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发表学术论文网教育论文》 教师要持有“空杯”心态> 正文

教师要持有“空杯”心态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21-07-17 11:07

本文摘要:古时候,有一个人去拜访寺庙中一位德高望重的老禅师。 由于他极为自负,认为自己造诣非常深,没把老禅师放在眼里,态度极为傲慢。 但是,老禅师依旧十分恭敬地接待了他,并为他沏茶。 但是,在倒茶水时,茶杯中的水已经满了,老禅师还不停地倒。 于是这个人

  古时候,有一个人去拜访寺庙中一位德高望重的老禅师‍‌‍‍‌‍‌‍‍‍‌‍‍‌‍‍‍‌‍‍‌‍‍‍‌‍‍‍‍‌‍‌‍‌‍‌‍‍‌‍‍‍‍‍‍‍‍‍‌‍‍‌‍‍‌‍‌‍‌‍。 由于他极为自负,认为自己造诣非常深,没把老禅师放在眼里,态度极为傲慢‍‌‍‍‌‍‌‍‍‍‌‍‍‌‍‍‍‌‍‍‌‍‍‍‌‍‍‍‍‌‍‌‍‌‍‌‍‍‌‍‍‍‍‍‍‍‍‍‌‍‍‌‍‍‌‍‌‍‌‍。 但是,老禅师依旧十分恭敬地接待了他,并为他沏茶‍‌‍‍‌‍‌‍‍‍‌‍‍‌‍‍‍‌‍‍‌‍‍‍‌‍‍‍‍‌‍‌‍‌‍‌‍‍‌‍‍‍‍‍‍‍‍‍‌‍‍‌‍‍‌‍‌‍‌‍。 但是,在倒茶水时,茶杯中的水已经满了,老禅师还不停地倒。 于是这个人十分疑惑,不解地问:“大师,杯子中的水已经满了,您为何还要往里倒呢? ”老禅师回答道:“对,既然已满了,干吗还要倒呢? ”

新课程导学

  装满水的杯子不能倒进新水,只有将杯子清空,才能倒进新水。 人如杯子,心如容器。 这就是“空杯”心态的哲理故事。 人只有将心里的“杯子”倒空,将自己认为重要的、在乎的、曾经辉煌过的事情在心中彻底放下,将心“倒空”了,才能接受新的事物,有新的成就。 人要发展就要有好心态。 想拥有更多的学问,先要把自己想象成“一个空着的杯子”。 骄傲自满只会让“新鲜”的“营养”之水倒不进来。 教师要发展、要提高,更需要心如空杯。 “空杯”心态如何养成呢?

  其一,持有“空杯”心态,需虚怀若谷

  人的一生中,命运总会时不时地给你开一道缝,有人利用这条缝由此闯开了一道门; 有人透过这条缝,只是看了看外面的世界,又退了回来。 一切都是个人选择。 无论是环境还是他人,都不能拯救命运,唯一能拯救命运的,只有自己。 杯子需要适时倒空,清水方能及时注入。 对刚刚步入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来说更需要“空杯”心态,唯独抱有这种“空”的心态,才能真正意义上“装”更多想要的东西,才能提升自己的能力。 持有“空杯”心态,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如果能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不但可以克服困难和挫折,而且能够开拓出一片光辉景象。

  其二,持有“空杯”心态,需心存高远

  凡事多看“另一面”。 在教育教学与生活中,教师也许会感到平淡、细琐,甚至压力重重,会有突然出现的困难与险阻,会有诸多不如意,只要放下包袱,及时转变观念,重新认知,就会变压力为前进动力。 同时,还要立足实际情况,承认现实,从实际情况出发设计长远的目标,这才是积极的生活态度。 教育人生就是一个自我调整、自我检修,随装随倒的更新的过程。 教师教书育人,一定要有“空杯”心态,需心存高远,能从善意、积极的角度去看待外部变化发展的世界,接纳现实,生活也就会积极明亮。 心存高远,会使人对未来工作充满信心,有了信心,做起事来才会有干劲,才会有无限激情。

  其三,持有“空杯”心态,需与时俱进

  无论在哪个行业,如果安于现状、不思进取,都是要被前进的浪潮抛在后面的。 这在各行各业,都是一样的。 淘汰的不是因为这个时代前进得过快,而是自己一直在原地踏步而已。 适时倒空杯子里的水,要有“归零”意识。 旧时的成绩就让他过去,放下才能让他不成为自己前行的负担。 适时倒空杯子里的水,要有跨出“舒适区”的勇气,要有勇气去尝试自己不曾习惯、不曾熟知的方法。 跨越“舒适区”,就是吐故纳新,就是与时俱进。 作为一名教师,要有与时俱进的观念和意识,拥有创新的方式方法,勇敢地倒掉心中“杯子”里的“陈水”,转变知识观、学生观、教育观,让心中重新装下新理论、新方法、新认知。

  教育论文投稿刊物:《新课程导学》面向基础教育,立足基层学校,联系一线教师;关注课程改革,理论结合实际,注重开拓创新。努力推动基础教育教研教改的深入发展、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人如杯子,心如容器。 “归零”是人的境界,智慧使人不断前行。 杯子需要适时倒空,清水方能及时注入; 心灵需要适时清空,才能吐故纳新。 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 想要不被时代抛弃,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让自己永远奔跑,持有“空杯”心态,虚怀若谷,心存高远,与时俱进。

  作者:晁恒1 赵忠香2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jylw/27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