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发表学术论文网建筑论文》 陕西建筑师论文窑洞建筑艺术> 正文

陕西建筑师论文窑洞建筑艺术

所属分类:建筑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17-03-14 17:03

本文摘要:窑洞是黄土高原的特色建筑,这篇 陕西建筑师论文 通过以窑洞民居为主线,对传统民居的建筑艺术的研究,试图探究传统土建筑的现实意义与未来的发展方向。《 建筑结构 》创刊于1971年,是由建设部主管,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原建设部科技情报所)、

  窑洞是黄土高原的特色建筑,这篇陕西建筑师论文通过以窑洞民居为主线,对传统民居的建筑艺术的研究,试图探究传统土建筑的现实意义与未来的发展方向。《建筑结构》创刊于1971年,是由建设部主管,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原建设部科技情报所)、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和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主办的建筑科学类核心期刊,是建设部优秀科技期刊,同时也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以及ICONDA和DIALOG等国内、国际著名数据库检索系统收录的中文科技期刊。《建筑结构》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办: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邮发代号2-755。国内统一刊号:CN11-2833/TU,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2-848X

建筑结构

  摘要:窑洞是民居中一个典型的代表,在许多方面有其独特的地域特征。在黄土高原窑洞中有许多地方都表现出当地的艺术特色。西北人在性格中既有豪放粗犷又充满了细腻质朴,这些都在直接体现在建筑的创造中。为此,着重关注窑洞的建筑艺术,主要研究并总结了建筑空间序列、窑洞入口空间、女儿墙、门脸装饰、庭院、窑洞室内装饰等的艺术特色,试图通过这样的整理来使得窑洞可以得到更全面的发扬。

  关键词:窑洞;建筑艺术;地域性

  1窑洞的基本概况

  1.1窑洞基本介绍

  窑洞历史悠久,在中国西北黄土高原上历经了四千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种完整的穴居式建筑形式。由于当地有很厚的黄土层,人们很好的利用了这种的地质条件,在黄土层里凿穴而居,该创造为居民带来更适宜的居住环境,也成为现在备受关注的绿色建筑的典范。窑洞一般用石头或砖筑造,其上覆盖有厚厚的黄土,建筑规模可大可小,大则为多层或者并列多间,小则为供一人居住的单间,在窑洞外部部分还会加设庭院。窑洞一般高四米,宽八尺至一丈,深三丈,正面的主窑比其他窑洞略高,作正堂为长辈居住。窑口砌墙安门窗,一般为一门三窑洞或一门二窗,靠窑顶的窗子称天窗。窑内靠山墙均盘有土炕,土炕一边紧接山墙,一边紧连窑壁,留有炕洞门。

  1.2窑洞的建筑特色

  窑洞建筑形式丰富,分为下沉式窑洞、靠崖式窑洞、独立式等,其中靠崖式应用比较多,它更多的建筑在山崖、土坡的边缘,由下至上依山势呈台阶式分布,下层屋顶即为上层建筑的庭院,也是现代山地建筑的先例。而下沉式建筑更为相似于我们认知中的窑洞,它由地面向下挖一个长方形的地坑,再由这个坑的四面分别向各个方向挖洞建筑窑洞,这个地坑也就成为窑洞的中心,形成一个地下四合院。修窑洞一般以山形走向,避湿就干,避低就高,避阴就阳。使得窑洞成为适应环境、气候等既生态又地域的民居建筑。

  2窑洞的建筑艺术

  2.1窑洞的空间序列

  窑洞建筑的空间序列丰富,人们在进入窑洞的行走过程中,可以经过空间尺度、光影明暗的变化。在进入窑洞的过程中,或需要从地面经过坡道、楼梯到达地下,或需要由坡道上山再分别进入到不同分叉路而到达建筑入口。正在这样的过程中人们经历由公共空间到半公共空间的过程,在这过程中,空间环境光线逐渐减弱,空间围合感逐渐增强,在多个方面暗示人们环境空间的改变,给人们一种更封闭的感觉;经过入口,便来到了窑洞庭院,空间豁然开朗,在经历地下坡道的黑暗,对比使得庭院空间更加明亮开阔,同时也标志着人们正式进入窑洞主人的私人空间;庭院由四面墙围合形成,自然光由开放的顶部射下,保证了主人空间私密的同时,给自然以最大程度的开放,也是空间由半公共转向半私密的过程;接着再由庭院进入不同方向、不同功能的房间之中,空间又一次转换,由半私密变为私密空间,空间环境由六面围合,只在入口处有门窗采光,使建筑为人们提供了居住生活的安稳感。在从室外到达建筑室内的过程中,通过空间环境的改变,给人们带来心理感受的变化,由公共到私密的过渡,使空间序列丰富而完整。

  2.2窑洞的入口

  窑洞入口是进入窑洞的第一步,也是窑洞建筑在地面上显现出的建筑,人们经过窑洞入口到达地下开阔的庭院,所以在其艺术形象的设计上,也是丰富多彩,各有特色。下沉式窑洞多是以坡道连接地面与地下,在地面只留下一座门楼作为入口的标志,有时也是直接进入的,但在窑洞聚集之处,若没有门楼作为标志的话,人们往往难以发现或者走错,所以会更多的建造入口门楼。门楼的建筑形式充满了西北建筑元素,生土材料制作、拱形的入口门洞、以及上面简单水平的装饰线脚。入口坡道形式也多种多样,有直通进入庭院的,也有经过弯道进入的,弯道的设计更多是外界地形条件的限制决定的,在坡道转弯处,有时会在上设置佛龛或者影壁等物,也是入口的标志之一。

  2.3窑洞的庭院

  庭院是中国民居中常见的形式,但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人文环境的差异,使得庭院的使用有了很大的区别。在窑洞的庭院中大多不会做明显的区域划分,更多的是依据使用需求来划分其使用功能,有时会在一些区域上作绿化处理,一些区域上作为生活用水区域,一些区域就空置处理,作为活动区域。庭院涵盖了窑洞居民的大部分生活活动,也是一个人们集散之地,即有门厅又有客厅、起居室的作用。在地面的处理上,就展现黄土地本真的样貌,这样既可以不做排水处理,让水由土面自由渗下,又可以达到建筑美学上的统一。但同样也暴露了黄土材料的劣性,易侵蚀等。在庭院的植物品种上,多种植较为低矮的灌木,或者种植农作物,与北京四合院内高大的树木明显不同。庭院整体给人一种粗犷、自然的感觉。

  2.4窑洞门脸的装饰艺术

  中国传统建筑中,门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作为庭院与建筑内部空间的分隔,也有很多其他抽象的意义,使得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的意义。窑洞门口是划分院落和窑洞的界限,在它上部常作为审视重点而进行精雕细刻,称为门脸。陕北和陇东的门帘常设拱形门连窗做法,讲究的窑洞门脸还将花棂格窗嵌入,里面糊白纸,加上民俗文化的剪纸窗花,形成了雅俗共赏的艺术效果。用麻纸裱糊木质窗格,显得明亮干净,而又保暖散气。当然,门窗结构式样上也有其它形式。因为经济条件的原因,有些窑洞门面较为简单、粗糙,有些门窗精雕细刻得制作考究,但是总体框架结构大致是一样的。豫西窑洞多为小型的拱门,门上往往设半圆竖棂花窗,在大门外侧常设风门,下部位是实心门肚板,上部为花饰棂格,而山西、陕西、陇东地区则多为半圆形门连窗,显得非常精美玲珑剔透。

  2.5女儿墙

  窑顶的女儿墙是砌筑在窑脸墙上部的矮墙,具体有两个作用,其一是为了防止雨水冲刷墙面,由于大部分窑洞为生土建筑,表面的防水功能较差。二是为了防止窑洞上的行人失足下落。同时它也是窑洞民居的顶部天际线,而女儿墙以下与窑脸墙接触部位又是保护墙体的檐棚,山区有用天然石板做檐板的,也有用青瓦和板瓦做成檐棚的,女儿墙既有砖石实砌的,也有通花图案组成的。

  2.6室内装饰

  窑洞的室内装饰充满了当地风格,由于民居建筑的特质,决定了内部装饰较少,即使为装饰也是以实用性为主。在窑洞的内部一般只有一间房间,整个房间只有功能上的区分,建筑外侧为厨房,里侧则为居住的炕,空间分而不隔,使得室内空间的使用充满更大的自由性。在色彩的装饰上更多的使用红色,红色的窗花、红色的帘布,这些与民间的风俗不无关系,但也为窑洞的装饰提供了很多地域性特色。

  3窑洞的建筑艺术的特点

  3.1地域性

  窑洞无论从建筑材料到建筑风格都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而窑洞的建筑艺术正是适应窑洞的建筑本身应运而生的,这使得窑洞在装饰艺术上、空间节点特征上、建筑空间序列上都有着明显的地域性。在装饰上,在女儿墙上有砖石砌筑的花纹,在门窗上木制的纹样,及贴在门窗上红色的剪纸画,都显示出西北淳朴、原生态的特征。在庭院、入口的空间节点的处理上,正是由于西北的气候、地质、经济及人文因素才形成的相应的模式。

  3.2适应性

  窑洞的建筑艺术不是为了装饰而装饰,而是伴随着建筑形成而应运而生的,装饰成为建筑一部分,女儿墙的空洞既有了美观的作用,又可以减少材料的使用,减少建筑上部的重量。空间序列中,由公共到私密的过渡,正是由外部逐步深入到内部的过程,由地面走到地下的过程,这个过程中自然的形成了一个适合人们心理变化的空间序列变化。3.3实用性由于民居的建造和使用目的更为直接,使得其建筑最大的特点就是实用性极强,装饰艺术亦是如此。在庭院的处理上,直接采用裸露的地面,种植低矮的灌木或农作物,都满足了人对建筑最基础的需求,同时也使得窑洞庭院生趣盎然。

  4总结

  影响传统民居的建筑艺术的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社会、经济、历史、文化、自然等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建筑体系是社会主体中一个大的细胞体,它的生长体现了特定的时代特定的地域的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生活方式、自然环境、思想观念等特征,传统民居是建筑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这些特征是融为一体不可分割的,它们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对于正在探索现代建筑出路的中国来说,应该立足于本身具有的地方性条件,传承传统艺术中的精髓,其实只要最大利用地方环境和当地资源所提供的条件,结合当代当地的社会文化背景,最终达到包括人、建筑、文化的协调发展。这也是对窑洞民居生态建筑学研究的目的与价值所在。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jzlw/12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