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发表学术论文网教育论文》 高中地理德育教学探讨> 正文

高中地理德育教学探讨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22-02-22 10:41

本文摘要:为了更好地满足素质教育和生本教育要求,教师应对自身定位进行改变,由原来的教学主导者变为组织者和引导者,同时还要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将教学方式变为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将学生当作教学主体,教师只发挥引导和帮助作用。另外,教师还要将培养学

  为了更好地满足素质教育和生本教育要求,教师应对自身定位进行改变,由原来的教学主导者变为组织者和引导者,同时还要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将教学方式变为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将学生当作教学主体,教师只发挥引导和帮助作用。另外,教师还要将培养学生的德育思想作为教学主要内容,而不只是对学生讲解课本内容。高中地理教学中德育思想的定义随着新课改的实行,高中教学的教学理念也随之改变。

高中地理教学

  高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还需要重视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的培育。德育教学对学生的素质教学有着现实意义,能够影响学生的一生。对于高中教师而言,德育教学的渗透对于学生来说有着重要意义。在教学中,地理教师需要重视学生情感方面的培养,积极地把德育教学渗透到日常教学中,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

  地理本身就是综合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地理科目包含人文方面的知识较多,同时,高中地理科目的人文知识、道德知识这些知识点的教学目标是加强学生爱国情怀,正确引导学生建立人生观、可持续发展观。高中地理教师在 进行课堂教学时渗透德育教学,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掌握地理知识,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地理教学中有的问题针对性比较强,教师应利用这些问题展开德育教育。例如,环境资源问题能够帮助学生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让学生意识到环境保护对人类的意义,提高学生的责任心和爱国精神。高中地理教师需要积极发掘地理科目的德育知识,从而有效凸显地理学科的人文和道德方面的教学内容,这对学生的综合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教师应深入挖掘课本内容中包含的德育素材。高中地理教师不仅要将地理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将德育教育渗入课堂教学,以此培养学生的德育思想。教材是地理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地理教师想要提高地理课程质量和渗入德育教育,都需要对教材进行合理利用。高中地理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应对本课教材中包含的德育素材进行深入挖掘,在符合学生生活体验和学习能力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拓展和延伸教材内容,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德育思想,确保德育教育的顺利开展。例如,教学“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这一章节时,如果只是单纯地为学生讲解课本中的内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能得到充分激发,教学效果自然也会受到影响。

  基于此,地理教师应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在符合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向学生提出一些发展创新问题,例如,水土流失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如何保护当地水土,避免出现水土流失问题,然后让学生进行自主体会。学生得出答案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答案和其他学生进行分享。教师应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和指导,在此过程中,学生就会意识到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在内心深处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实现德育教育的目的。教师可通过小组互动讨论培养学生的德育思想。

  小组互动讨论能够增强学生的互动意识,还能提高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而培养互动意识和团结合作精神都是德育的重要内容。新课标要求地理教师改变教学方法,充分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互动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学习地理知识,以此对学生的自 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意识进行培养,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德育思想的目标。高中地理教师对问题进行设计时,应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探究地理知识,对其中包含的德育思想进行深入理解。

  例如,教学“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对课本核心内容进行探究,比如协调农业、牧业、林业关系的方法、退耕还林还牧的措施等。接下来,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这些问题进行交流沟通,通过交流沟通学生能够认识到退耕还林还牧工作的重要作用,而且小组互动讨论的学习方式还能让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得到增强,长此以往,学生的德育思想就会得到提升。

  教师可让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对目前的高中地理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很多地理教师比较重视教给学生基本规律和原理,但是这种模式下的地理教学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很大距离,难以有效满足学生的生活实际需求,最终致使学生难以在地理学习中有所感悟。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应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通过社会实践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运用能力,让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的重要作用。

  伴随着新课标的深入推进,地理教材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充分考虑学生综合社会实践能力的基础上增加了很多生活地理内容。例如,教学“城市和城市化”时,如果学校条件允许,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城市中进行实地考察。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考察结果绘制城市空间结构图和不同功能分布图,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城市特色,观察城市人们的生活情况,感受城市规划是否合理。和在课堂上教师用语言对学生讲解或让学生观看图片相比,社会实践能够将抽象的知识内容变为具体的事物,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地理知识,而且在社会实践中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这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目标。教师可运用辩论模式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

  高中阶段的教育与中小学的教育理念不同,高中阶段的教学目标需要学生具备思辨能力。加强学生的思辨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灵活性,教师应有效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在进行日常地理教学期间,地理教师可以适当安排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话题讨论,运用辩论模式、演讲模式等,让高中生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对问题的一些观点,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渗透德育教学理念,以此提高地理的教学质量。

  除此之外,引入德育的教学理念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增加学生的知识底蕴,让学生在学习地理科目时,思维能够更灵活,了解到更多的知识,从而开阔学生的眼界并且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此外,地理教师在开展辩论活动期间需要建立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进行辩论,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地理科目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和学生进行互动期间,需要及时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的思想,从而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让高中生终身受益,进一步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例如,在教学“旅游地理和环境”这一课时,地理教师可以选择辩论的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辩论的形式讨论旅游地理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并证明自己的论点。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讨论中进行学习,从而加深学习的深度。这种讨论式教学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在讲解知识期间还能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教师应让高中生在学习中领悟我国的传统文化,有效加强高中阶段的德育教学水平,为祖国培育有上进心的新时代优秀人才。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

  新课改对我国的教育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为课堂主体,新课改则是主要以学生为课堂主体,让学生成为课堂的带动者。地理教师在进行教学期间,需要通过正确的引导来让学生明白,自己能够决定自己的命运,学习是为自己学的,并不是为其他人学习。学生只有自己意识到学习的目的,才能够提高成绩。高中教师在备课时就需要重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效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从而加强学生的文化底蕴和学生的自信心。例如,地理教师在讲解“洋流”这一内容时,可以依托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上播放“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部分剧情,通过短片的形式让学生去思考少年派是怎么样回到陆地上的。

  教师通过短片的形式创设情景,让学生在课堂上开展讨论,能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地理的热情,轻松地建立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在课堂讨论活动期间,让德育教学理念得到有效渗透。地理教师在教学期间,还需要重视典型题型,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去,通过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对地理科目产生学习兴趣,同时鼓励学生对不懂的知识点进行互相交流,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对知识探索的能力,有效地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从而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

  教育发展是人类进步的关键。教育主要的目标就是立德树人,为祖国培育优秀的人才。如何培育人才、怎样培育人才,这都是我国全体教师共同研究的目标。学生在学习期间,还需要不断思考,在学习当中去了解我国的发展历程,加强自身核心素养。教师应让学生明辨是非,为其未来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地理教学是高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教师应通过地理学科教学,使学生不仅了解地理知识,还能理解生活中的地理现象。高中地理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地理知识,还要对学生的德育思想进行培养。

  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应通过高中地理教学中德育思想现状的分析,深入挖掘课本内容中包含的德育素材,通过小组互动讨论、开展社会实践、运用辩论模式、学生自主学习等策略,积极探讨开展德育教育的新路径,将德育思想渗透到地理教学中,对学生的德育思想进行培养和提升。

  作者:潘进平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jylw/29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