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发表学术论文网教育论文》 幼儿数学学习 “三化”支持策略> 正文

幼儿数学学习 “三化”支持策略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21-06-01 10:04

本文摘要:【摘要】数学是一门系统性、科学性、逻辑性较强的学科。《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视角下幼儿园数学教育将更加注重让幼儿快乐学习、主动学习、学会学习。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对幼儿的学习给予科学有效的支持已对新时期教师提出了更

  【摘要】"数学"是一门系统性、科学性、逻辑性较强的学科。《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视角下幼儿园数学教育将更加注重让幼儿快乐学习、主动学习、学会学习。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对幼儿的学习给予科学有效的支持已对新时期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幼儿园 数学学习 生活化 游戏化 梯度化 支持

幼儿教学论文

  幼儿数学学习是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全美数学教师协会指出“ 幼儿学习数学不仅要积累相关的数学知识,也要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发展相关的能力,包括解决问题、推理、交流、联系和表征”。幼儿数学教育更加注重学习过程和能力培养,为此,在幼儿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给予科学有效的支持尤为重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进行了一些实践和思考,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一、数学学习生活化

  《指南》教育建议明确指出“鼓励和支持幼儿发现、尝试解决日常生活中需要用到数学的问题,体会数学的用处”。教师要注重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真实情景中进行数学学习,“越生活的就是越好的”。

  真实情景的环境创设

  案例《放水杯》:针对小年龄段幼儿,我们会准备同班级人数相等的不同水果图片或同一水果不同颜色的图片各2份,每位幼儿记住自己的水果名称及特征,放置水杯时则在杯架上找到贴有相同水果的图片标识即可。随着年龄增长,杯架的底部和左侧可以贴上数字(学号贴在水杯上),幼儿记住自己水杯的位置,如“我的水杯在第5行第3列”等(再后来去掉杯架上的数字),这样幼儿在生活中慢慢积累、丰富“序数”的经验。

  一日生活中有效渗透

  案例《宝宝的一天》:宝宝早晨7点钟起床,先洗漱,后吃饭,喝了一杯牛奶,2片面包,从3楼往下走到一楼,从小区窄窄的小路走到宽宽的大马路上,乘坐6路公交车到幼儿园,需要20分钟,上午听老师讲故事、玩拼图游戏,中午吃了6个饺子,午睡后吃了4块圆饼干和半个苹果,学唱儿歌后,4点半回家,6点钟吃晚饭,8点半睡觉了。老师抓住这一生活教育契机“找找看,宝宝的一天中涉及到哪些数学元素?”其中有“数”:7、2、3、6、20、6、4、6、8;“量”:小(路)、大(马路),窄窄的、宽宽的;“时间”:早晨、上午、中午、 20分钟、4点半、6点半、8点半、 先、后;“空间方位”:(从3楼往)下;“几何图形”:圆(饼干),幼儿在寻找过程中较好地感知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可见,在幼儿园的许多地方都可以有数学的发生,教师只要科学有效地给与引导和支持,孩子们会在不经意间学到很多数学知识。

  数学学习游戏化

  为培养幼儿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教师创设适宜的游戏化环境能给幼儿的学习提供最为有效的支持,最大限度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热情。

  规则性游戏设计

  大班合作游戏案例《赢糖果》中,投放的材料为:一个操作盒(内设4个小格子、颜色为红黄蓝绿)、红黄蓝绿四色糖果若干和一个骰子(每个面贴有3以内数字)、操作盒上放数卡“4”。教师预设游戏规则为“同样颜色满4颗糖即被赢走”,幼儿猜拳决定掷骰子的先后顺序,根据掷出的骰子数量取出相应数量的糖果放操作盒里,比比看谁赢得的糖多。“想想看,根据掷出的骰子数量取几颗什么颜色的糖?又怎样放?放在哪个颜色的格子里合起来正好是4,就可赢到糖了呢”?游戏过程中,幼儿在不断地运用策略想办法来解决问题,大大丰富对“4的分解与组合”的认知经验。

  中班案例《猜一猜》中,教师提供写有7以内数字的帽子7顶和小椅子7把,提问“你们每人头上都戴有一顶写有数字的帽子,数字为1——7,仔细看一看,你能判断出你头上帽子的数字是几吗?然后坐到相对应数字的小椅子上”。这样不仅满足了幼儿游戏的需要,又加深了幼儿对“序数”的认识。

  活动区材料投放

  将隐蔽的数学目标融于投放的游戏性材料之中,丰富幼儿已有的数学经验。

  活动区案例《娃娃家》中,教师提供餐具:大中小及红、黄、蓝颜色的碗、盘及勺子数量各一个,开放性游戏材料的投放能够使幼儿运用已有经验主动开展自发性游戏,游戏中幼儿主动建构“分类、对应”等数学知识,从而获得有意义的经验。

  三、数学学习梯度化

  《指南》说明明确指出:“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指导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所呈现的发展‘阶梯’”。数学学习中,教师进行多层次的材料提供、层次性的问题设计能够有效支持幼儿实现个性化发展。

  多层次的材料提供。

  小班案例《摘苹果》中,教师在两颗树上分别吊挂许多大小、红青颜色不同的苹果,教师提供难易不等的幼儿操作用筐:层次1“筐上贴有数字4”、层次2“筐上贴有数字4和红色标记”、层次3“筐上贴有数字4、红色及大苹果标记”。这样,游戏材料能够满足不同能力水平幼儿的操作需要,游戏中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自主选择操作用筐,巩固“4以内的数量”,实现幼儿最近发展区的学习,自主操作中幼儿能够基于自身经验和能力水平的基础上进而提升数学经验。

  (二)层次性的问题设计。

  大班案例《猜猜我是数字几》中,游戏规则为“不能直接将帽子上的数字告诉对方,要让对方根据提供的信息进行观察、分析,进而判断自己头上所戴帽子的数字是几”。过程中,教师进行了由浅入深的问题设计:(1)教师请5名幼儿参与游戏,信息提供为“你们5人所戴帽子的数字为6—10,猜猜你是数字几”?(2)教师戴一顶帽子(如数字为1),启发幼儿用“多1少1”的方法对老师进行信息提供(如“比2少1、比0多1”等);(3)教师再请5名幼儿,信息提供为“你们5人所戴帽子的数字为10以内双数,猜猜你是数字几”?(4)教师戴帽子(如数字为8),再启发幼儿用“加减法”的方式对教师进行信息提供(如“5+3、10-2”等)。可见,过程中孩子们的观察、分析、判断及解决问题等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游戏中问题难度不断升级,幼儿在接受一个又一个的刺激中,体验挑战带来的乐趣。

  幼儿教育论文范例:幼儿园音乐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在幼儿园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科学有效的支持不仅能满足幼儿"跳一跳就能够得到"的教育发展观,又能使幼儿的学习真正实现在基于经验、改组经验的基础上进而提升经验,有效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

  【参考资料】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作者:刘玫瑰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jylw/26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