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发表学术论文网教育论文》 普通术语学视角下的术语翻译方法再思考> 正文

普通术语学视角下的术语翻译方法再思考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22-03-31 10:44

本文摘要:摘 要:术语翻译方法是术语翻译研究的重要内容,但是学界对术语翻译有哪些方法,如何界定直译和意译以及术语译名是靠找还是靠译等基本问题都存在争议。 文章以普通术语学研究方法和基本概念为基础,考察术语翻译的本质,据此演绎出术语翻译的基本方法,然后对各类方法

  摘 要:术语翻译方法是术语翻译研究的重要内容,但是学界对术语翻译有哪些方法,如何界定直译和意译以及术语译名是靠找还是靠译等基本问题都存在争议。 文章以普通术语学研究方法和基本概念为基础,考察术语翻译的本质,据此演绎出术语翻译的基本方法,然后对各类方法展开论述,以期理顺术语翻译的逻辑,解决术语翻译方法分类、表述及应用中存在的争议。

  关键词:术语翻译;概念命名;术语找译法;术语创译法

术语翻译方法

  引言翻译方法是完整翻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1],在翻译研究中占有突出的地位,是翻译理论研究的基本课题之一[2]。 术语翻译方法也不例外,但是学界对此却存在较多争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对术语翻译方法体系构成看法不一。

  孙迎春[3]总结了音译、像译、直译、意译、音意兼用、借用等六种翻译方法。 黄忠廉、胡远兵[4] 把借用、音译和像译(或形译) 统称为直译,把其他翻译方法要么纳入意译,要么纳入直意兼译。 还有不少学者把直译排除在术语翻译方法体系之外。 例如,范祥涛[5]认为术语的翻译方法有音译、形译和意译三类。 魏向清、赵连振[6]把术语翻译方法归纳为音译、意译和音意结合。 也有学者把前述翻译方法统称为现有译法,提倡在术语翻译中使用找译译法[7]。

  其次,对同一翻译现象采用了什么翻译方法存在认识分歧。 前述各家虽然对术语翻译方法体系构建不同,但是通过术语译例展示的具体处理手段往往大同小异,根本原因就在于对翻译方法的内涵认识不同,致使对同一种处理手段的归类有时截然不同。例如,对于术语翻译经常使用的仿拟(如把 horse⁃power 译作“马力”),孙迎春[3]认为该译法“不变更原语词序、对应成分不增不减”,将其称为直译,方梦之[8]等则认为该译法“针对原文的意义,找出具有对等意义的词语”,视之为意译。 这种认识上的分歧不利于术语翻译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本文认为,借鉴术语学理论,回归术语翻译的本质,对解决围绕术语翻译方法形成的争议有重要启发。 本文首先从术语学研究方法和基本概念出发,考察术语翻译的本质,演绎和梳理术语翻译的基本方法,然后援引典型术语译例,分别对各类翻译方法展开论述,最后归纳本文主要观点,以期阐明术语翻译的本质,理顺术语翻译的逻辑,解决术语翻译方法分类、表述和应用中存在的争议。

  1 术语学与术语翻译

  现代术语学奠基人维斯特[9] 认为术语是“一个专业领域的概念指称系统,它包括了所有一般和常见 的 专 业 表 达” 。 我 国 学 者 揭 春 雨、 冯 志伟[10]把术语定义为“专门用途语言中专业知识的语言表达” 。 这两个定义虽然侧重点有所不同,但都突出了“专业” 和“表达” 这两个要素。

  一方面,“表达” 肯定了术语是词语。 术语在发音、拼写、形态、构成等形式方面与一般词语并无实质不同[11],因而与后者难以截然分开。 另一方面,“专业”则体现出术语又与一般词语不同,表达的是专业概念或知识。 虽然一些词语可以既用于日常生活又用于专业文本,但是其内涵往往差别较大。例如,breeze 这个词在日常语言中指“轻微的风” ,使用 者 并 不 关 心 到 底 什 么 样 的 风 才 能 算 是breeze。 然而,在气象文本中用作术语时,则是指在蒲福风级量表中风力 2 级到 6 级,风速 4 到 27节的风。 breeze 在日常语言中与专业语言中的语义内核虽然是一致的,但是后者表达的概念比前者精确得多,远远超出日常使用需求,这显然是人为界定的结果。

  为了摆脱自然语言的模糊性,方便划定专业词语的界限,术语学家采用称名学研究路径(onomasi⁃ological approach):以概念为研究起点,思考这个概念的名称是什么,或者当概念没有名称时该如何为之命名。 具体讲,术语学家首先概括出物质或非物质客体的属性 ( property),从属性中抽象出特征(characteristic),基于特征确定概念的内涵,最后为概念确定语言指称。 例如, 通过观察客体 leadpencil(铅笔),可以整理出如下属性和特征[12]5:属性是对客体的观察结果,特征是对属性的进一步抽象。

  例如,“笔杆呈黄色” (属性 4)仅适用于部分客体,被泛化为“笔杆可能是彩色的”(特征 4)后,可用于分析所有客体(即可以针对所有 leadpencil 讨论笔杆是否是彩色的)。 特征分为两类:4、5和 6 为该类客体中的个别成员所有,属非本质特征;1、2、3、7、8 和 9 为所有成员共有,属本质特征。 去掉或改变非本质特征(例如,一端削不削尖),概念适用的客体不发生变化(即还是 lead pencil);去掉本质概念(例如,不是木制笔杆也没有固定的石墨笔芯),则概念 适 用 的 客 体 发 生 变 化 ( 即 变 成 其 他 类 型pencil)。 本质特征共同构成了概念 LEAD PENCIL的内涵。

  基于个别客体的属性抽象出本质特征和非本质特征,最后基于本质特征形成抽象概念,该过程被称为概念化(conceptualization)。概念可以表征为定义,内涵式定义是表征概念的首选形式。 在概念的本质特征中,有一种特征有助于把该概念与其他相关概念区别开来,叫作区别(distinguishing) 特征或定界( delimiting) 特征[13]。

  例如,“木制笔杆内置固定石墨笔芯”(特征 3)和“必须削尖才能使用” (特征 7)把 lead pencil 与 mechanical pencil(自动铅笔)分开。 以前述定界特征和属概念(pencil)为基础,就可 以 给 出 概 念 的 内 涵 式 定 义: pencil whosegraphite core is fixed in a wooden casing that is re⁃moved for usage by sharpening(铅笔:一种木制笔杆内置固定石墨笔芯,使用时需先削尖一端)。

  概念还可以表征为外延式定义,即列举出上位概念所包含 的 下 位 概 念。 例 如, pencil: lead pencil,mechanical pencil, pop⁃a⁃point pencil, and plasticpencil(铅笔:木制铅笔、自动铅笔、多头铅笔和塑料铅笔)。概念还可以表征为语言名称。 客体经过概念化形成了概念。 确定概念的内涵之后,为了方便讨论和使用概念,需要为概念选定一个语言名称,这个命名过程被称为指称化(designation)。 当不借助定义可以从语言指称中(部分)推知术语背后的概念时,术语就具有一定程度上的透明度(transparen⁃cy)[14]57。

  为此,ISO[12]25建议在命名概念时应尽量选择使用关键特征,尤其是定界特征。 例如,从graphite pencil 可知这种笔的书写媒介是石墨,因而该术语具有一定的透明性。 用以命名的特征可被称为“命名特征”[7]。 理论上,在同一语言中,名称与概念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单参照性的(mono⁃refer⁃ential,即一一对应的关系)。

  然而在实践中,一个概念在同一种语言中往往有多个不同的名称,于是就产生了术语的同义现象。 例如, lead pencil 和graphite pencil 都是 LEAD PENCIL 的语言指称,它们是同义词,彼此之间是等价关系( equivalence)。从术语标准化的角度看,术语学家往往需要从等价术语中挑出一个术语作为规范或标准术语,以取代其他术语,从而减少或控制术语的同义现象。概念的语言指称不限于同一种语言。

  例如,LEAD PENCIL 在德语中被指称化为“Bleistift”,在汉语中被指称化为“铅笔”,它们与英语 lead pencil之间同样形成了等价关系。 从翻译角度讲,人们更习惯使用“对等”来形容在表征同一概念的不同语言指称之间(如 lead pencil 与“ 铅笔”) 的这种关系。 因此,术语翻译的本质就是在概念的不同语言的等价指称之间进行匹配。 逻辑上讲,匹配存在两种情况:

  ( 1) 当在目标语中存在概念的等价指称时,译者的中心任务就是找到该指称,与源语术语指称进行配对,从而完成语言层面上的转换。 (2)当目标语中不存在等价指称时,译者的中心任务就是利用源语或译语资源创造一个译语指称,不仅完成语言层面上的转换,而且对源语指称表征的概念进行跨语再命名,将其引入到译语中。 前一种情况可以概括为找译法;后一种可以概括为创译法,可进一步分为简单译法和复合译法。 在术语翻译过程中,客体属性、概念特征、概念定义和源语术语指称都是译者完成翻译任务的重要依据和资源。

  2 术语找译法术语找译法体现了术语翻译的特殊性,有着术语学上的规范意义。 黄建华、陈楚祥[15]认为“术语翻译不纯然是‘翻译’,而主要应是尽可能从译语国度的相同学科找出等价的术语”。 这里的“不纯然”“主要”等词语点出了术语翻译的特殊性:译者在翻译活动中,多半通过寻找已有的译语等价术语就能完成术语层面上的语言转换。 从这个意义上讲,术语找译法与其说是术语翻译,不如说是术语管理,更多体现的是译者的术语使用者身份( thetranslator as term user)。

  采用术语找译法不仅仅是为了提高翻译效率,让译者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翻译活动的其他方面,而且具有重要的术语学规范意义。 如前所述,术语标准化旨在实现术语的单参照性,消除或者控制术语的同义现象。 翻译中尽可能使用已有术语,有助于“避免出现因译者造词而产生的术语泛滥”[16],“以免误导读者、引起歧义或解释上的争议”[6]。术语翻译实践中使用找译法由来已久[17]。

  严复在翻译中常常从目标语同类文献中找寻源语术语的对应词[18]。 例如,在处理《原富》 中“艰大名义”时,严复“常须沿流讨源,取西字最古太初之义而思之,又广搜一切引申之义,而后回观中文,考其相类,则往往有得,且一合而不易离”[19]。 严复吃透英语术语的内涵后,阅读汉语文献,考察与英语术语内涵类似的汉语表达,往往能够在源语和译语之间建立起稳固的对应关系。 而傅兰雅对术语找译法的总结更为全面。 他在《论译书之法》 中写道,“华文已有之名设拟一名目为华文已有者,而字典内无处可察,则有二法:一、可察中国已有之格致或工艺等书,并前在中国之天主教师及近来耶稣教师诸人所著格致、工艺等书。

  二、可访问中国客商或制造或工艺应知此名目等人”[20]。 傅兰雅不仅在词典和书籍中寻找,而且向客商、匠人等专业人士请教,查找的目标既有本土已有术语,还包括前人创造的译名。 从古人对翻译经验的相关总结中可知,术语找译的目标有两类:前人在术语翻译中创造的译名和译语中已经存在的等价术语。就第一类术语而言,主要是查找各类双语资源,包括词典、术语库、术语集等已整理资源和平行文本、互联网等未整理资源。 查找已整理资源比较简单,其中的已规范术语,译者可以直接使用。 对于未整理资源,译者往往需要借助特定的工具(如语料库检索软件、搜索引擎等),掌握一定的技巧(如设置恰当的检索词或诱导词),花费一定的精力才能找到散落在文本中的术语译名[21]。

  当找到不止一个译名时,译者还需要根据术语学知识和学科知识进行选择和甄别。 这类术语虽然是译者查找的对象,但本身是先前译者创造的译名。 就概念指称产生的方式而言,这类等价术语属于创译法的范畴,涉及的具体翻译方法将在后两节详加讨论。术语译者寻找的第二类目标是指译语原本就有的等价术语。 按照概念对应关系的建立方式,可把这类术语找译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配对:即术语指称的概念为源语和译语所共有,术语翻译实质上就是基于该概念在源语术语和译语术语之间进行匹配。 不同的民族之间虽然语言和文化可能互不相同,但是毕竟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中,面对相同的客体,源语和译语分别进行概念化,从各自角度选择在本民族文化中典型或突出的属性或特征对概念进行命名,最终形成彼此独立的等价术语。

  例如,“ kingfisher/ 翠鸟”是一种在世界各地常见的鸟。 由语言指称可知,英语 kingfisher命名时着眼于“捕鱼本领极强”,凸显的是这种鸟的捕鱼能力;汉语“翠鸟”则着眼于翠鸟“背和面部的羽 毛 翠 蓝 发 亮”, 凸 显 的 是 这 种 鸟 的 外 观 颜色[22]。 kingfisher 和“翠鸟”指称的都是“一种羽毛蓝色和橙黄色相间,生活在水边的食鱼鸟”。 它们构成了一对等价术语,是译者基于相同概念对源语和译语指称进行匹配的结果,而非以源语术语为基础对概念的跨语再命名。

  (2)回溯:即源语术语指称的概念为译语独有或源自译语,源语术语原本就是对译语术语的翻译,术语翻译实质上是把源语术语回译成原初的译语术语。 各民族都有一些独特的事物,或者某民族最先揭示某种现象或发明某种技术、产品。 在相互交流中,常常从其他文化中引入本民族没有的概念,需要以本族语对该概念进行重新命名,概念的本族语指称和外来语指称就构成了等价术语。 例如,“虎皮三彩”是康熙三彩罕见品种之一,指用黄、绿、紫三色釉间隔混杂点染于器表,经烘烧,自然晕散形成的不规则虎皮状斑块。 该品种传入西方之后,被形象地称为 egg and spinach,已经成为一个广为接受的英语陶瓷术语①。

  有的英汉词典将该英语术语再次译回成中文后,没有采用原初的汉语术语“虎皮三彩”,却将其误作“卵青釉”(egg⁃blue)[23]。 egg and spinach 与“虎皮三彩”构成等价术语,是译者对前者回溯的结果,而不是基于前者对概念的跨语再命名。与涉及第一类译名的找译不同,第二类术语往往需要从译语资源中进行查找。 李亚舒和徐树德对术语找译法做了迄今最全面地论述[7]。 他们总结了术语找译法的三个步骤,现转述如下:

  (1) 查阅专业文献,弄清源语术语概念内涵及相关知识。(2)根据学科背景知识判定源语术语表征的概念在译语中是否已经存在,从而确定找译法是否适用。 (3)搜集、查阅译语原版专业文献,从中找出对应的译语术语。 他们还基于实践经验摸索出了按图索骥法、定义比对法、逐个排除法、逻辑推理法、词义推敲法、指标单位法等多种寻找源语术语对应词的方法[7]。 这些宝贵经验值得术语译者在翻译实践中认真体会。

  3 术语创译法术语

  创译法是指为了填补源语术语概念在译语中的词汇空缺,或者为了改进已有的译语术语,译者为源语术语概念创造一个译语新指称的翻译方法。在术语翻译实践中,真正需要译者贡献新译名的情况虽然不多见,但是提出恰当的新译名却是翻译中最具挑战的一项工作,不仅是术语译者创造力和综合素养的集中体现,而且具有重要的术语学意义。

  Cabré[16]363指出当遇到术语问题又无法借助现有资源加以解决时,译者或解释原术语,或借用原术语,或创造新术语,此时译者临时客串,部分承担了术语学家的工作(the translator as ad⁃hoc terminologist)。Sager[14]80把基于已有的语言指称为概念创造新指称的各种手段视为一种第二性的术语形成方式(sec⁃ondary term formation)。 根据复杂程度,可以把术语创译法分为简单译法和复合译法两大类。

  3.1 简单译法源语术语的语言指称表征的是概念,形式上表现为语音和文字。 语音、文字、指称和概念都是术语译者填补译语表达空缺,创造译语新指称的基础,可相应地把只依据术语形式特征、语言指称或概念内涵的翻译方法分为如下三类。

  3.1.1 形译

  形译指采用或基于源语术语指称的形式特征而创造译语新指称的翻译方法,具体又可以分为如下三种:

  (1) 借用,指直接使用源语术语指称作为源语术语概念的译语新指称。 使用这种翻译方法主要有两种情况:其一,源语术语是缩略语,如果按照术语全称进行翻译,译名太长太拗口,不如在译语中直接借用源缩略语简便,因而也被称为“零翻译”。 例如,CT 的全称是 computerized tomography,对应的翻译是“计算机断层 X 线扫描术”,这个译名不仅拗口,而且太长,不如直接把原缩略语 CT 借到译语中来得简便。 其二,源语术语表征的是全新概念,译者对此暂时还不了然,为了避免贸然行事,把原文术语不加翻译照搬过来。 这种处理方法又称“不译法”,其“积极意义在于,可以避免增加混乱,充任误译的源头”[24]104。

  (2)转写,把源语术语指称根据同族译语的书写规则进行调整后用作源语 术 语 概 念 的 译 语 新 指 称。 例 如, 把 英 语urbanization(城市化)按照意大利语书写规则调整为“urbanizzazione”,用作英语术语的意大利语对应译名。 再如,把日语术语“経済”译作“经济” 也属于转写。 (3)转音,指把源语术语用译语中相同或相似的语音表示出来,用作译语新术语的语言指称。 例如,radar 分为两个音节,分别用汉字对应,译成“ 雷达”; valve 去掉第二个音节, 译成汉字“阀”;brandy 含两个音节,补音后以三个汉字“白兰地”译之。

  3.1.2 直译

  直译指基于源语术语指称的命名理据创造译语新指称的翻译方法,具体分为如下两种:

  (1)移植,指当源语术语由其语言指称的非专业含义或者其他专业含义经过扩大、缩小等改变后衍生而来[11]93-94时,译者采用该非专业含义或其他专业含义的译语翻译作为源语术语概念的译语新指称。 根据语义衍生机制,可以分为隐喻和转喻两类。 采用隐喻的如计算机术语 menu 和 syntax,前者由 menu 的非专业含义“菜单”衍生而来,依非专业含义译作“菜单”,后者由 syntax 的语言学含义“句法”衍生而来,同样依语言学含义译作“句法”。

  采用转喻最常见者当属由人名转义而来的术语。 例如,英国物理学家 Joule 音译为“焦耳”,该人名首字母小写形式 joule 用以指称“功和能量的国际公制单位”,同样依人名译作“焦耳”。 由普通含义专业化(specialization)产生的术语是转喻的又一体现。 如前文提到的术语 breeze,一般指“轻微的风”,专业化后指“在蒲福风级量表中风力2 级到 6 级,风速 4 到 27 节的风”,汉译时没有对专业含义重新命名,而是依日常用法译作“微风”。

  (2)仿拟,指当源语术语为短语或合成词时,译者按照常用含义对构成术语的词根、词缀或单词按源语顺序逐项翻译后用作术语概念的译语新指称。 例如deindustrialization 译作“反工业化”, morphogeneticfield 译作“形态发生场”,译语指称与源语指称在字面上完全对应。 对于某些单词型术语,有时还需要从词源上分析构成源语指称的语义成分。 例如,eu⁃thanasia 由希腊语词根 eu(well)和 thanatos(death)构成,汉语译作“安乐死”,是对 euthanasia 的词源义组合后创造出的汉语新指称。

  3.1.3 意译

  意译指脱离源语术语指称的字面含义,使用译语指称或表征术语概念的翻译方法,具体分为如下三种:

  (1)创新,指选择与源语术语指称不同的命名理据创造译语新指称。 例如,航天术语指称 spaceshuttle 通过与“短途往返交通工具”相比,突出了“运行场所”和“可多次往返”的特点,其对应的汉语译名“航天飞机”则通过与飞机相比,突出了“飞行高度”“外形和运载功能” 等特点。 再如,英语单词 hurlyburly 原义是“喧哗、吵闹”,引申后用作气象学术语,专指“发生于苏格兰地区、由积雨云产生的雷电现象”,中文抛开源语术语的命名理据,依“地域+类属”模式译作“苏格兰雷暴”。

  使用该方法产生的译名有时与找译法中的“指称配对”都能实现殊途同归的对等效果。 此时只有借助词源信息,辨明译语术语指称是本土还是外来词语,才能把二者区分开来。例如,术语指称 algebra 源自阿拉伯语 al⁃jabr,al 是定冠词,jabr 意为“复原”,其汉语译名“代数”则意为“以字代数”,二者之间不存在字面上的对应关系。查找资料之后可知,早在秦代,我国数学家已经掌握了一些方程的解法,但“代数”这一指称直到 1853 年才在介绍西方数学的汉语著作《数学启蒙》中出现,系作者英国人伟烈亚力首创②。

  (2)改造,指选择译语中已有的字或词,或拓展其语义,或赋予其新义,用作源语术语概念的译语指称。 例如,geometry 由希腊语词根 gē(大地)和 metria(测量)构成。 利玛窦和徐光启翻译该词时,没有基于字面含义进行翻译,而是反复斟酌,根据“数未定而设问”,借用汉语已有词语“几何”,赋予其新义,将其改造成为一个表示物体形状、大小、位置间相互关系的数学术语,用作 ge⁃ometry 的汉语对等术语[25]。 与创新类似,改造也需要借助词源信息方能与“指称配对”加以区分,不同之处在于前者从词源上考察译名是否为新词,后者则考察译名是否为旧词新义。

  (3)阐释,指使用译语对源语术语概念进行阐释,以该译语阐释表征源语术语概念,可分为如下两种情况:其一,使用译语阐释源语术语的概念内涵。 例如,把 blood heat 译作“(人体)血液正常温度”,相当于使用译语给源语术语表征的概念下了一个简短的内涵式定义。 其二,使用译语阐释源语术语的概念外延。 例如,把航空术语 city⁃pair 译作“起飞站和外延站”,相当于使用译语阐明了源语术语概念包含的下位概念。

  3.2 复合译法以上简单译法各有其适用性和优缺点。 单一方法有时不能很好地实现术语翻译中传达概念的目的。 在翻译实践中,译者通常需要根据翻译对象和译语读者,综合使用多种方法,以期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 根据对各种方法的使用情况,可以把复合译法分为以下三种主要类型。

  3.2.1 形译兼直译其可进一步分为两类:(1) 借用兼直译,指源语术语指称部分直接借用,部分按字面直译。 例如,IP address 译作“ IP 地址”,缩略语部分“ IP”直接借用,address 按常用义译作“地址”。 (2)转音兼直译,指源语术语指称部分进行转音,部分按字面直译。 例如,tannic acid 译作“单宁酸”,tannic 转音译为“单宁”,acid 直译为“酸”。

  3.2.2 形译兼意译可以进一部分为如下两类:

  (1) 借用兼意译。第一种情况是直接借用源语术语指称并附上译文解释。 如 GPS 译作“GPS(全球定位系统)”,译语指称直接借用缩略语 GPS,括号内附上其中文全称的翻译。 第二种情况是直接借用源语术语,同时明示源语术语概念的类属信息。 例如,计算机术语DOS 译作“DOS 操作系统”,译语指称直接借用缩略语 DOS,在其后标出类属信息“操作系统”。

  (2)转音兼意译。 第一种情况是对源语术语指称进行转音,但是用于表音的汉字可引起与概念内涵近似或相关的联想。 例如,英语术语 hack 指“非法侵入他人计算机网络的人”,音译为“黑客”,字面理解“从事秘密、非法活动的人”与概念内涵直接相关。元素的翻译也属于这种情况。 例如,magnesium 译作“镁”,形旁表明概念类属,声旁与源语指称第一个音节读音相近。 第二种情况是源语术语指称进行转音并附上译文解释。

  例如,ameba 译成“阿米巴(一种单细胞动物)”,ameba 采用转音,其后括号中附上简释。 第三种情况是对源语术语指称进行转音,同时明示源语术语概念的类属信息。 例如,albolite 译成“艾尔波里特水泥”,对 albolite 转音,同时指出术语指称的是一种水泥。

  4 结语

  从术语命名角度看,术语翻译的本质就是概念指称之间的跨语匹配,根据译语是否存在对等术语,术语翻译可采用找译法或创译法。 就找译法而言,如果源语和译语都对某一客体进行概念化和指称化,术语翻译即是在源语术语和译语术语之间进行配对;如果源语术语原本就是译自译语术语,术语翻译就是把源语术语回译成原初的译语术语。如果仅源语对某客体进行概念化和指称化,术语翻译采用创译法,具体分为三类:形译法,即基于源语术语指称的形式特征(文字、语音) 创造译语新指称;直译法,即基于源语术语指称的命名依据(引申、复合或派生)创造译语新指称;意译法,即基于源语术语指称表征的概念创造译语新指称。

  最后,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综合使用这三类方法。基于找译法和创译法梳理术语翻译方法,可以解决术语翻译方法表述和应用中存在的一些争议。例如,作为一种重要的术语翻译方法,直译虽然与术语的形式有关,但仅仅涉及术语指称的词素组合顺序,与完全基于语音和文字的形译明显不同;虽然与术语的意义有关,但主要涉及术语指称的表层含义,与基于深层概念的意译也明显不同。 如此一来,可以字面意义是否对应为基础,把术语直译与意译同传统意义上的直译和意译统一起来,而不必在术语学研究中另起炉灶。

  参考文献

  [1] 谭载喜. 试论翻译学[ J]. 外国语,1988, 11 ( 3): 24-29.[2] 方梦之. 中国译学大辞典[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94.

  [3] 孙迎春. 科学词典译编[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8.

  [4] 黄忠廉,胡远兵. 术语全译策略系统:术语汉译研究[J]. 中国科技翻译,2008, 21(4):28-32.

  [5] 范祥涛. 研究生科技语篇英汉翻译教程[M]. 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1.

  [6] 魏向清,赵连振. 术语翻译研究导引[M].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30, 323.

  [7] 李亚舒,徐树德. 术语“找译译法”初探[ J]. 中国科技术语,2016, 18(3): 35-38.

  [8] 方梦之. 应用翻译研究: 原理、策略与技巧[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3.

  [9] 维斯特.普通术语学和术语词典编纂学导论(第 3 版)[M]. 邱碧华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1: 19.

  [10] 揭春雨,冯志伟. 基于知识本体的术语定义(下) [ J].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2009(3):14-23.

  [11] CABRÉ M T. Terminology: Theory,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M].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Company, 1999: 93-84.

  [12] ISO 704. Terminology work⁃Principles and methods. Geneva: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2000.

  [13] 冯志伟. 现代术语学引论(增订本) [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103.

  作者:卢华国 张 雅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jylw/29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