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这篇城镇规划论文投稿发表了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学校德育的困境和应对策略,作为学校教育管理者和组织者,应该重视对当前网络环境下中职生的思想道德、价值观、世界观等训练,让中职生能在网络大环境中不至于沉迷其中而难以自拔,能利用网络环境更好的发展自我
这篇城镇规划论文投稿发表了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学校德育的困境和应对策略,作为学校教育管理者和组织者,应该重视对当前网络环境下中职生的思想道德、价值观、世界观等训练,让中职生能在网络大环境中不至于沉迷其中而难以自拔,能利用网络环境更好的发展自我。
关键词:城镇规划论文投稿,新型城镇化;学校德育;解放思想;契合现实
积极推进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正在成为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习近平同志指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合理调节各类城市人口规模,提高中小城市对人口的吸引能力,始终节约用地,保护生态环境;城镇化要发展,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也要发展,同步发展才能相得益彰,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习近平同志还指出:“城镇化不是土地城镇化,而是人口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建设环境下的学校德育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学校德育工作必须解放思想、把握脉搏、契合现实,在加强传统内容德育教育的基础上,在培养学生爱心、同心、孝心、责任心、进取心上多下功夫,培养中小学生争当建设生态文明的小园丁、小使者、小卫士。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环境下学校德育困境的出现
新型城镇化建设环境下,学校德育困境反映在学生方面的变化、教育内容的变化、教育方法的变化。变化的结果是新问题的出现,以往惯式的不适应,的与效果受到影响。这些变化概括起来是:
1.学生方面的变化
新型城镇化环境下,国家鼓励人口城镇化的政策、新型户籍制度、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都会吸引农村转移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转移,外地人口向发展目标城市加快流动,进而引发学生方面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是:学生家庭生活水平差异拉大;学生的生活习惯差异拉大;学生的学习基础差异明显。必须承认目前的我国存在着城乡差异、工农差异、先进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差异,这种客观现实导致了学生方面的这些变化,这些变化很容易造成学生间感情的不融洽,相互间的歧视、不团结;个体学生的或自卑、落寞,或骄傲、放纵。
2.教育内容方面的变化
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实现的平等、幸福、转型、绿色、健康、集约的城市建设目标,为学校德育工作注入了在传统德育教育基础上的凸显内容,这就是在同学间要有爱心和求取同心的教育,家庭中要有孝心的教育,社会生活中要有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心,学习进步上要进取心,否则,寻规走老路的学校德育会与学生的德育需求脱节,平等的学生关系变成拉帮结伙的学生关系,不同家庭环境中的学生对由长和家庭生活现状引发不平等心理,对于社会生态的爱护和保护缺乏从我做起的责任心,学习进步上受情感压抑或放纵的阻碍。
3.教育方法方面的变化
教育方法是教育内容实现的工具,是针对于教育对象需要的有效教育手段。在学生方面和教育内容方面已经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沿用传统的教育方法会让学生中的新成分产生距离感、不切合实际感,会产生貌合神离的实际效果。譬如运用讲道理的方法,学生间已经存在的差异仅仅凭借讲道理的方法很难让全体学生都能够全面接受,尤其对持有不同心理状态的学生说来,有的需要特殊的情感关怀,有的需要由事入理的引导,有的需要以发展的愿景来激励,那么,教育方法的改进就是必须的。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环境下学校德育困境的应对
1.加強学习,解放思想
学校德育工作领导者学校德育教师、包括对学校德育负有责任的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要加强学习,一方面加强对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相关文献的学习,认真领会国家加速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政策、方针,结合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大局来增强对学校德育新情况、新变化、新特点的正确估计和判断,要从大方向和学情变化相结合的基础上,解放对于学生进行德育的思想,转变传统观念,开拓创新、实事求是的开展学生德育,求取德育的与时俱进、与生相系。
2.在培养学生的爱心、同心、孝心、责任心、进取心上下功夫
学校德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养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学校德育的大目标到任何时候都必须秉承和坚持。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环境下,学校德语的大目标仍然需要坚持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大目标,要在坚持这个大目标的前提下,突出对学生进行爱心、同心、孝心、责任心、进取心的教育培养,就是要让学生在形成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集体、热爱社会主义情感的基础上,能够将这些美好的情感落实到热爱同学、关心同学、帮助同学、团结同学,热爱班级、关心班级、为班级争取荣誉,热爱长辈、尊敬长辈,热爱大自然、热爱绿色生态环境、保护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热爱学习,努力进步,天天向上等看得见摸得着够得到的实际行动上,将学生的德育落实到更切合当前的实际需要的程度。
3.努力丰富和创新德育方法
德育方法是教师与学生在德育过程中为达成德育目标而展开的有秩序和相互联系的活动方式和手段的组合。它受德育内容、任务所制约,是以德育规律、德育原则为依据的。德育方法是提高德育实效的关键,在具体德育工作中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行之有效的方法,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新型城镇化建设环境下,学校德育必须探求适合目前学生成分需要的教育方法,要让教育方法能够被学生的情感所悦纳,能够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而变化,能够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就事论理的引导,能够结合到课程建设中。而且,学校德育要延伸到家庭中,与家长建立联系,形成学校与家长共同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合力;延伸到社会中,与社会实践的体验相互联系,形成学校与社会有关方面和可利用资源共同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合力。
参考文献
[1]国家发改委发展规划司.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2014-03-18.
[2]王甸成.细化养成教育,促进品德形成——初中学校德育工作方法略谈[J].中国校外教育,2015(4).
[3]辛丽.谈谈中小学德育工作方法[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49).
推荐阅读:城镇论文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jzlw/17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