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要:文章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从供需协调的视角探讨公共图书馆服务有效供给的基本表征,构建公共图书馆供需耦合协调度模型,探讨了中国31 个
摘要:文章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从供需协调的视角探讨公共图书馆服务有效供给的基本表征,构建公共图书馆供需耦合协调度模型,探讨了中国31 个省、市、自治区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供给与需求的情况和特点。最后,根据实证结果,从供给侧、需求侧以及供需协调三个层面分析了公共图书馆服务供需匹配的区域差异性及存在的问题,探索了公共图书馆实现有效供给的策略与路径。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服务;供需协调;供给侧;需求侧
图书馆论文投稿刊物:《高校图书馆工作》(双月刊)创刊于1981年,由湖南省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主办的图书馆工作专业刊物。旨在总结交流中国高校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成果,交流学术思想,探索高校图书馆工作规律。本刊介绍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各情报信息机构及各校信息管理系专业理论、实践研究。
1 引言
公共文化服务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注重社会效益,为社会提供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公共文化产品的资源配置活动。建设服务型政府,需要政府在公共文化产品的资源配置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公众提供优质的公共文化产品,能否处理好公共文化服务的区域差异关系到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水平。习近平同志在2015 年11 月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指出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1]这为我国公共服务的供给改革指明了方向。
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公共文化服务重要的信息资源和社会知识服务聚集地,对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十三五”时期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规划》所设立的主要目标,到2020 年,全国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标准化、均等化水平应当显著提高。[2] 2016-2020 年正值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随着相关政策文件的出台,图书馆服务的相关研究由政策层面深入到了理论界。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近两年学术界出现了大量从供给侧视角展开的讨论。在文化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增加公共投入的传统管理模式已逐渐失效,[3]增长的投入经费不能代表服务能力的提升,区域差异导致图书馆服务供给失衡状况严重,[4]公共图书馆需要调整供给结构和管理模式。[5]
有效的图书馆服务必须充分考虑和满足用户的需求,一些学者综合考虑供给侧和需求侧,探讨了图书馆服务供给与需求的关系。葛霞认为高校图书馆服务需求的波动性和供给的相对稳定性是造成图书馆服务供求不一致的根本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6] 徐享王认为需求因素和供给因素是影响图书馆服务公平的重要因素,供给应当适应需求的变化且应当是考虑效率和公平的适度供给。[7]郑勇从供需关系出发分析了图书馆服务的现状及供需失衡的原因,认为“药店型”图书馆是解决供需失衡问题的最佳模式。[8]胡守勇认为公共阅读服务供给落后于民众阅读需求是导致中部地区图书馆服务效能不高的原因。[9]白才进等运用供给侧改革的相关理论分析了社交网络图书馆微服务,认为在图书馆服务中应该最大化投入和产出的效用,避免图书馆微服务出现供需失衡的情形。[10] 高海虹等认为应当将供给侧改革引入公共图书馆服务,从而实现供需平衡。[11]张晓林认为应当重新审视图书馆服务,关注到各行各业的知识需求与当前知识服务能力不充分、不深入、不平衡的矛盾,推动知识服务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12] 综上所述,有关我国图书馆服务有效供给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入,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为本文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目前从供需平衡角度探讨图书馆服务的文献多为理论分析,缺乏从实证分析角度进行的探讨。
无论学者们从何种角度探讨图书馆服务,都必须承认,如果供给不被需要,则为“无效供给”,从逻辑上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提供有效供给,实现供需平衡。因此,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应当遵循效率原则,即实现有效供给。2015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13] 随着公共图书馆投入规模的不断增大,如何规避图书馆服务效率低下成为政府、学术界和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公共图书馆实现有效供给的必要条件即供需平衡,也是衡量公共图书馆服务供给规模适度性的标准之一,为优化资源配置、合理安排投入提供依据。同时,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要坚持公平原则。公共图书馆服务具有公益性和社会属性,其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追求的是集体成员的共同利益,因此要满足各个阶层、各个地区群众的需求。[5]一方面,由于地区间和用户个体间对公共图书馆服务的需求差异,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投入应当充分考虑区域和个体的特点;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图书馆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中,因此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投入还要适应社会的变化,形成动态发展。
因此,本文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逻辑要求,兼顾效率与公平,从供需平衡角度探讨公共图书馆有效供给的基本表征,构建公共图书馆供需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我国31 个省、市、自治区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供需协调程度,从而发现不同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在供需匹配方面出现的地区差异及存在的问题,在机制设计层面探讨公共图书馆实现供需均衡发展的策略,寻找公共图书馆实现有效供给的路径。
2 公共图书馆服务供需耦合协调度的衡量
2.1 研究方法
2.1.1 熵值法
本文首先采用熵值法确定公共图书馆供给和需求指标权重,熵值法是一种客观赋权方法,可以避免主观赋权的局限性。在信息论中,与信息是对信息有序度的度量相对应,熵是对系统无序程度的度量,信息熵越大,则意味着不确定性越大,信息量越小,信息的效用值越小。运用到该指标的权重上来看,指标的熵值即离散程度越小,意味着该指标对综合评价的影响越大。其具体计算方式如下。
第一步,假设多属性决策矩阵M
在矩阵M 中,设有m 个评价对象(即本文中的31 个省份),n 个评价指标,则xij 表示在第i 个省份的第j 个指标的数值(i=1,2…,m; j=1,2…,n);第二步,计算第j 项指标下第i 个省份占该指标的贡献度即比重:
2.1.2 耦合协调度模型
耦合协调度用于描述两个或两个以上系统之间的耦合程度及协调发展情况,耦合的基础在于系统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且相互作用。耦合度表示系统间的有序配合程度,然而,耦合度函数虽然能够反映系统之间的有序协调发展的影响强度大小,但是无法反映公共图书馆服务供给系统与需求系统的综合协调发展水平。如,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其图书馆服务供给和需求水平均较低,就可能出现两个系统耦合度较高的“伪协调”的评价结果,耦合协调度模型可以避免图书馆服务供给系统评价值和需求系统评价值都较低但协调度高的负向耦合的影响。
因此,本文采用耦合协调度作为公共图书馆服务供需协调度,公共图书馆服务供需系统越协调,则其耦合协调度数值越大。耦合协调度的具体计算步骤如下(此模型表征字母与上一步模型表征字母不相关)。
2.2 指标构建与数据来源
本文借鉴吴正荆等的指标选取及设计经验,[14]结合《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2017) 中图书馆业的统计条目,同时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将公共图书馆服务供给系统分为资源条件类供给、新增投入类供给和民众参与类供给三类一级评价指标。其中,资源条件类供给指的是图书馆的一些固定资产、设施和人员投入,新增投入类供给则为每年的新增可变文献、资产投入,民众参与类投入指的是图书馆开展的各类使民众得以受益的活动。另外,将公共图书馆服务需求系统分为资源利用类需求和民众参与类需求两类一级评价指标。其中,资源利用类需求指的是公众对图书馆传统借阅服务的需求以及对图书馆空间、网站的资源的利用情况,民众参与类需求指的是民众对图书馆所举办的活动的需求情况,反映了图书馆所举办的活动产生的社会效应和影响效果。公共图书馆供需系统的一级指标下,分设了11 项和7 项二级指标,即本指标体系共包含了18 项单项数据指标(见表2)。数据来源于《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2017) 中的图书馆业统计类目。
3 实证结果及分析
3.1 实证结果
首先,运用熵值法获取公共图书馆服务供给系统及需求系统各二级评价指标的权重值。从该权重值中发现,无论在公共图书馆服务供给系统还是需求系统中,传统借阅服务及图书馆举办活动都具有较高的权重值。其次,在确定各指标及权重的基础上,根据上文中的公式分别计算公共图书馆服务供需系统的有序度,并依次得出两个系统的综合评价值us 和ud。再次,计算两个系统的综合评价值T,并将综合评价值带入求耦合度的公式中,得到耦合度C。最后根据T和C 计算得出二者的耦合协调度值D,并对其进行等级划分,最终计算结果见表3。
(1) 从测算出的供需系统单项及综合评价值来看,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供需水平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首先,从供给系统的评价值us (以下简称为“供给值”) 来看,海南、西藏、青海、宁夏等省份的图书馆服务供给值较低,其中大部分为西部省份,而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等东部地区的图书馆服务供给情况较好,其中广东的供给值最高。通过各地区供给值与当地GDP 的相关性检验发现:供给值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其次,从需求系统的评价值ud (以下简称“需求值”) 来看,西藏、青海、宁夏、新疆等西部省份的图书馆服务需求值较低,其中,西藏的需求值最低;而广东、浙江、江苏、上海等东部沿海省份的图书馆服务需求较高,其中,广东需求最高。同样地,经过检验,需求值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呈正相关关系。最后,从供需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C 来看,与供给值和需求值结论基本一致,西藏、青海、宁夏等地区综合评价指数较低,广东、浙江和江苏等地区的综合评价值较高,即综合评价值越高的地区往往也拥有较好的经济发展水平。
(2) 从耦合协调度D 及协调级别来看,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供需适配程度呈东高西低阶梯状分布态势。大部分地区处于中度失调和轻度失调的范围内,仅广东、浙江、江苏三省图书馆服务的供需耦合协调度大于0.5,其中,广东达到初级协调,江苏和浙江为勉强协调,而西藏为极度失调。从区域差异来看,各地区的图书馆服务供需耦合协调度差异较大,整体上呈现“东部>中部>西部”的东高西低阶梯状分布态势。这种供需失衡在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表现:在东部地区,存在设施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冗余的问题,而西部地区存在着图书馆基础设施落后且利用率低、服务内容单一、群众参与热情不高等问题。
(3) 通过比较不同地区供给系统评价值和需求系统评价值的大小,发现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供给滞后型”地区与“需求滞后型”地区并存。其中,大部分地区的图书馆服务供给评价值高于需求评价值,即供给高于需求,属于“需求滞后型”,且经济越落后的地区往往其差值也越大。有7 个省份的公共图书馆服务需求评价值高于供给评价值,即需求高于供给,属于“供给滞后型”。通过观察可以发现,这7 个省份中,有6 个省份无论是经济发展水平、供需系统综合评价指数还是耦合协调度都较高。
3.2 实证结果分析
(1) 从供给侧层面来看。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则越有能力投入更多资源、资金于当地公共文化服务中去,而地区发展水平不足时,当地政府财力有限,其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也会相应不足。另外,中央转移支付也会影响地方政府的图书馆供给行为。中央政府转移支付的基本逻辑是希望通过转移支付提高地方政府财政能力,激励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投入行为,最终达到地方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的。然而,目前却普遍存在地方政府为了政绩而产生的经济竞争和经济赶超行为,这种行为会导致地方政府偏向将资金和资源投入至更具有短期经济效益的生产性公共服务项目,如交通基础设施,而图书馆服务属于福利性公共服务项目,其经济效益不易量化且具有较长的滞后性,因此往往不为地方政府重视。[16,17]因此,中央政府试图通过转移支付缩小地区公共服务的初衷,可能因为转移支付存在“粘蝇纸效应”而失效。其关键取决于地方政府的行为偏好,而地方政府的行为偏好又取决于规制设计和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水平对地方政府行为偏好及行为决策会产生影响,经济水平低的地区其经济赶超动机往往更强烈,因此可能会减少图书馆服务的支出。[18,19]
(2) 从需求侧层面来看。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当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后,则会存在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也就是说,一个地区的经济越发达,该地区群众对于图书馆服务的需求往往越高,而经济较落后地区的居民往往更加关注基础生活条件的改善,对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服务需求较低,因此,今后需要对这些地区的居民加以积极的引导,以充分开发和利用当地的图书馆资源,避免资源闲置和浪费。与之对应的是,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居民对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较高,若地方政府仅注重发展经济而忽视或轻视了对图书馆服务方面的投入,就容易导致图书馆服务供给滞后于需求的结果,这是这类城市在今后的发展中需要尽量避免的。
(3) 从需求侧和供给侧的相互作用层面来看。首先,需求与供给是彼此对应的,一般来说,充足的供给能够满足甚至激发人们对于图书馆服务的需求,居民对图书馆服务的需求也会促进政府加大对图书馆服务的投入。在马太效应的作用下,一些地区易形成良性循环状态,另一些地区易形成恶性循环状态,从而加大了图书馆服务的地区差距,阻碍了图书馆服务均等化和标准化的进程。其次,资源错配也会导致出现供需失调的结果,如果没有对当地居民的图书馆服务需求进行全面、深刻的调查,就难以了解本地居民的文化偏好及图书馆服务需求,盲目供给图书馆资源,最终导致资源的浪费,供给与需求结构性失调。特别在一些偏远落后地区,图书馆服务的供求缺乏协调机制,图书馆资源采购与投入往往由少数决策者主观决定,就更容易导致资源错配现象的产生。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地方政府不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公众的需要,热衷于搞场馆建设、藏书采购等“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最终也将导致资源错配,降低供给效率。
4 结论与政策建议
从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实践中看,虽然政府对图书馆的投入保障了公共图书馆服务的顺利开展,但是在实际运作中仍然存在供需失衡导致的图书馆服务质量不高的问题。因此,需要创新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方式和内容,兼顾效率与公平,促进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协调发展,构建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且满足人们信息文化需求的公共图书馆有效供给机制。
4.1 供给侧
4.1.1 供给方式多样化
虽然国家不断强调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重要地位,但是在当今时代,人们获取信息变得更加便利,阅读方式也由传统的纸质阅读方式扩展为现代阅读方式,如数字阅读、移动阅读等,因此,公共图书馆的重要性可能并未提升反而存在下降趋势。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文化发展统计公报》,2016 年全国公共图书馆的人均年到馆次数为0.47 次,而同期美国的人均年到馆次数为4.9 次;同年,我国全年共发放借书证5,593 万个,持证率为4.01%,同期日本的持证率为43%,英国的持证率为58%。[20]在此背景下,公共图书馆需要丰富自身的供给方式,在保障传统的纸质文献服务的前提下,增加和丰富服务形式,如图书流动车服务、数字图书馆服务、移动图书馆服务、电子阅览室服务、创客空间服务、信用服务等。同时,还需要对以往所拥有的服务做出方式上的创新,以满足信息时代读者的需求,加快开发和充分利用微信、微博、手机客户端等渠道,充分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高新技术去开发、收集和整理数据、信息资源,并通过知识图谱、虚拟现实、关联数据等方式,使图书馆用户的获取信息渠道更加多样、内容更加丰富。
4.1.2 供给主体多元化
随着社会化分工进程的推进和公共服务的市场化,公共图书馆的供给主体也应当更加多元化,即供给主体应该由“一元”转向“多元”,供给形式由“单一”转向“合作”。然而,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和政府职能转型不够完善,所以图书馆的多元化供给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从行政管理的视角来看,政府具有提供公共服务供给的职能,因此提供公共图书馆服务供给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首先,应当明确政府的主导地位,然而公共图书馆具有公共属性,这意味着政府应当将工作重心由直接供给转向决策、管理、组织和监督等多个方面,并积极鼓励供给主体多元化,即政府的角色应当由“办图书馆”向“管图书馆”转变。从图书馆服务的现实需求及市场平衡的角度来看,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图书馆服务供给主体,有市场营利组织,也有非政府组织即社会组织。其中,市场营利组织具有专业性、高效性和规范性等优势,可以通过向图书馆输送先进的管理理念、方法、技术来规范图书馆行为,扩展图书馆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图书馆服务的供给效率,有利于通过市场竞争促进文化的发展。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供给可以弥补“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起到对政府的协作、监督和保障的作用,其具有民间性、志愿性和公益性,在提供低成本服务的同时能够缩短图书馆与公众的距离,帮助公众的需求得以更好地表达。然而,虽然公共图书馆服务的供给主体逐年增多,但是相比人们日益增长的对图书馆服务的需求,这些组织的服务无论是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有待提升,其在经费供给、持续性服务、市场竞争、格局重构方面也存在着短期难以解决的问题,如“寡头”联盟、甚至与政府形成“结盟”关系,挤压其他图书馆供给主体健康成长和发展,[10] 因此,要让供给主体丰富起来,实现公共图书馆的供给侧改革,政府就应当通过各项制度及政策设计来保障社会力量能够参与到图书馆的事业建设和发展中去,实现公共图书馆供给主体多元化发展。[5]
4.2 需求侧
4.2.1 畅通公众需求表达渠道
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是图书馆服务的内在价值,也是实现图书馆服务供给由被动转向主动、提高自身服务水平和质量的根本途径。因此,政府及图书馆应该积极激励公众发掘自身的文化信息需求。一方面,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公益活动、文化辅导等多种渠道引导公众培养积极健康的文化生活方式;[8] 另一方面,围绕图书馆服务均等化、标准化的目标,建立图书馆服务需求表达、评价建议、评估反馈等机制,通过问卷调查、访谈、意见征询会等形式畅通公众的需求表达渠道,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和表达自己对所在地区图书馆服务的诉求,从而充分了解地区群众的信息及文化需求,并以需求为导向,积极、及时地调整、完善图书馆服务的内容、形式和自身的管理机制、运行方式,制定短期的发展目标和未来的发展战略,满足公众多层次多方面的信息和精神文化需求,最终形成良性循环,使公共图书馆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4.2.2 建立具有地区特色的图书馆服务机制
每个地区存在不同的经济及文化发展特点,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公众有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图书馆服务需求。因此,政府部门应当在充分考虑地区特点的基础上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用户需求展开积极全面的调研,充分考虑本地区在经济文化、城乡差距及不同发展阶段等各方面的实际情况,以确定公共图书馆的文献信息馆藏结构和最适宜的服务形式,建立能够切实满足人民需求又同时具有地方特色的动态化图书馆服务机制。
[参考文献]
[1] 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EB/OL]. [2019-01-21].
[2] 文化部关于印发《“十三五”时期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EB/OL]. [2017-07-07].
[3] 傅才武,岳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财政增量投入的约束条件———以县级公共图书馆为中心的考察[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8 (4):19-39.
[4] 侯静玲.公共图书馆的供给侧改革路径:以“公共服务+”为视角[J].图书与情报,2018 (3):113-116.
[5] 姚雪梅.公共图书馆供给侧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策略[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7,1 (9) :30-35.
[6] 葛霞.高校图书馆服务需求与供给的动态分析及均衡管理[J]. 图书馆论坛, 2009, 29 (2):68-70.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jylw/22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