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发表学术论文网建筑论文》 市政论文地下工程主体与抗浮结构设计> 正文

市政论文地下工程主体与抗浮结构设计

所属分类:建筑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17-07-05 18:01

本文摘要:在进行地下工程设计时因为水位变化比较大,这篇 市政论文 一般会将抗浮桩布置在纵横墙交叉处、柱子下面等位置,同时,抗拔桩也会发挥承压桩的效果。本工程在进行抗浮设计时,在柱距比较大且抗拔力比较大时,抗拔桩一般对称分布在柱子的两边,以保证抗拔桩可

  在进行地下工程设计时因为水位变化比较大,这篇市政论文一般会将抗浮桩布置在纵横墙交叉处、柱子下面等位置,同时,抗拔桩也会发挥承压桩的效果。本工程在进行抗浮设计时,在柱距比较大且抗拔力比较大时,抗拔桩一般对称分布在柱子的两边,以保证抗拔桩可以受力均匀,在对抗拔桩裂缝进行控制时,需要将单根桩的抗拔力控制好,防止配筋密度过大。《基层建设》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济南军区政治部 主管 中国建材工程建设协会协办、济南军区政治部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3-5628,国内统一刊号:CN37-1371/D 。已被万方数据库、龙源期刊网等全文收录。

基层建设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日益紧缺。为了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满足人们对土地的使用需求,近年来,人们逐步加大对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力度。在地下资源开发过程中,抗浮问题是1个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由于水浮力造成的地下结构破坏不在少数,因此,设计人员要重点解决地下工程主体和抗浮动结构的设计工作。论文以实际工程为例,对地下工程地质情况进行了分析,对主体和抗浮结构的设计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地下工程;抗浮结构设计;抗拔桩

  1引言

  一般情况下,地下水对主体工程的破坏主要包括局部破坏和整体破坏,其中局部破坏指的是地下结构底板因为受力不均匀导致局部出现了拱起和开裂,使地下水渗入到地下室中,影响地下结构的安全性。整体性破坏指的是地下结构出现了上浮,不仅会破坏底板,同时还会导致梁柱节点位置出现开裂。在地下工程的实际施工过程中,水浮力对建筑物造成的破坏一般是无法避免的。一旦地下结构受到地下水浮力的破坏,会导致地下工程结构的功能和作用无法正常发挥,当出现较大的事故时还会造成非常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地下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进行抗浮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需要施工人员和设计人员足够重视。

  2工程概况

  某地下工程为地下明挖4层双跨架结构,工程标准段宽度为19.3m,长度为21.6m,埋设深度为26.7m。地下工程基础结构使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进行施工,工程设计人防等级为6级,支护桩使用钻孔灌注桩进行施工,并在基坑的四周布置,设计桩体直径为900mm,设计桩长为26.7m,桩中心距离为1400mm,使用C30混凝土。本文以此工程为例,对地下工程抗浮设计进行探讨。

  3工程地质条件

  本工程从下到上分别为全风化中强微风化层、硬质粉质黏土、可塑粉质黏土层、冲积黏性土层、冲积中粗砂层、冲击粉细砂层、人工填土层,地下水主要为层状基岩裂隙水和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稳定水位埋设深度为1.8~5.2m,平均水位埋设深度为2.9m。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和地下水的补给、排泄等有紧密的联系。每年的5~10月份进入雨季,地下水水位会显著提升,水位最大值会达到15.5m,场地中的地下水不会对混凝土结构造成腐蚀,但是会对钢筋造成腐蚀。

  4地下工程抗浮设计

  通常情况下,地下工程结构上浮主要是因为水浮力大于地下工程侧壁摩擦力和结构重力值,地下室上浮有可能在各种类型的地层中出现,例如比较稳定的卵石层和透水性非常小的黏土层中等。一旦地下水浮力大于结构物重力和侧壁摩擦力便会出现上浮的情况,为了保证建筑的安全性,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工程的地质情况、工程特点、场地因素、环境情况等进行全面、详细的考虑,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抗浮方案。4.1抗浮方案的选取本地下工程结构底板以微风化岩层作为持力层,对于地面埋深大、地下水位高的地下工程,如果只靠覆土荷载和结构自重是无法达到抗浮要求的。因此,需要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设计抗浮措施。常用的抗浮措施主要包括抗浮锚杆和抗拔桩。因为当前抗浮锚杆的耐久性得不到控制,并且底板和锚杆结构位置防水比较薄弱,而地下工程设计使用年限为100a,使用抗浮锚杆不能满足该地下工程的抗浮要求,因此,本工程使用抗拔桩来解决该地下工程的抗浮问题,并选用人工挖孔桩作为围护结构,在围护桩上布置压顶梁和主体结构结合到一起,使支护结构也成为抗浮的一部分。

  按照地质勘测结果,将设计水位地面以下1m(城建标高15.6m)作为抗浮设计水位,并以此为标准进行抗浮验算[1]。4.2布置抗拔桩本地下工程主体结构以底板支撑到弹性地基平面框架分析结构内力,使用弹簧模拟底层作用。由于该地下工程为双跨设计,在底板跨中会纵向对抗拔桩进行布置。在计算抗浮时,主体结构会承担所有的水压力,为了对抗拔桩所承受的抗拔力进行计算,对地下室纵向1m范围中的长度进行分析。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中的规定要求,在验算地下室抗浮稳定性时要可以达到下述公式的基本要求:(1)式(1)中,W为地下室上部作用荷载和地下室自重的和值;F为地下水浮力。在不对结构侧摩擦阻力大小进行考虑时,(2)式(2)中,R为抗拔桩需要提供的抗拔力特征值。标准段上部荷载总重W=覆土重+围护桩自重+(装修层+柱+侧墙+各层楼板)=4343.6kN/m。水浮力:F=258×1×19.4+π×1.352÷4×15×10÷1.35×2=5323.2kN/m(3)R≥1.05F-G=1.05×5323.2-4343.6=1245kN/m(4)一般情况下,抗拔桩都是在柱下布置的,受力模式也是一致的,因此,可以将计算简化为:单根抗拔桩的抗拔力=柱跨长度×每延米需要的抗拔力,但是,对于该工程来说,柱跨9~10m,抗拔桩单根需要承受的抗拔力不会太大。因此,抗拔桩桩距取值为柱跨的一半。

  (5)式(5)中,up为桩的周长,up=πd,对于桩底桩(扩地直径为D),在桩长/桩径≤5时,up=πD;qsia为桩侧土摩阻力特征值,微风化岩qsia=400kPa;λi为抗拔桩的摩擦阻力折减系数,微风化岩λi=0.7;li为抗拔桩长度;G0为桩自重,地下水位取有效重度。本地下室工程设计扩地直径为1.8m,抗拔桩直径为1.3m,桩长为5.5m,经计算,单桩抗拔承载力特征值大小为:Rω=π×1.8×0.7×400×5+0.9×119=8020kN(6)在布置抗拔桩时,本工程采用两种方式进行布置,一种布置在两柱中间梁下以及柱子下,见图1a;另一种是均匀布置在两柱之间的梁下,见图1b。4.3计算地下工程抗浮情况使用壳单元对各层楼板进行模拟,底板、柱子、抗拔桩和梁使用杆单元进行模拟,因为本工程抗拔桩底部做了扩大,使用抗拔桩底部对边界条件进行固定和约束,在结构四周布置土弹簧模拟约束周围土体结构。水浮力分项系数取值为1.05,结构自重分项系数值为1.0,以围护桩自重作为荷载在顶板侧墙进行加载。使用这种方式进行模拟,不仅考虑了底纵梁和抗拔桩共同受力下变形协调性,同时也考虑了抗拔桩混凝土弹性模型,不会出现传统计算方法中将抗拔桩作为底梁不动支座的情况,计算后得到的底纵梁内力和抗拔桩拉力和实际情况更加符合。

  4.4计算结果分析根据计算结果可以证明,在使用图1a的方式进行布置时,桩下和桩间抗拔桩的抗拔力分别为4400kN和7000kN,后者为前者的1.6倍,这两种桩型配筋存在非常大的差异。底纵梁柱下负弯矩大约为4600kN•m。如果使用图1b的桩基布置措施,那么抗拔力为5700kN,抗拔桩可以均匀受力,底纵梁柱下部的负弯矩为3100kN•m,受力更加的合理。4.5抗拔桩配筋在进行配筋时,要保证抗拔配筋的受力度可以达到要求,此外,由于桩身长时间位于地下水位下,地下水会对钢筋造成一定的弱腐蚀。因此,要求桩身裂缝宽度不能超过宽度限制,以免桩身钢筋被腐蚀[2],因此,接缝的宽度要控制在0.2mm以内。经过计算证明,桩身配筋主要是为了控制裂缝,因此,配筋量一般情况下会比较大。一般可以根据桩径的3倍确定桩距,尤其是当抗拔桩处在底纵梁下部时,在确定桩截面后需要对钢筋笼的具体情况进行考虑,为了防止底纵梁和抗拔桩之间产生冲突,需要控制好配筋率。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jzlw/13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