难做出清晰、正确的判断。 因此,必然对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产生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建立在师生之间对话与交流基础上的思政课创新成为必然,凸显教育者的主导性地位与作用。 第四,“00后”大学生的学习方式要求思政课实行全员互动。 新媒体新技术的运用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这种学习方式带有浓重的个性化、碎片化的特点,只有通过全员互动,才能真正关注个体性差异,实现对每位受教育者思想政治状况的全覆盖。
三、实施路径
1.课前,以全员互动为基础
坚持问题导向,前提是发现问题,即思政课专题教学的问题从哪里来,如何梳理纷繁庞大的理论体系,完成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授课前教师跟学生之间是没有交流、没有互动的,教学就很难做到有的放矢、同频共振。 基于新媒体新技术,教师可以在上课前一个月,结合教育部思政课教学专题指南,就理论内容中的重点、社会生活中的热点、学生思想实际中的疑点,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在授课前对全体学生的思想实际全面深入地调查分析,在对调查结果总结分析基础上,对专题大纲修订、细化。 将教学内容凝练成时代感强的系列专题,以精湛配方、先进工艺、时尚包装呈现给学生,真正实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2019年12月,大连民族大学对2020年春季学期即将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学院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调查采用自行研制的问卷,以教育部下发的专题教学指南为依据,问卷设计了四个方面的指标,主要了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观念、法治观念及民族院校大学生、特别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知与看法。 本次调查利用超星学习通App进行,共有1625名学生参与调查。
结果表明,当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总体是积极向上的。 比如86.7%的大学生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充满信心,90.5%的大学生非常赞同“只有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才能实现共同繁荣发展”。 同时,调查也反映出一些问题,比如在关于入党动机的调查结果显示,有16.2的学生认为入党是为了增强就业竞争力,12.3%的学生认为入党是为了谋求仕途发展。 本次调查使教师在上课前初步了解了学生的思想状况,为教学准备与设计提供了现实依据,必将提升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2.课上,以问题为导向
抬头率低、参与度低、获得感低,是思想政治理论课长期难以解决的痛点。 以问题为导向,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就教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全员互动,全员互动发生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而不是教师与个别学生、少数学生之间的部分互动; 全员互动不只是教师的单向发问,还有学生的提问或反问; 深度互动是多回合的反复互动,而不是只有一个回合浅层次的一问一答的,教师要针对互动的结果精准教学、靶向滴灌; 深度互动要进行“知其所以然”的追问,而不是选择正误的知识性判断。 真正的深度互动应该是彼此呼应,真正实现“一个都不能少”交互性的师生、生生全员互动。
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开展全员互动教学,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挑战。 第一,教师要树立全员互动的教学理念。 大部分教师在运用新媒体新技术的签到方式进行教学管理之后,依然停留在传统的“我讲你听”“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互动也只是对个别学生的简单问答。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这种单向度的灌输很难实现“直指人心”的教学效果。
第二,教师要提高运用新媒体新技术的能力。 有些教师对新媒体新技术存在畏难情绪,片面强调“内容为王”, 全盘否定运用信息化技术教学。 学习新媒体新技术固然费时耗力,一旦技术过关、运用娴熟,必将使思政课教学事半功倍、如虎添翼。 第三,教师要在教学内容上下苦功夫。 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开展全员互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会提出热点、难点、疑点问题,如果教师储备不充分、解答不到位,势必降低学生的满意度。
3.课后,深入挖掘、分析互动数据
互动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不能为了互动而互动。 基于新媒体新技术的全员互动教学会产生海量的课堂教学互动数据,目前在互动数据的后期分析上还缺少基本的分析方法和分析框架。 探索跨校、跨省、大范围的协同机制,对这些数据信息进一步融合、分析、研究,以研促教、以教促研,更好地促进教学相长、教研相长。 思政课教师要在信息技术方面下功夫,熟练掌握运用。 以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理、方法为指导,建立数据分析的基本模型。 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对课堂管理、课堂教学互动产生的海量数据充分挖掘、整理和分析,反哺、优化教学。
政工师评职知识:思政论文如何公开发表
全员互动教学的数据整理分析主要涉及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思政课互动教学数据分析结果有利于实现靶向滴灌、精准施教。 通过课堂互动反映出来的问题不可能在课堂教学中全部得到解决,这就需要探索课上与课下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第二,思政课互动教学数据分析结果有利于实现教学相长、教研并举。 深入挖掘研究本校、跨校、跨省的互动教学数据,并将反馈结果运用到下一轮教学中,实现调研、教研、科研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根据中国知网检索发现,关于互动教学研究依然停留在操作层面的探索上,对互动教学数据分析研究相对阙如。 第三,思政课互动教学数据分析结果,有利于学校各思想政治教育环节真正实现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目前各学校都在探索课程思政、大思政,在互动教学数据分析结果的助力下,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教社科〔2018〕2号[A/OL].(2018-04-13)[2018-08-19].http://education.news.cn/2018-04/26/c_129859868.htm.
[2]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1).
[3]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5]贾立政.习近平同志为何反复强调“问题导向”? [N].人民日报,2017-09-14(7).
作者:王艳秋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zflw/25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