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发表学术论文网经济论文》 大数据背景下内部审计工作的机遇与挑战> 正文

大数据背景下内部审计工作的机遇与挑战

所属分类:经济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21-12-17 10:29

本文摘要: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家对于国有企业的监管力度逐年加大,依法治企要求也更加严格,转变审计方式迫在眉睫。 以现代化智能技术为主的大数据分析方式开始应用于各行各业,传统的数据搜集、存储、计算等方式已经逐渐被取代。 内部审计工作已成为企业管理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家对于国有企业的监管力度逐年加大,依法治企要求也更加严格,转变审计方式迫在眉睫‍‌‍‍‌‍‌‍‍‍‌‍‍‌‍‍‍‌‍‍‌‍‍‍‌‍‍‍‍‌‍‌‍‌‍‌‍‍‌‍‍‍‍‍‍‍‍‍‌‍‍‌‍‍‌‍‌‍‌‍。 以现代化智能技术为主的大数据分析方式开始应用于各行各业,传统的数据搜集、存储、计算等方式已经逐渐被取代‍‌‍‍‌‍‌‍‍‍‌‍‍‌‍‍‍‌‍‍‌‍‍‍‌‍‍‍‍‌‍‌‍‌‍‌‍‍‌‍‍‍‍‍‍‍‍‍‌‍‍‌‍‍‌‍‌‍‌‍。 内部审计工作已成为企业管理的关键组成部分,坚持运用大数据也势在必行‍‌‍‍‌‍‌‍‍‍‌‍‍‌‍‍‍‌‍‍‌‍‍‍‌‍‍‍‍‌‍‌‍‌‍‌‍‍‌‍‍‍‍‍‍‍‍‍‌‍‍‌‍‍‌‍‌‍‌‍。 面对海量的信息给审计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是当前摆在审计人员面前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大数据; 内部审计; 应用; 信息化

审计论文

  大数据产业是指以数据生产、采集、存储、加工、分析、服务为核心的相关经济活动。 目前,不管是互联网行业的从业人员还是金融行业的从业人员,都在运用大数据、计算机等信息技术手段在推动审计模式和审计方法改革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随着数据量的日益增加和数据应用水平的不断提高,大数据在企业信息化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如何充分运用大数据分析的结果,使审计服务质量有效地提升是将来内部审计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对内部审计工作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一、大数据环境下企业内部审计所面临的机遇

  (一)大数据环境加快了单位内部审计技术的更新

  大数据与云计算的飞速发展带给了企业内部审计人员新的技术方法。 大数据平台自助分析巧妙地整合了“灵活查询”和“多维分析”的优点,在语义层和SQL查询之上开放了交互式的数据查询分析界面,甚至在无须专业建模的情况下,就能够使用切片、钻取、交叉、焦点、展开、折叠、预警、排序等功能,而且类似Excel透视表的界面非常容易掌握,最后可以发布到浏览器查看。 可以从这些数据中获取有关的信息,不需用大量的人力、时间成本,利用计算机运算使得数据分析变得相对容易,所得到的结果更加准确。 这样,内部审计人员能够取得更多的审计证据,使得审计项目更具有全面性、整体性。 因此,大数据时代转变了相对传统的审计方法。

  (二)大数据信息环境有助于提升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在传统的内部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审查单位的财务资料上,从而忽略了发现问题与分析问题。 反观大数据时代,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已不需要像往常那样,到各个被审计单位去获取审计证据、进行审计协调沟通,可以在去现场之前提前获取被审计单位数据,提前进行预审,通过网络实现非现场审计监督,较大程度上减少审计人员的现场作业时间,从而使节约的人力投入到更有价值的工作中去,实现审计资源的优化配置。 通过在线管控模式,实现企业流程统一、标准一致、资源共享、成果实时归集,满足企业管控的及时性与准确性需要,有效减少各级审计机构的审计风险,减少人员工作量投入,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三)大数据环境让审计证据更加多样可靠

  传统的审计证据中的审计工作底稿整理起来相对比较困难,同时保存也需要大量的空间和人力资源,保存时间也有年限限制。 但是在大数据时代下这些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使用大数据是内部审计开展工作信息化的管理工具,无纸化办公是其固有的特性,无论是问题还是证据,均可通过网络实时动态获取,从而彻底摆脱纸张等传统的信息载体,内部审计人员能够随时随地地利用云端的数据进行工作,不需要受到时间和地点的影响。 这不仅在办公成本方面具备一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在环境保护方面有所贡献。

  (四)监控预警系统,通过在线方式建立审计数据中心

  通过在线方式建立审计数据中心,实现数据的联动应用,避免信息孤岛,可以针对单位关键风险点和关键控制点,利用建模引擎,构建预警指标。 对内部审计系统进行改进,重视并兼顾事前审计与事中审计,不仅可以更加顺利完成审计任务,还可以为企业起到预警作用。 在这样的情况下,建立审计预警系统可以有效实现我们所要求的目标。 监控预警系统,使重大的风险和关键的流程能够全面受控,及时报告审计监控预警信息,提高风险的预见能力与防范能力。 监控预警的结果可以以多种形式通知,能够确认为审计疑点,为制订科学的审计计划和审计方案提供依据。 打破数据量大、工作繁重的手工审计困境,有效提升审计工作效率。 审计预警系统建立风险评估体系、实现动态分析,需要与内部控制系统相链接,随时监督、随时评价、随时调整。

  二、大数据环境下企业内部审计所面临的挑战

  (一)数据交换限制大数据审计的发展

  在现阶段,由于我国内部审计还是传统审计占主导地位,内部审计制度没能跟上信息时代的步伐,很多审计方法无法实现。 例如联网审计,因各部门轻易不会进行数据交换,这样就制约了审计数据的充分运用,致使数据资源的损失浪费。 各部门根据各自情况、各自需要,所使用的软件也不相同,各类软件之间的关联度不高或互不关联,在数据应用上难以形成全面、准确的数据资料。 在数据录入方面,由于软件之间列出的内容不同,导致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不紧密,给审计人员收集数据带来很大的困难和麻烦,从而影响数据的应用。 假如说单单对于某一个业务岗位来说,仅仅需要操作某个单一的操作系统界面就够了,但对于审计工作人员而言,在一个审计项目中,需要对多个系统的多个操作界面进行综合操作使用。 操作系统的不统一,使得操作时需要在各个操作系统里面频繁切换,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的效率。 由于我国审计制度的制约,无法有效、及时地配合大数据审计这一先进技术的实施,这就要求各单位急需建立一套完整的适应大数据的审计制度和审计程序来满足内部审计业务的发展需要。

  (二)硬件软件设施还不能适应大数据审计的发展

  系统不兼容主流电脑配置与浏览器; 数据采集、转换效率低,不能满足审计业务新需求; 数据分析工具灵活度不够,操作步骤繁琐,数据分析效率低,不能满足现场审计人员灵活多变的分析需求。 另外,有很多单位缺少系统完善的防御系统软件或者系统版本过低,导致大数据的应用很可能造成信息资料的泄露。 因此,运用大数据审计虽然提升了内部审计的工作效率,但也给内部审计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比如,对风险及内控信息及时动态监控度不够,无法实现基于财务、业务数据进行风险预警与内控指标监控、数据分析与问题追查。 因此,审计系统急需升级至最新版本以实现审计作业流程规范化、审计结果创建灵活化、数据分析实用高效化的高层次要求。 加强数据的综合利用,提高利用信息技术验证问题、宏观分析评价判断的能力,提高审计工作能力、质量与效率,以点带面推动整个审计信息技术应用,实现审计信息化工作高质量发展。

  (三)审计数据运用水平不达标

  目前单位内部审计从业人员主要以财务审计人员为主,他们有着丰富的财务经验,但相对单一的业务素质并不能完全满足实施大数据审计业务的需要。 与此同时,编制审计操作软件的人员绝大部分是计算机专业出身,他们对于财务与审计知识掌握得不够全面,致使审计软件不能满足使用目标,从而大大延长了审计工作的时间,让内部审计工作很难追赶上大数据时代发展的步伐。 因此,内部审计还需培养既精通财务业务,又具备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与数据挖掘能力,且擅长数据分析的复合型人才。 另外,部分审计人员的思维仍局限于传统的现场审计,不能满足大数据对网络审计的灵活状态要求,对于大数据的基本特性了解不够; 对相关关联及其在大数据中的应用缺乏必要的认识,这些都将严重阻碍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

  三、大数据环境下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改进策略

  (一)积极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保障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

  面对大数据,要积极制定相应政策措施,确保内部审计部门开展审计业务时,各部门积极配合,开发统一的数据应用平台。 大数据的应用一般呈金字塔状,越是基层,应用效率越低,问题也越多; 越是顶层,应用效率越高,效果也越好。 建立统一的数据分析应用平台,使用统一的软件,指导和协调数据管理工作,进行监测和分析,确保审计部门提取数据时,方便、及时、快捷、不受制约,能够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实现多数据融合,落实经济责任审计运用关联分析,找出数据间的相互联系,分析其中的关联规则,发现异常联系和异常数据,寻找审计疑点。 信息化背景下,审计对象、审计方法和审计线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以往的审计准则和审计标准已不能完全适应新的形势。 为了适应大数据时代审计工作的需要,有必要根据审计环境的变化,不断修订和更新相应的标准和准则。

  (二)创新内部审计的方法和手段,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引领内部审计工作

  建立审计数据管理中心,对审计所需的数据进行数据采集、转换整合,通过对数据的总体分析、挖掘、钻取、多维分析、查询分析、预警分析等功能,实现审计智能化、查询标准化、分析多样化、预警信息化、决策科学化、管理现代化,加大数据利用的广度与深度,提升数据利用率,实现审计范围全覆盖‍‌‍‍‌‍‌‍‍‍‌‍‍‌‍‍‍‌‍‍‌‍‍‍‌‍‍‍‍‌‍‌‍‌‍‌‍‍‌‍‍‍‍‍‍‍‍‍‌‍‍‌‍‍‌‍‌‍‌‍。 同时基于信息化新技术,发挥内部审计人员的审计经验与创造力,锻炼内部审计人员的大数据分析能力,进一步提升审计效率,引领内部审计工作。

  (三)加快配备多功能的软硬件设施

  硬件设备应配备大型设备来存储和处理数据。 当前,企业现有的信息平台已经不能满足大数据存储和处理的需求,因为大数据具有多种信息格式和海量的存储信息,并且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会存储越来越多的信息。 因此,需要为信息存储设备配备海量存储性能和方便扩展的性能。 企业信息化人员需要建立一个全面、完整的云审计平台,为各类审计工作提供有效支持,才能实现企业内部审计目标。

  (四)采取多形式多层次的培训,大力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

  要结合实际,量体裁衣,积极改变“坐以待训”的观念,积极突破现有困境,在项目中积极尝试和学习大数据; 坚持有计划性、有针对性地组织不同层次的审计人员进行计算机与相关操作软件知识的培训,不仅要掌握经济、法律法规、管理、财务、工程等多方面知识,增强自身的文化素养,还要掌握计算机、物联网、云计算等方面的知识,注重学科的交叉,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复合型审计专业人才。 对于内部审计人员个人来说,应养成随时随地学习的良好习惯,提升运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的能力,让自己不断地在业务中锤炼,以便更好地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

  四、结语

  总之,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加快审计业务模式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探索和推广大数据时代新的审计运作模式,是审计工作价值最大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创新驱动的重要途径。 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对内部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为内部审计工作提供了新的方法,这给审计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内部审计工作必须从数据、人才等方面逐步积累资源,创新大数据分析的思路和模式,研究技术发展的情况,并建立覆盖公司业务流程的审计信息化管理系统,使公司各业务战线在透明、统一、标准的审计监督下阳光运行,确保大数据在内部审计中的高效应用。

  作者:张向沦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jjlw/29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