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要:本文就当前奶牛养殖过程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情况、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以及具体的控制技术进行介绍,希望能够为规范使用抗菌药物、减少细菌耐药性并且提高治疗效果提供参考。 关键词:奶牛;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控制技术 牛奶作为一种古老的
摘要:本文就当前奶牛养殖过程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情况、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以及具体的控制技术进行介绍,希望能够为规范使用抗菌药物、减少细菌耐药性并且提高治疗效果提供参考。
关键词:奶牛;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控制技术
牛奶作为一种古老的天然饮品,又被称为“白色血液”。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脂肪和蛋白质以及钙、铁、锌、铜和钼等矿物质,其中牛奶中的钙是人体钙的最佳来源,此外,牛奶还具有补虚损、益肺胃以及生津润肠的功效,对于气血不足、营养不良以及体弱体虚等具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因而牛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已经成为人们每日必不可少的饮品。随着人们对牛奶需求量的不断增加,我国奶牛养殖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对于奶牛养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疾病,青霉素等抗菌药物的问世起到了非常好的治疗效果,但是与此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不仅牛奶中超标的药物残留影响了人类的健康,同时抗菌药物的滥用会导致细菌产生相应的耐药性,给人类社会的公共卫生安全造成了威胁。本文就当前奶牛养殖过程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情况以及具体的控制技术进行介绍,希望能够为规范使用抗菌药物、减少细菌耐药性并且提高治疗效果提供参考。
1 奶牛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情况
奶牛子宫内膜炎以及乳房炎是奶牛养殖过程中较为常见并且高发的疾病,给奶牛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而金黄色葡萄球菌就是引起上述炎症的主要病原菌之一。本文对近年来奶牛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的文章进行了有效的梳理。
蒋奇君等[1]对青岛地区13个奶牛场879份样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污染情况以及耐药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一共分离出了4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其分离率为5.24%,所分离菌株对氨苄西林、四环素、青霉素、甲氧苄啶、环丙沙星以及苯唑西林的耐药率依次为88.6%、81.8%、75%、86.4%、77.3%以及65.9%,对三种以及三种以上药物均具有耐药性的菌株占40.9%,其中有1株菌株同时对9种不同的抗菌药物具有耐药性。赵吴静等[2]从内蒙古以及上海部分地区规模化奶牛养殖场奶样中共分离出9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其中从内蒙古地区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对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氟沙星、先锋霉素V、阿莫西林、氯霉素、四环素以及红霉素耐药性较强,从上海地区分离的则对先锋霉素V、患病沙星、左氟沙星、氟哌酸和阿莫西林耐药性较强。李欣南等[3]从辽宁某奶牛场460批次生鲜牛乳中分离得到了12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并对其耐药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该奶牛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从2012年到2016年,对青霉素的耐药率始终保持在100%,对磺胺异恶唑的耐药性由50%上升至92.59%,氧氟沙星由56.67%上升至74.07%,红霉素由56.67%上升至94.12%,替米考星由6.67%上升至20.74%,此外,201 6年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还新增了对头孢噻呋以及头孢西丁的耐药性。田晓英等[4]对天津地区造成奶牛乳房炎的金黃色葡萄球菌进行了监测,从50个样品中分离出2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通过对其耐药性进行监测,发现其对大环内脂类以及林可酰胺类药物耐药性较高,平均耐药率分别达到了77.01%以及89.66%,而对B-内酰胺类、喹诺酮类以及氨基酸糖苷类药物的耐药率低于50%,其中,对乙酰螺旋霉素、青霉素以及林可霉素耐药率为100%,对阿莫西林、头孢哌酮、氨苄西林以及恩诺沙星等的耐药性在20%—40%之间。
2 奶牛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机制
2.1 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
奶牛金黄色葡萄球菌对β -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主要包括质粒介导的获得性耐药以及药物结合位点的改变或者形成新的青霉素结合蛋白介导的固有耐药两种。前者主要是耐药因子使得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生成了一种β一内酰胺酶,这种酶会附着在细菌的表面,在质粒的介导作用下水解β -内酰胺类药物,使得药物的活性降低,进而产生了耐药性;后者则是由于青霉素结合蛋白不仅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壁的一部分,同时也是β -内酰胺类药物的结合位点,当药物浓度为最小抑制浓度时,β-内酰胺类药物就会与青霉素结合蛋白进行结合,在其乙酰化的作用下使得金黄色葡萄球菌无法形成细胞壁,使得较为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死亡。
2.2 对四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
研究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体内包含有40多种针对四环素类药物的耐药基因,这些基因可以产生对四环素耐药的保护蛋白,这些保护蛋白可以在转座子或者质粒的作用下在各个细菌之间进行扩散,最终导致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的产生。
2.3 对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主要包括以下三点:①由于基因突变,金黄色葡萄球菌表面的药物结合位点发生变化,进而导致氨基糖苷类药物无法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结合使得抑菌或者杀菌药物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进而使其产生了耐药性;②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膜的膜屏障发生变化或者产生了主动外排作用,导致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吸收的减少或者直接导致该药物无法进入到金黄色葡萄球菌体内,进而导致耐药性的产生;③金黄色葡萄球菌体内产生了一种氨基糖苷修饰酶,这种酶会对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的特定基团进行修饰钝化,导致其与靶位核糖体亲和力的降低或者消失,进而使其失去生物活性导致耐药性的产生。
2.4 对林可胺类以及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林可胺类以及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主要包括以下两种:①金黄色葡萄球菌质粒或者染色体上携带的某种基因会对药物结合位点进行修饰,使得抗菌药物无法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结合而导致耐药性的产生;②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某些基因会编码出一种主动泵出系统,在这一系统的作用下抗菌药物会被排出体外,进而导致耐药性的产生。
推荐阅读:药学论文投哪个杂志?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nylw/18849.html