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发表学术论文网教育论文》 教研转型的思维与技术> 正文

教研转型的思维与技术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20-03-07 04:57

本文摘要:2018年,党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提出教师要主动适应信息化、智能化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同时要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质量,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师培训的有机融合,实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研修。这

  2018年,党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提出教师要主动适应信息化、智能化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同时要“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质量,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师培训的有机融合,实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研修”。这对惯于组织开展线下研修的教研部门提出了适应新时代的教研新要求,同时也促使基层教研思考转型与创新的目标与路径。

  近几年,温州教研以提高基础教育质量、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为己任,聚焦区域基础教育改革的课程改革、精准教学、项目化学习,着力推进基于大数据的教学质量管理机制建设、互联网的云教研、新技术的开放平台,突出基于过程的教研机制迭代与创新。经过实践,我们尝试重构教研管理机制,赋予常态“研究、指导、服务”职能以新内涵。教研转型主要在对于“转”与“型”的理解与实践。“转”意味着对原有工作目标、内容的调整、拓宽及创新,“型”标志着新的工作范式的建立。“转”是过程的实践探索,“型”是目标愿景与结果期待。我们提出教研转型的思维与技术这一说法,是想理清理念与行动的连结,以及理念引领的行动路径、方法与技术,即指向教研转型的“道”与“术”。

科研论文

  教师评职知识:教研论文文章如何发表容易

  教师如何投稿教研论文呢?教研论文如何发表才容易,现在很多教师发表教研论文大多选择服务平台投稿的方式,像发表学术论文网这种的专业服务机构可以帮助作者解决燃眉之急,有些作者因为身份不足,有些作者因为精力有限,导师发表论文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发表学术论文网解决您的发表难题。

  一、教研转型的关键思维

  教研转型的关键思维,着重于教研转型问题的价值、理念、方向等方面的认识,同时包含对于教研转型的方法及技术运用策略的思考。关键思维对于实践操作有着直接的导向作用,也将在操作实践层面得到反映。

  1.价值思维

  价值思维是指教研转型首先要回答因何转型?从而理清转型背后的价值追求。首先,教研转型是为了回应教育的育人本意,追寻育人的本源。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根本方向,也是教研转型的逻辑起点。其次,教研转型要回应区域层面的教育改革的实际需求,从区域、学校、教师、学生四个层面,明晰四重立场的需求,突破区域教育的瓶颈问题,引导区域教育朝着改革愿景前行。温州人素有“中国犹太人”之称,改革开放以来,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温州人普遍的精神特质是“敢为天下先”“善于创造创新”。

  在新时代,温州需要培养怎样的人?怎样培育人?温州基础教育以培养面向世界的现代温州人为育人目标,提出了“未来教育”理念与顶层设计,分别是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的解读,即“为未来”,为了未来;“向未来”,面向未来;“创未来”,开创未来。作为温州教研,要积极呼应“未来教育”,并建构起与“未来教育”一脉相承的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目标、路径、方法。第三,教研转型要有明确的理论依据。根据古德莱德提出的课程理论(美国教育家古德莱德认为存在五种不同的课程理解: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运作的课程、经验的课程。)教研转型应致力于把握课程核心价值在各层次在转化过程中方向的一致性,保障学科核心素养在各个层级转化实施中的稳定性,减少课程理解在各个层级转化中的落差,体现区域课程改革的理解力与执行力,进一步凸显教研部门在课程教学改革中的赋能。

  2.系统思维

  系统思维是指教研转型要对照“研究、指导、服务”的教研职能,进一步关注课程教学实践的内在逻辑,以面向区域、学校、师生的整体需求为导向构建教研新范式。以温州市中小学教学质量管理平台为例(如附表),通过顶层设计我们构建了“两课两业”(课程、课堂、学业、课业)的整体模块结构,每一模块再形成具体功能结构,分三个阶段逐一建设完成。在学业模块中,构建了五环功能要素(教、研、评、学、管)、五级数据(省、市、县(市、区)、校、生)、四类用户(行政、教研、学校、学生)、九类对象的高中教学质量管理整体结构图式。

  4.变革思维

  当前引导教研转型的一方面是课程与教学的改革新理念,新理念可以引导教研新范式;另一方面是智能化、互联网+等新技术,可以建构教研新平台;新范式与新技术需要借助开放、协同、迭代等变革思维得以融合,找到两者的最佳契合点,从而开启教研转型新机制。“项目驱动、组织变革、平台构建、路径再造、互联共享”的教研新机制,体现目标优化、要素重组、技术支撑、流程再造的功能。

  如,其中开放思维包括组织开放、用户开放、流程开放。组织开放,指打破原有教研管理的组织结构,吸纳其他部门、单位、学校等,形成新的动态管理组织;用户开放,指管理平台的用户由原先的教研部门向行政、下级教研部门、学校、学生等开放;流程开放,指转变教研流程的固有模式,根据不同项目动态调整随事生成新流程。协同思维指教研主体与技术供给方在开发、升级等持续合作中,对方案设计、平台建设采取的共商共议、共谋共建的合作定位,也指教研部门与学校用户协同创建新机制。迭代思维指我们对于新技术新平台的建设一直抱有技术进阶、持续升级的态度。

  二、教研转型的关键技术

  关键技术指对于教研转型方法论方面的思考,主要是指教研新平台建设与运用的“硬技术”,也指构建教研新范式新路径的手段方式等“软技术”。针对温州市课程教学改革的热点项目,女口,促进个性化学习的精准教学、助力义务教育“互联网+”的同步课堂的云教研平台等,我们体会到助力教研转型的关键技术无不与大数据及“互联网+”密切相关,因而教研转型的关键技术离不开数据化与信息化。

  1.文本研究与实践研究的数据化技术

  当下教研转型的技术首先要基于课程与教学的内涵研究,在内涵研究中找到需要借助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的突破口,从而将现场实践与文本实践数据化,这才是首要的关键技术。女口,温州市中小学教学质量管理平台中的学业管理模块建设,是建立在学科教研员两项研究的基础上的。一是教研员对浙江省新高考方案、学科新高考试题的研究,将浙江省高考的语数外+七选三的试卷文本结构转化成为数据模式;二是教研员对温州市百余所不同办学水平普通高中进行的分类分层学情研究。

  两者结合形成了针对多层级服务对象的数据结构,形成了温州市一百余所普通高中学生的适应性测试大数据分析描绘模型,实现了对温州市每一个县市区、每一所学校、每一位学生的过程性学业水平分析诊断,体现了可选择多维度的随机反馈功能。在后续的作业模块设计中,将温州市历次高考适应性考试的试题按照能力、知识二维目标及不同年段不同学科教材板块重新编码,试图形成具有温州学生学情特征的作业库,每一道题目都带有学科教学进度的学情数据标识(难度值、平均分等等),为学情诊断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从而丰富了作业的功能。又如,温州市教研部门小学段通过对学科教学评比过程性文本的数据化研究,借助云教研平台实现了全程无纸化,形成了实证性的数据分析结果。

  2.“互联网+教研”的运用技术

  “互联网+教研”包括基于大数据学业质量管理平台的运用,也包括云教研等技术的运用。其首先催生的是精准教学。通过平台,教师可以运用数据分析技术对教与学的过程信息进行高效、便利的收集、反馈、运用,开展基于大数据的个性化精准化的学生学业质量反馈评价,逐步实现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课堂精准教学及资源精准推送。同时,数据形成的模型为新的分析模型运用提供了依据,如,浙江省物理选考启用保底赋分机制以后,温州市教研部门正是运用历次适应性物理选考形成的数据模型,作为本届学生的物理学科新赋分的依据。

  此外,逐步拓展云教研功能,建设基于技术终端的共享交流平台。如云直播的运用,进一步开拓了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时空;公众微信号及微网站的运用,实现了信息发布、信息同步、微信推送的一站到位。如果说,教研部门将文本研究与实践研究结果进行数据化是“生产”技术,那么运用大数据、互联网进行教研活动就是“消费”技术,两者形成了教研员与广大教师作为供给侧与需求侧的紧密型关系,在教研的主体与对象之间搭建起互联共享的信息化大数据化平台,重构了原有的教研机制,实现了“互联网+”助推教研转型的目的。温州市教研部门借助技术的力量,引发了教研思维由传统向创新思维的转型,促进了教学研究从经验向实证方向的转型,激发了自身管理由封闭向开放的转型,从而为温州教研的全方位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jylw/22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