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社会、学校、家庭,应该更多的关注学生的情绪,这篇 德育论文 在他们烦恼郁闷之时,给与更多的情感支持和指导,而不是任他们在网络中寻找所谓的关心和关注并沉迷其中时再教育。大学生有义务提高自己的网络道德修养,老师和家长也有责任提供他们网络道德修养
社会、学校、家庭,应该更多的关注学生的情绪,这篇德育论文在他们烦恼郁闷之时,给与更多的情感支持和指导,而不是任他们在网络中寻找所谓的关心和关注并沉迷其中时再教育。大学生有义务提高自己的网络道德修养,老师和家长也有责任提供他们网络道德修养的方法。《中国德育》(半月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的德育工作综合性月刊。《中国德育》内容分为新闻篇、理论篇、实践篇、科研篇、专题篇、资料篇6个单元。读者对象为大、中、小学书记、校长、政教主任、团队干部、班主任、各科老师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干部。
摘要:当今时代是移动互联的时代,互联网络得到了快速发展及应用,这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以及交流沟通的现代化的不可或缺的平台,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德育;途径
一、网络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当今是互联网的时代,网络得到了快速发展及应用,这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以及交流、沟通、购物、网上银行结算交易的现代化的不可或缺的平台,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曾组织对120名学生进行手机使用情况的随机调查,其中:听课期间带手机的107人;使用手机每天超过4小时的69人;使用手机聊天每天超过1小时的71人。很显然,网络对大学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包括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
(一)积极方面
一是大学生使用网络开阔了眼界,了解了世界,拓展了学习的空间,掌握了多视角学习的渠道。二是大学生使用网络可以广泛地与校内外、国内外进行学术信息交流,充实和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同时扩大了人与人交流的范围,从而提升自己的整体素质。三是网络使用方便。网络数据共享,查询方便;网络知识存储量大,操作方便,非常有利于自学和个性化学习。
(二)消极方面
1.网络是个虚拟的空间,本身具有隐蔽性。有些大学生在使用网络时抱有“反正没人认识我”的想法时,道德观念容易被冲淡、弱化。一是有些大学生沉溺网络时,容易造成“自我混乱”和现实感的疏离。二是有些学生把本应该用于学习和提高自我修养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网络游戏和聊天上。三是网络信息来源比较复杂,不可避免地给学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比如,有的大学生沉湎于网络色情、网恋,甚至有的大学生被骗钱骗色,还有个别学生离家离校出走等情况发生。
二、大学生网络道德培育途径
(一)加强法制教育,依法治网
网络是开放的,但绝不是法外之地。推进网络法制建设进程,完善网络道德体系建设,教育大学生树立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的意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法制教育不能空洞的说教,教育的途径要生动,方法要多样,比如用心理剧的方式进行法制教育,更能触动学生的心理,引起学生的深思。
(二)加强网络礼仪教育,注重自我修养
建设良好的大学生网络道德系统,就要正确引导,唤醒大学生内在道德需求,激发大学生积极向上,贡献社会的内在动力,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大学生获得自尊、自信的情感体验,激发大学生对自我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的责任意识。帮助大学生自觉抵制网络中的不良现象,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自觉自律,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水平。使用网络的大学生是道德主体,网络道德主体通过努力学习,按照网络道德原则与规范的要求自觉地进行道德修养,不断地提高道德境界的层次。
(三)社会、学校、家庭三者联动,培育良性的网络环境
家庭教育是个体成长基础,学校教育是个体发展重点,社会教育是个体发展的方向。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以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为重点,勤俭、忠厚、善良、爱国爱家为基础,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引导学生知事、明理、动情、践行。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有机地相结合,更大限度上,发挥教师的作用,在明理、动情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社会、学校、家庭三种力量的结合为大学生创造一个良性的网络环境,其主要内容是,在做好社会监管和道德教育的基础上,创造出符合大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较为自由、宽松的网络环境。在这个良性的网络环境中,能够体现对学生的爱和信任,能够体现出学生的自制和自律,能够体现出学生人格的不断完善,使网络真正成为学生有益的伙伴。
(四)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1.大学生在互联网时代遵守网络道德是时代的要求
道德是一种自律过程,逐步养成自我素养监控能力,也是自我素质的体现。自我素质不只是表现在言行举止的得体,用词造句合乎语法逻辑上,还要体现在人与网络自由互动中的自律以及合乎道德伦理。道德的养成和遵守法律缺一不可。判断、考察大学生网络行为是否道德,必须先要看行为是否合法。互联网时代一定要加强道德本身的立法和相关制度化建设。“诚实守信”的道德规范已上升为法律规范,这是大学生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要求。移动互联时代对于大学生的学习、交友、科学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当今社会转型,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大时代中,要坚定立场,刻苦钻研科学文化知识,谨守道德伦理,充分发挥年轻人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进一步提高大学生自身的文化水平,是时代赋予大学生的使命。
2.大学生要主动锻炼提升自我素养监控能力
自我素养监控是道德养成的高级阶段。是大学生面对网络的种种可能性而做出符合自己内心的真实回答。如果大学生检测到不真实的,虚假性的内心对话,应该马上寻找对话的动机,从而做出新的,合理、真实的回答。大学生在面对不良网络信息时,也要对自我监控,比如:我上网的原则是什么?为什么上这样的网站?上这样的网站,我有什么样的收获,有什么样的损失?可以说,大学生要获得何种信息,交何种网络朋友与大学生个人道德修养有着很大的关系,道德修养又与大学生自我素养监控能力有着直接的关联。自我素养监控能力有以下几方面内容:首先要自信。自信就是自我对成功的可能性的评估,包括对道德能力的评估。坚定地相信自己有能力抵御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袭,保持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这才是大学生事业成功的关键;其次,抛弃自卑。主动地在实践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并为自己的网络行为进行客观的评估;第三,学业监控能力。
学业监控能力是自我监控对待学习的态度。监控自己有无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锲而不舍的勤奋和努力。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这就是说,干一番事业,•必定要呕心沥血,意志坚强,甘于吃苦,勇于奉献,才能有所成就。对于学生来讲,就是要有进取精神。可以说进取精神是大学生的精神基石,是大学生发奋学习的原动力;第四,高科技的素养的监控能力。大学生科技素养高低,直接影响其学习质量。大学生自主地了解他所关注领域的发展动向,面对互联网漫天飞来的信息,要有所取舍;第五,文化知识的底蕴的监控能力。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必须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提高自己的政治及文化素养。在互联网时代,人的智力能力是更宝贵的财富,对大学生更是如此。大学生要勤于实践,努力提高自己应用文化的能力。具体讲:一要对互联网时代纷繁复杂的现象提高辨析和洞察能力,二要提高对各种信息把握和判断能力,三要提高对信息的提取鉴别和驾驭能力。善于对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准确客观的判断;紧密联系实际,体察民情;与同学互相学习,共同促进。
3.自我人格完善,坚守道德高地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所谓人格是人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也是心理特征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在不同时间和地点都能影响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独特的心理品质。人格中包括人的气质和性格。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和灵活性等动力性特点方面的人格特征,性格是表现在人对事物的态度以及与态度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上的人格特征。比如,一个有着无私品格的人,他的廉洁自律,乐于助人的行为要远远高于没有上述品格的人。人格完善的方法有很多,但是其中两种方法最有效:内心对话法;行为检测法。内心对话是矫正被扭曲的感知,即找出过去经验与当下工作生活的不同,从而发展出更积极、更真实的自我。行为监测法就是行为的前后要进行对比记录,找出行为的原因(即行为的动机),去掉虚假行为,留下积极行为,从心理学的意义上讲,个体选择了某种行为,也就是选择了某种结果,所以,坚持正性积极的行为也会转化为习惯和性格。
毫无例外,大学生也需要自我人格的不断完善,这是人成长的重要标志。假设,大学生面对网络,有一种情况,感到困惑而又必须面对;假设,大学生面对网络,有一种情况,需要选择而又难以决定时,大学生必须做出合乎道德的选择。这是社会赋予大学生的道德义务和责任。合乎道德的选择并不是探讨如何选择,而是探讨为什么这样选择。可以这样说,当功力之水淹没道德堤坝时,大学生必须站在道德高地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面对道德和非道德的选择,大学生可以问自己以下两个问题:第一,你认为你目前最大的挑战是什么?你是如何面对它的;第二,大学生坚守道德高地要有强烈的进取精神,专心致志对理想、信念的追求一以贯之,通过大学生的自身努力,彰显学业和事业的成功。本文通过完型练习来检视大学生自己工作和生活,希望能做出反思和有意义的改变(见本页楷体字部分)。注意:每个句子都有六种以上的答案;想到什么写什么;每周做一次;在答案中找出积极乐观的句子;认真思考句子的内容;积极行动。如果(当)我再努力一些的话……;如果(当)我的责任心再提高一些的话……;如果(当)我每天坚持写日志的话……;如果(当)我每天用30分钟课余时间学习我感兴趣的科目的话……;如果(当)我对网络更深入了解的话……;如果(当)我做自己的主人,更具有自我负责的精神的话……;如果(当)我对待学习和实习要有意愿和决心的话……;如果(当)我更幽默,追求品位的话……;如果(当)我更感恩父母和老师,以优异的成绩回报他们的话……。
大学生是青春期后期的青年人。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完全定型,他们内心装满了生命的各种各样的问号,现实生活中没有找到答案,他们或许沉溺网络,或许放浪形骸、或许蔑视权威、或许讨好他人、或许敏感多疑无病呻吟,总之,充满了一切可能性。大学生没有完成的疑问句,没有内化于心的答案,演化成未完成事件潜伏于心,变成他们今后成长阻碍,大量消耗着生命的能量。十年、二十年后一旦遇有负面事件激活某种的负面情绪体验,会以不同的心理症状表现出来,结果触目惊心。完善大学生人格,全面提高大学生自我修养,减轻压力与负面情绪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引导大学生合理正确使用网络的重要一个环节。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水平,不能只是说教,要深入到大学生内心中,了解他们的情绪,真正做到与他们共情。情绪在社交活动中拥有广泛的功能。积极的情绪是社会粘合剂,它们使同学间的人际交往更融洽;消极的情绪是社会防水剂,它们使有些大学生远离他人。
现实的远离他人,必然导致在虚拟的网络世界寻找情感支持。有研究者指出情绪对于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当个体处于最佳健康状态时,他们更愿意做出各种助人行为。当研究参与者为过失感到内疚时,他们更愿意在未来提供志愿帮助,从而减少内疚。类似的,人们的感觉如何决定于他们的亲社会性。例如,当个体回忆起他们曾经拒绝过别人的事实时,他们的情绪会变得更加消极。当他们拒绝的人是一位好朋友、家庭成员或者恋人时,这一现象尤为明显。情绪对认知攻的影响表现在人的注意力,对自我和他人的知觉以及解释和记忆各种生活情境的特征上。研究者已经证明情绪状态可以影响学习、记忆、社会判断和创造力。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保持积极愉快的情绪可以提高亲社会的程度,更富有创造的想法和更多地解决问题的思路。同时保持良好的情绪学习更有效率,更能落实计划,完成目标。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jylw/13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