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双月刊)创刊于1984年,是全国原子与分子物理领域内唯一的专业性刊物,在整个东南亚也是唯一的。她是由中国物理学会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委员会,四川省物理学会和四川大学联合主办的全国性学术刊物。该期刊一直被评为 全国物理领域知名
非官网,仅供参考《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双月刊)创刊于1984年,是全国原子与分子物理领域内唯一的专业性刊物,在整个东南亚也是唯一的。她是由中国物理学会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委员会,四川省物理学会和四川大学联合主办的全国性学术刊物。该期刊一直被评为 全国物理领域知名
非官网,仅供参考《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双月刊)创刊于1984年,是全国原子与分子物理领域内唯一的专业性刊物,在整个东南亚也是唯一的。她是由中国物理学会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委员会,四川省物理学会和四川大学联合主办的全国性学术刊物。该期刊一直被评为全国物理领域知名的中文期刊。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办刊宗旨:主要反映我国原子与分子物理及其应用方面的科学研究成果, 促进这些方面的学术交流,为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服务。主要内容:报道国内外原子分子物理及其交叉学科领域的理论,实验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包括理论和实验),发表研究论文,快报及综合述评等三种类型的中文或英文学术论文。所涉及的领域比较广,包括: 原子分子结构和光谱、原子分子碰撞、电磁场中的原子分子、 生物分子、团簇的结构、光谱及热力学性质、 原子分子及团簇的反应动力学、材料表面的团簇和纳米结构、富勒烯和碳团簇等;同时还包括凝聚态物、激光物理、等离子体物、光学、化学物理、非线性动力学及其它交叉学科领域的研究进展。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杂志栏目设置
研究简讯、综合评述、研究论文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杂志荣誉
CA 化学文摘(美)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维普收录(中)Caj-cd规范获奖期刊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杂志2017目录
侧基对π-π耦合双分子结电输运性质的影响张丽霞[1];李伟[1];王传奎[1]
(982)C6H5COOH…X分子间氢键的理论研究陈自然[1];徐友辉[1];陶果[1];何展荣[1]
(989)钴、钛原子激发态光电离研究胡行勇[1];吴宏霞[1];陈晓虎[1];程阳阳[1];姚关心[1];郑贤锋[1];季学韩[1];崔执凤[1]
(995)2-碘代硒苯与2-唑烷酮在CuI催化下的C-N偶联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徐伯华[1]
(1003)Y^nO(n=16,17,18)分子基态的结构与分析势能函数许永强[1];彭伟成[1];武华[1]
(1009)聚合型铝氢化物(A1H3)n(n=1-3)的几何结构与振动光谱的研究伍冬兰[1];张新琴[1];谢安东[1];万慧军[1]
(1016)Al2^n±(n=0,1,2)分子离子势能函数和能级的研究李剑[1];谌晓洪[1];杜泉[1]
(1025)胸腺嘧啶单体及环丁烷型胸腺嘧啶二聚体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张宝梅[1];王红艳[1];高思敏[1];林月霞[1]
(1032)磁控溅射气体团簇源中团簇形成的DSMC研究张连华[1];潘小东[1];李公平[1];王晓冬[1];柳学敏[1];林巧露[1]
(1037)CdnSen(1≤72≤12)团簇结构与电子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刘朝霞[1];楚合营[1];胡芸莎[1];龚森[2];赵冬秋[2];李蕴才[2]
(1045)SinC2N团簇结构及稳定性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盖志刚[1];赵杰[1];初士博[1];周扬[1];杨俊贤[1]
(1049)He—CO相互作用势及散射截面的理论研究孙桂华[1];杨宁选[1];葛素红[1];杨向东[2]
(1056)K2高激发振动能级1^1∑+u(V=46~61)与H2间的碰撞能量转移张利平[1];蔡勤[1];栾楠楠[1];戴康[1];沈异凡[1]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杂志推荐阅读
《地球物理学报》创刊于1948年,是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联合主办的有关地球物理科学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载固体地球物理、应用地球物理、地磁和空间物理、大气和海洋地球物理,以及与地球物理密切相关的交叉学科研究成果的高质量论文。作者和读者对象主要为从事地球物理学、地球科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国内外科技工作者和大专院校师生。《地球物理学报》荣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和中国科学院优秀期刊特别奖,2001年进入“中国期刊方阵”被评为“双高期刊”。为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中心、中国科学院引文数据库等的统计源。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杂志投稿要求
1.题目、作者、单位和摘要题目应以简明、确切的词语反映文章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要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要求,并有助于选定关键词,避免使用非标准的缩略语、字符、代号以及结构式和公式.中文题目不应超过20个汉字,英文题目应与中文题目含义一致.中国作者姓名采用汉语全拼音,姓前名后.单位必须写出全称,所在城市和邮政编码.摘要应体现稿件的目的,方法,主要结果和结论等,应对论文的主要内容进行客观、扼要的叙述,以报道性文摘形式为宜,以第三人称叙述,不使用"本文"、"我们"等字样.一般不分段,不用图表、公式,不采用非标准的术语、缩写词和符号等.中文稿件一般应包含约150单词的英文摘要;英文稿件一般应包含200~300字的中文摘要.稿件的标题、作者、单位和摘要要求用中英双语表示.
2.关键词精选出反映稿件内容的中、英文关键词各3~6个,分别列于中、英文摘要后.关键词按其重要性排列.一般来说,第一个关键词列出该文主要工作或内容所属三级学科名称;第二个关键词列出该文研究成果名称或若干个成果的总类别名称;第三个关键词列出该文采用的研究方法的具体名称.对于综述和评述性学术论文,可写"综述"或"评述".对科学研究方法的研究论文,应写所应用的方法名称;第四个关键词列出在前三个关键词没有出现的,但是被该文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事或物质的名称,或者在题目中出现的、作者认为重要的名词.如有需要,第五、第六个关键词等列出作者认为有利于检索和文献利用的其他关键词.另外,请注明中图分类号代码.
3.中文标准基金全称及批准号、通讯作者、第一作者信息一律以脚注形式标注于首页,并用*号在题目末及脚注前标明.稿件首页脚注应标明通讯作者及其E-mail地址.同时,应标明第一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不标注)、籍贯、职称、本人最高学历(可不标注,但在读研究生需注明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和E-mail地址等.所有这些脚注内容,全部用中文表示.
4.缩略词、符号、计量单位和公式使用国际标准的缩略词、符号和计量单位系统时,全文要一致.摘要和正文中的缩略词在首次出现时必须写出全称,后附缩略词,并用圆括号括起,此后则可直接引用.应严格执行GB3100-3102有关法定计量和单位的规定.单位符号一律用正体.论文中重要的或后文将提及的公式,应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序号,序号加圆括号,推导过程的中间步骤应尽可能忽略,各种符号应遵循有关规则.特别注意变量的符号(包括下标)用斜体.
5.表、插图文中表、插图(照片)具有自明性,按其出现的先后次序顺序编号,在论述中应先文后图表.在中文稿件中,表、插图(照片)标题应同时采用中、英文表示,表、插图(照片)中的文字说明则只采用英文表示(用6号TimesNewRoman字体).表头、插图(照片)的量或用来标记图形轴线的量,用"物理量符号/单位标准化符号"形式标记.表应置于正文相应位置处,用三线表,必要时可加辅助线.表中的参数应写明名称,标明量和单位的符号.单位相同时可统一写在表头或表顶线上右侧.若有表注,可写在表底线下左侧.插图曲线要求墨色均匀、粗细均匀,照片要求其灰度清晰,黑白反差大.彩色插图(照片)需转化为灰度图.插图和照片的宽度一般不超过7cm为宜.插图(照片)要精选,切忌与表及文中表达重复.
6.参考文献应引用与本研究有关的、近5年发表的主要文献.引用时,参考文献序号须加[],一般置于右上角;若写成“文献[]”,则与正文平排.参考文献应按正文中引文出现的先后顺序列出.参考文献中,要求作者以姓在前、名缩写在后的形式列出(不加缩写点).文献作者3名以内全部列出,4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或",etal.".对中、日、俄文等参考文献,应同时给出相应的英文表示.英文稿件中,中文参考文献需在其后注明(inChinese).凡被录用的参考文献,请注明"印刷中"(inpress)或"已接受"(accepted),其他未公开发表的资料请勿引用.在参考文献中,上下文献相同的项目,不宜用"同上"或"ibid"等,不同的参考文献尽量不要组合在一起.专著、期刊等文献格式按GB/T7714-2005的规则执行。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jjqk/10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