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要:文章运用2004年、2008年、2013年、2018年的数据考察市场竞争程度的地区差异对省级区域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间技术差距越大的行业,市场竞争越激烈,越不利于技术创新;企业间技术差距越小的行业,市场竞争越激烈,越有利于技术创新;从动态演变视
摘要:文章运用2004年、2008年、2013年、2018年的数据考察市场竞争程度的地区差异对省级区域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间技术差距越大的行业,市场竞争越激烈,越不利于技术创新;企业间技术差距越小的行业,市场竞争越激烈,越有利于技术创新;从动态演变视角来看,大部分制造业内部企业间技术差距在逐步缩小,意味着市场竞争程度越高,企业越倾向于采取加大研发投入的策略提高自身生产效率,从而导致制造业内技术创新活动呈现上升态势。
关键词:技术创新;市场竞争;技术差距;制造业
0引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取得了快速发展,产出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目前,制造业内部结构得到一定程度优化,知识、技术密集型行业所占比重提高,劳动密集型行业所占比重下降。但是,制造业大而不强的现象依然十分明显,自主创新能力、关键核心技术与世界技术前沿仍然存在一定差距。而且,地区经济增长存在较大的差异,各地区制造业内部结构呈现较大差异。在此背景下,探究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促进制造业技术创新,对未来的制度改革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自熊彼特技术创新理论提出以来,技术创新逐渐被公认为驱动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而究竟哪种市场结构最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在理论与实践发展中不同的学者得到了不同的结论。
熊彼特最早提出了两个著名假说,第一个假说强调了企业规模的重要性,认为大企业在规模经济、风险分担和融资渠道等方面拥有相对优势,较小企业有更强的创新能力;第二个假说强调了垄断利润对创新激励的关键作用,尽管在短期垄断会造成资源配置扭曲,但从长期来看,市场对垄断利润的追逐会导致创造性的破坏,长期动态效率会占优于短期静态损失,因此拥有垄断地位的企业有更强的创新能力[1]。
已有文献对熊彼特假说实证检验的结果大相径庭[2—12],产生这一结果主要是因为产业差异、地区差异、数据源、时间段、计量方法、指标选取等不一致。另外,这些研究忽略了行业技术特征异质性,即不同产业内企业间技术差距存在较大差异这一客观事实。那么,在考虑不同行业内企业间技术差距异质性特征的基础上,市场竞争程度的地区差异是否会对各地区的制造业技术创新产生影响?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本文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对该领域的相关研究做了几点推进:第一,从行业异质性角度考察市场结构对省级区域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即从细分产业的层面进一步考察市场竞争程度与中国省级区域制造业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第二,将地区和产业特征紧密结合,通过引入交互项的方式构建计量模型实证检验市场结构与技术创新的内在联系,考虑到主要变量间的内生性问题,本文选取的工具变量能有效地控制变量之间的内生性,以保证结果的有效性和可信度。
1模型、变量和数据来源
1.1计量模型
根据熊彼特的技术创新理论,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是为了谋求高额利润。一方面,市场竞争程度越高,企业所获得的利润越低,为避免竞争,企业会主动进行技术创新,即存在“逃离竞争效应”;另一方面,企业进行研发、创新需要大量的资金且具有极大的风险,垄断企业更有能力进行技术创新,即存在“熊彼特效应”。本文通过构建计量模型的方法实证检验在不同地区具有不同技术特征的行业中,哪种影响效应更占优势。由于本文所考察的技术创新程度是地区市场竞争环境和行业本身企业间技术差距特征交互影响的结果,利用普通的线性模型估计无法实现,因此,借鉴Nunn(2007)[13]的模型方法,引入行业特征和地区特征的交互项来分析市场竞争程度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1.2变量选取
1.2.1技术创新
现有文献通常把技术创新分为技术创新投入与技术创新产出两个方面,技术创新投入通常以研发支出来衡量,而技术创新产出通常以专利数量、新产品产值等来衡量。本文主要考察企业进行创新的动机,因此选择研发支出(用R&D投入强度表示)作为技术创新的代理变量。
1.2.2产品市场竞争程度
国有经济比重是学界衡量行政进入壁垒强弱的主要标准,本文使用各省份国有经济比重作为市场竞争程度的替代变量。根据市场竞争原则,国有经济比重越高,代表行政进入壁垒越高,市场竞争程度越低;国有经济比重越低,代表行政进入壁垒越低,市场竞争程度越高。根据现有文献,国有经济比重可以采用两种方法进行度量:
一是国有总资产比重,即采用各省份国有总资产(各省份登记注册类型为国有企业、国有独资企业、国有联营企业、集体企业、集体联营企业、国有与集体联营企业的企业资产总额)占各省份总资产的比重来度量;二是国有资本比重,即采用国有资本占总资本的比重来度量,具体核算方法是,使用某个地区国家资本加集体资本的总额除以整个地区实收资本总额。本文将使用国有总资产比重进行初步回归,使用国有资本比重进行稳健性检验。各省份的国有总资产比重都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即各省份行政性进入壁垒越来越低,产品市场竞争程度越来越高。
1.2.3技术差距
本文借鉴Philippe等(2005)[6]的方法度量行业内企业间技术差距。首先,计算四分位细分行业之间技术差距:mit=TFPFt-TFPitTFPFt,其中,F代表某行业内具有前沿技术(即具有最高全要素生产率TFP)的细分行业,i代表具有非前沿技术的其他细分行业。对于前沿技术细分行业,用mFt=TFPFt-TFP(F-1)tTFPFt进行测度,其中,F-1代表仅次于前沿技术的细分行业。其次,计算各行业中四分位细分行业之间技术差距的平均值:mtfpjt=1NjtåiÎjmit,Njt代表t年j行业中细分行业数量。mtfpjt越小意味着行业j中的企业在技术上更接近前沿(更像技术相同企业),mtfpjt越大意味着与前沿的技术差距越大(在行业中的企业更像在一个非水平行业中的落后企业)。
最后,使用索洛余值法计算得到全要素生产率TFP。其中,产出用各细分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工业增加值表示,劳动投入用各细分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表示,资本投入用各细分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表示。由于细分行业缺少工业增加值数据,因此本文采用各行业工业总产值乘以工业增加值率推算的方式得到,其中各行业的工业增加值率利用投入产出表数据计算得到。
中国在2011年采用了新的行业分类代码,为便于对比分析,本文将2013年和2018年新行业分类数据按照新旧行业代码对照表转化为2002年《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下的数据。下页表2给出了2004年、2008年、2013年、2018年各行业技术差距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大部分行业内企业间技术差距呈现下降趋势。
1.2.4其他变量
各省份人力资本禀赋用各省份高等教育在校人数占人口的比重表示;产业的人力资本密集度用各行业科技人员在全部从业人员中所占的比重来表示;信息技术资本禀赋用各地区信息化发展总指数来表示;各行业信息技术资本密集度用信息技术中间投入比例来表示;出口用出口交货值表示;外商直接投资用外商资本表示。
1.3数据说明
R&D投入强度数据来自各省份经济普查年鉴和统计公报,各省份高等教育在校人数和人口来自《中国统计年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主营业务收入、总资产、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出口交货、国家资本、集体资本、外商资本、科技人员数等数据来自2004年、2008年、2013年和2018年的《中国经济普查年鉴》;信息技术中间投入比例来自2002年、2007年、2012年和2017年投入产出表,各省份信息化发展总指数来自《中国信息年鉴》。三大改造前的国有经济所占比重
2估计结果分析
2.1初步估计结果
为了控制各省份和各产业的个体差异性,本文采用地区和产业固定效应方法进行估计。在进行估计时,为了克服多重共线性问题,采取逐步向模型中加入解释变量的方法来考察各因素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其中模型(1)至模型(20)分别代表不同的模型。
从模型(4)、模型(5)、模型(14)、模型(15)、模型(19)和模型(20)的估计结果中可以看出,2008年信息技术资本禀赋与信息技术资本密集度交互项(ite_iti)跟其他变量之间具有多重共线性,2013年和2018年人力资本禀赋与人力资本密集度交互项跟其他变量之间具有多重共线性,因此在这两个时期的回归模型中分别删除这两个变量。从模型(1)、模型(6)、模型(11)、模型(16)的估计结果中可以看出,2004年、2008年、2013年、2018年地区市场竞争程度与行业中企业间技术差距的交互项(com_gap)的估计系数都显著为正,表明企业间技术差距越大的行业,市场竞争程度越大,企业越有动力进行技术创新;企业间技术差距越小的行业,市场竞争程度越大,越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
该结论说明在考察促进企业创新的市场结构问题时需要充分考虑行业本身的技术特征。企业间技术差距越大,市场竞争程度越高,“熊彼特效应”大于“逃离竞争效应”,越不利于技术创新;企业间技术差距越小,市场竞争程度越高,“逃离竞争效应”大于“熊彼特效应”,越有利于技术创新。从模型(2)至模型(4)、模型(7)至模型(10)、模型(12)至模型(14)、模型(17)至模型(19)可以看到,在考虑其他影响因素后,地区市场竞争程度与产业内部企业间技术差距交互项的估计系数仍然是显著为正的。这说明各省份市场竞争环境和行业自身的技术差异特征确实是影响省级区域制造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
人力资本禀赋与人力资本密集度交互项(he_hi)的估计系数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表明各省份人力资本禀赋越高,行业人力资本投入越多,越有利于技术创新。信息技术资本禀赋与信息技术资本密集度交互项的回归系数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表明各省份信息技术资本禀赋越多,行业信息技术资本投入越多,越有利于技术创新。这一结论与张伯伟等(2013)[14]结论一致,即目前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推动世界经济运行的基础创新技术,各省份信息技术资本存量呈现明显上升趋势,推进了企业技术创新。出口与外商直接投资的回归系数要么为正,要么为负,但在统计上并不显著,表明来自国外的外部因素相对于国内其他变量而言作用相对较小,尚不能成为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因素。
3结论
本文基于经济转型背景,在考虑行业内企业间技术差距异质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动态视角深入分析了市场竞争程度的地区差异对省级区域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
(1)企业间技术差距越大的行业,市场竞争越激烈,越不利于技术创新;企业间技术差距越小的行业,市场竞争越激烈,越有利于技术创新。这一结论不受样本选择、变量测度方法、控制变量及内生性的影响,从而是稳健和可信的。(2)从动态演变视角来看,2004—2018年,大部分行业内企业间技术差距在逐步缩小,在这种状态下,随着市场竞争程度提高,中国行业内部企业“逃离竞争效应”越来越占优于“熊彼特效应”,意味着市场竞争程度越高,企业为了获得生存和发展空间,越倾向于采取加大研发投入的策略,提高自身生产效率,这导致产业内创新活动呈现上升态势。此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在制造业各行业中的广泛应用,各地区信息技术资本禀赋增加和各行业信息技术资本密集度提高对制造业技术创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商务印书馆,1990.
[2]CorreaJA,OrnaghiC.CompetitionandInnovation:EvidenceFromU.S.PatentandProductivityData[J].JournalofIndustrialEconomics,2014,62(2).
[3]张杰,郑文平,翟福昕.竞争如何影响创新:中国情景的新检验[J].中国工业经济,2014,(11).
[4]何玉润,林慧婷,王茂林.产品市场竞争、高管激励与企业创新——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贸经济,2015,(2).
[5]王靖宇,付嘉宁,张宏亮.产品市场竞争与企业创新:一项准自然实验[J].现代财经,2019,39(12).
[6]PhilippeA,NicholasB,RichardB,etal.CompetitionandInnova⁃tion:AnInvertedURelationship[J].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2005,20(2).
作者:任希丽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dzlw/28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