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发表学术论文网教育论文》 植根于爱,落实家国教育> 正文

植根于爱,落实家国教育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20-09-17 09:38

本文摘要:摘要:家国情怀是2017年历史新课标中提出的历史五大核心素养之一,是指学习和探究历史应该具有的社会责任和人文情怀。本文立足于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教材,通过阐述家国情怀理念的重要性并结合部编本初中历史教材的基本内容和特点选

  摘要:“家国情怀”是2017年历史新课标中提出的历史五大核心素养之一,是指学习和探究历史应该具有的社会责任和人文情怀。本文立足于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教材,通过阐述家国情怀理念的重要性并结合部编本初中历史教材的基本内容和特点选取《正面战场的抗战》一课为例,分析培养家国情怀应该遵循的原则,提出有效的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教学策略及方法。

  关键词:家国情怀,部编版教材,课堂教学

家国教育

  家国情怀,其实就是古人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情怀。①儒家尊崇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便有浓浓的家国情怀。2016年习近平同志在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说“要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把实现家庭梦融入民族梦之中”。由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对于中国梦的实现以及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增强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家国情怀素养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教学的灵魂

  2019年修订的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尤其重视通过学习中国历史的基础知识,使学生了解我国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了解中国国情和社会发展走向,坚定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信念。同时通过学习世界历史的重要史实,使学生初步了解世界历史演变的基本脉络,了解世界多元文化的由来,理解和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创造的文明成果。家国情怀积蓄着强大的力量,“作为中华民族精神核心的爱国主义源于家国情怀”②。家国情怀教育是新课改下历史学科德育功能的重要表现,是培养学生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主要内容。

  教育方向论文范例:凸显湛江地域特色,培养学生家国情怀

  (二)、家国情怀是育人的前提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家国情怀”不仅仅包含爱国主义精神,还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认同感、自豪感以及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教育是国家大计,也是民生之基。

  学生的个体身心发展,在顺序的发展过程中,性格,心理,智力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呈现不同的特点。青年期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依据上述教育学原理,初中历史课堂更加要把握住学生性格、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初中阶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的素养。

  家国情怀是时代精神的体现

  对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承载着德育重任。历史是一门“人学”,对于历史的研宄或学习,离不开一定的道德评价与道德教育。③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目前,初中历史教学任务重,时间紧,考点多,在历史课堂中,对于情感价值观的引导方式不能深入浅出,往往流于形式。因此,在日新月异的发展进程中,我们更应重视历史课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领。通过充分的文字史料以及音视频史料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让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在此基础上用正确意识指导行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家国情怀在课堂教学中的案例分析

  (一)、以故事引入课题,渲染学生情感

  《正面战场的抗战》是我开设的一节公开课,本节课课程标准是:列举正面战场的抗日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战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依据课标我将本节课的中心放在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上,着重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激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勇于捍卫民族的尊严。但是要想让学生深刻的体会爱国将领的英勇无畏精神,不是简单在课堂结尾渲染就可以达到的,需要贯穿整节课的教学。因此,我设计了一个简单的“藤县大作战”的故事,来导入本节课的教学。在讲故事的同时,授课课件同时匹配相应的地图以及历史照片,营造出激昂的课堂气氛。由此开始讲授第一个篇章:“血战台儿庄·振奋国人心”。

  (二)、利用新型媒体冲击学生的个体感官

  本节课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由于将重心放在学生家国情感激发上,所以在讲授新课时,主要分为三个篇章进行讲授,分别是:“血战台儿庄·振奋国人心”、“保卫武汉·空间换时间”、“三次战长沙·彰显国际地位”。在讲解台儿庄战役过程中,插入了孙连仲对第五战区第三十一师池峰的经典指令,用语音的形式呈现出来,更加彰显爱国将领为取得战役胜利的决心。讲解武汉会战时,给学生呈现“站武汉”的视频,让学生体会将士们拼死奋战四个月的艰辛。最后,当讲到第三次长沙会战胜利的史实时,充分采用历史材料让学生感受胜利的喜悦。课堂气氛实现一个翻转,学生可以深刻体会诸多革命将士的献血没有白流,只要坚定信念,必将迎接曙光。

  (三)、营造氛围,激发课堂情感

  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经过基础史实的学习之后,尤其是面对农村学生或者素养偏低的学生仍然需要教师的讲述与激发,才能将本节课的情感、价值观推向高潮。本节课的结尾,我滚动展现了抗战名将王铭章、陈怀民、薛岳、池峰城、戴安南等图片与简短叙述,并同时链接了提前卡点剪辑好的《运命》音乐片段,将本节课学生对英雄的敬畏之情推向高潮。

  家国情怀课堂教学策略的分析与反思

  (一)、家国情怀教学策略应遵循的原则

  在目前新采用的部编本教材的教学来看,家国情怀的培养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课定量”的原则

  “一课定量”的原则,也可以概括为适度性原则,初中历史的教学对象以及主体都是处于“少年期”的学生。从身心发展规律的顺序性来看,一节课传送过多的情感给学生,超出了他们心理所能承受的范围。从目标达成的角度分析,针对教材的每一课,教者应该仔细磨合教材与课程标准,设计出本节课情感与价值观的精华之处,如:《正面战场的抗战》其中心就定位在对英雄的敬畏与民族尊严的捍卫,无需再渲染落后就要挨打的认知。

  “历史情境”原则

  历史是过去发生的真实的客观存在。比较久远的历史,由于时间间隔太长了,对于现在21世纪的中学生来说,很难体会很久远的历史的真实情景.④所以在教学中,不能总是采用单调的文字、图片史料。教者需要不断丰富自己的历史学识,更需要与时俱进,学习短视频以及微课制作等技术,转化历史史实的呈现方式,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形式营造历史情境,让学生在历史情境中产生情怀共鸣。

  感性与理性统一原则

  人是有情感的动物,“情感是人们行为启动和保持的内在强大动力,是关乎人的个性和人格养成的关键因素。⑤情感在教育过程中具备强大的动力,它能转化为行为动机,可以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动力的重要因素。但是历史核心素养中家国情怀的培养是基于理性的感性。人的情感带有盲目、冲动、主观等特点,在历史教学中,一定要将情感与理性形结合,才能发挥它的效能。

  (二)、家国情怀教育在初中历史教学实践中的反思

  在多年的一线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深刻地体到会对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不是干瘪传输,而是“润物细无声”的逐步渗透和情感认同。让学生有家国情怀的意识,首先,教师的日常工作不仅仅是提高历史学术素养,应该同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在了解学生主体的前提下,打磨情感传输的方式。在教学中,要理解学生与历史时空的差距,在讲解时可以联系学生身边的现实生活,引人入胜。这就要求教者不仅要关注我国现阶段国情和社会纷繁的现象,还需要关注“少年期”的学生的现实生活。

  综合以上论述,历史学科中家国情怀的培养有助于提高中学生道德素质,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热爱家乡的独特情感,有助于塑造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健全的人格。这需要历史教师不断夯实自身的专业基础,与时俱进,采用花式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历史情境中受到情感熏陶。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年版,第12 页.

  ② 贾付强,赵春风:论“家国情怀”的当代价值及其教育[J].华北电力大学学科,2016(5):99-103

  ③ 陈志刚,郭艳红.从历史学科特点析历史教学的本质[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院报,2007(3):132-135.

  ④ 孙倩.中学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教育的有效性的研究—以《抗日战争》教学设计为例[D].2018.

  ⑤齐健,赵亚夫.历史教育价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07.

  作者:俞璇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jylw/24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