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要]基于OBE理念对初中起点公费师范生的人师培养体系进行研究是对现有理论的丰富,亦是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创新。在人才培养上,OBE不仅是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作为一种教育实践为解决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思维路径。当前初中起点公费师范生人师培养存在着高校培养方法传
[摘要]基于OBE理念对初中起点公费师范生的“人师”培养体系进行研究是对现有理论的丰富,亦是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创新。在人才培养上,OBE不仅是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作为一种教育实践为解决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思维路径。当前初中起点公费师范生“人师”培养存在着高校培养方法传统且重“经师”轻“人师”,培养过程中家庭、社会、地方中小学以及政府参与度低等困境。加强初中起点公费师范生“人师”培养既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理论应然,也是稳定乡村师资队伍,增强其培养针对性的现实必然。基于OBE理论,以成果导向为目标,构建高校、家庭、社会、地方中小学以及政府多元主体协同培育的初中起点公费师范生的“人师”培养体系是创新也是必要的探索。
[关键词]OBE;初中起点公费师范生;人师;培养
2014年9月9日,习近平同志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师生时指出,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仁爱之心。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8年5月2日,习近平同志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指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各个学校要逐步完善德育培养体系,落实好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顾海良教授认为中国传统教育里最好的就是“经师易遇,人师难遭”的思想,即“经师”与“人师”是统一的,只做“经师”并不是合格的老师,既做“经师”又做“人师”才是合格的,也就是要教会学生“为人”“为学”“为事”。[1]换句话说,就是教师要提升自己的学术魅力与人格魅力。
关于初中起点公费师范生项目和其群体的特殊性我在另一篇文章《论教育扶贫视域下初中起点公费师范生“G-U-S-S-F”协同培养体系的构建》中已作介绍,在此不再赘述,他们作为国家未来师资队伍生力军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关乎乡村未来教育发展水平和教育发展质量,关乎未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我们有必要加强对这一群体的“人师”能力培养。而如何基于OBE理念的成果目标导向,在分析初中起点公费师范生“人师”培养存在的困境及应然性与必然性基础上,创新构建真正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的初中起点公费师范生“人师”培养体系,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一、初中起点公费师范生培养相关研究的回溯与审视
从2006年湖南省实行初中起点公费师范生项目之后,相关学者也逐渐开启了关于初中起点公费师范生培养的研究探索。2018年之前,“公费师范生”多称为“免费师范生”,2018年教育部颁发《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之后,明确将“免费师范生”改称为“公费师范生”。2010年之前对初中起点公费师范生培养的研究可谓凤毛麟角且对象都是初中起点五年制免费师范生,主要成果有何云辉等的《面向农村五年制免费师范生培养模式:问题与对策》、许乃跃的《对五年制师范生实行定向培养免费教育的思考——以江苏省五年制师范生培养模式为例》以及陈海波的《五年制师范教育的困境与超越》,他们共同点是都分析了五年制免费师范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研究虽不够深入,但对初中起点公费师范生的研究有启发意义。
2011年之后,初中起点公费师范生培养的研究成果开始逐渐增多,研究方向涉及具体课程探索、心理健康、培养模式等多方面,如吴健雄(2014)从教材、教学、考核等方面分析了如何提高六年制免费师范生的数学教学有效性[2];刘奇志(2015)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生为例分析了网络成瘾程度与心理健康水平之间的关系[3];;蔡华(2013)基于湖南省初中起点公费师范生培养模式分别从继承和创新的视角探讨了我国农村小学教师培养机制[4];王文君(2016)则从政策、教学、教材、学生职业认同等方面的不足与改革提出促进农村小学音乐教师的人才培养[5]。目前为止,关于初中起点公费师范生培养的研究关联具体课程探讨的成果占比最大。2018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重点强调要全面开展师德养成教育,这直接推动了初中起点公费师范生群体的德育素养研究,也成为新时期立德树人背景下初中起点公费师范生群体的重点研究方向和应然趋势。
截止2021年11月17日,从CNKI全文数据库检索到的关于初中起点公费师范生研究的学术期刊论文总共只有80篇,其中核心期刊文献只有4篇,这是从2006年来15年的总研究成果。这些数据不禁让从事初中起点公费师范生培养工作的教育者汗颜,可谓是初中起点公费师范生项目实施以来相关研究一直处于低迷状态,不仅整体数量少,而且学术成果质量令人堪忧。毋庸置疑的是扎实的科学研究和理论建构是促进初中起点公费师范生培养的必要条件。
师范教育研究由来已久,成果积淀丰富,但具体到初中起点公费师范生这个特殊群体对象,我们从事师范教育的广大学者尚需多一点思考,进一步作出更多的学术质量更高的研究成果,助力初中起点公费师范生培养,助力乡村教育的振兴。另外,综合文献梳理可以发现,初中起点公费师范生研究基于的主体阵地主要是高校,无论是其宏观培养模式、机制的探索,还是具体课程的改革,基本都是囿于高校视阈内,其研究方向多集中于专业技能的提高、心理健康的塑造等,研究方向狭窄容易导致同质化研究,研究视阈局限不利于科学理论体系的构建。
笔者认为初中起点公费师范生的研究一是可以突破高校的视阈范围,拓展到初中起点公费师范生群体生活的全部现实场域,实现多视角多主体协同研究;二是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积极响应国家立德树人的教育要求,加强对初中起点公费师范生师德素养的探讨,试图研究适合初中起点公费师范生的科学可行的“人师”培养体系,为将来能够输出德能兼优的乡村教师人才提供理论支持。初中起点公费师范生是一个特殊群体,针对性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基于OBE理念对初中起点公费师范生的“人师”培养体系进行研究是对现有理论的丰富,更是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创新。
樊红兰(2016)指出“以成果导向教育为核心创新高校师范生培养模式,反向设计培养目标,以学生为中心,有效持续性改进教学质量监控机制,能够全面提升师范生培养质量,推动我国教师教育改革。”[6]我国关于OBE理念的研究也尚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在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方面有部分融合实践研究,但是缺乏针对特定群体特定方向的微观领域系统研究成果,本文也只是投石问路,以期引起大家的研究关切。
二、OBE理念:一种基于结果育人的“新范式”
OBE(Outcomes-basedEducation)最早是由美国学者斯派帝(SpadyW.D)提出,意为基于结果的教育,该理论将学生获得作为教育实践的主驱动力,与传统的以施教主体的期望教育目标为主导相比,可谓是教育范式的革新。OBE理念自诞生以来,受到国内外教育学者的青睐,大家从概念原理到人才培养的实践应用,从宏观人才培养教育理念到微观课程理论拓展等进行了丰富的多视角研究。
例如国内学者姜波(2003)在《OBE:以结果为基础的教育》一文中阐述了OBE教育理念的起源、实质、体系和原则,强调要执行OBE首先要真正理解它,否则OBE永远无法发挥作用[7]。申天恩、斯蒂文·洛克(2016)的《论成果导向的教育理念》分析了OBE教育理念的框架,提出目标导向、纵向连贯、横向整合、能力检验的成果导向实务教学设计[8]。李志义(2015)在《成果导向的教学设计》文中提出了工程教育领域的成果导向教学设计,梳理出校外循环和校内循环两条路线及实施步骤,两条路线大致合理,但在细节上需要进一步完善[9]。
苏芃、李曼丽(2018)在《基于OBE理念,构建通识教育课程教学与评估体系——以清华大学为例》中建议高校在通识教育初建阶段引入OBE框架以及能力导向课程设计理念[10]。巩建闽(2016)在《实施基于成果教育OBE的原因及策略》中分析认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应该开展目标导向的教育,并提出从易到难持续补齐短板、重视教师发展中心作用的教育改革策略[11]。刘锴、孙燕芳(2017)的《基于OBE教育理念的高校教师培养研究》提出设计学校系统性配合的联动机制、创建开放式教学环境、提高互动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校教师培养路径[12]。这些关于OBE理念的研究成果为其在国内教育的运用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参考和实施依据,有利于推动新时代的教育改革。
OBE是基于所有学生都能获得成功这一假设,体现结果导向的教育思想,教育过程由希望得到的最终成果决定。在人才培养方面,OBE不仅是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作为一种教育实践为解决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思维路径。OBE理论已不是新鲜产物,其具体要求和特征无需再过多阐述,大家的研究其实有一个基本共识,就是以结果为基础的教育是一种教育方法,教育方案的制定是由学生们在教育培养结束时所展示的退出学习成果所驱动的。基于结果的教育可以总结为以结果导向的思维,与基于输入的教育相反,基于输入的教育强调教育过程,乐于接受任何结果。
有时理论过于复杂化会降低其可行性,基于对OBE核心内涵的理解,笔者认为以OBE理念为指导的育人模式可以简单归纳为三个步骤,即:目标或任务识别→培养方案制定→培养方案实施,当然,这里的目标识别是以学生最终获得、最终养成为要义,培养方案中应包括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评估的设计。依据OBE理念的逻辑结构,结合初中起点公费师范生“人师”培养,我们初步建构了以下的三环育人模型。
三环模型中的核心,“人师”素养,即初中起点公费师范生“人师”培养的目标任务,包括学生爱国、爱乡情怀、奉献精神、教师职业理想、人文素养、正确人生观、政治观、道德观以及扎实学识的获得等。“G-U-S-S-F”是各方主体紧紧围绕学生“人师”素养养成的核心目标制定五位一体协同培养总体方案,遵循“三全育人”要求,政府、高校、社会、地方中小学、家庭,各司其责,协同育人。
方案具体实施环节,政府主要提供制度保障,政策指导,高校主要抓好课程教学,社会要营设优良环境,地方中小学做好人才检验评估,家庭教育重视学生的价值引导等。但要说明的是五方育人主体的职能绝不仅仅只是模型中所注,而是以其为主,紧扣育人目标,后通力做好其它方面育人工作。OBE最大的特点在于它使全国关注教育作为一种目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它强调将不协调和自由放任的教育规划、管理和教学实践纳入统一,并引入旨在实现成果的战略性教育规划。教育从业者、学习者、家长甚至社会都必须发挥他们特定的角色,以确保最终培养目标的达成。
三、初中起点公费师范生“人师”培养的困境与思考
根据OBE理论,我们首先要明确我们想让学生达成的目标是什么?初中起点公费师范生是我国广大乡村地区未来教育师资的有生力量,所谓“经师易遇,人师难遭”,我们要着力培养具有明确教师职业理想、有扎实学识和高尚德行、有爱国爱乡情怀和奉献精神并热爱、关心学生的“人师”,著名教育家徐特立先生也曾强调“经师与人师”并重,“经师”自不必多说,问题主要是当前对初中起点公费师范生的“人师”培养重视不足,现状堪忧,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目前初中起点公费师范生群体存在部分同学重个人利益轻社会奉献,重物质满足轻精神追求,泛功利化倾向,讲实用主义,他们的初衷也很明确,读初中起点公费师范生就是为了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或者为了毕业能够获得工作,读书是为了物质回报,心中缺乏坚定的教师职业理想支撑。还有部分同学职业理想模糊,他们也缺乏教师职业理想信念,未将教师作为自己的唯一职业追求或选择,将来可能会做出违约行为,但他们又与前者不同,因为职业理想摇摆与个人功利主义存在本质差异,对待他们的教育方式也应因人而异。
第二,目前承担初中起点公费师范生培养任务的高校教学方法传统,且偏“经师”培养,忽视“人师”的培育。根据笔者前期调查,一是教学基本依靠各二级教学单位,除了学工、团委在“人师”培育过程中发挥了微末作用外,其它行政部门鲜有参与。二是教学内容上,重知识技能的传授,轻思想德育的养成,目前的教学可圈之处就是有利于小学和学前“经师”的培养。另外德育机制泛化,不区别群体,所有学生统一标准。
课程体系上除了思想道德修养,也鲜有其它专门的德育课程,全学程立德树人更似走马观花。三是“人师”培育途径单一,除了传统课堂教学,虽然各高校也建设了新媒体平台进行思想宣传,但是效果不理想,开发利用度不够,有的只有微信公众号,有的开始关注B站,但几乎没有同时充分利用网站、微信、B站、抖音、视频号等网络平台的,没有及时占领网络思想阵地,德育内容资源的挖掘也不理想。“人师”培育的实践活动不够丰富,无论是形式还是数量都显得单薄。这些现象究其原因都是承担初中起点公费师范生培养任务的高校对其“人师”培养不重视造成的。
第三,在初中起点公费师范生的“人师”培养过程中,家庭、社会、地方中小学(含幼儿园和特殊教育学校)包括政府参与度低。“人师”的养成单纯依靠高校培养显然是不够的。山东中学教师宋净尘2007年就撰文提出要培养教师的良好素质,应整合学校、社会、教育研究团体和德育教师自身等各方面的力量[13]。人是社会中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及社会交往都对人的成长影响深刻,这种影响具有深刻性、复杂性、开放性,目前的社会力量、社会资源没有调动起来,尚停留在对高校的人才培养评头论足的状态,而不是积极参与协助。
家庭方面,很多家长观念陈旧,依然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把孩子丢到学校就万事大吉了,忽视了家庭环境以及家长对孩子的人生影响。地方中小学认为初中起点公费师范生如何培养是政府决定的,而且培养的学生未来也不一定是自己学校的师资,所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即使之后分到自己单位的教师能力不足、德行不端,也只是抱怨高校的培养不达标。
政府目前对初中起点公费师范生的“人师”培养只有宏观文件出台没有具体政策指导,而且文件也是针对整个初中起点公费师范生项目的,对“人师”要求只略有提及,没有专门的文件、制度、条例,更没有可参考的评价标准。唐汉琦等(2021)认为由于高校、政府部门、小学三者之间仍存在顶层设计模糊、发展理念偏差、管理与评价机制差异等导致目前小学教师培养模式普遍存在合作障碍,只有进一步厘清各方角色与职责,才能建构稳固长效的合作培养模式[14]。
四、初中起点公费师范生加强“人师”培养的理论应然与现实必然
我们为什么想让学生成为优秀“人师”?初中起点公费师范生是我国乡村地区的储备师资,是未来乡村教育振兴,落实乡村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骨干力量,承担着培养下一代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任,其自身素养可以说关乎着国家的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的建设。
第一,从理论角度而言,它是“立德树人”任务的应然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执着于教好书、育好人,履行好传道授业解惑、启智明理尚德的职责。初中起点公费师范生是未来乡村教育振兴的有生力量,其自身的“人师”素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培养质量,作为未来的教育者,灵魂的工程师,只有自身拥有科学价值观和扎实学识才能培育出有文化、有知识、德行优良的下一代。另外,无论是初中起点公费师范生群体还是广大待育的农村中小学生,都是国家未来希望,是国家精神文明和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因素,加强培养学识扎实、情怀深厚、灵魂高贵的“人师”意义深远。
第二,从现实状况出发,首先,它是稳定乡村师资队伍的需要。笔者在探讨初中起点公费师范生“人师”培养内容部分提出要突出爱国、爱乡情怀及奉献精神的培育,要突出教师职业理想的培育,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当前初中起点公费师范生的违约率不断提高,已返乡的教师流失率不断攀升。
在这方面,虽然有文契的制约,但依然有学生不惜代价逃离乡村教育,不得不引起我们思考。石灯明等(2020)指出:“目前我们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仍存在队伍‘逃离’、文化‘盲从’、各方‘掣肘’等典型弱势表征。”[15]其实,教师队伍的稳定除了文本协议、物质待遇、政策倾斜,更重要的应该是思想意识的引导,做好初中起点公费师范生的“人师”素养培育,让他们从内心真正树立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心系乡村教育的发展,才能从根本解决乡村教师队伍的流失问题。其次,初中起点公费师范生群体的特殊性要求其“人师”培养要更具针对性。
这个角度是立足对全体师范生加强“人师”培养基础上提出的,因为初中起点公费师范生群体生源大部分来自贫困乡村,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差,单亲、孤儿、低保、以及留守儿童较多,毕业后要履约返乡做中小学教师,而且相对于普通高招生年龄偏小,这些特点决定了其“人师”培养方法要区别于其他普通师范生,要有更强的针对性。例如针对其多数来自贫困乡村且毕业要履约返乡的特点加强爱乡情怀和奉献精神培育;针对其特殊的家庭状况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帮助其认识教育改变命运的伟大意义,进而促进其树立教师职业理想以帮助更多的农村孩子,提升自我人生价值;针对其年龄小,可塑性强特点开展正面引导,理论灌输等。当然,“人师”培养过程中不同个体都有不同特点,都要因人施教,只是初中起点公费师范生的群体特征较为突出,故在此单独提出,希望引起各教育主体的重视。
五、OBE理念下初中起点公费师范生“人师”培养体系的优化路径
立足分析初中起点公费师范生“人师”培养存在的困境基础上,基于OBE教育理念,改变过去单纯以高校为主体的培养模式,试图以五位一体协同培养模式帮助学生达成“人师”培养目标。
OBE理论强调成果导向,强调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结合,整个培养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为达成理想目标成果,应注重扩大学习机会,改进学习方式,注重协同教育,不同教育主体协同合作,同向作用。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是初中起点公费师范生“人师”培养的主体之一,在高校、家庭、社会、地方中小学等多元培养主体中居核心地位,是诸培养主体的协调者,要做好初中起点公费师范生“人师”的协同培养,必须充分发挥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服务、保障、引领作用。
第一,地方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应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扶贫政策,落实“立德树人”要求,切实加大对初中起点公费师范生“人师”培养的支持力度,做好多元培养主体间的协调工作,使之同向作用,为项目实施提供条件和服务。
第二,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是顶层设计者和决策者,为保障初中起点公费师范生“人师”培养实效性,应该通过出台相应政策、文件、制度、条例等为其提供政策引导和制度保障,也包括必要的物质保障。例如湖南省教育厅于2020年12月31日出台的《湖南省师范生公费教育实施办法》第九条规定:“省属高等院校要按照德才兼备、一专多能、面向乡村的原则,根据基础教育发展和课程改革的要求,加强省内公费定向师范生师德教育,引导公费定向师范生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热爱教育事业,坚定长期从教的职业理想,为将来成为优秀教师和教育专家打下牢固根基。”[16]这对高校的公费师范生“人师”培养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第三,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还是人才培养成效的监管者和评价者,履行好监管和评价职能有利于督促其他培养主体及时改进培养策略,提高培养质量。例如政府可以牵头建立一套信息化监管系统,监管对象包括高校、地方中小学等,同时可以定期对“人师”培养效果进行测评,监管中发现的问题以及测评结果可以供家长和社会参考。
结语
重视初中起点公费师范生的“人师”培养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是社会时代发展需要,它关系“立德树人”事业的成败,关系国家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笔者依据OBE理论,提出创新构建初中起点公费师范生的“人师”培养体系的对策,希望对初中起点公费师范生“人师”培养的优化尽绵薄之力,为各培养主体和其他学者们提供可鉴参考。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报.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顾海良:人才培养需经师亦需人师[EB/OL].(2019-02-13)[2021-11-30].
[2]吴健雄.初中起点六年制免费师范生数学教学有效性探析[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4(1):24-26.
[3]刘奇志.六年制免费师范生网络使用情况和心理健康状况研究——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为例[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5(5):39-43.
[4]蔡华.我国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机制的继承与创新——对湖南省“初中起点,公费培养”模式的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3(36):49-51.
[5]王文君.“六年制”农村小学音乐教师培养的探索与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2016(6):109-114.
作者:支仕泽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jjlw/29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