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发表学术论文网农业论文》 农业论文冬小麦安全生产现状> 正文

农业论文冬小麦安全生产现状

所属分类:农业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17-05-27 16:35

本文摘要:冬麦病虫无公害治理技术是综合治理新理念下的实用技术,这篇 农业论文 认为生产优质冬小麦急需而又尚未解决的一项技术。尽管在实践中一些技术已有了雏形,但还有待于理论上的深化、实践上的系统和规范,才能为冬小麦的质量安全提供保障。《 麦类作物学报 》(

  冬麦病虫无公害治理技术是综合治理新理念下的实用技术,这篇农业论文认为生产优质冬小麦急需而又尚未解决的一项技术。尽管在实践中一些技术已有了雏形,但还有待于理论上的深化、实践上的系统和规范,才能为冬小麦的质量安全提供保障。《麦类作物学报》(Journal of Triticeae Crops)创刊于1981年,曾用名《麦类作物》,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是全国独有的一份麦类作物学术专刊。主要刊登麦类作物(小麦、大麦、燕麦、黑麦等)遗传育种、生理生化、栽培管理、食品加工、产品贸易等方面的学术性研究论文。

麦类作物学报

  摘要:分析了陇东发展优质冬小麦产业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从稳定冬小麦生产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强化优质冬小麦生产,加快产业化进程;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完善稳产、高产技术体系;树立绿色理念,确保冬小麦质量安全等方面提出了优质冬小麦生产发展建议。

  关键词:冬小麦;安全生产;现状;对策;陇东

  陇东是甘肃省粮食作物主产区之一,素有“陇东粮仓”的美誉。冬小麦是陇东的传统产业和主栽作物,常年播种面积33.5万hm2,占全省的60%以上,陇东冬小麦的生产水平,对全省粮食安全和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近年来,冬小麦生产正在向优质、特色、规模化、精深加工和产业化大举发展,而由于长期传统农业所形成的生产方式和单纯追求增产的思维惯势,陇东冬小麦生产仍停留在以销售原粮为主,且品种单一,经营分散,成本高、品质差、价格低的滞后状态。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耕地面积逐年减少,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冬小麦供求平衡的形势日显严峻,粮食安全被再次摆到重要位置[2]。为了加快陇东冬小麦生产,我们分析了陇东发展冬小麦产业的优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发展建议。

  1陇东发展优质冬小麦产业的优势

  1.1自然资源优势

  陇东地处北纬34°45′~35°46′,东经105°20′~108°42′,区内海拔890~2850m,地形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气候属泾渭河冷温带亚湿润气候区。境内西部有六盘山、陇山横贯南北,东部有子午岭纵卧,与陕西北部相望。该区热能资源较好,年均气温8.3~9.3℃,≥0℃的积温为3284~3956℃。光能资源丰富,太阳能可利用天数160~280d,年总辐射量5000~5800MJ,年光照2200~2400h。降水量为407~637mm,降水量较低,且时段分布不均匀,干旱威胁比较严重。根据水资源分布,陇东中部干旱指数1.5~2.0,为偏湿半干旱区;北部干旱指数2.0~3.0,为半干旱区;东部干旱指数1.0~1.5,为半湿润区。降水虽然偏少,但气温≥10℃期间的降水量为200~400mm,通过旱作技术的推广,趋利避害,在通常年份仍能保证小麦丰产。陇东地区土地资源丰富,土壤结构良好。以董志塬和什字塬为代表的27万hm2塬地,塬面开阔平坦,土壤肥沃,发育于黄土母质的黑垆土和黄绵土是该区主要耕作土壤。这些丰沛的自然资源,使陇东成为发展高蛋白、高筋、中筋优质小麦的理想之地。同时,该区的高寒阴湿和寒旱丘陵地区也十分有利于冬小麦的生产[3]。总之,从土壤、热量、水分、光照诸因素分析,陇东具有生产优质冬小麦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4]。

  1.2政策优势

  中央对解决“三农”问题的力度不断加强,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优化农业产品结构,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产品,重点发展优质专用粮食品种”。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粮食安全列为第一大任务。中央首提“谷物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这一新的粮食安全观,实际上是为粮食安全敲响了一个警钟。要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必须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2014年中央财政首次大面积集中实施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补助政策,仅“一喷三防”补助中央财政的支出达16亿元,中央财政增加“三农”支出预算达到12287亿元,同比增长17.9%。2015年秋播前,中央财政首次提前拨付农业“四补贴”及高产创建资金1300多亿元,支持农民购买化肥、种子等生产资料,并再次提高并及早公布小麦最低收购价,涨幅0.14~0.18元/kg。按农业四补贴资金测算,平均每生产1kg粮食,国家补贴0.28元。因此,抢抓历史机遇,在良好的政策环境中,加快推进优质冬小麦产业化进程,是陇东发挥区域优势,加快粮食发展的重要优势之一。

  1.3技术支撑优势

  农业的发展既要靠市场机制更要靠科技支撑。目前,陇东小麦生产已形成初具特色的科技支撑模式,技术有路线、示范有平台、推广有体系,构建了一套较为完整适用的小麦高产技术体系。创建高产示范是将计划产量变成现实产量的一个重要平台。在小麦高产示范片,率先推广适种对路品种、运用集成技术、集约项目、全面落实抗灾增产技术、推进农机农艺结合、实现机制体制创新。按行政区划都建立了农业技术推广站及不同生态类型的区域站。以灵台县为例,已建成7个农业技术推广区域站和7个实验农场,拥有131名专业技术人员,造就了一支作风过硬的专业技术队伍,为技术支撑提供人才保障。

  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冬小麦持续稳产高产技术体系亟待深化和完善

  从2005年至今,陇东冬小麦产量已实现“十二连增”。冬小麦增产的同时,也是化肥、农药等农资投入不断增加、土壤肥力逐年消耗和耕地质量不断下降的过程。如1980—2010年灵台县粮食总产由90305t增加到154000t,增长70.5%;粮食单产由1737kg/hm2增加到3096kg/hm2,增长91.4%;氮肥施用量由585t增加到1950t,增长233.3%;氮肥投入产出比由15.4下降到7.9,下降了48.9%。连年增产后所带来的资源消耗、增产因素失调等问题日渐显现。在这一形势下,迫切需要以地力恢复、均衡增产、抗旱抗冻、增强保障能力、良种推广和病虫治理等环节为主要内容,对冬小麦持续稳产高产技术体系进行深化研究与完善,从而推进冬小麦生产的可持续发展[5]。

  2.2优质冬小麦产业化进程缓慢

  小麦优质产业化是小麦生产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必由之路。提高冬小麦种植效益,必须在产品转化加工和增值增效上找出路,这样才能把种植冬小麦的资源优势、市场需求和结构升级有机地结合起来。2.2.1优质冬小麦品种匮乏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对全省近年来育成的193份小麦品种(系)进行品质分析的结果表明,品种(系)的营养品质提高幅度较大,蛋白质含量平均14.1%,赖氨酸含量平均0.46%。但在加工品质方面,仅有硬度平均为52.4%,达到优质品种标准;沉降值、湿面筋含量分别为40.7mL和26.6%,与国内外优质品种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冬小麦品种尤甚。目前在陇东推广的新育成品种兰天16、兰天19、陇鉴301、陇鉴386、平凉43号、平凉45号、陇育1号、平凉45号、灵台2号、灵台3号、灵台4号、西农928等也有类似的倾向。其中,平凉43号、西农928及陇鉴386的粗蛋白和沉降值均达到较高水平。但与陇东毗邻的陕西关中和渭北麦区,近年来推出一批强力、弱力等用途不一的专用小麦品种,其蛋白质含量平均为14.15%,其中陕麦150、陕253分别高达17.6%、16.9%;强力专用粉的沉淀值平均为48.14mL,其中陕优225和陕麦150分别为68.2、55.3mL。

  与陕西相比,陇东的气候资源更适合高筋冬小麦的生产,但由于优质小麦品种选育和推广工作的滞后,使陇东优质小麦的生产潜力远远没有发挥。2.2.2面粉加工企业难以适应优质小麦产业化的需要目前,陇东地区共有粮油加工企业200多家,但没有一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也没有形成一个过硬的品牌。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是小型企业林立,设备和技术资源分散而又薄弱。小型企业由于设备起点低、基础差、难以更新换代,加之作坊式的生产和经营理念,根本无法进入以专用粉和高级产品为目标的优质面粉产业。二是产品绝大多数是作为食品工业原料的面粉,升值空间小,利润低。以优质面粉原料的深加工产品,如速冻食品、方便面等商品生产规模小,产品档次也较低。以面粉加工副产品为原料的深加工产品如小麦胚芽油、膳食纤维等高附加值产品则还没有开发和生产。这种单一、低层次的产品结构,只能使小麦产业链低效益运行,甚至带来价格竞争,市场秩序不规范等弊病。三是优质原料没有保障。平凉市小麦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达30万t以上,每年需消耗小麦约13.33万hm2,但全市优质小麦面积不足3.5万hm2。没有规模化的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就无法保证主、配粉原料的优质性、专用性和品质的一致性。四是优质小麦产业链条中加工销售环节、种植环节、服务环节的主体之间没有形成稳定的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机制,产业链仍处于松散无序状态。五是优质冬小麦产业的软环境仍需加强。企业扩张规模和技术升级难度极大,优质优价也未纳入法制轨道。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nylw/13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