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发表学术论文网电子论文》 基于艾叶“陈久者良”的习用历史对现行质量标准的分析与思考> 正文

基于艾叶“陈久者良”的习用历史对现行质量标准的分析与思考

所属分类:电子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22-05-25 14:15

本文摘要:摘要 艾叶为常用中药,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作用,距今有两千多年的使用历史。诸多中医药古籍中有鲜艾、生艾、熟艾、陈艾等品规记载,历来有艾叶陈久者良之说。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地方规范中均收载有艾叶。艾叶有新陈之分,然而现在相关标准中未明确新

  摘要 艾叶为常用中药,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作用,距今有两千多年的使用历史。诸多中医药古籍中有鲜艾、生艾、熟艾、陈艾等品规记载,历来有艾叶“陈久者良”之说。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地方规范中均收载有艾叶。艾叶有新陈之分,然而现在相关标准中未明确新艾和陈艾。为了厘清艾叶历史习用规格及加工方法,探讨现行质量标准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现从古籍文献、现代法规及关于新艾与陈艾在成分、药效和不良反应等方面的现代研究,系统综述新艾与陈艾差异,分析将艾叶分为新、陈 2种规格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为完善艾叶质量标准提供古今文献依据。

  关键词 陈艾;新艾;陈久者良;古籍考证;质量标准;化学成分;药效;不良反应

历史学习

  艾 叶 为 菊 科 植 物 艾 (ArtemisiaargyilevletVant)的干燥叶,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外用祛湿止痒等功效,又名艾蒿、白蒿、灸草等。艾叶用于治病最早记载于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用艾熏、艾灸治疗癫疝和痔病的记述,距今已有两千年多年的历史。古籍中大多记载艾叶需要陈用,如战国时期的《孟子》曰:“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1]唐代《食疗本草》:“若患冷气,可取熟艾作馄饨,产后泻血不止,取干艾叶二两炙熟……浓煎汤服之。”[2]艾叶主要成分为挥发油,现行标准以挥发油含量和挥发性成分作为指标,文献研究表明新艾在该指标上优于陈艾,由此可能促使新艾成为市场主导品规,导致临床上难以用到 3年陈艾,这一趋势与古人所描述的艾叶“陈久者良”使用习惯不符[3]。为此,我们拟梳理在历史古籍中有关艾叶的记载,归纳现代相关法规中的质量标准,以及对新、陈艾叶在化学成分、药效、不良反应等方面的现代研究。通过综合分析,对现行质量标准的科学性进行讨论,为艾叶的临床应用提供指导,为完善艾叶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1 艾叶古籍记载

  艾叶作为临床常用中药,在我国中医药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载于《五十二病方》,关于艾叶陈用始载于《孟子》。而后诸多古籍对艾叶都进行了记载,如梁代陶弘景所著的《名医别录》:“味苦,微温,无毒。生寒熟热。”[4]所谓“熟”是指由陈艾叶制成艾绒,谓之熟艾,即梁代对于艾叶已经有生用、陈用之分。元朝的《本草发挥》中载:“生捣汁服可止血。”[5]明朝的《本草蒙荃》中载:“煎服宜新鲜,气则上达;炙火宜陈久,气仍下行。”[6]《雷公炮制药性解》亦有记载:“煎服者宜新鲜,灸火者宜陈久;生用则寒,熟用则热;生捣汁理吐衄血。”[7]可见,自元朝的典籍开始根据临床需求将艾叶在临床应用中细分了鲜艾、生艾和陈艾,清朝诸多典籍亦记载艾叶“陈久者良”。古代中医药古籍中有许多有关艾叶的记载。古籍记载显示,艾叶临床主要功效为温中暖宫,调经安胎,理气止血、祛寒除湿。暖腰膝、灸治风湿痹痛等宜熟用;吐衄血、蛔虫病及血热出血宜鲜用。因此,艾叶在临床应用中,应根据临床需求选取鲜艾、生艾或者陈艾。艾叶“陈久者良”,生温熟热。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地方规范中相关记载

  2.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情况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63年版至 2020年版对艾叶一直有记载,2010年版之前仅收载了艾叶的性状、鉴别等项目,自 2010年版开始有水分、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桉油精含量规定,在此基础上 2020年版新增加了龙脑(C10H18O)的含量规定;关于艾叶饮片,1963年版收载有艾叶和艾叶炭;1977年版收载了艾叶、醋艾炭、醋炒艾炭、炒艾炭;1985年版至 2020年版均只收载了艾叶和醋艾炭。历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对于艾叶均未分新艾和陈艾,其性状评价及质量标准的描述。随着社会现代技术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质量标准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不断提升,艾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63年版的仅有性状鉴别,到目前性状、含量等全面控制,并对其含量指标成分不断细化。202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艾叶含桉油精 C10H8O不得少于 0050%,含龙脑(C10H18O)不得少于 0020%。

  2.2 地方标准收载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收载有艾叶与醋艾炭,各地方标准对于艾叶的收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略有差异,如《台湾中药典第三版》要求干燥减重不得过 120%,且对醇提物、水提取物含量以及重金属限量进行规定[33];《香港中药材标准第五期》对石竹烯(C15H24O)和反式石竹烯(C15H24)的总量进行规定[34];《广西壮族自治区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07年版增加了醋艾叶、艾叶炭的记载[35];《山东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3年版收载了艾绒,且对于艾绒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以及浸出物含量均有明确要求[36];《湖北省中药饮片质量标准》2018年版除药典指标外还增加了挥发油含量,并收载了艾粉[37]。

  综上所述,艾叶作为临床常用药,从《神农本草经》到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地方标准均有详细记载,包括规格、制备方法、临床应用等。古籍中主要记载艾叶的不同规格及其应用,具体质量描述较少;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质量控制全面,包括桉油精、龙脑含量等指标;其他地方标准大多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有的地方标准中有艾叶其他炮制品的规定,如《湖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8年版对于蕲艾叶、醋艾叶、艾绒、艾粉的质量进行了不同的规定,并增加挥发油含量作为控制指标。然而,无论是国家标准还是地方标准规范均未将艾叶分为新艾和陈艾。

  3 现代研究

  3.1 陈艾与新艾化学成分研究概况

  陈艾是指放置陈久的艾叶,一般指放置 2年以上,以 3~5年为佳,俗称为“三年陈艾”和“五年陈艾”;新艾是指当年采收干燥的艾叶。因艾叶的主要成分为挥发油、黄酮、鞣质类、萜类、桉叶烷等[4345],在艾叶存放过程中易损失,因此二者主要成分有所差异。

  何正有等[46]通过比较新艾(当年采收)与 3年陈艾挥发油中化学成分,发现艾叶挥发油总量随贮存时间的延长而减少,挥发油中多数烯类、部分醇类与醛类化合物的含量也逐渐降低,从艾叶挥发油中初步鉴定的 50个化合物中,有 16个为鲜艾和陈艾所共有,其中,鲜艾挥发油中烯烃、醇类、醛类成分的含量较高,而陈艾中醇、酮、酸、酯等成分的含量较高。夏循礼等[47]使用气相色谱质谱研究发现,陈化前后艾叶挥发油成分种类和含量均发生较明显的变化。此外,通过人工模拟艾叶陈化过程,陈化 30天后桉油精、龙脑气相色谱峰面积下降 70%[48]。除挥发油外,黄酮也是艾叶的主要化学成分之一,龚敏和卢金清[49]通过研究不同年份的陈艾的总黄酮、多糖含量,发现 3年陈艾的总黄酮、多糖含量达到峰值。此外,对 1年、3年、5年陈艾的正构烷烃含量分析,发现其含量分别为 31865、52823、39420μg/g,3年陈艾的正构烷烃含量最高[50]。

  王丽等[51]通过对鲜艾叶与艾叶挥发性成分的 HSSPMEGCMS分析,发现桉油精的含量为:干艾叶含 27998%,鲜艾叶为 37384%;而干艾叶中石竹烯的含量比鲜艾叶高 2倍,干艾叶中石竹烯氧化物和红没药烯环氧化物含量很高,而鲜艾叶中未检测出。以上研究表明,陈艾与新艾化学成分和含量存在明显差异。首先,陈艾挥发油总量比新艾低,艾叶陈化后桉油精、龙脑的含量下降最明显,且不同年限的陈艾挥发油总量不同;其次,陈艾中黄酮、正构烷烃、醇、酮、酸、酯及竹烯氧化物和红没药烯环氧化等成分的含量较新艾更高,且 3年陈艾黄酮含量达到峰值。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桉油精、龙脑的含量作为艾叶质量控制指标,而黄酮等其他成分未予以考虑。

  3.2 陈艾加工方法及质量研究概况

  目前对于陈艾的加工方法没有确切的规定,通常是将新鲜艾叶晒干后用麻袋盛装或直接堆放一定时间,该方式会严重影响挥发油含量以及容易被虫蛀从而影响药材质量。有研究表明采用塑料薄膜密封储存 3年其外观与最初无任何变化,且无霉变、虫蛀等现象[3]。此外,艾叶的干燥方式对于艾叶的活性成分也有较大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记载,艾叶“夏季花未开时采摘,除去杂质,晒干”。由于艾叶主要成分为挥发油,诸多研究表明挥发油在高温和光照下不稳定。

  蒲锐等[52]比较 6批共 12份晒干和阴干艾叶成分,发现阴干样品的挥发油、总黄酮、鞣质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晒干样品。古籍多记载“陈久者良”,艾叶是否存放时间愈久愈好,陈化时间应该作为考察的一个关键因素。根据对陈艾中总黄酮、多糖的研究,发现 3年陈艾的总黄酮、多糖含量最高[49],有研究表明当储存温度为 40℃,储存湿度40%,储存时间 8个月时,从艾叶中提取的挥发油含量高,香气、特征明显[3]。但是目前对于艾叶的陈化加工方法,包括陈化的时间、温度、湿度、包装材料等都缺乏深入研究。

  3.3 新艾与陈艾药效研究概况

  艾叶疗效众多,现代研究表明其具有抗炎、止血、抑菌、抗氧化等功效[5354]。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记载艾叶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的功效,外用可祛湿止痒。醋艾炭温经止血,用于虚寒性出血。古籍中记载“煎服宜鲜用,捣汁止伤血,灸百病,陈久者良”等,但目前对于艾叶鲜用、生用、陈用等研究较少。陈艾具有温经止血、止痛散寒等功效,其水煎液洗澡辅助维生素 E进行按摩可治疗新生儿硬肿症[55]。通过对比新艾与陈艾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发现二者均有一定疗效,但陈艾渗透力更好,温度更缓和且疗效优于新艾[56]。

  刘晓莉和姜少娟[57]研究发现陈艾提取液和烟熏对于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青霉菌都有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 00333g/mL。王华等[58]通过体外抗菌实验结果表明,艾叶水提取液对于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 0125g/mL,另有类似研究表明艾叶水提物对大肠杆菌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为 003125~00625mg/mL之间[59]。以上研究表明艾叶对大肠杆菌有抑菌活性,显示的结果有所差异,是否与所用艾叶存放年限不同有关,目前未见针对新艾与陈艾抑菌活性的对比实验研究。此外,石竹烯及其氧化物具有平喘与抗菌的功效[60],新艾与陈艾平喘与抗菌疗效差异亦未见研究。艾叶以温经止血,散寒止痛为主要功效,但目前鲜见在相关药效上对新艾和陈艾对比研究。

  3.4 不良反应研究

  古籍中对艾叶的记载大多为“无毒”,《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记载艾叶有小毒,现代研究表明艾叶的毒性源于挥发油、萜类及内酯类,其毒性机制可能是参与了三羧酸循环影响肝脏能量代谢及线粒体功能紊乱[61]。其次,氧化损伤机制是中草药致肝毒性损伤的主要机制,艾叶在发挥镇痛作用的同时,可通过氧化损伤路径而产生肝毒性[62]。经研究发现艾叶挥发油、水提物、醇提物与全组分均有明显的肝毒性,其中肝毒性最大的是艾叶挥发油组分,最小的是艾叶全组分,小鼠中毒后表现为怠动、恶心、四肢麻痹、抽搐、呼吸抑制、俯卧不动等[63]。目前对于艾叶不良反应研究对象主要以挥发油为主,但新艾与陈艾的挥发油不良反应有无差异尚未见报道。此外,由于艾灸产生的焦油自由基半衰期长,结构相对稳定,可能会导致基因诱变与细胞凋亡,通过研究不同年份艾叶燃烧产生的自由基,发现 3年和 5年陈艾安全性要优于 1年艾[64]。

  4 讨论与小结

  经古籍考证发现,古代中医认为艾叶在临床应用中分为“鲜用、生用、熟用、陈用”。“鲜用”即取艾的嫩叶入药,“生用”指当年采收干燥后使用,“熟用”是指将陈艾打绒后用。如《神农本草经疏》载:“捣汁止伤血,杀蛔虫;能灸百病,陈久者良。”认为鲜艾叶捣汁可治疗外伤出血并有杀蛔虫的功效,而艾灸疗效甚广,且艾灸选陈艾为佳。诸多典籍记载“艾叶陈久者良”“三年陈艾为佳”。尤其用于艾灸疗法时,更加青睐于陈艾,而在用于凉血止血、衄血等时,大多用鲜艾。但是艾叶功效较多,有温中暖宫,调经安胎,理气止血、逐寒除湿、杀虫疗癣等。综合古籍和现代研究分析,新艾与陈艾在化学成分、药效及不良反应有一定差异。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地方标准对于艾叶的记载均未分新艾与陈艾,而是统一以“艾叶”记载,以水分、灰分、桉油精、龙脑的含量等为评价指标。艾叶不分新艾与陈艾,与古籍记载相悖,与现代研究结果也不一致。现代研究表明存储环境的温度、湿度以及存储时间对艾叶成分影响明显,质量差异显著。

  因此以现版药典指标成分控制质量,新艾具有明显优势。并且,目前市场上只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无论新艾陈艾都一样使用。综合以上现状,本研究认为会衍生一些不良后果:一是误导新艾成为艾叶主要品规,使陈艾规格的丢失;二是临床药效不能准确把握,甚至有一定不良反应风险。特别是艾灸本以陈艾为佳,由于目前没有专属性标准区分新艾与陈艾,势必对中医临床诊疗安全性和有效性带来较大隐患。综合分析,艾叶分为新艾和陈艾 2种规格具有合理性。基于此,本研究认为,首先应当充分尊重历史,通过古籍考证,保护艾叶饮片规格齐全。其次,通过研究明确新艾和陈艾的加工方法、自然存放年限,分别制定质量标准。在此基础上,加强对于新艾与陈艾以及其炮制品的化学成分、药效、不良反应系统研究,全面比较新艾与陈艾的差异性,验证“艾叶陈久者良”的科学性,为中医临床对于艾叶的选择提供参考与指导。最后建议加快推进艾叶陈化工艺研究,利用现代技术加速艾叶陈化过程,以减少由传统陈化过程缓慢而导致场地占用时间久、质量维护成本高等负担,通过规范化陈化生产可促进陈艾质量的可控性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龚敏,卢金清.不同年份陈艾的总黄酮、总多糖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9,58(13):114116,121.

  [2]孟洗.食疗本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89.

  [3]苗丽坤,熊国玺,喻世涛,等.正交设计法分析储存条件对艾叶挥发油成分的影响[J].南方农业学报,2016,47(1):112116.

  [4]尚志钧辑校.名医别录[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128.

  [5]徐彦纯.本草发挥[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42.

  [6]陈嘉谟.本草蒙筌[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9:146.[7]李中梓.雷公炮制药性解[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104.

  [8]吴普等.神农本草经[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12:44.[9]苏敬.新修本草[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238.

  [10]寇宗.本草衍义[M].2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9:50.

  [11]王好古.汤液本草[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7879.

  [12]李时珍.本草纲目[M].武汉:崇文书局,2015:70.

  作者:郭秀丽 李水清 刘艳菊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dzlw/30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