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发表学术论文网农业论文》 高级农技师论文旱砂田南瓜高产栽培技术> 正文

高级农技师论文旱砂田南瓜高产栽培技术

所属分类:农业论文 阅读236次 时间:2017-08-15 15:16

本文摘要:这篇 高级农技师论文 认为南瓜因其适应性强、栽培方式简便、病虫害少、产量高,又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较高的医疗保健作用,且在旱砂田种植的南瓜品质较好,近年来在景泰县旱区大面积示范种植,深受广大农民的喜爱。《 中国蔬菜 》(半月刊)创刊于1981年,是由

  这篇高级农技师论文认为南瓜因其适应性强、栽培方式简便、病虫害少、产量高,又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较高的医疗保健作用,且在旱砂田种植的南瓜品质较好,近年来在景泰县旱区大面积示范种植,深受广大农民的喜爱。《中国蔬菜》(半月刊)创刊于1981年,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茶卉所主办的刊物。本刊集科学性、权威性、新颖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着重介绍蔬菜育种、栽培、病虫害防治、贮藏加工等方面的新成果和新技术;评析蔬菜产业发展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荟萃国内外蔬菜产业最新市场动态;交流各地蔬菜丰产经验,推介名特优新蔬菜品种。

中国蔬菜

  摘要:本文介绍了旱砂田南瓜高产无公害栽培技术,包括选地选茬、科学施肥、品种选择、种子处理、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及贮存等内容,以期为景泰县旱砂田南瓜高产无公害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旱砂田;南瓜;高产;无公害;栽培技术

  旱砂田具有蓄水、保墒、增温、活化土壤潜在养分等生态效应。景泰县旱砂田面积达1.7万hm2,集中连片,空气无污染,化肥用量少,海拔1700~2200mm,≥10℃有效积温2380~2570℃,无霜期110~140d,年降水量200~240mm,70%的降雨集中在7—9月,昼夜温差大。多年来,山区旱砂田种植结构单一,效益较低。现将适宜在景泰县山区旱砂田南瓜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选地选茬

  选择铺压10年以内,连续种植四五年的新砂田,砂层厚度15~20cm、土质疏松、肥力较高、保水力强的旱砂田。如土壤墒情差或者久旱无雨可歇地,歇地时清除杂草,降雨后导致砂层渗透或田间出现杂草时,再次耕地保墒。轮作方式以小麦—胡麻—扁豆—南瓜为宜,与葫芦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

  2科学施肥

  砂田在一定年限后,潜在肥力消耗,必然造成土壤肥力下降,所以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整地灭茬,旱犁施肥,施入颗粒有机肥600kg/hm2、过磷酸钙600kg/hm2、磷酸一铵225kg/hm2、硫酸钾复合肥300kg/hm2,有机肥与过磷酸钙混合秋施入,使肥料能得到充分分解。早春播种前施入磷酸一铵、硫酸钾,同时进行旱犁踏墒、耙耢保墒,将肥料集中条施于20~30cm土壤层中。

  3品种选择

  选择抗旱、抗病性强,产量较高,商品性好,耐贮藏运输,适应旱地种植的品种甘红栗。

  4种子处理

  选择包衣种子,在播种前选晴天将种子均匀摊在纸板或者木板上,每隔一两个小时翻动1次,连续1~2d,使种子受光均匀,提高发芽率,不能直接摊放水泥地上,防止温度过高烫伤种子。

  5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景泰县山区一般在4月26日左右,待地温稳定在15~20℃时,按行距120cm宽度从中间开8~10cm沟,一次性施磷酸一铵120kg/hm2作底肥。然后用点播枪人工播种,播深为砂下土层3cm,每穴点1~2粒种子,株距70cm,行距120cm,保苗12000~13500株/hm2。播种后及时用宽度90cm、厚度0.01cm的地膜覆盖,覆盖地膜时,要求把膜边压紧压实,每隔2米在膜上压中等大小的石头,防止大风掀膜。

  6田间管理

  6.1适时放苗、间苗、补苗和定苗出苗后地膜内挂满水珠,膜内温度增高,易发生烤苗现象,应注意当幼苗顶膜时用刀片将地膜划成“十”字形,将幼苗从地膜下轻轻放出,随着膜外温度升高,不断增加膜孔,使幼苗受到锻炼。因景泰县风沙大,气候干燥,蒸发量大,因此放苗后要用细沙封平孔口,以利增温保墒。二三片真叶时每穴选留生长健壮的苗一株,多余拔掉。如发现缺苗时,及时用同一品种种子催芽进行补种。

  6.2整枝、整蔓及定瓜旱砂田南瓜生育期因无法保证充足的水分供给,一般不整枝,但是景泰县风沙大,必须压蔓,且要压紧,否则刮风翻蔓易损伤叶片。当主蔓生长到40~50cm时开始压蔓,瓜蔓向顺风或旁风方向压,在茎节处覆土,以后每隔5~6节压一道蔓。南瓜由于枝叶过旺,为防止化瓜,一般侧蔓最多留3~4条,留3条最佳,尽早摘除根瓜,在开花期,瓜秧150cm左右时进行掐尖,及时定瓜,每株留一两个瓜,一瓜需15~20片叶即可供果实发育,然后将蔓尖掐掉。

  6.3中耕除草、水肥管理在整个生育期,可用自制铲耧及时中耕除草。旱砂田种植南瓜仅靠自然降雨和砂田保墒满足植株对水分的需要,如遇特别干旱时,根据土壤墒情用注水补灌技术适当灌水补墒。坐果后可用3%磷酸二氢钾和0.2%尿素进行叶面喷肥,以促高产。

  6.4人工辅助授粉南瓜是同株异花授粉植物,在开花期若能人工辅助授粉或放蜂辅助授粉,可提高南瓜座瓜率和产量,预防僵蕾与僵果,每天人工授粉的最佳时间是6—11时。人工辅助授粉方法:将另一健壮植株上盛开的雄花摘下,去除花瓣,把雄蕊花药与盛开的雌花雌蕊柱头相接触,即可达到授粉目的。

  7病虫害防治

  旱沙田南瓜病虫害因传播途径少,发生相对较少,易于防控。常见的病害主要是白粉病、枯萎病和炭疽病。白粉病多发生于中后期,可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多硫悬浮剂500~600倍液喷洒;枯萎病发生时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和50%甲基托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灌根防治,每株药液用量250g,每隔10天灌一次,共灌二三次;防治炭疽病可用50%代森锰锌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交替喷雾。虫害有红蜘蛛、蚜虫。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70%艾美乐水分散粒剂30000倍液或阿维菌素乳油1500倍液交替喷雾。病虫害一般7~10d喷一次药,二三次即可,采收期30d禁止用药。

  8收获及贮存

  待果色较深,果皮坚硬时采收。摘瓜时留有3~4cm的果梗,这样瓜不易腐烂,利于存放。摘下来的南瓜不宜放在阳光下暴晒,应在地面垫5cm厚的稻草或麦秸,堆放时,保持南瓜挨着地面的方向向下,瓜蒂朝里瓜顶向外,不能堆太多,防止挤压,并有利于通风。贮藏中要注意勤检查,发现有病斑的瓜及时取出,以免感染好瓜。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nylw/14039.html

婵犵绱曢崑鎴﹀磹濡ゅ懎鏋侀悹鍥у斀缂傛岸鏌eΔ鈧悧濠囧磿閻斿吋鐓涢柛銉e劚閻忊晠鏌涢弬璇插姎闁宠鍨跺鍕熸潪鎵泿闁诲氦顫夊ú婊堝窗閺嵮呮殾婵°倐鍋撴い鎾炽偢瀹曠厧鈹戦崼姘壕妞ゆ挶鍨洪悡鐘绘煙椤栧棗鍟簺闁荤喐绮嶅妯好洪妸鈺佺鐟滄柨鐣烽悢纰辨晢濞达綀妗ㄥЧ锟�

闂傚倷绀佸﹢杈╁垝椤栫偛绀夐柟鐑樻⒐椤愪粙鏌i姀鐘冲暈闁稿骸绉归弻娑㈠即閵娿儰鑸梺鍛婃煥閹虫﹢寮婚敓鐘查唶妞ゆ劑鍨绘禒顓炩攽閻橆偄浜鹃梺鎼炲労閸撴瑧绮堟径鎰叆闁绘洖鍊圭€氾拷

濠电姷鏁告慨浼村垂婵傜ǹ鏄ラ柡宥庡幗閸ゅ苯螖閿濆懎鏋ら柡浣割儐閵囧嫰寮崒娑欑彧闂佸磭绮Λ鍐蓟瀹ュ牜妾ㄩ梺鍛婃尰缁诲牓骞嗗畝鍕鐟滃繒澹曢崗绗轰簻闁哄啫鍊哥敮鍫曟煃闁垮鈷掔紒杈ㄥ浮椤㈡瑩鎳栭埡鍐惧晪闁诲氦顫夊ú婊勭箾閳ь剛鈧鍠曠划娆愪繆閹间焦鏅滈柛鎾楀嫭绶梻鍌氬€风粈渚€骞夐垾婢勬盯骞嬮敃鈧粻顖炴煥閻曞倹瀚�

闂傚倷娴囧畷鍨叏閺夋嚚娲Χ婢跺﹤绨ラ梺鍝勮閸庢煡寮查弻銉︾厽闁归偊鍓氶幆鍫㈢磼閳ь剟宕橀埡鍐啎闂佺硶鍓濋〃鍫ュ礄閸︻厾纾奸悹鍥у级椤ャ垽鏌″畝鈧崰鏍€佸Ο娆炬Щ闂佽绻楃亸娆戞閹烘挻缍囬柕濞у懐鏉介柣搴ゎ潐濞叉﹢鎮烽敃鈧玻鍧楊敂閸繄楠囬梺鍓茬厛閸n喖岣块敓锟�/濠电姷鏁搁崑鐐哄垂閸洖绠板┑鐘宠壘缁犱即鏌熼梻瀵割槮闁哄嫨鍎甸弻銊╂偆閸屾稑顏�/闂傚倸鍊烽悞锕傚箖閸洖纾块柡澶嬪殾濞戙垹绀嬫い鏍ㄤ亢閸╃偤鏌f惔銏⑩姇闁挎氨绱掗崜浣镐槐闁哄被鍔戦幃銈夊磼濞戞﹩浼�/濠电姷鏁搁崑鐐哄垂閸洖绠归柍鍝勬噹閻鏌嶈閸撶喖骞冨Δ鈧~婵嬵敇閻愨晜鐏嗛柣搴㈩問閸n噣宕滈悢鐓庢瀬闁瑰墽绮弲鎼佹煥閻曞倹瀚�/闂傚倸鍊烽懗鑸电仚缂備浇顕ч悧鎾崇暦濠靛棛鏆嗛柛鏇炵仛閺呫垽姊虹紒妯活梿婵炲拑缍侀幆宀勫箻缂佹ḿ鍘甸柣搴f暩鏋ù鐙呯畵閺屾盯鍩℃担绯曞亾閸ф钃熸繛鎴欏灩缁犳娊鏌熼幖顓炵仭闁轰線绠栭弻锝夊閳轰胶浠╃紓鍌氱Т閿曨亪鐛繝鍥ㄦ櫢闁绘ǹ灏欓悿鈧俊鐐€曠换鎰涘☉銏犵疅闁秆勵殕閳锋垿鏌涘☉姗堝姛闁瑰啿瀚伴弻娑㈠Ω閵夛絽浠繝纰樺墲閹稿啿鐣峰鈧、娆撴嚃閳哄﹤鏁归梻鍌欑劍閹爼宕曞⿰鍛勃闁兼亽鍎洪崯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