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这篇 林业论文 为了更好推动当地林下经济产业发展,还需要当地的金融机构开展林权抵押贷款、农民联合担保贷款等业务,加大对当地林下经济发展的信贷投入。切实发挥政府财政贴息政策的引导与带动作用,政府财政对符合林下经济发展项目给予必要的支持.《 中国
这篇林业论文为了更好推动当地林下经济产业发展,还需要当地的金融机构开展林权抵押贷款、农民联合担保贷款等业务,加大对当地林下经济发展的信贷投入。切实发挥政府财政贴息政策的引导与带动作用,政府财政对符合林下经济发展项目给予必要的支持.《中国林业产业》(月刊)创刊于2004年,由国家林业局主管,中国林业产业协会、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杂志将为广大读者奉献出更为丰盛的套餐,并对所辟栏目进行适度调整。
摘要:林下经济是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方式,对林业产业实现林产资源与林地资源的有效合理利用,延伸林业产业化内涵,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在四川林下经济发展现状以及存在问题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林下经济发展策略,以期提升四川省林下经济发展水平。
关键词:生态经济学;林下经济;现状;策略
林下经济是指依托森林生态环境、林地资源,大力发展养殖业、种植业、采集业、林下产业等。四川省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林地质量总体不高,“林业、林区、林农”三林问题比较严重,传统的木、竹材产品已经不能满足新世纪现代林业发展的要求。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成为促进林区开发和农村经济繁荣,维护区域及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发展的发展必经之路[1,2]。探讨四川林下经济发展现状与问题,是提振四川林下经济发展的关键。
1四川林下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四川省大力发展以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相关产品采集加工和森林景观利用等为主要内容的林下经济,取得了积极成效。2011年实现产值76.26亿元,其中林药、林菌、林粮、林果、林菜、林草、林茶、林葛根、林笋、林竹、林桑等模式的林下种植面积17.91万hm2,实现产值17.6亿元;以林禽、林畜、林蜂、林蛙、林麝、林蛇等林下养殖模式,参与林下养殖户达426.19万户,2011年实现产值40亿元;以松茸为代表的林下产品的采集业实现产值6.96亿元,参与农户26.95万户;以野生动物观光、森林、湿地、草原为主题的森林景观利用产值达11.7亿元。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建设新理念和“生态优、百姓富、林业兴”为四川现代林业发展目标的提出,四川省林下经济产值逐年提高,2015年林下经济年产值已突破600亿元。
2林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2.1绿色林下经济产业体系建设存在滞后性
绿色产业体系注重生态系统生态链,而从目前四川省的绿色产业体系来看,林下经济生产方面的建设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3],主要表现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就是林下经济多余原材料初加工或者初加工为主,技术和工艺落后,经营方式粗放,原材料利用率和林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能力弱[4]。第二方面就是有些地方的林下经济的种植、养殖指标等都是行政命令下达,没有充分了解市场信息,没有结合零售、分销商等处提供的消费者对产品、颜色、口感风格等喜好的数据及分析,从而出现一定程度上林下产品越多、损失越大的局面。
2.2资源与区位优势不明显
林下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并没有认识到当地到底哪些资源非常丰富,也没有认识到当地发展林下经济所处的地理位置优势。在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充分利用当地林地资源方面的优势,寻找林下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没有在发展引导方面体现适度性与超前性,导致发展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生产的林下产品销售不出,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该区域林地资源的浪费。
2.3林下经济重点工程不突出
林下经济重点工程主要包括林下种植、养殖、林下采集业和森林景观利用等,很多区域仅是单一发展某种林下经济模式,从而不能全面推进林下产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实现农民增收[5]。有些地方,由于林下经济重点工程建设不到位,没有依托当地的区位优势,虽然已经实施了某种林下经济工程,但是因为重点不突出,在当地起不到引领性作用,还是停留在规模较小的林下经济发展阶段。
3林下经济发展策略
3.1大力发展林下产品贮藏和深加工业,健全产业化体系
目前四川省的林下养殖、种植和采集业等生产基地,大多数依然依靠原始产品的销售,产品多以自产自销、地产地销为主,林下产品的贮藏、保鲜和深加工还远远不能满足产业化生产的需要。随着四川省林下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产量的不断增加,重点要在林下产品系列开发和深加工上下功夫,在相对集中的主产区积极引进和发展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的贮藏保鲜、加工、流通型龙头企业,农户的基本利益得到保障的前提下,激发农户的养殖、种植热情,鼓励种植户、养殖户搞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尽快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格局,从而真正走出一条依托龙头企业走“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的林下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其二建立专业化的营销网络,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加强产品的宣传工作,为种植户、养殖户提供详细的市场信息、产品方向、市场动态,避免“谷贱伤农”现象的发生。
3.2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发展林下经济,要全面突出资源优势与区位优势。特别是在选取林下经济模式时,需要全面深入了解当地的水文、土壤、气候、动植物资源等自然情况,选取适宜当地林下生长的动植物以及微生物等,进行科学种植与养殖。不能单纯为了强调经济效益而盲目选取不适合当地情况或者与生态系统结构相互抵触的动植物,这样不仅不能突出资源优势,还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会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这实际上是对区位优势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5]。另外,在物种的搭配方面,要遵守循环经济的基本理念,在时间与空间等方面实现高效利用,逐渐形成无污染、可持续发展的林下经济生态系统。
3.3建设林下经济重点工程
实行国家重点林下经济重点工程项目投资与当地财政投资并举的重要方针,积极发展生态经济林,实现山区林果化、郊区园艺化,当地园林化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真正做到让山川增添绿色,为农民拓宽经济财源。一是加快优质种苗、禽苗和采集品种的建设。近几年,四川省加大了对林下优质种苗、禽苗和采集项目品种的投入,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品种老化的问题,但还不能适应林下经济发展规模和速度对优质种植、养殖资源品种的需求。因此,要加快优良品种的基地建设,提高优良品种的供应能力。同时,加大对优良品种研究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尽快形成能够满足区域发展的新品种。二是林下经济新技术实验示范基地建设。林下经济新技术实验示范基地对促进林下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通过营造集约化经营示范区教育和辐射地区,实现林下经济的集约经营和高产和稳产。通过示范区的引导和示范,使林下经济建设在新的历史时期有一个新的突破和大的发展。
3.4创立林下经济发展的保障机制
3.4.1出台相关林下经济的优惠政策一是根据“谁造林、谁所有、谁受益、谁经营”的经营方针,做到产权清晰、权属清晰,真正落实管护责任制。二是积极做好相关配套工作。水利部门需要在渠道建设、机井配套设施建设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在电力配套方面电力部门进行一定支持,林业部门在规划设计、苗木调配以及技术指导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保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三是支持当地龙头企业申请国家扶持资金,开展“企业+专业性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模式,科学发展自主品牌,逐渐建立具有一定特色的林下经济示范地。3.4.2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力度进一步规范森林资源资产的评估力度,并且创建林产品专业市场与林权交易中心,积极发展抵押贷款,大力推进森林保险,进一步拓宽融资路径,积极支持当地生态林下经济发展。根据渠道多样以及捆绑使用的基本原则,将农业综合开发与发展林下经济和经济结构调整等项目,在资金使用上给予大力支持。当地政府可以通过转移支付的方式向当地政府提供产业发展资金,并且充分利用拨款中的一部分来给予扶持,将林业发展纳入到发展规划之内,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不断加大林产业投入力度,扶持当地龙头企业。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nylw/13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