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体古生物学报
《微体古生物学报》(季刊)创刊于1984年,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主办的亚洲地区唯一的一份在微体古生物学方面的学术刊物。 经济期刊 《微体古生物学报》主要刊登:孔虫、介形类、牙形类、轮藻、沟鞭藻、硅藻、放射虫等有关微体古生物学的
非官网,仅供参考《微体古生物学报》(季刊)创刊于1984年,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主办的亚洲地区唯一的一份在微体古生物学方面的学术刊物。 经济期刊 《微体古生物学报》主要刊登:孔虫、介形类、牙形类、轮藻、沟鞭藻、硅藻、放射虫等有关微体古生物学的
非官网,仅供参考《微体古生物学报》(季刊)创刊于1984年,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主办的亚洲地区唯一的一份在微体古生物学方面的学术刊物。经济期刊《微体古生物学报》主要刊登:孔虫、介形类、牙形类、轮藻、沟鞭藻、硅藻、放射虫等有关微体古生物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国内外学术研究动态及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新书简介、学术活动简讯等。获奖情况:获国家出版基金资助;连续三次获江苏省优秀期刊。
微体古生物学报杂志栏目设置
科研论文、学术思想讨论、学术动态报道、新技术、新方法、简介、评述
微体古生物学报杂志荣誉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维普收录(中)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微体古生物学报杂志2017目录
藏南泽当金鲁地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放射虫刘实佳[1,2];罗辉[1];许波[1];王学恒[1,2];陈迪舒[1,2]
(229)贵州紫云猫场剖面二叠纪-三叠纪之交有孔虫的灭绝过程杨利蓉[1,2];宋海军[1,2];童金南[1,2];楚道亮[1,2];梁蕾[1,2];吴奎[1,2];田力[1]
(251)赤道几内亚里奥姆尼盆地K-1井白垩纪生物地层陈书伟[1,2];吴尧[3];张铜耀[1];齐玉民[1];冯志平[4];赵都菁[1];杨宁[4]
(261)辽西北票四合屯早白垩世土城子组三段孢粉组合及其意义林妙琴[1,2];李建国[1];彭俊刚[1,2]
(272)现代鱼卵硅酸盐化模拟实验任津杰;华洪
(280)华东地区元荡湖现生介形类新记录姚建刚[1];马顺心[1];魏超群[1];李德鹏[1];马相铭[1];赵泉鸿[2];倪兵[1];禹娜[1]
(293)长白山北坡表土花粉组合及数量分析李永飞[1];李春海[2];介冬梅[3];谢贤健[1]
(304)云南泸沽湖及周边山地表层孢粉与植被关系研究张华[1,2];肖霞云[1];羊向东[1];隆浩[1];张茂恒[2]
(316)吐哈盆地南缘晚石炭世孢粉组合秦恩鹏;张志更;胡剑犁;王晓华;蔡文新
(325)山东平邑盆地卞桥组(晚白垩世马斯特里赫特晚期)泉华成因的核形石杜圣贤[1];李越[2];宋香锁[1];刘凤臣[1];陈军[1];陈诚[1]
微体古生物学报杂志推荐阅读
《生物工程学报》(月刊)1985年创刊,杂志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学术期刊,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和中国微生物学会共同主办。主要报道生物工程研究的新发展、新成果、新技术。刊登的内容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生化工程、组织工程、生物信息、生物制药、生物芯片等。
微体古生物学报杂志社投稿要求
1.每篇论文(包括图表、参考文献、图版说明和外文摘要)一般不超过202000字,并附200-300字的中文提要,以及外文摘要和与其相应的中文摘要。中英文关键词一般3-8个。简讯、书评一般不超过2000字。图版一般以4幅为限。文稿要求论点明确。化石图影清晰,文字简明,标点符号准确。
2.本刊为微机排版,来稿请附WORD软盘和微机打印稿一份,文稿务必隔行打印。文中名词术语、计量单位、人名、地名的译名,均应按国家颁发的有关标准书写。简体字应按国务院颁发的汉字简化方案书写。
3.稿中的外文字母、符号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上下角的字母、数码和符号。其位置高低应区别明显,容易混淆的外文字母、符号,请在第一次出现时用铅笔批清。需要斜体字的外文,请在其下划一横线。脚注置于同页稿纸下眉边。
4.以我国地名、人名命名的新属、新种学名和新建的地层单位名称,一律按汉语拼音方案拼写。在新属的描述前要注明辞源。正文中属、种拉丁文的中译名在描述中列一次,其它各处如讨论、比较、图版说明等,一律只写拉丁文名。
5.图版实用面积23cm×17cm,务请排列紧凑适当。图版的图序和图号应与中英文一致。插图或表请用黑墨水清绘在透明纸上或计算机绘制激光打印,在文稿中划一方框,将图题和图注写在图下,中英文表题则放表上。
6.参考文献力求精简。按先中文、再西文、后俄文。一律列在文末(末经公开发表的资料请勿列入,可于文内同页下脚注说明)。书写格式为:作者姓名(至少要列3位作者,超过3位可用等省略之),出版年代,论文题目,刊名(或书名),卷号(期号):页码起止页,书应写出版单位。卷号用黑体。凡在正文引用的文献,必须全部列出。
7.文稿中所引用的文献、资料、数据,应认真核实,确凿无误,文责自负。编辑部有权对来稿作适当修改。
8.在图版说明前须写明标本保存单位。欢迎作者将重要标本永久保存于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标本馆。
9.凡涉及国际界线图件,应严格按地图出版社最新版本地图绘制。
10.来稿注明作者姓名、工作单位、通信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E-mail地址,并请附作者所在单位推荐信。
11.来不符合要求,编辑部将退还作者修改(以修改后收到日期为收稿日期),作者不可一稿多投。
12.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需要,扩大作者学术交流的渠道和本刊的影响,本刊已被国内外多家文摘刊物收录,并加入了国家科技部的“万方数据系统”和清华大学的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数据库。作者的著作权使用费已在论文发后与稿酬同时一次性付给,如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编入数据库或被收录,可在来稿时声明,本刊将作适当处理。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jjqk/10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