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发表学术论文网经济论文》 二元劳动力市场下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正文

二元劳动力市场下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所属分类:经济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16-07-11 16:03

本文摘要:经济的发展,取决于人的作用发挥,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人力资源管理论文认为人力资源开发对于各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只有彻底打破我国当前二元劳动力市场结构,才能真正实现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快速发展

  经济的发展,取决于人的作用发挥,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人力资源管理论文认为人力资源开发对于各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只有彻底打破我国当前二元劳动力市场结构,才能真正实现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快速发展,这也是我国市场经济今后发展的主导方向。

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月刊)创刊于2006年,是由内蒙古日报社主办的刊物。本刊主要介绍、探讨和研究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时间问题,推进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建设和实际应用水平,为我国人事制度改革和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服务。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遭受全球化冲击的日益加剧,愈来愈多的社会经济问题凸显:“民工荒”、“加薪潮”,同时大学生就业却更加艰难。因此,如何捋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劳动关系、实现充分就业、发展较为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与模式、真正实现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本强国的转变,是现阶段解决我国用工难、就业难的尴尬局面的重要方面。

  关键词:市场均衡;二元市场;人力资源开发;员工激励

  中图分类号:F240文献标识码:A

  现阶段国内之所以会出现“就业难”与“招工难”同时存在的尴尬局面,对高素质就业人员而言,其本质原因有两点:第一,业务素质方面,劳动者所具备的不是企业所需要的,专业领域人才稀少,需求强烈,而求职者普遍集中于少数特定行业;第二,个人素质方面,劳动者不具备企业所需的软件素质(如团结、善沟通等)。而对于低素质劳动者而言,随着内陆地区经济发展,工资水平提高,沿海更多的用人单位却没有更诱人的工资待遇,这种情况下,替代效应诱使劳动者放弃该地区的就业机会。

  1 市场均衡与二元劳动力市场的工资决定

  1.1 市场均衡

  劳动力市场上的供求均衡是指劳动力供给的数量与社会对其需求量达到均衡的状态。包括质量、职业类别、地区分布等在内的多方面的均衡。其标志是:① 劳动力供给能够为社会全部吸收;②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又能全部得到满足。当劳动力市场上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时,表现为劳动力过剩,即“就业难”。此时存在相当数量的失业或潜在失业人口。劳动力供过于求,不可避免地要造成社会劳动力资源的浪费。而当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时,表现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缺乏劳动力,即 “招工难”。劳动力短缺会导致经济发展速度放缓,进而限制某国家或地区的社会进步。在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上,决定实际工资水平和劳动就业数量的唯一因素是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相互作用。在劳动力的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的时候,劳动力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此时的工资被称之为均衡工资率,此时的就业量即为均衡就业量。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中,劳动力资源想要达到最有效率的分配,劳动力市场就必须实现均衡。在给定总需求水平与资源的前提下,社会产出也能取得最高水平。同时,根据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的基本假设条件,可知:劳动者有完备的信息,各类流动成本为零且不存在任何制度性障碍,劳动力是同质的,即都存在或都不存在对当前特定技能的任何预先投资,其他劳动或工作条件一样相等。那么,流动和竞争必然导致没有任何工资差异。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的竞争在均衡工资决定的同时,也就导致充分就业。但是,劳动力市场是典型的非均衡市场,总存在着信息的不对称、自愿、非自愿失业、劳动者素质差异等而形成的不同就业层级。

  1.2 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劳动力市场存在主要和次要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主要劳动力市场的表现为收入高、工作稳定、培训机会多、工作条件好、具有良好的晋升机制;而次要劳动力市场则刚好与之相反;对于主要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而言,教育和培训是能够提高其收入的,而对次要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而言,接受教育和培训对于提高其收入没有太大作用;并且,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之间的流动较少。在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上也存在着这样的二元分割,我国当前的劳动力市场从大类划分,表现为体制内劳动力市场和体制外劳动力市场的二元结构。体制内劳动力市场与体制外劳动力市场,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所形成的劳动力市场结构,只要计划经济体制还没有彻底瓦解,市场经济体制还没有完全建立,换而言之,市场经济体制还没有完全取代计划经济体制,就必然存在着体制内劳动力市场与体制外劳动力市场的同时并存。劳动力市场上的工资决定因素是多样的:

  1.2.1 边际生产力决定论

  在假定其他的生产要素的投人不变的前提下,当劳动的投入增加时,其所增加的产量也开始以递增速度增加,因此如果工人所增加的产出小于他得到的工资,雇主就不会雇佣他;相反,如果工人所增加的产出大于他得到的工资,雇主才会增雇工人(见图1)。

  1.2.2 均衡价格工资理论

  该理论认为工资水平是由生产要素需求和供给两种力量作用后产生的结果。劳动供给量取决于劳动力的生产成本,即工人及家属养活自己与家人的生活费用以及工人所需的培训、教育费用,当雇主支付的工资难以保证其基本生存所需时,劳动力会选择放弃工作机会;然而,当劳动者当期收入达到一定程度后也会产生一定负效应,即其对货币工资的需求度降低。劳动的供给量则取决于边际劳动生产力(见图2)。

  1.3 决定工资的其他因素

  包括二元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的不同性质(如受教育水平、个人禀赋差异等),同时还受到所在行业发展水平、国家政策倾斜度、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行业工作性质等客观条件的制约。

  二元劳动力市场所强调的一个重要思想是:劳动者个人的工资率或收入水平并不主要取决于其所受的教育程度,而是取决于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改革开放前,我国不存在所谓的劳动力市场,工资水平完全由政府来决定。工资制度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工资管理体制的高度集中化。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企业制度的改革,工资决定机制也相应发生了变革,原先集中在政府劳动部门手中的工资决定权逐步转交给企业;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工资决定的自由度有了很大的提升,劳动力市场在工资水平的决定方面的作用已体现出来。然而,受传统体制的影响,市场在决定工资水平方面的作用还十分有限。一个明显的事实就是我国二元劳动力市场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劳动力市场仍呈断裂和分割的状态。

  2 人力资源管理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人力资源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在经济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人力资源也有着其特殊的开发利用价值。第一,人力资源是可再生的经济效源,可以使用各种教育手段进行培育和创造,从而形成具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成为经济资源中最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资源。第二,人的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需求会随着人力资源素质层次的变化而变化。在基本物质需求得到满足的前提下,人力资源素质的层次越高,劳动者对精神的需求也就越大。先进的企业文化、完善的竞争激励机制、健全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良好的工作环境等,能激发高素质劳动者的潜在能力和潜在创造力,从而对企业产生极大的经济效益。第三,人力资源是经济资源的开发者、产品的生产者。人的思想、观点、愿望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等意识形态将影响经济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继而影响企业的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因此,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可小觑。

  (2)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源的要求不断提高。随着我国经济体制转轨的进一步深化,传统部门落后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已不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国家亦提倡大力发展高新科技产业,因此,随着对人力资源要求越来越高,高素质人才的缺乏将成为必然。目前,我国专业技术岗位的人才短缺,拥有本科学历的人才在全国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例较小,高级技术人才大量短缺已成为十分严峻的问题。进行人力资源投资,提高人力资源素质,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已成为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

  经济的发展,取决于人的作用的发挥,取决于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人力资源的开发对于各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区域经济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所以说,只有大力开发人力资源,才可占领经济市场的制高点,也只有充分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各地区得到充足、协调的人力资源建设,才能更加有力地推动本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长期发展。

  3 基于二元市场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既然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对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前我国二元经济体制下,人力资源更应有其相互区别、细化的培养、管理模式。

  3.1 人力资源的锻造培养

  人才培养发展人力资源强国的必要基础和前提条件,也是一切人力资源管理的先决条件。目前国内人才培养存在以下几方面误区:

  第一,教育与就业脱节,学校教学内容陈旧,老师重学术能力不重实践能力。对此学校应该成立专门的就业信息跟踪反馈部门,将最近三届以内学生就业工作情况分类整理,通过抽样访谈和对比分析,结合国家政策及时调整学校的教育重心,弹性调整招生专业及方向,并组织、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习,或许这样才能培养出合适市场需要的高学历人才,从根本上节约社会资源。

  第二、社会风气每况愈下,大学生乃至整个青少年一代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社会公德、社会责任感缺失,却又过于急躁,急功近利。这是社会导向、主流价值观影响下的社会发展方向偏离。因此,政府、公共部门负有绝对的引导义务与责任。在更加“自由”的当今社会,“扬正气、树新风”只停留在口号上,已不会有任何威慑力,应采取强制措施将道德规范写入法律条文,有所惩戒亦有所奖励,向公众发出强烈信号,什么是社会弘扬的,什么是社会唾弃禁止的。这既是警示,也是决心。

  第三,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周期性、自愿或非自愿性失业,从社会保障角度来讲,保证失业人员的工作和正常生活所需收入是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础,对失业人员再培训也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但关键在于“培非所需”。目前我国再就业培训机构多以私营为主,且多跟风、随大流,例如厨师、电脑行业目前有较多的培训项目,而对市场亟需的专业操作人员由于投入大、回报期长等弊端鲜为有之。作为维护社会经济发展稳定主要角色的政府在此应该主动承担起信息通报、注资培训等责任,再为经济发展输送人才的同时也是增加税收的有利途径之一。

  3.2 企业人才的选拔和使用

  目前我国二元体制劳动力市场上,体制外就业者规模已经明显超过体制内就业者规模,劳动力市场结构已经从体制内劳动力市场为主向体制外劳动力市场为主转变。体制内劳动力市场与体制外劳动力市场的差别在很大程度上不是表现为资源配置方式的差别,而是表现为体制内与体制外的制度性壁垒。体制内劳动力市场由国家发挥着资源配置的主导作用,而体制外劳动力市场劳动力供求的失衡则主要是由市场需求决定。当前我国沿海部分地区“民工荒”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劳动力价格太低。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供求结构,总体上说,是劳动力的供给大于劳动力需求,体制外劳动力市场是属于需求主导型市场,劳动力供给方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劳动力价格也就会有可能被压得很低。随着国家政策放宽,市场经济发展,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也日益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推动力之一。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jjlw/9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