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下面是两篇大学生价值取向论文范文,第一篇论文介绍了贫困大学生人文关怀价值取向实现路径,将人文关怀融入到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第二篇论文介绍了高职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特点及引导,引导学生将个人目标和社会发展目标结合起来,实现个体的自由全面
下面是两篇大学生价值取向论文范文,第一篇论文介绍了贫困大学生人文关怀价值取向实现路径,将人文关怀融入到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第二篇论文介绍了高职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特点及引导,引导学生将个人目标和社会发展目标结合起来,实现个体的自由全面发展。
《贫困大学生人文关怀价值取向实现路径》
摘要:高等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高素质、学术研究能力强的社会人才,人文关怀作为一种文化和价值取向,还要融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而高校贫困生又是高校学生中的一个重要团体,将人文关怀融入到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认可并尊重高校贫困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改进高校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价值取向实现路径,站在贫困大学生的角度对其进行思想教育,为其解决实际的生活困难,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水平。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价值取向
一直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不仅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也是高校管理者所关注的重点教学任务。而对于高校贫困大学生来说,在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还要强化实施人文关怀,为大学生提供更多贴心的帮助。
一、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不但关系到人类个体,还关系到人类生存的问题。它是以人的生存安全、自尊需要等作为出发点,用一种理解和尊重的态度,关系和帮助的形式,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化发展。人文关怀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在教育领域内,也是高校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理想追求。在实施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措施时,还要充分考虑大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及个人需求,努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从而帮助高校的贫困生实现全面发展。而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
一、承认高校贫困生是一种物质生命和特殊文化的存在;
二、成人贫困大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确保大学生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相统一;
三、承认贫困生在实现自我全面发展方面的核心地位;
四、尊重贫困生的主体性地位,提高贫困生的生活质量与学习质量;五、学校应尽量满足贫困大学生的多种合理化需求,以使其能够得到全面发展。
二、人文关怀在高校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贫困大学生实施人文关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需要
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体现在对其合理化需求的尊重基础上,并充分调动贫困大学生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以提升贫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实施人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既能够适应目前的社会发展需求,也能促进大学生实现个人价值,也体现了社会文明的一种进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竞争的激烈化不断加剧,给高校大学生带来了巨大的生存压力,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贫困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与思想、心理等方面出现的问题更多,导致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越来越难做,不得不使高校在进行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对传统的工作方式进行改变。面对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高校在开展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还要以人文关怀为准则,给贫困大学生积极、正确的引导,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更好的成长与成才。
(二)人文关怀能满足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诉求
教育的重要性体现在其可以促使人在精神层面得到成长,然后才可以获得一定的知识能力。可见,精神成长对于一个人而言,比获取科学知识更加重要。高校在开展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要先对学生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对贫困大学生的思想变化进分析,在心理上给予贫困大学生疏导,改变贫困大学生以往的观念,重塑贫困大学生的价值观。用关怀、理解尊重的态度对大学生的创造力进行挖掘,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在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的条件下,还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引导并教育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教会大学生如何“做人”和“做学问”,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大学生的综合化发展。
(三)人文关怀是对贫困大学生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高校的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文关怀为基础,给予贫困大学生充分的尊重与理解。由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涉及到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思想观念和家庭生活环境等,因此在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还要采用科学化的教育方法,对其实施人文关怀。贫困大学生的在个体特征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加,视野的开阔和社会认知水平的提升,使自身的自我意识增强。而且,在判断事物方面有更强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另外,有一部分大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自主性也比较强。因而在贫困大学生追求独立自主的过程中,高校的教育管理人员还要对其实施相应的人文关怀。
三、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价值取向实现对策
(一)正确认识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是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发展成果的必然,既冲击了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弥补了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将人文关怀思想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不但可以改善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效果,还有利于贫困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高校应对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对高校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事项进行明确规定,保障高校的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充分体现出人文关怀。高校要加强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并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行定期培训,提升其理论知识能力、研究能力与人文素养。走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文关怀的误区,不断积累工作经验,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富有生命力,发挥出真正的教育作用。
(二)转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对贫困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充分的尊重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是贫困大学生时,首先要肯定贫困大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尊重其积极追求思想价值观念的目标,培养贫困大学生的良好道德情操等。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对于教育者传播新的知识、观念与理论,纳入到自己的主体意识中,创造性的将其外化为自身的行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还要教育对象进行主体性的发挥,从而增强思想教育的实效性。而发挥主体性的前提条件在于对人的尊重,因此,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还要对大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充分尊重,使其能够主动发挥自身的个性。针对贫困大学生的个性化差异,进行因材施教,从个体的不同情况出发,对其实施不同的人文关怀,促进贫困大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使其在不同层次、水平、兴趣爱好等方面,都能够做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学习和创造,从而实现全面化发展。
(三)以人性化的措施进行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贫困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应具有人性化的特点,要以社会化人格来确立人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以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方向为依据,对贫困大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满足。另外,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要有人性化。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精神需求予以满足。同时,当代的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内容方面还应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既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又要对贫困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益。因而高校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以学生发展为重点,要重视大学生关心的实际问题和思想道德、人文、法律等知识的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回到高效的教学中,利用教学途径是人才培养和文化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使高校的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充满人性化。最后,高校的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方式和手段上还要具有一定的人性化。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采用合理、规范和符合传统文化理念的方式,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开展理解和体验活动,培养学生独立完整的人格。
(四)转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心,注重贫困大学生的精神世界
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重视对贫困大学生进行物质上的资助,忽略了对贫困大学生精神世界的关注。而一个大学生如果在校学习期间体会不到学习的快乐,虽然物质资源并不匮乏,但心灵贫瘠,也难以成为一个具备主体性的人,精神上的缺失,会成为影响贫困大学生全面自由发展的一个不利因素。
一方面是因为高校贫困生在求知的过程中无法获得存在感,另一方面是因为贫困大学生的人格自尊并未得到充分尊重,精神层面的需求也同样未得到充分满足。所以,高校还要用一种人性化的方式来实施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视贫困大学生的精神和心理状况,给予其一定的理解、尊重与帮助。物质资源的匮乏能通过物质补偿来满足贫困大学生,但精神需求是一种生长性的需要,能够使人存在有尊严、有价值的内在动力,人对于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上的不同在于物质需求可以通过外在环境或借助他人得到满足,而精神需求无法从他人和外部环境上获得满足。心理学上指出精神需求是一种指向成长的、可以使个体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内在特性得以实现的需求。
精神需求是具有积极性、建设性与创造性的一种内在的心理需求。因此,高校在进行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还要采用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来了解贫困大学生内在的精神需求,对贫困大学生的内在潜能进行充分的挖掘,以便更好的为其提供服务,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而且,高校还应制定相关的制度,确保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与社会适应能力得到增强。规范学校的相关秩序,构建健全的支持系统,便于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各种在校服务,让贫困大学生在物质和精神需求上得到满足,从而使贫困大学生在校期间能够更好地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进行学习,在思想上得到进步,进一步促进高校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发展。
(五)进一步强化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使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能够更加富有发展潜力,在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还要以科学、系统的理论知识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者还要加强对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理论必要性、路径选择、内容构建和评估体系等基础理论的研究,并强化对高校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建设。
同时,还要在实际的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将其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建设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丰富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实践内容,发挥实践活动积极的育人作用。首先,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较的内容要结合实际的社会生活。高校要多鼓励学生参加“三下乡”活动和社区活动,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使学生的爱国情感不断得到增强,同时使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使学生树立为社会服务和奉献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其次,要不断调动贫困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主动性。让其自行进行组织、策划和活动实施,发挥其在实践活动中的创造性。另外,扩展社会实践的基地,高校可以与一些红色教育基地、学校周边的社区或是社会服务机构等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为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实践活动,提供更多机会和活动的平台。
(六)创造良好的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环境
贫困大学生的思想的形成与发展,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而且,外部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所以,高校,还要以营造一个和谐自由的人文环境,先努力建设良好的校园物质环境,为师生提供自然美好的教与学的校园环境,使师生身在其中,受到良好的影响和熏陶。同时,在建设校园环境时还要注重在细节处充分融入人文关怀,让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更多的关心与理解。
另外,还要积极打造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一方面是因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另一方面是良好的校风有利于高校形成好的教育环境,为师生维护学校利益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良好的制度保障,能够更好的对师生的一些行为进行约束,使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得到规范。而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则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便于教育人员对贫困大学生实施人文关怀,从而有助于实现高校贫困大学生的人文关怀。
四、结束语
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工作内容,加强对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不仅仅是当前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要求,也是顺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而开展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活动,不但能够使贫困大学生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体验到人性化的关怀,还能促使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积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从而实现贫困大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于凤超.高校贫困生资助人文关怀价值取向实现的路径[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11):191-192.
[2]侯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路径探析[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1):70-74.
[3]袁奉亚.基于人文关怀背景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的探讨[J].知识经济,2014(11):158+160.
[4]杜雨来.探寻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实施的合理路径[J].世纪桥,2013(12):38-39.
[5]徐吉,钟明洁.人文关怀: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指向[J].高教与经济,2010(01):21-23.
[6]杨林.基于人文关怀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寻[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02):67-70.
[7]薛深,刘慧婷.高校贫困生资助人文关怀的缺失与重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05):112-115.
[8]臧文彬.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缺失及对策[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167-169+182.
[9]刘桂芳.高校德育人文关怀取向实现的基本路径[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9(01):185-188.
作者:沈健
《高职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特点及引导》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转型、经济转轨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高校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当前高职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价值取向多元并存、偏重自我价值的实现、不重虚名重实利、创业意愿增强、个性化就业凸显等,对就业价值取向的引导要以马克思就业价值理论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以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为载体,引导学生将个人目标和社会发展目标结合起来,实现个体的自由全面发展。
关键词:就业价值取向;高职学生;社会价值;自我价值
价值取向是价值哲学的重要范畴。价值取向是内化了的价值观,指一个人以何种态度对待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并最终做出合理的选择,体现主体在价值选择过程中的倾向[1]。就业价值取向是主体在就业需要的驱动下,在特定价值观的支配和影响下,对职业进行的有意识的筛选和取舍[2]。就业价值取向是个人人生价值观和职业价值观在就业过程中的现实体现,是个体在职业选择和就业方向上所持有的一种倾向性态度,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对学生的择业行为有着重要影响。
一、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历史变迁
自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经历了从统包统分到自主择业的转变,而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的价值观也随着社会转型、经济体制转轨、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就业制度改革等发生了深刻变化,在个人价值观的转变中,就业价值取向也发生着巨大的转变。这一历史变迁具体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如表1.
(一)国家和社会价值取向主导时期(1977年-1984年)
1977年恢复全国统一招生考试,1981年《关于改进1981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工作的报告》确定在国家统一计划下,对毕业生分配实行“抽成调剂,分级安排”的办法,即“统包统分”的就业制度。此时大学生价值观集中表现为满怀理想,报效国家,“为祖国现代化做贡献”是大学生群体的主流价值观[3]。大学毕业生就业服从分配,在就业的行业和岗位上最看重的是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4],就业价值取向的国家和社会取向占主导地位。
(二)从社会价值取向转向自我价值取向阶段(1985年-1992年)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发布标志着中国教育体制改革正式启动,也标志着我国从计划导向到市场导向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正式拉开帷幕。1989年《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决定逐步将毕业生计划分配就业制度改为社会选择就业制度,1989年以后入学的学生实行在一定范围内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的办法[5]。此阶段,受商品经济的负面效应和西方各种思潮的影响,大学生的思想经历了激进动荡与信念的动摇,受人本主义思潮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开始向个人本位、功利化倾斜,开始认同以功利为目的的实用主义或个体本位价值观[6],个人价值取向冲击着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价值取向。此时大学生择业开始不再追求虚名,开始讲究经济收入、工作地点等实利,就业价值取向开始从社会价值转向自我价值。但此时计划经济色彩依然浓厚,高等教育仍是精英教育的模式,毕业生就业的终审权仍掌握在各级政府部门手中,满足国家需要仍然是首要任务。
(三)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取向并存整合期(1993年-2000年)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目标:改革高等学校毕业生“统包统分”和“包当干部”的就业制度,实行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由学生“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到2000年左右,要建立比较完善的由学校和有关部门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毕业生就业制度,基本实现新旧体制转轨[7]。此阶段,大学生群体开始努力消解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紧张与冲突,寻求个体与社会的整合。受后现代主义等西方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开始在自我需要的原点基础上探讨价值关系,表现出务实价值观的特征,同时就业制度改革使高校进一步走向社会,大学生在择业标准上趋于多元,注重实用和现实关切。就业价值取向表现为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并存整合。
(四)多元价值取向并存(2001年至今)
2002年《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市场导向就业的方针,之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改革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政策,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创新创业,为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搭建平台。此阶段,经历扩招后的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新媒体时代的步伐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大学生,其价值观表现出复杂性、多元化、矛盾性等特点,在他们的价值观中,传统与现代交汇、东方与西方兼容、崇高与世俗同在、利他与利己并存[8]。“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毕业生就业制度进一步深化完善,给毕业生就业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大学生择业时表现出自主化、个性化、多样化的倾向,职业选择上理性、务实,既希望适合个人发展又用经济眼光评价和选择职业,在兼顾个人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更看重适合于个人发展的职业和岗位。就业价值取向多元化,自主创业、自由职业等个性化选择表现抢眼。
二、当前高职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特点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学生的价值观、就业价值取向的历史变迁遵循大学生群体价值观、就业价值取向变迁的普遍规律和特点,笔者以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价值取向进行了调查,发现当前高职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特点主要表现为:
(一)价值取向多元并存
处于多元化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人们价值追求的多元化也体现在高职学生求职就业的价值取向上的多元,他们思维灵活,敢于创新,随着国家“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就业制度深入人心,高职学生就业选择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增强,受社会多元价值观念和各种社会思潮的交叉影响,高职学生在就业观念、择业方式、就业空间和类型等方面都呈现出多元性。他们在择业上表现为追求稳定与追求挑战并存,追求个人利益与追求社会贡献并存。调查中,有高职学生在择业过程中选择事业单位、国企等稳定单位的稳定工作,也有学生选择自由职业自主创业等富有挑战性的事业;有学生因工资待遇工作压力等频繁跳槽,在个人收益和付出之间权衡,功利性地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也有学生选择投身基层奉献青春,体现社会价值。值得一提的是,价值取向的多元并存中,功利化的倾向较为明显。笔者对高职毕业生的相关调查显示,学生“择业的主要依据”中,选择最多的依次是:“个人价值的发挥”“经济收入”“升职机会”;同时笔者在对某校校企合作“顺丰班”学生毕业后就业的跟踪调查发现,仅有20%的学生在毕业后继续留在校企合作单位工作,其余选择离职的毕业生中,离职原因主要为:工资待遇与付出不均衡(43.7%)、发展前景渺茫(25%)、与个人兴趣不相符(18.8%)、其他(12.5%)。
(二)偏重自我价值的实现,注重个人感受
随着社会经济转型和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化,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人们逐渐将目光由国家社会转向个人,个人的主体性意识强烈。学生对自我需要的尊重,对自我价值实现的关注与追求已成为他们价值取向的重要因素[9]。他们希望自主选择适合自己兴趣的专业,做自己喜欢并愿意做的工作。笔者对高职毕业班学生的相关调查显示,学生“择业201的主要依据”连续两年居于首位的都是“个人价值的发挥”,可见,学生在择业中偏重追求个人发展,实现自我价值,更关注自我感受和个人发展。同时,当前高职学生的就业择业回归理性,他们能认清就业形势,努力协调个人追求与社会职业岗位供需的矛盾。如在就业岗位上大部分学生不再强求专业对口,更看重工作是否合乎自身对职业的需求;工作地域上不再偏重大城市,而是表现出留恋乡土,更愿意在离家近的城市就业,强调就业过程中自身感受的舒适性。
(三)不重虚名重实利
在价值取向的历史变迁中,高职学生就业择业由过去的注重社会价值的政治性向注重经济实惠的务实型转变,笔者对高职毕业班学生的相关调查显示,学生“择业的主要依据”中“经济收入”“升职机会”是仅次于“个人价值的发挥”的被高职学生看重的择业标准,而“用人单位知名度和美誉度”则成为学生最不看重的择业标准。可见,当下高职学生的择业已经不再看重工作单位性质、知名度、规模大小等方面的虚名,而是看重经济收入、个人发展等实利。种种迹象表明,当下高职学生就业价值选择的过程体现了追求就业收益(薪酬福利等有形收益和兴趣爱好、发展前景等无形收益)最大化的择业原则,就业择业的过程就是毕业生围绕就业收益与就业成本进行博弈与均衡的过程[10]。
(四)创业意愿增强,个性化就业凸显
随着国家就业创业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国家对自主创业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氛围日渐浓厚,高职院校也开始不断加强创业教育、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创业条件和环境。当前高职学生创业意愿明显增强,机会型创业明显增多。随着“95后”高职学生开始走向职场,他们敢闯敢问,心态乐观,大胆的听从内心的召唤,在职业选择时以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为主要标准,自由选择自己喜欢和合适的行业岗位,就业选择个性化的特点凸显。如在择业上不局限于传统观念上的稳定工作或稳定单位,愿意积极尝试新兴行业就业岗位;近年来学生中也不乏不急于就业的“慢就业”者,这些学生在面临求职择业时选择放慢脚步,尝试自由职业、小型创业,或选择“充电”、游学、支教等。
三、高职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引导
当前高职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总体上是积极和理性的,他们虽然主体性意识膨胀,大胆追求自己的理想和愿望,但就业决策会从现实环境出发;虽然看重薪酬待遇等切身收益,但也能够结合自身现实条件摆正心态;虽然存在功利和实用主义倾向,缺乏艰苦奋斗的品质,但能正视就业过程中的种种困难和挑战。高职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形成受到家庭教育、国家就业制度、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在现有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条件下,对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引导要把握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掌握方法。
(一)以马克思就业价值理论为指导
马克思十分注重就业问题,马克思关于就业问题的论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就业观,要求人们在就业过程中自觉实现主体性和社会性的有机统一,实现自我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和谐共进。而不应该认为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马克思还对“爱慕虚荣,贪图名利”的非理性就业观进行了无情的批判,指出学生不能将对预设的收益最高、投入产出效益最大的理想工作机会的追求作为就业的惟一价值追求。“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促进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就业价值的最高目标。马克思就业价值理论是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就业价值取向的重要理论依据。这一理论指导我们在对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引导上要引导学生追求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统一,在此基础上努力实现个性自由全面发展的终极价值追求。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准则
高职学生就业价值取向是学生个人的价值观在就业过程中的具体反映,学生的就业选择要能够符合社会和人民的需要,必须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作用,加强价值观教育和引导。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就要求我们在高职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引导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精神支柱和行动向导,要从国家、社会、个人层面上以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就业的价值目标、价值准则和价值要求。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因此,高职院校要积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专业课程教学、思政课教学、通识课程教学等课堂教学环节以及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等第二课堂要充分把握学生思想实际和价值取向特点,发挥价值引领作用,润物无声,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学生点亮理想之灯,照亮前行之路。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和实践活动,使学生牢固树立体现个人追求与社会要求相结合的就业观,正确看待个人对就业收益的追求与人生价值、社会价值的关系,并作出正确的选择。
(三)以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为载体
高职院校应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全程化的职业发展教育体系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立,重视职业价值观的教育和引导,加强就业创业政策的宣传和引导,为学生确立职业发展方向奠定基础,提供指引。专业课教师、职业指导老师、辅导员等对学生择业影响较大的人员应充分肯定学生在职业生涯中敢于追求个性发展和更加自由幸福的发展道路的勇气,从对就业创业环境的分析上引导学生立足客观实际,探索职业世界;从人职匹配要求上引导学生提升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积极参与创新创业竞赛或实践,提升创新意识和就业创业能力;从自我认知上帮助学生分析职业兴趣、能力、职业价值观,引导学生确立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职业价值观,理性看待薪酬、待遇等短期利益和未来职业发展等长期利益的关系,制定客观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11];在就业价值取向引导上,职业指导老师要善于运用往届学生就业情况的“大数据”,对不同价值取向类型学生的就业情况、就业后续发展等以案例形式进行分析和引导,充分利用优秀校友、就业创业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树立价值标杆,为学生职业选择提供榜样参照。学生个人应根据实际调整自己的理想目标,将个人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结合起来,重视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升,努力追求人职匹配的理想职业状态,提高就业满意度和职业幸福感,从而实现个体的全面自由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健康,王朋朋.当前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现状分析及有效引导对策研究[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4(5):61-65.
[2]王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6):139-142.
[3]王向华.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对大学生价值观变迁的影响及建议[J].山东省团校学报,2010(5):5-9.
[4]阎大伟.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变迁[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9(5):580-584.
[5]赵世奎,文东茅.三十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变革的回顾与现行制度的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8(8):2-5.
[6]郭维平.三十年来大学生价值观变迁的分析与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8(5):72-74.
[7]彭小波,张高亮,胡蝶,等.恢复高考后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回顾及就业指导工作发展分析[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33-135.
[8]刘绍怀.当前中国大学生价值观变化特点及对策探讨[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3(1):113-116.
[9]郑华萍,郭鹏.论马克思就业价值理论对构建当代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指导意义[J].前沿,2009(5):126-129.
[10]潘文庆.就业价值观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研究[J].广东社会科学,2014(4):40-46.
[11]王新宏.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理论对大学生职业发展选择的启示[J].高教探索,2014(2):163-167.
作者:吴红梅 单位:江苏开放大学商学院
推荐阅读:《沧州师范学院学报》是由沧州师范学院主办、河北省教育厅主管的学术期刊,我刊为季刊,本刊系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刊发自然、社科等各个学科的学术研究论文。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jylw/15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