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发表学术论文网教育论文》 2015年期刊如何践行对教育的虔诚> 正文

2015年期刊如何践行对教育的虔诚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15-04-27 11:27

本文摘要:摘 要:作为一名中学校长,真正读懂教育,追寻智慧的踪迹,应该是永远也无法企及的境界。而评价一种教育是否成功的一个最本质的标准,就是这种教育是否促进了主体的本真、透明、喜悦、欢愉、幸福,还是让主体迷失、遮蔽、压抑、忧愁、悲苦,是否向主体呈现了

  摘 要:作为一名中学校长,真正读懂教育,追寻智慧的踪迹,应该是永远也无法企及的境界。而评价一种教育是否成功的一个最本质的标准,就是这种教育是否促进了主体的本真、透明、喜悦、欢愉、幸福,还是让主体迷失、遮蔽、压抑、忧愁、悲苦,是否向主体呈现了真实的生活,并且诱使了主体对于真实生活的愿望与冲动。

  关键词:学校教育; 打造精品学校; 理想教育 2015年期刊征稿

发表学术论文网

  一、人——管理的最高法则

  有理想就有困惑和疼痛,因为有各种难以超越的现实横亘在从此岸到彼岸的路上。作为校长的我来说,教育就是打破各种传统加给我的惯例、常识和教条,用更加开放、科学、理性的眼光审视教育现实,最大限度地整合现实和理想,正确定位,规范运作,建构现代学校制度,坚持全面发展,打造精品学校,实现学校教育向善向美,步向和谐的人类价值。

  在科学技术和工具理性的影响下,教育也在“理性化”、“科学化”的社会嬗变中被抽象化了,忽视了人的本真存在的价值理性诉求,忽视了人的主体生命层面的终极关怀,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内涵,教育的诗性被粗暴地剥离了教育的本体。要使教育真正涵盖学生的生活、生命、人性、价值诸层面,最终塑造出具有健全人格和主动发展精神的人,我们就必须走进人文化的教育。

  人文化的教育倡扬人性的养育,其以个体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终极目标,包含:植根生活——奠定教育的基础,关注生命——坚持教育的本真,提升精神——实现教育的追求,重塑信仰——恪守教育的灵魂。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在办学中,我把“人”当作管理的最高法则。

  人类的活动从本质上来说是维系生命的延续和发展,教育作为一种生命的传承,实质上就是个体生命依赖教育不断提高生命质量、提升生命智慧的过程,它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是生命的和谐、充盈与完满,是智慧的增长、丰富和超越。我心目中的教育就是以生命哲学为基础的精神运动和智慧操练,我心目中的好校长就是能够在学校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贯注生命意识和智慧意识的校长,我心目中的好教师是拥有浓烈生命意识和智慧意识,并能将之贯彻到教育实践中的教师,我心目中的好学生是能形成奠定其一生基石的健康生命意识和智慧意识的学生。

  教育与管理都是缺憾的艺术,直面缺憾需要勇气,也需要智慧,要学会以反思为刀,使自己摆脱稚嫩逐渐成熟,走出肤浅逐渐深刻。校长要学会在观察中反思,让微小的瑕疵转化为宝贵的教育资源;要学会在读书中反思,让书籍成为精神生长的支点;要学会在科研中反思,让教学与科研成为生成教育智慧的契合点。直面缺憾、学会反思还意味着要正确面对各种评价,尤其是批评性评价,并根据反思重新制订发展目标,促使自己在不断的反思中提高自我,发展自我,并将其转化为促进学生和学校共同发展的创造力。

  二、校长要成为精神丰满的“大写之人”

  作为知识和文化传播者的校长,需要专业化的技能毋庸置疑,但更需要丰富的精神世界来为这些技能铺下基石。脱离了精神的技能,即使能让学生具备较完备的知识,但同时也会如同一条冰冷的缰绳勒住学生的人格发展、个性张扬和创造精神,最终消解了学生的精神和心灵。只有具备丰富的精神世界的校长,才能顺应教育嬗变的趋势,才能够完成时代赋予教育的历史性使命。

  校长的内涵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决定学校的内涵和教育的内涵,校长的内涵提升应该体现在这几个层面:一、知识与技能层面:丰富专业知识,完善专业结构,整合交叉学科,开发教育资源,提高对话交往探究能力;二、精神与意志层面:学会爱与宽容,养成合作意识,强化创新精神、反思精神,形成个性与健康心理,具备未来精神;三、生命与存在层面:拥有浓烈生命意识,坚持理想,激情不灭,坚持人文观照,实现自我价值。

  校长应努力成为学养丰厚而谦虚勤思,志向高远而坚韧笃行,向善向美而兼容并蓄,自治自律而存诚能贱的大写之人。

  三、校长要重建教育与生活的联系

  人类之能够反省,创造文化,构作意义,其基础资料来源就是“生活世界”。生活世界是人之所以存在的共同场所和基本视域,是先于任何认识和反省的存在,从生活中去看一切,以这一视域为本,去建构意义的世界,才能形成各种文化活动。但当前教育强调的比较多的是认知世界,这种强调割裂了学生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疏离了真正的生命之根。

  教育要走进广阔的现实生活,要和广阔的现实生活相契合,而不能边缘于生活,要立足个体生活,去引导个体生活,注重在生活中体现智慧,在生活中提升教育效果。同时,教育还要以超越生活为目的,要引导学生去超越生活,提升生活。

  当前教育与生活的断裂现象还比较严重,生活化的观念还没有得到很有效的落实,生活与课程还缺乏更深入的整合,学生的校园生活被简单等同于课堂生活,学生的身体和思想多数时候还没有被从教室的限囿中解放出来。教育者有义务做出自己的独立判断,呈现真实的生活图景,界定生活的意义,并对于如何去热爱生活,如何去探求生活做出自己的回答。

  四、学校要成为健康温暖的生命场

  教育活动中生命的实现应该包括三个层面:学生在生命发展过程中享有完整的、发展的、愉悦的、健康的生命;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在施行教育的过程中享有完整的、发展的、愉悦的、健康的生命;这两种群体生命在交往对话的过程中的互相交融、互为统一。但审视我们的教育现实,我们就会发现存在着很多有悖于生命立场的现象:自私、冷漠、格式化、对生命的不尊重、缺少爱与宽容,这些不仅阻碍生命的发展,甚至会伤害生命。在当前的教育文化环境中尽快形成一个健康、温暖的生命场至关重要。

  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生存意识和生存能力,还要学生体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使他们不仅活着,而且活得有意义,有尊严,有价值。关爱生命的教育,最低目标是教人珍惜生命,更高的目标则在于教人体悟人生的意义,追求人生的理想。

  教育,应当是一件真诚、美好、深刻、自然而快乐的事业。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行和教育改革纲要的全面实施,似惊雷,唤醒了沉睡已久的校园,似春雨,润泽了师生干涸的心田。理想教育,也许永远都不会达到极致,因为“美景总在险远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向着理想教育的境界不断迈进。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jylw/3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