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要: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布局在城市推进创新驱动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立足创新链理论视角,构建城市科技创新平台统筹布局的分析框架,并从宏观层面分析了科技创新平台的功能及作用,再次基于分析框架剖析了具有代表性城市在不同类型创新平台建设上
摘要: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布局在城市推进创新驱动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立足创新链理论视角,构建城市科技创新平台统筹布局的分析框架,并从宏观层面分析了科技创新平台的功能及作用,再次基于分析框架剖析了具有代表性城市在不同类型创新平台建设上的做法及启示,基于此提出成都建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的四点建议,对当下成都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创新链理论;科技创新平台;成都
一、科技创新平台的理论研究
(一)科技创新平台的内涵
创新链理论指出创新活动具有统一性与系统性,创新链是从源头开始,经过多级环节、运用多种要素、涉及多个部门,直到取得最终成功并实现价值创造的全过程。根据创新链理论,从技术成熟度角度出发,创新链共划分为基础研究阶段、技术创新阶段、成果转化阶段、产业化阶段、商品化阶段五大环节。在不同创新阶段有不同的创新任务,不同创新阶段有不同的供给需求。在基础研究阶段:注重对“从0到1”的原始性创新和颠覆性技术发现;在技术创新阶段:瞄准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瓶颈进行攻关。
科研技术论文投稿刊物:《科技创新与应用》杂志是经中国新闻出版总署备案的学术期刊。主管单位:黑龙江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主办单位:黑龙江省报刊出版有限公司、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
在成果转化阶段:通过中试、工业性试验、批量试制试用等,实现基础研究、技术研发、生产和应用推广体系无缝衔接。在产业化阶段:企业及产业孵化,创新产品大规模批量生产。在商品化阶段:大量科技服务机构进入,促进技术服务与推广应用。而创新平台是指围绕创新链的各环节与节点布局的组织机构,主要包括基础研究平台、技术创新平台、成果转化平台、产业发展平台、科技服务平台五大类,不同类型的创新平台承担不同的“任务与使命”,共同深度参与从原始创新到技术开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及产业化的全过程,打开了从“科学技术”到“产业化”的通道。
(二)科技创新平台的功能
从整体来看,创新资源集聚与配置是各类创新平台均或多或少具备的特征,实现人才、技术、资本、数据等创新资源要素整合利用。依据创新链划分,五类创新平台具备以下五大核心功能:
1.原始创新的策源功能。主要为基础研究类平台,聚焦于重大原始科学发现及前沿学科、新兴交叉学科研究,分析、验证、阐明技术概念的用途、特征和关键功能。
2.技术创新的引擎功能。主要为技术创新类平台,聚焦于国民经济主战场中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需求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科技前沿,致力于相关产业核心共性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和示范应用。
3.科技成果的转化功能。主要为成果转化类平台,对接技术供给端与需求端,通过检验检测、技术“二次开发”等,为创新产品大规模商品化及产业化奠定基础。
4.创新产业的孵化功能。主要为产业化类平台,通过“双创载体”、科技产业园区、科创空间等产业孵化类平台的运作,集聚创新要素,孵化培育创新型企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
5.科技服务的支撑功能。主要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科技资源共享平台、人才服务中心、投融资服务中心等各类科技服务类平台,基于自身业务范围,为各类创新主体提供专业服务,支持城市的创新创业创造。
(三)科技创新平台的作用
1.搭建要素与科技深度链接的桥梁,是集聚高精尖创新要素的战略平台。
从全球来看,创新要素比其他生产要素更倾向于集中在少数地区。在国内,20%的省份汇集了全国35%的高等学校、40%的科研机构、50%的科研人员、60%的研发经费、70%的发明专利授权和高技术企业和75%的技术交易。此外,创新已经成为驱动城市发展的重要“源动力”,各大城市在人才、资本、技术等创新资源的争夺上已经呈现“白热化”的态势,北上广深等东部城市由于强劲的经济发展表现、有利的区域位置、优异的创新生态环境等因素,在创新资源集聚上存在巨大优势,“马太效应”愈发明显。面对创新要素高度集聚的态势和各地对创新要素激烈竞争的挑战,创新平台强大的资源集聚能力的优势得以进一步显现,创新平台是汇聚高端创新要素的关键支撑,吸引最顶尖的人才、最优质的科技成果、最优越的金融、最丰富的科研数据,成为创新要素汇聚、交互、融合、流动、配置的重要节点。
2.重构投入与科技创新产出的通道,是实现价值转换与增值的“重要武器”。
在各类创新平台建设过程中,政府始终扮演一定的角色,特别是在大科学装置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中,直接体现国家意志。对地方政府而言,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进位赶超同类城市,就必须寻求创新动力源,然而大科学装置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需要投入巨大的资金,是对有志于建设此类平台的地方政府财政大考验。依托此类平台自身的强竞争力属性,构建切实可行的价值实现机制是缓解创新平台建设需求与财政资金投入绩效矛盾的有效方式,通过共担建设成本、共享建设收益,发挥创新平台的资源集聚作用、创新引领作用等,最终直接或间接的实现“投资收益”。
3.打造产业与科技紧密联动的纽带,是构建现代化产业集群的动力承载。
产业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是一座城市的关键核心任务,是关系到城市竞争能力提升的重要依托,然而传统的产业发展模式的边际效应正快速递减,集聚创新要素、部署创新生态链、构造产业生态圈、打造产业生态系统的模式正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这一模式中,科技创新平台的作用不可替代,通过构建研发平台、公共服务平台、产业孵化平台等不同类型创新平台,链接研发、设计、创意、孵化、产业、总部、总部经济、商业办公、住宅等全部功能,整合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促成在各领域形成较大的产业集聚和产业规模效应,企业依托平台的创新资源不断壮大,形成一种分工协作的良性竞争关系,并由此带来一系列的产品创新和结构优化,最终带动产业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因此,创新平台是构造产业生态系统的“利器”,通过对产业特点和需求的分析以及优势资源的调动,实现科技资源共享和高效配置,促进产业发展整体水平的提升。
4.构筑城市与科技融合共生的枢纽,是引领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关键一招。
创新型城市是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自主创新为主导,以创新文化为基础,主要依靠科技、知识、人力、文化、体制等创新要素驱动发展的城市,对其它区域具有高端辐射与引领作用。而在创新型城市建设过程中,各类创新平台的资源集聚作用、原始创新引擎作用、成果转化作用、产业孵化作用、科技服务作用等至关重要,各类创新型平台能够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深度“赋能”,如研究开发产业急需的关键技术、近中期前瞻性技术、监测分析技术,为企业提供各种技术咨询服务、接受企业委托技术开发任务,帮助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科研活动,为创新创业提供金融、人才培训、企业管理等服务。因此,创新平台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动力引擎,其引领辐射作用促成城市的人才、技术、企业、产业等融合共生,呈现螺旋式上升发展的崭新态势,带动城市根本性和整体性提升。
二、典型案例及启示
(一)强化“前沿探索、重点突破”的基本认识,探究事关发展主动权的“无人区”
基础科学研究作为提升区域源头创新能力最重要的载体,是高新技术的源泉,是科技创新的上游,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平台建设,提高引领前沿的源头供给能力,对于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和转型升级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以北京怀柔科学城为例,怀柔科学城对现有国家级基地和平台进行考核评估、优化整合,加强与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相互衔接,推动设施建设与国家科学中心发展的紧密结合,促进基础研究发展。
因此,打造创新型城市就必须在基础研究上下“狠功夫”,成都要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就必然不能忽视科技创新、特别是基础科学研究的引领性作用,必须强化“前沿探索、重点突破”的基本认识,全面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持续增加基础研究投入,促进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衔接融合。通过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前沿交叉研究平台等基础研究类平台建设,实现从基础研究到源头创新的螺旋上升,更好发挥基础科学研究对成都高质量发展和新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二)秉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发展思路,打造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动力源”
技术创新是企业维持竞争力生命力的重要手段,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是企业避免被“卡脖子”的唯一选择,也是城市突破产业发展上限,着力增强创新发展能力必须要趟的“深水区”。习近平同志指出“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集合精锐力量,做出战略性安排,尽早取得突破。”
以浦东新区为例,其围绕生物医药产业、新材料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领域,建设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助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强力支撑。当前,以科技自立自强和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为指引,以产业牵引高质量发展为指引,成都必定需要加大关键技术、关键设备材料的投入及研制,通过布局集科研人才和科研设备于一体的技术创新类平台,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高级化和高端化。
(三)强调“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的联动思维,畅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
中间试验是基础研究的延续和扩大,是新产品开发的必经之路,实验室的技术创新成果必须经过中试、批量试制试用等“二次开发”环节才能最终进行大规模产业化生产,要想打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这张牌,就必须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类创新平台建设的投入,支持企业、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建设布局中试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检验检测认证平台,对科研成果进行中间试验,不断研制出新产品的配方及生产工艺和样品。
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滨海新区与多所高校合作建立中试转化平台,并制定系列政策支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转化平台建设,并给予资金支持。对成都而言,为提升科技创新产业化率,应重视与国内外高校、头部企业合作,打破科技创新供需之间的“藩篱”,突破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创新活力,强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市场化服务,积极搭建中试服务平台,增强科技成果流动性等,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从而更好发挥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四)突出“平台应用、示范带动”的发展方式,构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承载地”
建设产业化平台载体用于产业的集聚和孵化已经成为城市提升产业发展能级的重要手段,通过搭建产业应用示范平台,支持企业进行产品实验、测试、示范、推广工作,可有效提升区域产业的价值链,助力关键核心技术、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等新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示范应用。通过强化专业化分工,优化生产要素配置,提高产业竞争力,进而成为推动城市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力量。
以深圳高新区为例,深圳高新区通过财政政策、产业用地政策,大力支持产业类平台建设,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成都大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可通过聚焦人工智能、5G通信等重点领域,联动高校院所、知名企业建立各类产业创新平台,积极开展产业创新技术先行先试,推进技术、应用、服务与模式的创新,探索形成一批技术场景应用与试点示范应用,打造新技术新产品的发展高地。
三、成都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构的思考及建议
(一)强化科技创新平台的招引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化、商品化五大类创新平台中,根据平台性质、资金投入大小、创新性研究成果距离产业化的远近等因素可大致分为高校院所主导和企业主导两大类。其中,基础研究类平台多由高校院所主导建立,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化、商品化平台多由企业主导建立。在招引上,应分类施策:对于基础研究类平台,应充分考虑其多依托高校院所建立的特性,积极与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转变“给地给钱”的传统招引方式,与高校院所构建利益绑定机制,发展“事业合伙人”伙伴关系。
注重精准对接,围绕成都前沿科研领域布局方向和主导产业发展方向,积极梳理全国各地国家级和省市级基础研究平台,形成清单式管理,对于急需招引的基础研究类平台,可考虑采取“一事一议,一校一策”的方式,加速推动更多创新平台落地。让招引的平台“留得住”,为招引落地的重大基础平台的工作人员做好购房租房、子女教育、交通医疗等完善的生活服务配套。
对于其他四类平台:充分考虑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化、商品化平台多由企业主导建立的特性,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积极展示成都在创新平台集聚、创新政策叠加、创新环境优异等方面的优势,吸引企业主导的创新平台到成都设立分支机构。注重强链和补链,对于急需引进的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化、商品化平台,采取“一事一议,一企一策”的引进方式,同时注重利用货币化激励手段,在创新平台建设期和运行期给予一定的财政资金支持。
(二)强化科技创新平台的培育
对于基础研究类平台:基础研究类平台建设需要庞大的资金投入,在建设上,应坚持采用政府与高校院所共建、省市区三级财政联动的模式,采用前资助,在平台建设初期财政资金就直接进入。在平台运行初期,对运行经费和项目经费进行补贴。此外,在大科学装置等基础研究类平台的建设过程中,应积极向上争取进入国家“十四五”期间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点位。积极向上争取支持,调整科学城空间规划,增加土地指标,增加大科学装置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承接能力,规划建设大科学装置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区。此外,由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特殊性,对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还可采用编制路线图模式进行统一管控,着力推进。
一是建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办公室,一体统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相关工作,增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的统揽性、前瞻性、科学性。强化与高校院所协同,遴选优质项目,争取国家支持,尽快落地实施。依托成都科学城管委会,设立成都科学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专职机构,全权负责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的收集、整合、建设、运行管理等工作。
二是启动编制成都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路线图规划。基于国际通行做法,聚焦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国家战略,为全面准确指引全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建议由设施建设管理办公室牵头,联合知名高校院所、科研机构、知名专家(团队)、评估机构等,联合编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路线图规划,明确成都市中长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整体战略、学科领域、资金测算等关键问题,建立完善的路线图的制定程序和规章制度,提出路线路实施细则及相关政策建议,强化多层面协调保证路线图的有效实施。
三是编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办法。强化制度设计与政策指引,以建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管理为原则,编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办法,对主要由财政支持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行、管理、考核等作出明确规定,建立健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引导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合理规划、有序建设、良性运行。探索社会资本参与全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制度性安排,引导企业、公益性机构等多元主体共建共享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五是优化调整储备项目建设优先顺序。综合考量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学科领域布局的前瞻性、对产业发展的支撑性、与重大战略的契合性等因素,建议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储备项目建设优先顺序进行重构,“在十四五”期间重点支持超大功率自由电子激光极紫外光源及光刻技术试验装置、航空发动机热物理试验装置、面向通用智能的认知模拟与智能演化基础设施三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建设。
对于其他四类平台:探索设立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化、商品化四类创新平台培育专项,不限定建设领域,采取“常年申报,分批遴选”或“揭榜挂帅”方式,通过备案制管理、统一授牌、财政资金后补助等形式支持企业申报建设创新平台,设计完善的考核机制和财政资金“退坡”机制,并支持符合条件的创新平台承担省市科技计划专项及基金任务。
作者:程宁波范文博田丹兰雪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dzlw/27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