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本篇文章是由《 教育测量与评价 》发表的一篇教育论文,是国内第一本专门研究教育测量与评价的理论期刊,重点面向基础教育,主要读者对象为一线教师、学校管理人员、教育教学研究人员、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刊物坚持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密切关注教育教学中
本篇文章是由《教育测量与评价》发表的一篇教育论文,是国内第一本专门研究教育测量与评价的理论期刊,重点面向基础教育,主要读者对象为一线教师、学校管理人员、教育教学研究人员、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刊物坚持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密切关注教育教学中的现实问题,积极推动我国教育测量与评价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理论品位、实践指向、通俗表达”是本刊的风格追求。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主要是通过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能力来学习语文的。但目前语文教学中重文轻语、重书面轻口头的现象还普遍存在着,且有发展的趋势。尤其在中学那些系统的口耳训练内容,形同虚设,似乎语文只有读、写两项。在课本的编写中,重视了口语的训练,专门设了单元,既有说话训练的知识短文,又有具体训练的内容,这一切对指导教学有很强的目的性和可操作性,扭转或弥补了以前在说话上存在的观念上的偏废或操作差等现象,使这一教学目的落到实处。然而一段时间里,学校较普遍的存在着重写读听能力的培养而轻视说的能力的培养,学生说话能力普遍差。上课回答问题,或面红耳赤,低头不语;或其吱吱唔唔,语无伦次;平时交际,颠三倒四,不知所云,究其原因就是老师在教学中没有注重说话能力的训练,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老师认为说话能力考劲不大,练也白练,耽误时间,况且中考中不涉及口语测试。那么,怎样才能迅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呢?
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虽然各有其相对独立的训练办法和途径,但他们有时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在听的过程中,可以开拓知识领域,丰富词汇,活跃思维,是广泛的获取知识,为说写积累材料的最好方式,而说的训练,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敏捷性、灵活性、逻辑性。培养学生对字词句的综合运用能力,直接有助于写作。所以说的能力培养也是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而提高语文水平的有效途径。基于此,提高这一能力所采取的措施进行了有益地探讨。
一、 制约学生说话能力提高的不利因素
目前农村中学生在说话方面存在的普遍问题是怕说,或想说的不敢说,敢说的却又不能说,能说的却又不善说。尤其是我们边远少数民族地区,这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问题。究其原因,不仅与我们的“重文轻语”的教学弊端有关,而且农村中学生各种不良心态的存在也是重要的原因。具体说来,可分以下几种:
1.性别因素。
在现实学习生活中,任何阶段的男女学生都具有其各自性别特点和发展规律。而性别差异的研究蕴藏着极大的教育潜能。专家认为在说话、朗读、口头语言的表达方面,女生明显优于男生。事实也是如此,我们发现在学校的演讲、朗读、小品、讲故事比赛中,女生的成绩总是比男生好,就是平时在课堂上,女生就声音的洪亮、语句的流利、内容的准确上都优于男生。所以作为老师应重视这一差异,因"性别"施教。
2.性格因素。
心理学家认为,尽管人的性格千差万别,但从行为表现来说大体可分外向型和内向型。性格内向的学生在语言表达上与性格外向的相比明显存在着差异。内向的学生一般都不善言谈,即使心里有话也表现为不主动,长此以往,就会产生一种自我封闭的心理。一说话就显得面红耳赤,结结巴巴。作为老师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因"性格"施教。
3.教育因素。
由于教育不能面对全体学生,一些先天口齿伶俐、性格外向、家庭教育良好、成绩优异的学生往往得到老师的青睐,得到锻炼的机会就更多,相反,那些拙于表达、性格内向、成绩一般的学生得到的机会将更少,最后人为地造成了两极分化。失败的教育导致了失败的结果。
4.环境因素。
由于每个学生所处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不同,见识、知识水平、社会交往和发音的准确性,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而来自农村的学生一般由于所处环境的影响,在口语表达上较普遍的存在着自卑感和羞怯感,常是一问三不知。老师要及时了解这些,帮助一些在口语上有障碍的学生尽快适应。
二、 提高学生说话能力的有效途径
教师在充分了解了学生口语能力的基础上,对一些表达相对比较差的学生,采取鼓励性的谈心,消除他们恐惧说话的心理障碍,讲清口才在人生中的重要作用,正如一位哲学家说的一个人如果不表白自己,别人就会把你忘掉,使他们由我怕说到我想说。适时抓住这一契机,课堂及时提问,给他们创造在人面前说话的机会,一旦有所进步,便不吝鼓励,让他感到成功的喜悦和老师的关心。
课堂口语训练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每一种都有其阶段性和针对性特点,如果应用得当,将会起到良好的作用。下面就此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1.新生自我介绍。
到一个新的环境里,老师渴望了解学生,同样学生也渴望了解老师,这为口语训练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同时因为是第一次表白自己,大家都像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所以训练效果是很成功的。做法是利用以到两节课的时间,让每个学生自我介绍。
2.课前三分钟的演讲。
为了锻炼学生说的能力,可开设“课前三分钟小演讲”活动。做法是根据教学或生活实际需要提出一些问题,如:“减负大家谈”、“假如我是一个班长”、“歌咏比赛之后”、“副科该轻视吗?”、“如何对待课外书”、“母亲唠叨我怎么办”等等。课前三分钟演讲活动作用很大,可锻炼学生的胆量,提高他们口头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拓宽学生知识面,为学生写作积累素材,有的演讲就是好的口头作文。演讲同时还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了解,教师可适时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
3.问与答。
课堂教学中的提问与对话。这也是口语训练的基本方法。课堂教学中要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口头表达的实践机会。可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重复性提问,要求学生重复课文中现有语句表达的内容,加深记忆。第二阶段是理解性提问,要求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根据课文内容重新组织,用自己的话来答题。第三阶段是创造性提问,要求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综合、概括、推理,然后发表自己观点。对学生回答含糊不清的,可采用连续发问、连续回答,重在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4.开辩论会。
用专门的时间举办该活动,人人参加,重在参与。我们可让学生围绕一个辩题(如“当班干会不会影响学习”、“假期能否补课”等)分成两大组发表相对或相反的意见,双方必须根据对方发言的内容机动灵活地变动自己发言的内容,对双方的关键意见必须针锋相对、毫不迟疑的给予回答,这种方式可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机智应变能力和语言的精确性、论证性等。
5.辩论、相声小品、课本剧等多种训练。
在演讲训练的基础上,要及时开展演讲比赛、辩论会、诗歌朗诵比赛等大型综合口语训练。要求学生的发言见解独到,语言生动、形象,采用多种不同的表达技巧。同时组织学生演练课本剧、相声小品赛、多种情境模拟等,使每位同学说的能力得到了扎扎实实的训练。
此外还可以组织各种比赛。如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野外即兴演讲、影评、书评、读报活动等。要求学生感情充沛,吐字清楚,语音、语调、语气、语速要有起伏,抑扬顿挫,表情、手势也要恰当配合,以增强说话感染力。在进行这些方式的训练的同时,教师还应注意创造良好的语境,以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要灵活机动地设置最佳“语境”,创设一种学生敢于说话、乐于说话的气氛。教师要始终注意调动和保护学生发言的积极性。
总之,说话训练是当前语文教学中亟待加强的一个重要环节,全体语文教师在此应该达成共识。从一定意义上说,说话训练是对学生能力进行的全方位的培养,是对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促进,是培养新世纪创造型人才的要求。在语文教学中,说话训练只要做到有目标、有要求、有层次、有梯度,持之以恒,定能给每位学生提供表达自己思想的机会,将学生推上语文学习的主体地位,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动者,架起语文课堂和课外学习的桥梁,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以上是我的一些认识,一定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望各位老师不吝赐教,有质疑的地方,一起探讨,以求得更加完善,以有利于语文教学水平的进一步的提高。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jylw/4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