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要: 近代中国的西医东渐历程中,医学期刊发挥了西医学及医疗技术传播的阵地作用,促进了西医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医学期刊是近代医学转型与学术化发展的缩影,其兴起与发展不仅对中国的西医学发展具有推动意义,也反映了医学期刊在西医东渐过程中的作用及影响。虽
摘要: 近代中国的西医东渐历程中,医学期刊发挥了西医学及医疗技术传播的阵地作用,促进了西医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医学期刊是近代医学转型与学术化发展的缩影,其兴起与发展不仅对中国的西医学发展具有推动意义,也反映了医学期刊在西医东渐过程中的作用及影响。虽然这类期刊都落下了帷幕,但是理性地分析其发展历程,特别是其内容、特征及其作用,并结合其对后期一些医学期刊发展的影响,可以批判性地反思这类期刊发展中的合理成份与缺陷,旨在吸收合理性、规避缺陷,以对当下医学类期刊建设与发展有所启迪。
关键词: 西医东渐; 医学期刊; 司徒博; 哲学思考
历史地讲,近代中国的西医东渐致使中国形成中、西医学并存的发展格局,这一局面今天乃至将来都不会改变,这是由中医学与西医学各自不同的内涵决定的。在这一格局的形成过程中,西方传教士、医学院校、医学期刊、诊所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不同层面推动了西医学在中国的历史进程。
特别是医学期刊,作为当时医学与医疗技术传播的学术阵地,突显了其独特的社会作用。虽然这类期刊已落下帷幕,但其当时发挥的历史作用在时刻昭示着医学期刊的出版发行,对大众观念变化、素质提高与社会发展等的影响。综合分析当时医学期刊创办的背景,并借医学期刊所载内容与特征反思这类期刊的社会作用与价值,或可对当下期刊的建设与发展有所启迪。
一、西医东渐下医学期刊创办的背景西医东渐下医学期刊的创办,对当时社会发展、民众观念更新以及医学知识与医疗技术的传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医学期刊不仅加快了西医东渐的历史进程,更为重要的是以其独特的方式与价值创新了医学及医疗技术传播的阵地建设。医学期刊可以说是特殊背景下的特殊产物,剖析其发生与发展的背景,有助于真正了解当时的西医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1. 医学期刊出版的历史背景
晚清时期,受西学东渐思潮的影响,西医与本土医学发展遭遇了碰撞与融合,传教士拉开了“西医东渐”的序幕。西医报刊作为其传教工具,改变了传统的医学知识传播方式,同时促发了中国近代医学期刊的萌芽和发展。从外部因素分析,西医东渐下医学传教士的来华传播活动促进了医学的发展与社会认识。自 19世纪晚期医学传教士来华,西医东渐下他们的医学传播活动促进了专科医学的发展与社会认识。
〔1〕如1907 年加拿大第一位牙医学传教士林则来华,其牙医学传播活动促进了专科医学的发展与社会认识。〔2〕不仅如此,在与西方医学水平对比的刺激下,引发了各方人士对中国医学发展的思考与谋策,尤其是触发了传统医学体制化的转型。医学东渐使得中国近代民众遇见与传统中医学不同的西方医学,对中国近代医学由传统形式走向西医体制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从而引发了近代医学期刊的兴办。从内部因素分析,新文化运动的帷幕拉开后,近代教育以科学救国为目标,“出版救国”成为官办与民营机构甚至个人出版活动的共同追求。
〔3〕与此同时,医学留学生归国后出现了“科学救国”与“医学救国”的思潮。一批爱国志士及学术共同体通过创办科学报刊及专业性报刊开阔民众眼界、启迪科学观念、弘扬民族精神,通过早期医学启蒙报刊的宣传性与倡导性,进一步扩大了医学新知的发散方式与传播路径。到民国中期,国民政府成立后设立卫生司,对医药卫生方面的重视为西医传播事业奠定了基础,医学期刊在政府的支持下快速发展,其数量开始增加、分布范围更加广泛、学科类型开始逐渐细化,增设了医学专业,此后各类专科性刊物相继出现。〔4〕在“西医东渐”“政府推进医药事业发展”“医学专业细化”“出版救国”等历史背景下,促成了各类医学期刊的出版。
2. 西医学及医疗技术发展的内在诉求
从西医学自身的传播进程来看,当西医学不同的科系进入中国后,尽管他们似乎是一个整体的、体系化的科系理论,但是各自有不同的特点,西医不同科系从诊疗手段、方式到治疗技术等都有所不同。因此,除了本学科的传播与交流诉求外,科系间也有沟通的必要。这种交流是创办研究会、学校、诊所等所不能承担的,亟需平台实现,这是西医学传播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再者,随着西医学的不断发展,从事西医学的人数在不断扩大,面对不同科系的体系化发展,更多的专业书籍也随之增多,但是由于书籍受出版时间及周期的限制,远不及期刊的交流速度快,因此各类西医学期刊的创办应运而生,如解剖学、护理学、眼科、精神病学、生理学、妇产科、皮肤性病学、药理学等,在科系引入后开始了医学期刊的兴办。
所以,医学期刊的出版完全是西医学在中国本土化发展的阶段性产物,只是适时大多医学期刊主要考虑的是社会需要与自身发展的需要,而对于期刊宗旨与期刊文化培育等方面由于受当时理念、经济等的限制不一定有所考虑,而致使后期的期刊发展没有取得如期的效果,从而一些期刊没办多少期便停刊。从医学期刊的宗旨来看,近代医学期刊多以“弥补出版空缺,促进医学交流,学习西方技术以推进本土医学”为宗旨,这一时期的医学期刊出版都是首创性的,只是以促发本国医学发展为目的。以口腔医学期刊的刊办为例,民国三年刘东生创办中国牙医学会时短暂发行学报后,因无人再办牙医学专业期刊,为使得中国齿科医学不至于被淘汰,《中国齿科月报》得以出版。〔5〕
再如 1936 年《中华药学杂志》的创刊,其发刊辞提出了本土医学期刊创办的必要性: “我国医药的定期刊物,在量的方面,似已可观,不过联络了全国药学同志纯粹讲药的还是没有。”〔6〕57因此,急切要求药界同仁联络,建立交流的桥梁刊物,这完全是应当时之急。不难看出,当时医学期刊建设主要是“应时代急需要”,而没有考虑到期刊文化建设的作用与影响,这也许就是时代的局限性。
尽管这些医学期刊对于西医学的引入实现了学术交流的一些目的,同时也影响了中医师承性“口传秘授”的传承方式,并促使中、西医传统的传播与交流观念等发生了转变,但是在期刊文化建设与自身发展需要方面、在医疗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方面、在期刊价值实现与社会需要等方面都没能够有一种长远发展的规划与谋划,所以其生命力在遇到具体困难时便受到了影响。特别是,由于长期受中医学思想影响的当时,在遇到西医学思想的碰撞与冲击时,如何通过医学期刊进行中医与西医思想交融与文化交流,这也是期刊建设理应考虑的、至关重要的一点,但当时大多西医学期刊没有实现这一功能。同样,也是需要当代医学期刊建设进行理性反思的。
3. 医学期刊出版的主体活动如果说社会历史与医学发展是客体背景要素的话,那么对应的就应该有主体活动,其中留日医学生为近代创办医学期刊贡献了主要力量。在清末民初少数启蒙医刊中,除尹端模创办的 《医学报》、陈垣主办的《光华医事卫生杂志》、梁培基主办的《医学卫生报》,更多医学期刊的创办主体是留日医学生。
〔7〕近代大批留日医学生以 “医学救国”的观念为目的,通过创办医学期刊传播西医新知,以改变中国近代医学发展滞后的状况,希望通过期刊建设推动中国医学的发展与本土化。1908 年,汪惕予在上海创办《医学世界》、1910 年丁福保创办《中西医学报》,这些综合性医学期刊在当下研究颇丰。然而,学界却鲜少关注专科性医学期刊的创办,尤其在牙医学期刊严重缺乏情况下,赴日留学归国后司徒博主编创办的《中国齿科月报》。从历史来看,身处晚清新旧学参合的文化氛围下,民国初期西学与新学的冲击埋下了新式与西式文化影响的伏笔。〔8〕晚清内忧外患之期,救亡图存运动跌宕起伏,此时正值西医东渐之盛行与西医业新兴的时期,广东正得风气之先。
1910 年,司徒博( 1889—1976) 在广东开平与西医司徒羡文结识,开办“觉安药房”。〔9〕1922 年司徒博毕业于日本东京齿科学校( 后改为东京齿科大学) ,学成归国后活跃于近代医学界,在国内外牙医学发展差距明显的情况下,具有强烈爱国热忱的司徒博致力于中国牙医学本土化发展,组织学术活动、成立中国齿科医学会、开展口腔卫生运动、编撰牙医学著述、兴办牙医学专校,成为中国近代留日牙科医学教育的奠基人物之一。〔10〕一方面,司徒博受到以爱国侨领司徒美堂为领袖的司徒氏家族的活动影响〔11〕,另一方面,在为近代中国发展贡献力量的爱国人士和教育界人士,如蔡元培、邵力子、戈公振等人支持下〔12〕,在国内牙医学刊物严重缺乏的情况下,创办了推进牙医学发展期刊———《中国齿科月报》。
二、西医东渐下医学期刊的内容与特征
中国近代医学期刊作为医学交流的新媒介,在将西医传播到中国的同时也为中国本土医学的传承方式注入力量。医学期刊以其独特的特征和价值改变了原始传播方式的局限性,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医学体系与体制本土化的发展。晚清时期西医学以统称性的概念传入,因此医学期刊的创办以综合性为主,此时中国医学期刊创办 20 余种,多为综合性医学期刊。1880 年由广州博济医局出版的《西医新报》作为最早的西医中文期刊在内容上罗列了西医学各科内容。其后相继有《博医会报》《中西医学报》等以刊登西医信息与技术为内容的医学期刊陆续出现。〔13〕
到 20 世纪初期,随着对西医学认识的细化与深入,致使不同类型的专科性医学期刊由此而生。期刊类型与数量得到空前发展,专科性医学杂志如《中国护士四季报》《中国生理学杂志》《中华眼科杂志》开始刊办。以《中国齿科月报》为例,对其内容比例、译介内容以及传播观念进行分析,能够反映出近代早期医学期刊专科性转向的属性与特征。
第一,从内容比例上分析,呈现“西学为主,中学兼备”的特征。自 1931 年 8 月起至 1932 年 1 月截止,《中国齿科月报》创刊一年有余,共出版 5 期,其停刊与适时动荡的政治环境、资金、稿件来源、牙医学专业人才的缺失等原因密不可分。但从其内容分类来说,《中国齿科月报》较为全面的考虑到了多个学术方向,设立新闻、实验、讲座、制造、卫生、论坛等栏目,总计 85 篇报道与专业论文。其内容登载西方医疗技术占比较大,其次是世界牙科新闻,本土牙科新闻,牙科教育等相关问题交流与讨论,本土牙科技术类文章。
其中,1931 年第一期 15篇文章,1931 年第二期刊登文章 23 篇,1931 年第三期 20 篇文章,1931 年第四期刊登论文 15 篇,1932年第五期发表文章 12 篇。西方牙科技术翻译类论文占比 54. 12% ,世界牙科新闻占比 23. 53% ,本土牙科新闻占比 8. 24% ,牙科教育相关问题交流与讨论占比 8. 24% ,本土牙科技术文章占比最少,为5. 88% 。同样的,适时多数医学期刊内容多以译介西医为主。
如《西医新报》办刊宗旨是向华人传播西医 学 知 识,其 编 辑 方 针 为“述 西 医 优 于 中医”。〔14〕981920 年中华护士会创办的《中国护士四季报》,其主体创刊号共 6 篇文章,4 篇为外国护士医生撰写,2 篇为中国护士撰写,仍以西学为主。〔15〕
第二,从译介目的上分析,呈现“医学信息交流,紧跟国际动态”的特征。《中国齿科月报》以译介名词术语与实验技术为主要内容,其内容分为科学病例与实验类、科学讲座类以及科学制造类三种。
其中医学病例与实验类,如龋蚀处置法、齿根膜疾患无痛治疗新法等采用图文并茂的实验解读方法,更加直观的翻译并注解国际医疗技术及实验方案,其中也包括对诸如“齿科经济学”的名词译介; 科学制造类,如陶材充填法、铸造中空金冠继续齿新法等国际齿科药品及材料的使用方法,为国内学者了解国际齿牙材料、镶嵌法技术等水平提供了理论与方法来源。除保持牙科技术与国际接轨外,同样突出报道国内外科学时事新闻动态。其刊发了大量国际与国内时事医学会议与活动新闻。同时,突出报道国内外科学时事新闻动态。
其刊发了大量国际与国内时事医学会议与活动新闻,如第八次万国齿科医学大会〔16〕、匈牙利口腔病学大会〔17〕、美国齿科医学大会〔18〕、第二次万国齿科矫正学会〔19〕、第七次齿科用器械材料展览会概况〔20〕、苏联政府下的牙科状况〔21〕、第一次万国口腔病学会介绍〔22〕、在欧之美国齿科医学会等各国牙医学发展概况〔23〕等新闻; 国内新闻如齿科医学全书之消息〔24〕、上海齿科医学院学生参观中国牙科医院〔25〕等新闻,注重保持受众对国内外医学新闻动态的时事性掌握与了解。
同样地,其他一些期刊也有类似的内容与特征,如 1947 年的《中国护士季刊》设有“文献译稿,国际护士动态,新医摘译,专论”等栏目。〔15〕《西医新报》在内容上首次报道了在伦敦举行的千人国际医学学术会议。〔14〕981936 年创办的《中华药学杂志》开设原著、专著、综说、译述、文献摘要、消息六个栏目,以达到在学术共同体之间交流研究的目的,同时促进药学事业的发展,并且作为前沿动态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介。〔6〕
三、医学期刊兴落的理性思考
上述医学期刊的内容及其表现特征,是西医东渐背景影响的结果,虽然大多数期刊兴落周期很短,却也对当时中国西医学及其医疗技术的传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成为推动西医学本土化的有生力量。从这些医学期刊的创办、发展到衰落过程,可以分析对于学术性很强的期刊在与当时社会发展、民众观念更新以及医学传播发生作用时,医学期刊怎么成为社会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主阵地。虽然他们受时代的局限性,致使其没有一直发展下去,但也引发了医学期刊与社会需求、存在价值与期刊文化建设、期刊质量与影响力等方面的诸多思考。
综上所述,中国近代医学期刊的创办、发展与落幕,是西医东渐背景下医学转型与专科性医学发展的缩影。中国传统医学在吸收西学时并非完全被动无用,而是通过自身的融会整合创造出新的形态,对中西概念相互不断转译的概念史阐释。〔29〕这更进一步深化了对西医东渐研究的理解,对西医东渐的解读就不能仅仅看作是一种认同与接受的单向过程,医学期刊作为西医东渐进程的路径与媒介,其作用与价值体现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近代医学期刊从关注民族命运与医学本土化出发,广泛引进西方医学和先进的医疗技术,推动了西医在中国的本土化进程。时至今日,作为传播知识、传承文明的力量角色,医学期刊的出版仍然是文化责任感与使命感的体现。通过重新审视中医话语在近代的转型,能够启发西医东渐传播研究的思想史、文化观、知识转型历程等一系列问题,为全面看待西学东渐传播中媒介与思想的交互诠释提供新视角,当代研究者应当考虑从大众文化与历史语境的角度理解医学期刊的价值与作用,启发当下医学期刊建设的认识论与方法论的进一步思考。
参考文献:
〔1〕Latouratte K S. A History of China Missions in China[M]. NewYork: the Macmillan Company,1932.
〔2〕The United Church of Canada. A. W. Lindsay and Mrs Lindsay. LifeSketches of Lindsay[A]. The United Church of Canada. 1907. Toronto:The United Church of Canada Archives: West China. 78.096C. 20 of 20.
〔3〕沈倩倩. 上海: 近代中国出版中心成因分析[J]. 中国出版,2021( 1) : 57.
〔4〕孙婧,管青山,段立晖. 期刊史视角下的近代医学期刊研究[J].东南传播,2019( 2) : 139 - 142.
〔5〕发刊词: 近世齿科医学[J]. 中国齿科月报,1931,1( 1) : 1 - 2.
〔6〕万芳,赵曦.《中华药学杂志》创刊初期回顾[J]. 中国药学杂志,1999( 9) : 57 - 59.
〔7〕潘荣华,杨芳. 清末民初留日医学生报刊传播西医活动述论[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1( 3) : 58 - 66.
〔8〕司徒学. 司徒学自传手稿[E]. 由司徒学之子司徒贤提供,1956.
〔9〕司徒氏春秀祖族谱 [M]. 司徒博之孙司徒贤提供,2008.
〔10〕孙迭民. 记我国口腔医学教育家的先行者司徒博先生[M]/ /卢湾区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 卢湾史话( 第八辑) .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作者:袁紫玉,李树雪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jjlw/30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