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发表学术论文网电子论文》 物联网产业发展助力智慧江苏建设> 正文

物联网产业发展助力智慧江苏建设

所属分类:电子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20-07-02 16:43

本文摘要:当前,江苏信息化发展水平全国排名省区第二,信息基础建设水平全国第一,智慧城市建设如火如荼。智慧江苏和数字经济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和新要求,强调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江苏省关于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智慧社会等有关政策,大力推进数字经

  当前,江苏信息化发展水平全国排名省区第二,信息基础建设水平全国第一,智慧城市建设如火如荼‍‌‍‍‌‍‌‍‍‍‌‍‍‌‍‍‍‌‍‍‌‍‍‍‌‍‍‍‍‌‍‌‍‌‍‌‍‍‌‍‍‍‍‍‍‍‍‍‌‍‍‌‍‍‌‍‌‍‌‍。智慧江苏和数字经济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和新要求,强调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江苏省关于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智慧社会等有关政策,大力推进数字经济、绿色智城、智造强省建设,高水平建设智慧江苏‍‌‍‍‌‍‌‍‍‍‌‍‍‌‍‍‍‌‍‍‌‍‍‍‌‍‍‍‍‌‍‌‍‌‍‌‍‍‌‍‍‍‍‍‍‍‍‍‌‍‍‌‍‍‌‍‌‍‌‍。江苏数字经济发展得到了质的提升,数字经济在发展中的首位度不断提高‍‌‍‍‌‍‌‍‍‍‌‍‍‌‍‍‍‌‍‍‌‍‍‍‌‍‍‍‍‌‍‌‍‌‍‌‍‍‌‍‍‍‍‍‍‍‍‍‌‍‍‌‍‍‌‍‌‍‌‍。无锡产业互联网是江苏数字经济发展的重大机遇,应强化顶层设计,集中力量做大做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加快推进制造业等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全面构筑工业数字经济新业态,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促进智慧江苏和江苏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物联网技术

  一、无锡物联网产业影响建设智慧江苏的现状

  2009年11月13日,国务院批准同意无锡建设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要求无锡为全国物联网发展探索道路,积累经验,提供示范。经过多年努力,物联网在无锡已经从概念层面走向实际应用,从技术研发走向成果转化,从政府倡导走向市场主导,示范区引领带动作用逐渐显现。

  物联网论文投稿刊物:《物联网技术》杂志就是以迎接这次革命浪潮为己任,以纸质媒体、网络传播为手段,采取网刊互动的方法,将物联网这个提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概念,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案例宣传介绍给大家,为其广泛的普及和应用打好基础。

  应用示范作用得到有效发挥。无锡科学选择一批典型应用示范项目,积极探索商业模式,物联网应用规模和水平上了新台阶。累计实施物联网应用示范项目超过200个,物联网企事业单位已承建国家相关部门立项支持的重大应用示范工程17个,连续四年获评全国智慧城市发展水平第一名。感知集团“物联网金融”模式、知谷航空管家服务平台、海澜集团智能仓储、华润智能医药物流配送平台等,已形成良好的盈利模式。感知集团、大为科技、远景能源等企业在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400多个城市承建或参建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

  物联网产业化步伐明显加快。无锡物联网产业获批全国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试点,智能传感系统产业集群被认定为全国首批、全省唯一的创新型产业集群。目前,无锡集聚物联网企业1267家,从业人员突破15万人,营业收入2045亿元,占全国比重达到26.7%,物联网上市及新三板挂牌的企业70家。华为、阿里巴巴、中国电信、航天科技、中电海康、浪潮集团、亚信集团、大唐电信、阿斯利康、爱立信、西门子、纽豹等行业领军企业已落户无锡。智能传感器产业园获批江苏省电子信息产业园,入驻企业758家。

  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显著增强。无锡累计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863计划等省级以上物联网研发项目2000多个。引入物联网高端人才2500多名,其中国家“千人计划”人才66名,物联网专利申请量累计超过5000件。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连任ISO/IEC物联网体系架构国际标准项目组主编辑单位,代表中国牢牢掌握国际标准话语权。

  二、无锡物联网产业建设助力智慧江苏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技术层面看,主要瓶颈为传感器核心技术不足,操作系统和平台建设滞后,智能终端缺乏多样性。一是传感器产业基础核心技术不足。无锡传感器核心制造技术明显滞后于发达国家,高端产品少,低端产品多,科研成果转化率及产业发展后劲不足。特别是高端传感器,由于种类多、跨学科特征明显、开发成本大,单个企业不具备开发能力,造成高端传感器大部分需要进口。二是操作系统和平台建设滞后。虽然近年来无锡物联网企业也着力加速物联网平台构建,但在聚合资源、带动技术创新、组织管理、经营模式创新等方面的潜力远未充分释放,与国际领先物联网平台相比,没有明显优势。操作系统和平台建设是营造良好物联网产业发展生态的两大基础性工程,突破习惯壁垒锁定迫在眉睫。三是智能终端缺乏多样性。目前智能终端以智能手机、平板等为主,随着智能家居、车联网、智能教育、智能医疗、智能能源、智能建筑等领域的不断发展,智能终端定义范畴亟待扩展,多样性的智能终端研发和应用需要超前布局,智能终端的应用领域需要快速深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

  从应用层面看,主要瓶颈为政府主导式发展导致碎片化应用,网络架构与接口规范亟待标准化,应用技术成熟度偏低导致成本居高不下。一是政府主导式发展导致碎片化应用。二是网络架构与接口规范亟待标准化。三是应用技术成熟度偏低导致成本居高不下。四是由于企业相关人员缺乏跨行业知识储备,对行业技术应用的理解不充分,往往从技术供给端出发探求问题解决方案,导致行业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与实际情况不匹配。

  三、促进智慧江苏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实施物联网共性技术研发行动计划,攻克物联网芯片和传感器等核心技术,破解物联网发展的核心技术瓶颈。

  首先,产学研用联合,加快构建高端智能传感器及芯片产业体系。支持产学研用联合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研发项目,围绕感知、控制、决策和执行等智能功能的实现,突破先进体系架构、高精度感知与测量、高效标识与寻址、高可靠智能控制、高效能微电源和能量获取等一批关键共性技术,自主可控物联网芯片、智能终端等核心技术产品。大力发展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龙头企业集团,壮大高端人才队伍,促进高端智能传感器生态体系规范有序发展。

  其次,围绕连接需求,开展物联网组网技术设备研发。围绕实现海量物体互连、端到端连接、可测量性和互操作性,重点研究物体间信息交换通信、底层通信协议之间的互操作、物体移动性和信息路由等关键技术。围绕有线和无线的集合组网方式,实现新设备无缝地集成到现有的物联网生态系统,研究构建互操作、泛在融合、绿色带宽、智能安全的新型网络。推动面向服务的物联网传输体系架构。

  研究建立统一的物联网传输体系架构参考模型,重点研究物联网各组成单元的互联体系架构、安全体系架构,统一操作管理显示平台,制定各种接口、协议和规范等,实现不同物联网应用平台的互联互通、通用访问与统一服务获取。

  最后,结合应用示范,统筹布局物联网平台技术产业化。结合应用示范项目推进物联网操作系统及产业生态的布局。加大对物联网操作系统、平台研发及产业化的支持,积极打造产业生态。以数据和硬件为基础,规范硬件驱动程序接口和API接口,推动物联网操作系统平台发展及其在可穿戴设备、智能硬件等物联网终端与设备中的应用。

  支持相关企业开展开源项目,建设开源社区,建立开放应用+开放硬件的生态模式。加强物联网与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的集成创新。面向万物互联需求,发展物联网搜索引擎、E级高性能计算、操作系统与云端耦合、面向物端的边缘计算等技术和产品‍‌‍‍‌‍‌‍‍‍‌‍‍‌‍‍‍‌‍‍‌‍‍‍‌‍‍‍‍‌‍‌‍‌‍‌‍‍‌‍‍‍‍‍‍‍‍‍‌‍‍‌‍‍‌‍‌‍‌‍。开展深度学习、认知计算、虚拟现实、自然人机交互等领域前沿技术研发,提升信息服务智能化、个性化水平,形成开放兼容、稳定成熟的产业生态体系。

  推广“共性架构+应用子集”模式,坚持市场导向,以重大应用示范项目牵引,统筹协同推进物联网规模化发展,破解碎片化应用难题。一是共性架构先立,重点突破个性化应用的共性部分,创新物联网发展模式。物联网应用与产业发展不怕慢就怕乱,碎片化应用导致了物联网产业规模小,成本高,难运营。要想驱动碎片化市场向规模化发展,需要坚持共性架构+应用子集发展模式,有规划有组织地统筹推进。应加快各个行业主体的专业化和细分化,加快形成单个物联网行业的生态体系。通过单个物联网行业生态体系,实现资源交换,打通垂直行业和外部系统与资源的共享及协同,形成跨行业跨领域的协同体系,解决碎片化应用瓶颈问题。二是推进行业融合,打破垂直行业的“信息孤岛”,促进应用规模化发展。

  物联网跨行业融合为物联网发展的长远方向,应进一步深化行业融合,破解竖井式应用。一方面,需大力发展物联网在制造业领域的转型应用,对智能制造产业进行全面研究,挖掘机器人、无人机、人工智能、3D打印、无人驾驶、虚拟现实等技术在各行各业的融合应用。例如,拓展机器人在农业、装配、建筑、电子、物流和仓储、生产制造、医药、采矿以及运输等行业的应用,民用无人机在农林保值、影视航拍、电力巡视等领域的应用,虚拟现实在娱乐、购物、医学、军事、室内设计、工业仿真等领域的应用等。另一方面,需重点关注物联网开放平台、操作系统等关键环节的应用。充分利用具有共性特征的物联网平台、操作系统,打破垂直行业的“应用孤岛”,促进大规模开环应用的发展,加速共性产品的跨行业渗透。三是坚持市场导向,充分发挥企业对潜在需求的发现、激活、挖掘和培育作用。物联网进入快速成长新阶段以后,更应强化市场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企业对市场潜在需求的发现、激活、挖掘和培育作用,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业务创新、模式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以新需求、新模式引领新业态发展,使万亿级的垂直行业市场潜能得到有效释放。

  深化物联网标准协调推进机制,依托国内技术和应用创新,推动中国物联网标准引领国际发展。第一,深化国家物联网标准协同推进机制,依托物联网应用技术成果,快速有序地推进国内标准化工作。当前物联网发展已到产业化、标准化的关键时期,物联网标准体系的特点是“总体性、共性、层次化、矩阵化”,应注意处理好“总体”和“局部”,“共性”和“个性”的关系。物联网标准体系不是取代或重构已有行业标准,而是要建立这些标准与新兴产业之间关联的新规则。

  这里的“建立”意味着已有标准符合这种新关系的可“沿用”,不符合的应“修订”,对没有标准的新兴产业展应加快“制定”。优先采用可用的现有标准,对缺失的标准加快自主研制。第二,抓住国际物联网标准立项上的先发优势,加大国际标准应用的支持力度,巩固和提升在国际物联网标准的地位。我国在物联网国际标准化工作方面已取得一定的先发优势,为国际物联网标准化工作奠定了较好基础。由无锡物联网发展研究院专家牵头制定的物联网参考体系结构国际标准ISO/IEC30141已正式获得立项,是ISO/IEC第一项物联网国际标准,标志着我国正式掌握了国际物联网标准领域的最高话语权。

  面对欧、美、日、韩等国家和地区在物联网标准制定的激烈竞争,应加快物联网标准制定和修订进度,满足物联网应用快速发展需求,逐步将我国的标准上升为国际标准,巩固和提升我国在国际物联网标准化领域的引领地位。第三,注重物联网标准制定的独特性,以提升国内标准应用范围为着力点,加快国内标准的国际化进程。在物联网标准制定过程中,争取更多的国际厂商认可国内物联网标准,逐步将部分国内标准上升为国际标准,为物联网产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获得更大的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应加强物联网标准技术机构之间的国际交流合作,提升国际物联网标准化工作的参与水平,注重国内标准与国际标准有机衔接。

  加快出台物联网安全指导原则,加速形成统一的物联网安全政策、技术、产品和标准,提升物联网运行的安全水平。要做好物联网安全的顶层规划。物联网服务为社会各方面发展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和利益,但目前物联网运行安全却跟不上物联快速创新的步伐。随着人们生活的网络化和物联化,国家关键基础设施的更多物联化应用,个人和国家安全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物联威胁。各国政府高度关注物联网运行安全,美国发布了《物联网安全指导原则》,欧盟委员会正在围绕物联网设备划分网络安全等起草新的安全标准。

  目前我国在物联网安全方面的顶层设计尚待完善,还没有出台物联网安全的指导原则,物联网安全技术尚未突破,物联网安全标准还在制定之中。物联网安全方面的基础研究应该由政府设立资金予以支持,并在研究成果产业化后进一步给予一定的补助。要完善物联网安全保障的体系架构。根据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及时完善基于物联网平台私有信息保护的法律法规,改变目前以“以行政法规规章”为主的状况。应对我国信息安全法律体系进行全面规划,完善已有的法律法规,加快信息安全管理单行法的立法,提升信息安全的法律保护层次。

  应加快出台相关的安全指导原则,明确相关的安全设计、跟踪管理等具体要求,加强物联网信息安全标准化的制定和实施工作,尽早制定出基于国际标准又适应我国现状的物联网安全标准体系。加快建立可信任的物联网体系架构,把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作为体系架构的关键内容,构建以安全为基础的物联网应用解决方案。加快整合国内信息安全领域优势资源,完善物联网安全技术、产品和标准服务平台,为物联网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要建立物联网产品准入和责任追究制度。借鉴现有的互联网监管模式,建立物联网准入管理制度,设置严格的物联网产品准入要求,设立专门机构负责对物联网企业的准入资质进行审核,统筹协调企业之间的研究和发展方向,特别是针对企业产品的感知节点信息接入、数据传输层的数据交换、数据处理层的数据存储和分析、应用层使用安全等进行严格的准入限制。同时,应针对物联网的服务提供商、物联网数据接入商设立严格的管理制度,明确其承担物联网危险数据的发现,非法侵入、攻击行为的分析和处理,重大突发事件的处理,终端安全的控制和管理,以及物联网安全管理和培训等责任,建立物联网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要建立物联网产品安全等级分类和评估机制。

  应采纳等级保护的管理办法,将与物联网信息安全问题相关的重要信息、重要系统都纳入安全评估范围。对牵涉国家基础产业、关键产业的物联网应用,采取定级保护、分级管理的措施,强化安全运行和维护保障。对国家关键基础设施和重要信息系统,应依法按照国家标准实行定期进行自评和强制性检查评估。在现有国家信息安全检测机构基础上,整合国内信息安全领域优势资源,完善物联网安全技术检测评估平台。围绕物联网系统解决方案、核心设备与运营服务等,完善物联网系统安全评估机制,加强物联网安全产品测评,满足物联网系统的数据保护和安全风险管理‍‌‍‍‌‍‌‍‍‍‌‍‍‌‍‍‍‌‍‍‌‍‍‍‌‍‍‍‍‌‍‌‍‌‍‌‍‍‌‍‍‍‍‍‍‍‍‍‌‍‍‌‍‍‌‍‌‍‌‍。

  作者:王凤良蒋佳林黄胜平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dzlw/23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