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发表学术论文网建筑论文》 全球创新链测度体系研究> 正文

全球创新链测度体系研究

所属分类:建筑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22-03-12 11:34

本文摘要:摘要:对全球创新链进行测度,能够准确衡量各国(区域、企业等主体)的创新水平,并对其创新实践进行指导,但现有相关研究尚缺乏对全球创新链测度的探讨,制约了该领域的量化研究。本文构建了全球创新链测度体系,根据创新链相关理论,将其分解为科学技术产品环节,提出

  摘要:对全球创新链进行测度,能够准确衡量各国(区域、企业等主体)的创新水平,并对其创新实践进行指导,但现有相关研究尚缺乏对全球创新链测度的探讨,制约了该领域的量化研究。本文构建了全球创新链测度体系,根据创新链相关理论,将其分解为“科学—技术—产品”环节,提出了“环节—联系—链条”的三层次全球创新链测度体系,用以对国家、区域、企业等主体在某一创新领域的全球创新链中创新情况进行测度与评价。在此基础上,通过AI领域全球创新链的例子解释全球创新链测度体系的应用,并基于AI领域案例对中国在AI领域全球创新链中创新状况进行了解读。研究结论丰富了全球创新链研究,并为各创新主体明确发展方向以及国家创新政策制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全球创新链;测度体系;科学—技术—产品;三维测度模型

全球创新

  创新是一国在国际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的保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已成为中国的基本国策。然而,目前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创造新产业、引领未来发展的科技储备远远不够,产业还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1]。如在新冠疫情下,以呼吸机为例,我国的制造商们因为压缩机、电磁阀等核心元器件的缺乏而无法接单。这些呼吸机的核心元器件为国外采购,原有供应渠道中断后,部分元器件无法实现国产替代[2]。

  中国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参与和引领经济全球化的方式和路径就必须实现必要的调整,要从过去利用低成本优势参与全球产业链分工、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方式向深度参与和引领全球创新链的方式转变[3]。由此可见,中国如何深度参与和引领全球创新链这一问题亟待解决。虽然我国政府已经认识到国家创新问题的重要性,并颁布了较多创新扶持政策,但目前对于深度参与全球创新链的机理机制还处于探索阶段,尚不能为知识经济的发展以及政策制定提供较多的理论依据[4]。

  我国如何深度参与全球创新链这一问题尚缺乏理论方面的指导。其中,对国家在全球创新链中创新情况的测度是提高国家创新能力方面研究的基础,也是研究中国参与并引领全球创新链的重要前提。现有研究对于创新链和全球创新链的刻画、测度等方面鲜有系统的探究。关于各类组织创新测度的研究为全球创新链的测度提供了一些思路,如对论文、专利等成果的关注,对数量、质量的关注等,但这类研究仅从静态视角测度创新,未挖掘创新的环节以及知识的流动与转化,且测度指标尚不全面,仍有待完善[5]。

  从全球创新链的内涵出发,关注全球创新链中的各环节、环节间联系以及链条整体情况,刻画、测度不同主体在全球创新链中的创新情况,才能深刻洞察一个国家(区域、企业等)的创新水平,识别出哪里是薄弱环节,哪里是优势环节,进而能够为后续中国参与全球创新链的机制、路径、对策方面的研究提供基础。

  本文首先对全球创新链的概念及测度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其次从创新链的概念出发,构建了三维度的全球创新链测度体系,即关注创新链的科学—技术—产品这3个环节,并从环节—联系—链条这3个层次,对国家、区域、企业等各类主体提供创新测度与指导;再次,进行了全球创新链测度体系功能阐述;最后,基于全球创新链测度体系对中美AI领域创新情况进行分析与比较。本文在梳理创新链、全球创新链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全球创新链测度体系,能够精准刻画各主体(国家、区域、企业等)在某一领域的全球创新链中的发展情况,进而为中国的创新能力以及在全球创新链中话语权的提升提供思路,并为全球贡献更多的中国知识与中国智慧。

  1全球创新链相关理论

  1.1创新链及全球创新链的概念

  部分学者对于全球创新链的概念进行了探讨,但目前没有形成统一的认知。有学者从知识搜索范围视角将全球创新链定义为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搜索可利用的知识资源、关注资源使用权并且具备高度开放性的价值网络创新模式[6-7]。还有学者认为全球创新链是有效地整合全球范围内的知识、技术等创新资源,改善创新生态环境,提高创新效率的全球创新链式组织[8]。

  虽然这些研究均强调了全球创新链主体的地理范围以及知识的重要性,但缺乏对创新“链条”的探讨,即未关注创新链的环节划分。由于创新具有过程性特征,因此大部分学者在定义创新链时关注了创新链的阶段划分[9-12],如被较多学者支持的三阶段论。学者们指出创新链是从链条前端的知识创造、知识积累开始,然后推进到知识应用,最后到商业化阶段,即基于“科学—技术—生产”的范式[13-16]。

  学者们进一步将创新链阶段进行细分,提出了多阶段论,如TIMMERS[17]指出创新链由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实际运用以及产业化与市场化4个阶段组成,每个阶段既相互影响又彼此独立。多阶段论虽然涉及了更多的创新方面,将阶段划分得更加细致,但是最为基础的仍是科学、技术、产品3个阶段。虽然创新具有过程性特征,但是从创新链的角度来看,创新的每个阶段都涉及知识与创新,其实每个阶段都包含创新的环节,涉及科学知识、技术知识与产品知识,知识在环节间进行流动与转化。

  因此,将创新链划分为环节更能够对创新链进行准确的理解与刻画。本文以三环节(科学—技术—产品)为例进行全球创新链的测度框架构建,其他环节的测度与三环节的测度框架类似,如四环节(科学—技术—产品—商品)、六环节(科学+技术—技术开发+产品开发—产品测试+生产)等。

  基于上述研究基础,本文提出创新链是围绕创新领域的知识转换(科学知识—技术知识—产品或服务知识)、流动(在大学、研究机构、企业、产业间流动)及价值创造、增值过程的结构表达,其目标是实现创新和价值增值。全球创新链是知识要素在全球范围的转换(科学知识—技术知识—产品知识)、流动(在大学、研究机构、企业、产业间流动)、价值创造及增值过程的结构表达。

  1.2全球创新链测度研究

  现有创新链以及全球创新链的研究更多的是从概念以及作用方面去思考,缺乏对创新链以及全球创新链的测度研究,仅有的测度相关的研究也只针对创新链的某环节进行了测度,如《中国基础研究竞争力蓝皮书》从基础研究视角统计了中国的世界地位,研究结果能够提供方向性的指导,但没有关注技术环节以及产品环节的度量,且指标较为宽泛,有待进一步细化,不能据此提出细致的、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2020Na⁃tionalScienceBoardScience&EngineeringIndicators》关注了各个主要国家和经济体的论文数量、论文引用、合作情况、专利情况,但是没有关注产品层面的创新情况,即忽略了知识的产业化过程。

  李雨晨和陈凯华[5]基于创新链构建了国家创新力测度框架,虽然该测度框架融合了创新链思想,其中科学创造力与技术开发力两个维度与创新链的科学环节和技术环节相匹配,但产业发展力以及条件支撑不能很好地体现创新链的知识属性,此外该框架旨在对国家创新力进行测度,侧重于创新力的结果而不是创新链本身。通过相关文献的回顾发现,虽然全球创新链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但相关的测度研究未充分反映出创新链及全球创新链的多个环节构成、知识流动与转换的客观特征,难以发现各主体在某一领域的具体创新问题,全球创新链测量体系的研究处于待开发阶段。基于此,本文构建了全球创新链测度体系。

  2全球创新链测度体系构建

  2.1测度体系

  基于创新的过程性,本文的测度选取“科学—技术—产品”3个环节进行体系构建[5,10,13-14],后续研究可以针对不同主体的情况在此基础上进行细分。

  各个环节的发展情况能够体现某一主体在某一环节的创新状况。科学环节创新主要用来衡量创新的前端水平,即基础知识的水平。技术环节创新主要用来衡量创新的中端水平,即对基础知识的应用环节。产品环节创新主要用来衡量创新的后端水平,即对技术知识的应用环节。全球创新链的本质是知识要素在全球范围的形态转换、组合创新、价值创造、流动增值的过程,而各个环节是判定知识属性的标准,环节间联系是知识进行流动、转化的路径,整个链条是衡量某一主体在某一领域创新情况的整体体现。

  由此,本文构建了全球创新链“环节—联系—链条”的测度体系,其中各环节的发展情况是基础,是提高主体创新能力的先决条件;各环节间联系是实现各环节间知识转化及反哺的路径,可以推动上一环节的优势转移到下一环节,下一环节也可以反向促进上一环节的发展;链条的均衡度是实现“科学—技术—产品”3个环节协同发展的保障,促进“1+1>2”的效果的实现。

  全球创新链的背后是多种主体参与的结果,针对我国深度参与并引领全球创新链发展这一目标,不仅要关注国家在全球创新链中的创新状况,还要对区域以及企业在全球创新链中的创新状况进行测度,因为区域创新是带动整个国家创新能力提升的支柱与动力源,汇聚了大量的国家研发经费投入与地方财政科技投入,而企业具有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因此,本文的测度体系适用于国家、区域与企业等主体。基于此,本文构建了“三环节—三层次—多主体”的三维度全球创新链测度体系,以对国家、区域、企业等主体在某一创新领域的全球创新链中创新情况进行测度与评价。

  2.1.1各环节测度

  主体在某一领域全球创新链各环节的创新状况是其当前创新状况最直观的体现,也是实现其创新发展的基础。针对创新链各环节,本文从参与度、开放度、风险度以及引领度4个维度进行测度。①参与度能够反映各国在全球创新链中各环节的覆盖程度,能够反映创新产出的体量[18-22],即各环节的参与量占比,反映了主体在某一领域某一环节的创新数量,是实现高水平创新的基础。②开放度旨在揭示各主体的国际合作情况。随着创新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合作已经成为国家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18]。

  《2020NationalScienceBoardScience&EngineeringIndicators》也指出,通过与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建立联系,能够有效增强研究能力[22]。对发达国家而言,保持在创新前沿的领先地位,还是对于发展中国家实现局部突破、技术赶超,都需要通过国际合作在全球范围内整合资源、合作学习,以求有效提升本国创新能力[18]。

  ③风险度能够反映各国创新链断裂的风险程度,也是国家需要引起重视的一个方面。创新链上的各个环节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彼此相互连接,形成一个环环相扣、密不可分的整体链条[13]。当创新链上的一个或多个环节出现断裂时,会导致整个创新链条的中断,创新活动也就难以为继[19]。④引领度能够反映各国创新成果的质量情况,也能够显示各国的创新实力。创新成果的引用量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创新成果受同行关注的程度,获得更多引用量的创新成果通常具有更大的影响,引用量是测量创新影响力的基本指标[18]。

  一个国家创新链的领先程度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关键指标。如何提升创新质量,在关键设备和核心零部件上具有竞争力,在关键技术上具有话语权等问题是我国当前创新面临的重要问题[20]。以上4个维度不仅反映了创新的数量(参与度)与质量(引领度),还反映了创新的机会(开放度)与威胁(风险度),是对创新进行的多方面测量。同时,这4个维度之间存在层层递进的关系:参与度代表创新的前提,开放度代表创新的条件,风险度代表创新的保障,引领度是创新的最终目标。即从努力参与进去(参与度),到寻求合作获取创新资源(开放度),再到防止关键环节断裂(风险度),最后到引领全球创新链的发展(引领度)。

  2.1.2联系测度

  创新链并不是一个线性结构,创新不同环节被打散并被根据市场需求而整合[12]。全球创新链各环节间的联系是知识实现形态转换、组合创新、价值创造、流动增值的重要途径,影响着知识流动及转化的效率[5,10,13-14]。环节间联系主要用来衡量创新链节点间的连接情况,是创新链测度的重要内容。其中,转化度与反哺度是体现全球创新链各环节间联系的两个重要的维度。①环节间转化度:转化度是对知识转化速度的测量,体现了知识转化的结果,如上一环节的知识是否转换成为下一环节的知识,是否向更接近产品端的知识转化[21]。

  转化程度高表明全球创新链的知识流动增值的效率高、效果好。②环节间反哺度:反哺度是创新链下一环节对上一环节的支持程度[23],如产品环节的创新能够促进技术环节、科学环节的创新。如果产品环节的创新能够为科学环节与技术环节的创新提供支持,科学环节与技术环节的创新成果再向产品环节转化,那么就会形成创新动力与创新成果,实现创新的正反馈循环。

  2.1.3链条测度

  全球创新链的均衡度是衡量全球创新链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现有研究指出,对于科技大国而言,均衡的学科结构有利于国家整体科学系统效率的提升,是完善学科体系、推动学科体系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基础[12,18]。就创新链而言,均衡度反映创新链各环节之间创新的差异状况。

  识别我国创新链的发展类型,有助于找出不同类型创新链特点,以此针对不同类型的创新链进行分类施策,能提高一链一冶的效率。链条均衡度反映了整个链条的协调程度。如果各环节发展不均衡,即差异较大,则可以反映出本国知识的转化及创新方向存在一定的问题,科学知识到产品知识这一转化过程难以发挥协同效应,整个链条发展不均衡也容易导致主体竞争力的减弱。

  2.2指标选取

  目前对于科学环节主要用论文情况来衡量。论文是基础研究成果的主要形式,是科学知识的重要载体之一,在现有研究中,论文常用于测度和表征科研活动[18,22]。

  论文这一基础科研成果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各主体的科学创造水平,因此本文利用国际期刊论文衡量一国的国家科学创造力。专利是技术创新产出的重要形式之一,专利申请更多地体现了新技术的应用,能够体现现有技术水平[18],因此,本文用专利来对技术环节进行测度。虽然专利数据并不能完全代表创新水平,但基于可测量的数据,专利仍是一个较好的指标[22,24]。发明是创造新的有用的东西,而产品创新是它的实现[18],本文用产品、企业情况来对技术环节进行测度,能够体现产品的优劣程度。

  本文借鉴了杨立英和张晓林[18《]中国基础研究国际竞争力蓝皮书》中的观点“国家的科研规模可以从论文在世界总体量中的相对体量来考虑,描述了在世界总体研究规模发生变化的背景下国家的相对研究规模。科研成果的影响力可以从引文的世界份额来考虑,引文的世界份额则揭示了在世界影响力总量变化的背景下表现出来的国家相对影响力。”

  且由于本文是对全球创新链测度体系进行研究,旨在反映各主体(国家、区域、企业)在全球创新链中的地位,所以大部分指标选用全球占比这一相对指标。关于各维度的细化,本文在李雨晨和陈凯华[5]以及《清华大学:2018中国人工智能AI发展报告》等研究的基础上对指标进行了设计,现有两份研究成果对于创新的度量都集中反映了“成果”“组织”“人员”的重要性,由此可见这三者是衡量创新最为关键的要素,因此,本文对创新链的“科学—技术—产品”3个环节的4个维度(参与度、开放度、风险度以及引领度)的测量中纳入了“成果”“组织”“人员”这3类指标。

  2.2.1各环节指标选取

  参与度主要包含论文(专利/产品)数量占比、高校和科研院所(专利权人/企业)数量占比以及科研人员(发明者/参与新产品研发的人员)数量占比3个指标,用以衡量论文(专利/产品)创新情况。开放度主要包含参与国际合作论文(专利/产品)的数量占比、参与国际合作论文(专利/产品)的组织数量占比、参与国际合作论文(专利/产品)的人员数量占比3个指标,用以衡量国际间基础知识、技术知识、产品知识交流共享情况。

  风险度主要包含对科学(技术/产品)环节核心主体的依赖程度和与科学(技术/产品)环节核心主体关系两个指标,用以衡量一国的科学(技术/产品)环节风险度。引领度主要包含论文(专利)总被引量占比、论文(专利)平均被引量(等级)、顶尖论文(专利/产品)数量占比、顶尖高校和科研院所(专利权人/企业)数量占比4个指标,用以衡量一国的科学成果质量水平。

  2.2.2环节间联系指标选取

  环节间转化度主要包含创新链科学环节—技术环节转化程度(技术与科学比)与创新链技术环节—产品环节转化程度(产品与技术比)两个指标,用以衡量依托于上一环节实现知识转化的程度。环节间反哺度主要包含创新链科学环节—技术环节反哺程度(企业向高校和科研院所投入研发费用占比)与创新链技术环节—产品环节反哺程度(企业研发费用占比)两个指标,用以衡量下一环节对上一环节创新发展的支撑程度。

  2.2.3链条指标选取

  本文拟对创新链的均衡程度进行分类与评级。根据3个环节的均衡情况将创新链的形状分为7种形状:长方形(均衡形)、类金字塔形(产品导向型)、类倒金字塔形(科学导向型)、类纺锤形(技术导向型)、类漏斗形(科学产品导向型)、类陀螺形(科学技术导向型)、类子弹形(技术产品导向型)。

  2.3全球创新链测度体系功能阐述

  本文基于全球创新链的“科学—技术—产品”3个环节构建“环节—联系—链条”3个层次全球创新链测度体系,以对国家、区域、企业等主体在某一创新领域的全球创新链条中的发展情况进行测度与评价。以下为对测度体系的功能说明。

  2.3.1创新链的刻画

  根据上述测度体系与指标选取,可以用论文、专利、产品方面的指标分别对应全球创新链的科学、技术、产品3个环节,以实现国家、区域、企业等主体创新链的刻画,直观展示各主体的创新状况。

  2.3.2链内各环节情况呈现

  通过对创新链的刻画,可以识别各类主体在科学、技术、产品3个环节中的创新现状。本文选择了参与度、开放度、风险度、引领度4个维度来刻画3个环节的发展,并将4个维度细分成具体的指标,以参与度为例,包含论文(专利/产品)数量占比、高校和科研院所(专利权人/企业)数量占比、科研人员(发明者/参与新产品研发的人员)数量占比3个指标。本文的指标体系,能够找出优劣势环节以及各环节的优劣势部分,同时支持与其他主体的创新情况进行对比,为主体的创新发展提供思路与方向,也有助于主体学习有效的创新经验以及寻找合作伙伴。

  2.3.3环节间联系情况呈现

  通过技术与科学比、产品与技术比两个指标可以发现创新链上一环节到下一环节的转化程度,通过企业向高校和科研院所投入研发费用占比、企业研发费用占比两个指标可以发现下一环节到上一环节的反哺程度。如果转化程度较高,则说明科学环节和技术环节的知识能够助力产品环节的创新,发挥其应用价值。如果反哺程度高,则说明产品环节的知识能够推动科学环节与技术环节的创新发展,以为产品环节提供动力来源,从而形成正反馈循环。

  2.3.4链条结构呈现

  通过各主体创新链的刻画,可以观察不同主体的创新链的内部结构。此外,各主体创新链均衡程度能够反映各主体各环节的发展是否均衡,不同的均衡情况可以归类为不同形状,根据不同的形状可以寻找不同类型创新链的治理措施,以进行分类施策。

  2.3.5链间比较

  全球创新链测度体系可以测度各主体在全球创新链中的创新状况,据此可以刻画出不同主体的全球创新链形状,并进行各主体在全球创新链中的创新状况对比,即链间对比,如各环节对比、环节间联系对比以及整个链条均衡度对比。

  2.4基于全球创新链测度体系的中美AI领域发展情况比较与分析

  人工智能(AI)作为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纷纷制定人工智能发展战略,力争抢占该领域的制高点。作为新基建主要支撑的人工智能技术,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新基建都起到巨大作用。

  中美两国为AI领域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两国的AI领域发展现状仍需要进行测度与进一步分析。因此本部分以AI领域为例,运用本文构建的全球创新链测度体系,关注中美在AI领域全球创新链中的发展情况与对比。为了更清晰的展示两国在AI领域各环节的发展状况,本文刻画了中美以及其他国家的AI领域创新链条并进行分析。由于本文的重点是对测度体系的运用进行探讨,因此本部分仅用部分指标对AI领域全球创新链中美发展情况进行展示,旨在说明全球创新链测度的运用方法。

  2.4.1AI领域中美创新链的刻画

  本文用论文、专利、产品3个方面的指标分别对应AI创新链中的科学、技术、产品3个环节,以实现AI创新链的刻画。由于目前未收集更为详细的数据,本文只通过中美两国AI领域论文数量分别占全球AI领域国际论文总数的比重、AI领域专利数量分别占全球AI领域专利总数的比重、AI领域企业数量分别占全球AI领域企业总数的比重简略刻画了中美两国AI领域在全球创新链中的发展状况。后期进行正式度量时可丰富其他指标。

  2.4.2AI领域中美创新链内各环节情况呈现

  通过对上述AI创新链的刻画,可以发现中美两国在科学、技术、产品的3个环节的创新现状。中美两国为全球AI领域的创新做出了很大的贡献,3个环节两个国家参与度总和均超过了50%,尤其是技术环节与科学环节,两个国家参与度总和超过60%。中国在科学环节以及技术环节的参与度占全球的30%左右,而产品环节参与度仅为21%。美国在科学环节以及技术环节参与度占全球25%,产品环节的参与度则为41%。

  2.4.3AI领域创新链中国优势环节、薄弱环节识别

  总体来看,中美两国是全球AI领域创新力较强的国家,尤其在技术环节和产品环节。中国在科学环节以及技术环节均具有明显优势,而产品环节的优势较另外两个环节以及美国都弱一些。美国在科学环节以及技术环节参与度方面发展良好,在产品环节的参与度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优于另两个环节和中国。产品环节作为中国相对薄弱的环节,应加大对产品环节创新的投入,给予AI企业更为积极的支持政策,引导企业进行AI领域产品创新,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

  2.4.4AI领域中美创新链环节间联系情况呈现

  在上述创新数量方面,中国AI领域创新链科学环节、技术环节成果数量较多,分别占全球28%与37%,但是产品环节企业数量较少,仅占全球的21%。而美国在科学环节与技术环节成果数量均占全球的28%,产品环节企业众多,占全球的41%。

  中国AI领域创新链科学环节、技术环节成果数量较多,产品环节企业数量相对较少,与科学环节、技术环节相比,有较少的企业从事AI领域产品环节的创新,中国产品环节与科学、技术环节具有的较大差距,可见中国AI领域科学环节与技术环节优势并没有很好地向产品环节转化,未能较好发挥出产学研协同效应,应采取相应的促进知识转化的措施,如完善产学研联动机制等。

  以促进科学环节和技术环节的知识成功转化到产品环节以创造价值。而美国在更大程度上发挥了科学、技术的优势,将其转化为产品,产品环节企业众多。从反哺度视角来看,美国现阶段科学环节与技术环节较其产品环节的创新而言较弱,从长期来看,科学环节与技术环节为产品环节提供的创新动力不足以带动产品环节的创新发展,产品环节应加大对科学环节与技术环节的反哺,以实现正向循环,为其产品环节的发展提供科学与技术的支撑。

  2.4.5AI领域中美创新链条结构呈现

  中国AI领域创新链的形状为纺锤形,美国AI领域创新链的形状为金字塔形。从形状上看,中国AI领域的技术环节相较于其他两环节来说发展不均衡。从均衡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现阶段应该将技术环节的部分精力投入到科学环节与产品环节的创新中,尤其是产品环节,以保障技术知识向产品知识转化,从而实现价值增值。而美国AI领域科学与技术环节创新情况相似,表明美国科学与技术环节发展均衡,在产品环节的创新具有更多的优势。

  3讨论与展望

  3.1理论贡献

  本文在创新链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三维度全球创新链测度体系,即对国家、区域、企业等主体,基于“科学—技术—产品”3个环节,从“环节—联系—链条”3个层次进行在某一领域全球创新链中发展情况的测度,实现了全球创新链的刻画、测度与诊断。理论贡献如下。

  首先,现有研究对全球创新链概念的探讨尚未达成共识,仅关注了创新主体的地理范围,忽略了知识的流动与转化。本文从知识视角出发,澄清了创新链和全球创新链的内涵,为全球创新链的刻画与测度提供了基础。其次,学术界尚未对全球创新链的测度进行研究,本文基于创新过程性视角,根据“科学—技术—产品”环节,针对多种主体构建了“环节—联系—链条”的三层次测度体系,贡献了全球创新链的测度方法,填补了全球创新链测度体系构建的空白。

  本文从4个维度对全球创新链3个环节进行分解,体现了创新的不同特征,避免了单一维度评价的片面性。基于转化度与反哺度对环节间的联系进行测度的方式将创新链各环节联系起来,从动态视角测度创新,并提出了创新正反馈思路。基于均衡度对整个链条的协调程度进行测度的方式反映了系统协调的思想,能够为保持创新活动的良性循环提供理论支撑。最后,目前学术界还未对全球价值链、全球供应链进行测度研究,本文的全球创新链测度体系为全球价值链、全球供应链的测度提供了借鉴,为研究不同链条之间的联系提供了思路与基础。

  3.2管理启示

  首先,从全球创新链视角看待创新。国家大力倡导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其中通过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是走出国门,实现外循环的基础。在创新方面,各类主体也要关注全球进程,从全球创新链的视角识别其创新现状,挖掘创新的薄弱环节、优势环节及其背后的具体原因。

  与此同时,本文也有助于向全球创新链核心主体的学习,以及国际合作伙伴的寻找。其次,从多维度视角关注各类主体创新状况。本文构建的全球创新链测度体系中包含了多种创新维度,不仅关注数量,还关注质量等方面,不仅关注转化,还关注反哺以及整个链条的协调性,能够为分析各类主体的创新状况提供思路,帮助各类主体从多维度分析其创新优劣势。同时,指标选择具有可比性和操作性,论文指标、专利指标以及产品指标易于获取,且具有较高的操作性,支持各类组织对比,将测度体系落到实处。

  最后,依据全球创新链进行政策制定与创新治理。基于全球创新链测度结果进行政策制定与创新治理是实现外循环的有效途径。按照本文的测度体系进行测度,可以帮助国家识别本国在某一领域全球创新链的环节、联系、链条的优劣势,并据此制定相应的政策;帮助区域寻找在这一领域的创新问题,为政府、企业等主体制定应对措施,寻找创新升级策略提供思路;帮助企业了解自身创新状况,助力企业制定创新升级策略以提升自身创新能力。此外,可以根据我国在全球创新链的发展情况,激励各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动性,为保持创新活动的良性循环提供指导,以促进中国深度参与并引领全球创新链。

  3.3研究局限及未来展望

  本文基于最为基础的创新链三环节,并对此三环节进一步细分以求更加细致的刻画创新链,后续研究可以根据不同主体的情况以及不同创新领域的情况,再继续细化创新链的环节,如企业这一类主体可能更加关注技术与产品环节,在测度某一企业在某一领域全球创新链上的情况时,可以对技术与产品环节进行进一步有针对性的细分,并基于三环节的全球创新链测度体系进行完善。

  此外,本文构建的全球创新链测度体系,是促进我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基础的一步。接下来,学者可以以此为基础进行全球生产链(供应链),全球价值链测度的探究,并将这三链进行结合,以形成统一的从创新到生产、再到价值创造的环环相扣、螺旋上升的链条,以推动我国产业实现价值攀升。未来研究还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首先,根据我国在全球创新链的发展情况,分析我国在嵌入全球创新链过程中存在的困境与挑战。不能只停留在全球创新链的测度方面,还要针对测度结果寻找中国目前面临的创新困境及解决措施,如对处于薄弱环节的主体进行实证研究与案例研究,寻找其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究改善路径。

  其次,在测度的基础上识别创新链的风险环节,即既薄弱又与优势主体关系冲突的环节,并寻找保持我国创新链稳健性的方法,防止“断裂”,以及探寻断裂后的修复方式。最后,未来的研究可以构建各类主体、各个领域的全球创新链分析库和平台,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各类主体、各个领域的创新情况;同时,也可以对不同行业进行关注,测度不同行业所涉及的各领域创新链的发展情况,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进行创新对策研究。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深入理解新发展理念[J].求是,2019(10):4-16.

  [2]黄庆桥.对我国科技创新的影响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5):135-144.

  [3]张其仔,许明.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与创新链,产业链的协同升级[J].改革,2020(6):58-70.

  [4]吴晓波,吴东.论创新链的系统演化及其政策含义[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12):58-62.

  [5]李雨晨,陈凯华.面向创新链的国家创新力测度体系构建研究——多维创新指数的视角[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9,40(11):47-59.

  [6]刘志彪.从全球价值链转向全球创新链:新常态下中国产业发展新动力[J].学术月刊,2015(2):5-14.

  [7]张战仁,李一莉.全球创新价值链模式的国际研发投资转移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5(10):1487-1495.

  [8]林学军,官玉霞.以全球创新链提升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9(11):25-32.

  [9]史璐璐,江旭.创新链:基于过程性视角的整合性分析框架[J].科研管理,2020,41(6):56-64.

  [10]ROPERS,DUJ,LOVEJH.Modellingtheinnovationvaluechain[J].ResearchPolicy,2008,37(6/7):961-977.

  [11]蔡翔.创新、创新族群、创新链及其启示[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2,14(6):35-39.

  [12]杨忠,李嘉,巫强.创新链研究:内涵,效应及方向[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9(5):62-70.

  作者:林润辉1,2,陆艳红1,李亚林1,李碧婷1,王伦1,高亚瑞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jzlw/29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